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章 貧僧不窮

  第501章 貧僧不窮

  「翻閱佛教典籍,佛菩薩常常出身富貴。【記住本站域名】貧僧貧僧,並不是窮和尚。是一種結合中原文化的自謙。

  眾所周知,佛陀是王子,迦葉尊者也是名門望族,玄裝大師雖然不是西遊記所描寫的那樣,也確實不是普通人家。

  因為那個年代,普通人根本沒有機會讀書識字接受教育嘛。近代禪宗泰斗虛雲老和尚也是官宦之家。也正因為具備這種條件,他們才能從小學習,產生思想。

  一個放牛娃首先想到的是填飽肚子,而不是從哪裡來到哪裡去,他就想快點放完牛回家,他最高的理想可能就是擁有自己的牛。

  有句話叫半路出家,含有一定的貶義哈。那就是突逢變故,現實活不下去了,或者想要逃避現實,把佛門當作避世法門。

  其實佛教不是這樣的,很多佛菩薩、高僧不是因為生活苦而出家。反之,他們往往家庭幸福,從小就現出慧根,與佛結緣。

  因為他首先是保證了吃飽穿暖,才能開始思考更高深的問題。

  他們也肩負著家族傳宗接代的責任,很多也結過婚。像迦葉尊者、虛雲法師,都是婚後同房不同床。

  當然放在現代來說,你要出家就不要接受父母之命,耽誤人家女子。但以前,女子很少作為獨立的個體存在,再偉大的思想家也有時代的局限性,所以不能用現代的標準去評判。

  總的來說,他產生思想之後,又能放下榮華富貴,放棄愛欲享受,超脫凡人的一般需求,也就顯得更加可貴。他不是被度化,不是被逼迫,是自願的。

  小說影視劇總是要給出家找一個理由,唐僧身世也很慘。小說影視為了藝術化效果就必須塑造矛盾,但事實是人家從小就喜歡。

  我們做一切事情應該是因為喜歡。所以不必因為現實不如意遁入空門,不能用逃避的心理去學佛。既然想逃避,那就說明沒有放下,沒有放下又怎能入空門?」

  一群蹭導遊的聽得十分認真,山路也不覺得累了。

  龍騰看了看他,他是怕她上山了不下來了嗎?

  何歡是有點這個意思,雞足山很靈,很多人上去了就不下來了,但很多人也只是厭世避世。陪她到了雞足山,還想帶她去更多地方呢!這個世界多美好啊!

