看著臉色發白有些動搖的劉存仁,吳國心裡鬆了口氣,他這一路上不斷陰陽怪氣,用言語影響對方的心神,自然不是閒得沒事幹。♦👍 ➅9ⓈʰǗχ.ĆO𝕞 💢♘
這其實是來自頂頭上司——東江情報保衛局局長李松年的命令。
劉存仁是錦衣衛千戶,名義上是魏忠賢和錦衣衛指揮使田爾耕的手下,實際上卻是天啟皇帝的人,根據情報保衛局的接觸檔案和人物畫像分析,這個人有著樸素的民.族情感,雖然對大明很忠誠,但是並不是那種愚忠。
再加上他又被天啟和魏忠賢派到本土,為真正的大使劉鴻訓探路,此人在情報保衛局眼中的重要性,就提高了很多。
因此李松年特別吩咐吳國華為試試把他爭取過來,哪怕不能發展成下線,也可以設法讓他認同東華的文化和精神,以便為未來的布局做準備。
如今已經是天啟六年了,如果天啟皇帝沒有遭遇意外,那爭取劉存仁,會在外交和情報上對本土有很大的幫助。
要是天啟皇帝不幸「被駕崩」,崇禎上台,那有劉存仁這條線外錦衣衛內部,也不是壞事。
現在的魏忠賢已經成了氣候,楊漣、左光斗等東林黨人先後被除掉,內閣首輔方從哲越來越像泥塑木偶,連熊廷弼這樣的老將,也因為不肯低頭而被魏忠賢逮進詔獄……閹黨和東林黨的矛盾已經激化到了極點!
也許接下來……就是東林黨的反撲!
冷眼旁觀的東江管委會眾人和李局座,自然不會不準備各種可能性。
一個名為「統.一.戰線」的計劃已經在悄然醞釀,無論大明朝廷的局勢向哪個方向演變,掌握軍事優勢和情報部分優勢的東江管委會,都能擁有足夠的操作空間。
……
這邊,吳國華通過「打壓和植入觀點」的pua方法,在努力發展線人。
另一邊,兩個沒有資格離開碼頭隔離區的耶穌會傳教士——湯若望和艾儒略,還有一個大明儒生打扮的中年男人,此時正站在碼頭隔離賓館二樓窗前,一邊看著夜晚的燈塔和碼頭,一邊交換著對新華港這個東華首.都的看法。
「……亞當兄弟,里昂兄弟,你們看到那邊燈塔上的光束了嗎?我之前在復興港和濟州港的時候就很好奇,東華人的燈塔到底使用了什麼鏡子,可以反射出如此聚集的光束?
真是可惜,那位苛刻的莫總督規定了一大堆我們不能踏足的禁區和禁令,幾乎把我們當成間諜在防備!」
正在向兩個人抱怨的是艾儒略,這個義大利人雖然才四十五六歲,但是他的山羊鬍和打扮,讓他看上去卻老得像是六十歲的人……這其實是他在明朝傳.教近十多年的小技巧。
明朝人信奉的儒教非常講究尊敬老者,特別是有知識有社會地位的老紳士,適當地讓自己看起來年齡大一些,往往會來帶意想不到的便利。
湯若望聞言,把目光從海灣里停靠的那些戰艦上面移開,看向那燈塔頂部不遠旋轉的光束,然後搖了搖頭,用拉丁語道:
「朱利厄斯兄弟,我也不知道他們使用了什麼鏡子和燈(其實是菲涅爾透鏡),東華人在光學上的成就很高,可能比現在的歐洲對光學的研究還要深入……我甚至懷疑,東華人應該是三百五十年前從中國離開時,帶走了當時先進的知識。
現在幾百年過去,被蒙古人統治了一百年的中國儘管已經成功復國,但已經失去了他們的文化和知識積累,在思想上還越來越保守……這應該就是東華人看起來和明人完全不同的原因。」
「這就是我為什麼一定要來東華本土!」艾儒略伸出手撫摸著玻璃窗上的玻璃,用複雜的語氣道:「相比起明朝那個已經墮落的東方大帝國,我對東華人和他們的歷史充滿了好奇!
