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考試自古以來就有

  第229章 考試自古以來就有

  「使君」荀或斟酌了下,還是決定說出來,作揖道:「豫州士族來書信尋問關於各郡的史屬吏的稽考,以及察舉孝廉考核,建言能不能略微寬鬆,畢竟孝和廉並非通過考就能考出來的。」

  「說此舉有違漢家以孝治天下、以禮教立國的根本,玄德公為漢室宗親,應廣開才路恢復納士仁政,用賢任能平定四海。」

  劉備聽罷,忍俊不禁道:「備難道不是在采擢薦進,所以對官吏不斷稽考,其實為避免滄海遺珠,更好選拔重用實幹之才。」

  「而高舉深藏的賢士,常不在意功名富貴,只求閒居於山水之間,孔子言: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依我之見倒不如讓賢才們隱逸山林,好好安享晚年。」

  「何況此刻採取的考核,不過仿照昔年左公的察舉制度加以修改罷了,陽嘉新制行十數年,卻能夠讓天下不敢妄選,十餘年間稱為得人,如此良政卻在孝順帝崩後戛然而止,實在是可惜。「

  劉備不覺感慨良多。

  科舉制度的萌芽在東漢孝順帝時期就已經出現,大臣左雄見各地舉薦的孝廉很多都虛有其名,

  還有大量權貴子弟占據名額,他便上表改制要求孝廉舉薦者必須在四十歲以上,具有實際經驗與知識水平。

  孝廉還必須要通過考核經典與策論,再進行復考公文的寫作水平,把原來只要求孝和廉方面的道德要求,擴增成儒學、文吏等諸多科目,進行整體稽考評估。

  更讓權貴頭疼,萬一郡守國相所舉的孝廉被朝堂尚書台給否決,不光舉薦的孝廉要被退回去,

  那察舉他的太守與刺史等官員也會被追究責任,更嚴重還會因此受到罷免。

  相比下,起碼他劉備還放寬了年齡限制,只要通過考核確認有才幹,再年輕也能夠任用,這樣體貼了,土人怎麼還得寸進尺不滿意?

  荀彧聽完使君嘆息解釋,不由有些愜住,隨即嘴角苦笑。

  而劉備笑了笑,沒有再提想放寬的意思。

  其實只要士大夫不搞事,按時交補賦稅,想怎麼隱居都無所謂。

  也猜到是哪幾家士族書信給荀或想來打探口風,仗恃些許名聲就想躍居高位,只能說想的太好了。

  他並非受儒家薰陶已久的宗室,士族想用儒禮來束縛,簡直是做夢。

  這些士人都什麼時候,還分不清時代變了,需要用不同方式來適應,還想用數十年前那套來肘,真以為他度田與均田沒有作用嗎?

  先前漢室的權利從朝堂滑落到地方豪強身上,只要稍微拉緊就會有豪強裹挾百姓造反。

  但他現在漸漸把黔首百姓分割出來,以軍功分賞的軍吏卒創造一個新的社會階層,擁有強大的政治勢力和經濟基礎,戰兵與輔卒都分發耕田,戰兵免除役,輔卒所有賦稅減半。

  使得多少百姓願意追隨使君魔下從征立功者不知多少,擇其優良者選拔入伍。

  兵卒輪流徵發與劉備一起浴血奮戰,被甲持兵馳騁疆場,成為劉氏最有力的擁護者。

  再算上這些人的子嗣會被擇取選拔進武堂與農官學,加上不斷的立功與各種官爵賞賜,日後的將校吏卒及其家屬,都成為了依附劉備的軍功受益階層,當天下統一時,這些底層出身的兵卒隨軍府分布在各州,可以用來遏制越來越龐大的天下士族。

  而且這些人與劉備的親密關係,將會更有進取之心。

  如同漢初時,高祖皇帝以五百畝田宅分賞滅秦滅楚的士卒,這也是為什麼功臣誅呂氏時,周勃用一句:擁呂氏者右,擁劉氏者左,就能順利接掌北軍直接平叛。

  韓信能夠被高祖輕易進軍中奪權,或許也有這原因在內,所有立功的士卒皆是高祖皇帝按照漢軍軍法因功獎賞,對於給錢財給得多的天子,誰會想與他作對。

  劉備和荀或邊步傾談,荀文若也借著機會也將青州的諸多事宜,簡略說了一番。

  路過田野時,不少百姓看見了劉使君,也都在遠處雀躍高呼,忍不住想要靠近。

  「拜見使君!」

  「使君終於回來了。」

  「平原當為使君鄉里也。」

  「玄德公千秋萬歲長樂未央!」

  正在田地里幫忙的農學僮也興奮不已,主動站出來維持秩序,害怕百姓激動起來,不顧持械軍士的阻攔,直徑衝到玄德公身旁。

  「勿要衝撞,勿要擁擠———是誰踩住了我的履?」

  有學僮驚呼一聲,在混亂中麻履被踩脫落,他也不敢低頭彎腰去撿,就怕摔倒在地遭人踩踏了。

  劉備連忙招呼道:「諸位毋心急,備在平原待了那麼長時間,諸位難道還沒見過我劉備嗎?」

  頓了頓話語,劉備對想靠近的黔首百姓,遂指朝自己笑道:「劉玄德又不是天下稀奇之物,也亦非貌如國色,長得與諸位一樣,沒有多出鼻子,多出眼晴來,何至於圍來觀看?」

  接著隨手指向人群中的一人,劉備輕笑說道:「我為縣官時,拿戶版竹前去鄉里稽核戶籍,

  阿牧你卻謊稱自己只有二子,讓阿嬌險些悶死在藤。」

  「若非我見狀有異,怕有不忍之事發生。」

  皮膚黑黃的中年農夫用手摸頭,頗為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感慨道:「要不是使君救了小女,又憐憫我收成不好,出錢財補足了數年的口賦,真不曉如何是好。」

  劉備遂笑道:「為民救難解危,為官吏之責也,且平原亦乃吾鄉,為父老援溺振渴,自然理所應當,諸位既為鄉人也非不熟悉,還是儘早散去,各行其是吧。」

  劉備拱手對眾人笑道。

  大家才終於願意散開,去田地忙碌農事,但還是不時抬頭望向劉使君處。

  「文若,我們繼續邊走邊說罷。」

  劉備瞧見平原縣已經不遠了,既然荀彧這麼負責,那就乾脆聽他把事情匯報完,估摸著剛好能走到城門口。

  吩許褚告知等候的其餘人先進城,他還要和荀或聊會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