  「所以佛教或者說所有的宗教,一開始就只有富貴人家才能接觸到,富貴子弟產生了興趣。然後他們又去傳給普通人,結眾生緣。佛教是入世的,不是避世的。」

  身邊一群人點點頭。

  「整理典籍,確定正版,這是迦葉尊者對佛教最大的貢獻。不然,後人隨便說個什麼都可以安到佛祖頭上。

  這位首座弟子在佛陀入滅後為佛陀,為佛教做了一件圓滿的事。有了正版的文字集結,佛教發展至今,才有了傳承下去的理論基礎。

  除了對佛教的整體貢獻,迦葉被稱為頭陀第一,堅持艱苦的修行方式,今天我們中原佛教所遵行的大部分戒律,就是迦葉傳下來的。

  雖然迦葉整理了典籍,卻講究禪定和頓悟,禪定就是打坐,拈花微笑,就是頓悟。所以,迦葉又被尊奉為禪宗初祖。

  佛陀入滅前,將自己的衣缽交給了迦葉,吩咐待未來佛降世交付於他。迦葉入滅前,把正法傳給了阿難。隨後按照佛陀吩咐,捧著袈裟到雞足山。

  發下誓願:我今以神通力,使身體不壞,六十七億年以後,彌勒降生時,將來此訪問,我即把釋迦衣缽傳付與他,成此大事因緣。

  迦葉立誓完畢,打開石崖,劈做石門,攜舍利佛牙,捧金襴袈裟,進入其中禪定,並以大願力的力量將石門關上。

  這就是雞足山華首門,彌勒佛也就是未來佛。從此,雞足山也成了許許多多奉行苦修,恪守戒律的佛教徒修行的地方。」

  一個喇嘛三步一叩首上來了,不顧別人的眼光,不顧地上的塵土,五體投地,一心一意,用身體去丈量,追尋著他的法,接近著他的佛。

  只有頭上深紅色的肉瘤顯示著他一路的不易,那個肉瘤也和迦葉尊者頭上相似。

  當然旁人也沒有獵奇的眼光,只有敬佩。

  何歡和龍騰站在路邊,先讓他過去。

  其他香客遊客也站立路邊。

  「在XZ這種情景比較常見,而這些虔誠的信徒,也往往是喇嘛和藏民。三步一叩首,他從北邊過來,起碼用了兩三個月才到了這裡。佛已近在眼前了。」

  大家為他隨喜。

  幾個香客和遊客跟著何歡和龍騰,逢寺就進,遇佛就拜,隨喜功德。

  「隨喜既是為自己積累功德,也是為別人的功德歡喜。」何歡跟龍騰解釋。

  「現在很多寺院都出現了二維碼隨喜方式,很多人說:這樣佛祖收得到嗎?」

  跟隨他的香客遊客都笑起來。

  何歡也笑道:「不要擔心,佛祖已經上線了。但是以前金銀銅錢收不到,後來的紙幣硬幣也收不到,現在支付寶微信也收不到。

  佛祖從來都不收受錢財。他身為王子,一國之富都不要,要這些做什麼?」

  「那這些功德錢去哪兒了?」一個遊客問。

  「這些功德錢主要用於寺院和僧人。佛法僧三寶嘛,真正的僧人刻苦修行,只要保障基本需求就好了。

  功德錢有因果,真正的寺院和佛教徒絕不會亂用功德錢。所謂『施主一粒米,大如須彌山,今生還不了,披毛戴角還。』

  所以如果你信,你供了真正的僧人那也沒問題,那是做功德。有問題的並不是收款方式,而是收款方。

  現在我國很多寺院都商業化了,特別是一些名山大寺,背後都是公司管理,很多金身大佛都是公司建的,那些功德箱就是公司設置的,有些公司還上市了。

  因為普通人不了解佛,什麼神佛都拜,看見金光閃閃的大佛也覺得更靈驗,這些大佛前的香火是最旺的,功德箱是最滿的,但那些昂貴的香花紙燭和功德箱是公司的。

  很多僧人呢也不是為了修行佛法,而是有利可圖,把當和尚變成一份工作,領工資。所以隨喜,如果你只圖個開心那不用管誰用了,如果為了做功德,還是要學會分辨。」

  大家點點頭。

  「那雞足山呢?」一個遊客問。

  「相對來說,雞足山還是佛門淨地。前兩年春節,山上的寺院和旅遊公司發生了一次衝突,為抗議旅遊公司挾佛斂財,全山寺院閉門謝客,靜修七天。

  雞足山是迦葉尊者的道場,僧侶還是以靜坐、苦修的頭陀為主,這顯然跟旅遊公司的商業利益是衝突的。

  現在,很多宗教名山都成了景區,已經成為牟利工具。像文峰寺是不收門票的,因為人少嘛。但這裡香火鼎盛,就有利可圖。

  天下名山僧占多,以前,只有徐霞客這樣的旅行家、文人墨客才到處旅遊。現在全民旅遊,也不能要求每個人都信佛。

  難道人家不信佛就不能上山看看風景嗎?雖然確實很多人是衝著佛教名山來的,但也有很多人就是來爬山看風景甚至看熱鬧的。

  你拜佛願意徒步,有的拜佛不願意走路,那就要修公路、建索道、觀光車、騎馬、抬轎。可能有人鄙視,拜佛還怕累?