我想羅馬的聖座和會長閣下,一定會同意我們的行動……一個失落的,充滿創造力的,擁有強大海上力量的文明國家,任何一個理智的人,都知道他們一定會在未來影響整個世界!」
「是的!」湯若望看了看身旁的儒袍打扮的中年男人,指著他道:「……實際上東華仁已經發揮自己的強大影響力了,不然大明南方的那些紳士,也不會派里昂兄弟跟我們過來了。」
那名叫里昂的中年明人聽得懂拉丁文,但剛剛卻對兩人批評明朝的話沒有反應,見湯若望提到自己,才謙遜地用拉丁語說道:
「……兩位神父,江南士林的很多人都對霸道的東華人沒有好感,但是東華人無疑要比倭寇和建奴強大得多。
孫子兵法有雲,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所以我這次就是想過來看看,他們為什麼強大!」
湯若望和艾儒略互相看看,後點頭道:「我們的目的也是這樣,東華人掌握了一種新的驅動戰艦的方法,能夠使戰艦擺脫風力的束縛……
這個創造使得歐洲國家所有的海軍戰艦都變得非常脆弱!
如果我們不向他們跟進學習,也許三十年後,世界上所有海洋,都會被懸掛著東華海軍旗幟的戰艦所支配!
還有……那艘「幸運的島龍號」!
那艘恐怖的巨型戰艦,我們……也需要弄明白東華人是如何製造出來的!」
提到吉龍島號,艾儒略略的聲音有一點顫抖,其餘兩人也陷入了沉默……
擁有吉龍島號的東華海軍,確實強得可怕,強得令人絕望!
東華人竟然使用鋼鐵打造了一艘巨型戰艦……恐怕整個歐洲一年鋼和鐵的產量,也不夠造這一艘船的吧?
……
第二天一早,一名身披灰袍的年輕教士和一名身穿藍色制服的海關人員敲開了三人的房門,前者微笑著拿出三本綠色外殼的證件遞給幾人,然後用西班牙語對他們道:
「……兩位神父,還有李先生,早安!我叫莫典,林恩主教派我來接你們。
海關移民管理局已經特別批准了你們的入境許可申請,現在請收拾東西跟我走吧!
我們將乘坐火車前往安康鎮的教會總部!林恩主教和關主教會在那邊招待你們。」
「這是……華夏新洲共和國……入境外國人……臨時居留證?」
那名叫做李之鑫的中年人接過證件,打開後下意識地念了出來,對於學貫中西的他來說,東華人的這種缺筆少劃的「簡體漢字」學起來一點也不費力,甚至不用去學,只需要猜測一二,就能弄明白含義。
莫典笑道:「沒錯,這是暫時在東華本土境居留的證明,你們最好仔細保管,如果被巡警盤問,沒有證件會很麻煩……現在是戰爭期間,各種規則都嚴厲許多。」
「多謝你提醒!莫小哥!」李之鑫感激地拱手道。
「這是我應該做的。」莫典臉上始終掛著淡淡的微笑。
隨後李之鑫又用拉丁語告訴湯若望和艾儒略兩人居留證件的重要性,兩個傳教士全都鄭重收下,他們在復興港和濟州島已經體會過東華人對於規則和秩序的重視。
十分鐘後,莫典帶著兩個殷人見習教士在碼頭僱傭了兩輛四輪馬車,眾人向碼頭火車站而去。
安新鐵路在三年前正式動工修建,但因為技術不成熟工人也不熟練,加上地形問題增加的施工難度,不到一百公里的鐵路,斷斷續續的足足修了近18個月!
好在如今一切都已經過去,鐵路修通之後,安康鎮的煤炭源源不斷地順著鐵路運到了黑熊河工業區,供應那裡的蒸汽機鍋爐,向其提供澎湃的動力,支撐著東華本土的工業進程。
隨著時間的推移,鐵路線站點的定居點也逐漸繁華起來,原本的原始森林和沼澤,變為了一個個城鎮、村莊以及農田果園,為鐵路持續輸送著木材、農產品和勞動力。
安新鐵路最南端的站點就是海軍碼頭,來自海上的魚獲、石油、鐵礦和糧食等物資都在這裡裝上火車運往內陸。
當然,來自東部溫堡和南部金山和洛城的乘客,也會在這裡坐上火車前往北方。
雖然有專門的客船從新華港駛向安康鎮和更北面的礦區和林區,但坐船的體驗還是遠遠不如乘坐火車。
在船上忍受顛簸,哪有看著火車如同一條巨龍一般穿行在林間來得快樂?