  但是很多人拜佛並不信教啊,而且有的不是來拜佛,或者只是順便來拜佛的。總之之前是信徒來得多,現在遊客更多。不求內涵,聽說哪裡美哪裡靈就去哪裡嘛。」

  龍騰看著他,「我怎麼覺得你在內涵?」

  何歡笑了,拉拉她的手,又連忙放開,「沒說你。即便是這樣也沒什麼錯。因為以前普通人守著自家一畝三分地都忙不過來,所以名山大川給僧人道士修行了。

  現在有機會出門了,人家要來看看玩玩,你還能攔著?有人來就有人來做生意,你能攔著?都是國土嘛。

  但是人來了,財也來了,那麼於修行就是不利的。所以一些地方的僧侶和寺院已經完全公司化了,根本算不得佛門淨地。

  雞足山各個寺院和僧侶還是想要維護這一方淨地。於他們來說,可能只希望佛教徒和有緣人來,可以安安靜靜地修行吧。」

  幾個香客和遊客默默地跟在何歡後面聽著,虔誠地希望自己是有緣人。

  「旅遊公司要靠寺院掙錢,寺院都關門了,那麼遊客也不會來了。閉門謝客期間,就有遠道而來的香客、遊客,遺憾地聚集在金頂門外,徘徊不去。

  尤其是我們剛剛看到的那樣一步一叩首來的教徒,好不容易爬到山頂,卻不能拜佛,得多遺憾。這種糾紛,傷害的還是信徒和眾生。

  所以在相關部門的緊急協調下,第二天,全山寺院開門迎客。這是佛門聖地商業化的一個衝突顯現,雖然開門了,但有些問題還是在那裡。

  話說回來,當地政府和旅遊公司就完全錯了嗎?發展旅遊是全國的事,借宗教發展旅遊振興經濟,也是全國的事。

  從一開始,虛雲老和尚振興雞足山,也是在政府支持下才成功的嘛。祝聖寺叫祝聖護國禪寺,光緒皇帝封賜『佛慈洪法大師』。

  除了光緒皇帝,近代哪一個軍政要人沒有跟他往來過?寺院題字的,哪一個不是大人物?通過這些人,讓雞足山揚名了。

  宗教必須靠著政治才能生存發展。僧人自己就會去尋求庇護和支持,宗門泰斗更懂得與當局打好關係。

  僧侶自己不可能建起這麼宏大的寺院,是要政府撥款或者民間捐贈的嘛。所以出家人是無法完全拒絕世俗要求的。但如果被世俗裹挾,也不利佛門。

  於是,全山僧侶就提出了一些要求,讓管理部門和旅遊公司答應才開放山門,不然就繼續靜修。

  他們主要反對的是旅遊公司在山中建大佛的計劃,因為那就是個吸引香火流向公司的工程嘛。

  還有一項是佛教徒也要收門票,擋住了許多信徒,尤其是很多貧困的信徒。但怎麼證明自己是佛教徒?現在是有皈依證,就可以免門票。

  山上山下開飯店,賣香火賣特產也無法杜絕。他既然能開起來說明有人有這種需求。一座佛教名山在這裡,無數人來拜佛,山下的鎮子都是圍繞宗教旅遊生存的。

  而且,旅遊公司也把村民的地徵收了發展旅遊。村民也要吃飯嘛。坐一座山,受十方供養,那麼讓一方民眾借著佛門生存發展,也是應該的,這也是普度眾生。

  僧人是最早的旅行者,寺院也是在政府和信眾的支持下建立的,佛教從來也不贊成與世俗斷絕聯繫,那叫絕眾生緣,是不利修行的。

  所以宗教與旅遊無法完全斷絕關係。只是寺廟成了景點,更加考驗修行者的定力,要不為外界所動,需要付出更大的心力。旅遊公司也不能將宗教變成純粹的牟利工具。

  今天我們既是來拜佛,也是來旅遊。政府和旅遊公司修路建廁所,確實方便了我們。沒有這樣的游道,走徐霞客走過的古道,可能我們要兩天才能爬上去。

  不管門票、索道、觀光車、騎馬、抬轎、吃飯,收費貴不貴,你可以選擇走路,選擇自帶乾糧,不要錢,你選擇了這些服務就不要吐槽了。

  你或許說不該收門票,一個地方能收門票一定是人多才收。你看文峰寺也很美,就不收。但要是人多了呢,你看收不收?

  一來,當地不會放棄這麼一個發展機會,二來人多了就需要管理,在那些野山、未開發區出了事,你還不是找當地政府?

  不能沒出事就覺得他們多管閒事賺了你的錢。就拿衛生來說,人少大自然還可以容納一下。人多了,沒人管,那麼這個地方還能來嗎?最終會被毀了。

  而且雞足山的寺院都挺好的,素齋住宿都不貴,香都免費。所以不要因為門票和交通費,怪寺院。那是旅遊公司的生意。僧人也不願意,也為此抗議過。

  所以我讓你不要在山下買那些大香、高香,直接給寺院功德箱隨喜。我自己是旅遊人,還是理解旅遊公司的。

  人家也修了路建了廁所提供了服務嘛,人家也投資了,前幾年都是虧本的,才想加大開發,因此招到了全山寺院閉門抗議。

  你來旅遊,花了錢就開開心心的,協商過後現在的收費還算合理的,比起那些名山大寺的收費便宜多了。

  你來拜佛,那就吃點苦,隨喜點。隨喜隨喜,來了就開開心心的,不要苦大仇深,不要抱怨。」

  後面的香客和遊客都點點頭。

  不知不覺,聽到人聲鼎沸,香菸裊裊,又到一座大寺。

  (本章完)

  【請記住我們的域名 ,如果喜歡本站請分享到Facebook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