戰爭開始前,本土其他地區的殷人歸化民們,甚至將去首.都乘坐一次火車,視作一輩子必須完成的事,倒是讓鐵路公司賺了不少車票錢。
「那……就是火車??」
候車站台的人群中,湯若望三人看著靜靜停在鐵軌上的火車頭和十幾節車廂,都忍不住在胸前劃著名十字……因為那火車頭上畫著盤古教標誌性的陰陽魚圖案,證明這列火車受到了盤古的祝福,也就是俗稱的「開光」。
三人都是天主教徒,見此情形,怎能不心中震撼。
「嗚~嗚~嗚~」
五分鐘後,隨著站台上的乘客不斷登上車廂,火車車頭動力輪附近開始噴出泄壓蒸汽,車頭頂部的煙囪也冒出了一陣黑煙……看來安康鎮出產的動力煤質量確實一般般。
「快上車吧!三位!火車要啟動了,我們再不上車就來不及了!」
站台上,莫典語氣終於不耐煩起來,這三個傢伙就差鑽進車底觀察火車結構了,再不催一催,旁邊邊的幾個火車乘務員肯定會按時關門,把他們丟在車站。
「……真是不可思議!不可思議!我早該想到的!蒸汽!蒸汽……這的確是蒸汽的力量!」
一等四號車廂里,除了莫典和兩個高大健壯的殷人見習教士,以及湯若望三人外,就偌大的車廂大概只坐了五分之一的乘客,跟後面滿滿當當的二三等車廂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導致這個現象的原因,自然也不難猜到——就是一等車廂的車票實在太太太貴了!
一等車廂的座位座椅配置和二三等車廂幾乎一樣,最多座位軟一些,每個人的空間大一些,還有專門的服務人員而已,但票價卻比三等車廂貴了二十多倍!
一個普通工人一個月的工資,才能買到一張一等車廂的車票,在普通人看來,腦子有問題的人,才會選擇一等車廂!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但顯然,腦子有問題,不懂性價比的人還有不少,就比如車廂里那些衣著光鮮的有錢人。
湯若望嘴裡一邊嘟囔著,一邊用素描筆在紙上畫著火車頭的草圖……莫典隨便瞥了一眼,就不再關注了。
如果光看外表,就能仿造出蒸汽機車,那火車未免也太容易造出來了!
莫典除了是莫文韜的養子和本土情報保衛局的特工外,他本人在國立大學時,還學習過物理和工程技術方面的內容。
如果不是他是在天賦有限,加上情報保衛局的特招,他可能現在就是某家大企業的工程師或者科學院下面某個研究所的研究員。
因此,莫典十分清楚蒸汽機的技術關鍵在於車床加工精度和材料,其次才是機械設計,如果湯若望這樣只是簡單畫一畫外觀草圖,自己甚至都沒有將其沒收的必要。
這時,坐在隔壁座位,臉色微白的李之鑫,終於適應了火車的速度,他見到莫典拿起報紙翻看著,猶豫了一下,還是問道:「……莫小哥,敢問……這一列火車還有鐵軌,造價幾何?貴國能否對外出售?」
「哦?李先生你難道能聯繫到大明的買家嗎?」
莫典放下報紙,來了興趣。
李之鑫點頭道,「不錯,這鐵路火車來往通行無礙,甚是便利,若能在大明主要官道上都修築成鐵路……各種因路途遙而產生的糧草損耗,就可大大避免!
此外,大明各地物產,也能用這鐵路火車快速流通……」
他越說眼神越亮,最後重重一合雙手,發出啪的一聲,「這火車,真乃軍火之利器、商賈之福音啊!」
莫典笑了笑,心裡不禁高看他幾分,一個剛剛接觸過鐵路的人,就能快速而敏銳地意識到鐵路的重要性,確實有幾分眼力,只是……
「……李先生,嗯……你等等!這裡應該有。」
莫典站起身,走到車廂中部的書報欄前,在一堆報紙雜誌中,找到了第109期的《十七世紀環球評論》。
他在雜誌目錄中翻到一篇評論文章,然後笑著遞了過去。
「……看看這個,李先生,你的想法,我們這邊的智囊們當然也想到了,只是,事情並沒有像你想得那麼簡單……」
李之鑫狐疑地接過這本印刷得很精美的雜誌,只看到上面文章的標題,他就瞪大了眼睛!
上面赫然寫著——《雙刃劍:淺析鐵路建設和商品流通加速對大明帝國統治秩序的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