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建立醫院

  「現在你們也成了佛。」劉磊呵呵笑道,不過沒人跟他一起笑,因為這個年代比較迷信,就算不信佛的人,也不會輕易用佛來開玩笑。也只有劉磊這個現代長大的人,從小受無神論和科學觀的影響,才對這些古老的偶像崇拜沒興趣。

  「大人可否給生物系配一台顯微鏡?」劉磊循聲看去發現是生物系博士陳淏之在說話。

  劉磊笑著點頭道:「當然可以,我本就打算為醫學系和生物系各提供四十台顯微鏡做研究之用,不過製造速度慢了些,還請陳博士稍等幾天。」

  「沒問題,沒問題。」陳淏之興奮得搓著手說道。

  劉磊忽然想起自己還帶了幾本書,連忙讓護衛去車上取,他對著眾人說道:「你們在顯微鏡下看到的那些小東西叫細菌,它們之中有些是對人體有益的,有些卻有害。還有些更細小的東西叫做病毒,以後我們做了更高倍數的顯微鏡就能看到了。這種病毒便是讓人生病的根源所在,我希望生物系和醫學系都能對其做深入的研究。事實上今後的研究中,醫學系和生物系有許多共通之處,還望大家能通力合作共同進步。」

  「自然,自然。」樂顯青和陳淏之都點頭表示同意。

  劉磊看向林文華問道:「林先生以後打算做些什麼?」

  「做什麼?」林文華看了看那台顯微鏡笑道:「我就在這裡帶帶學徒也不錯。」

  劉磊連連搖頭:「太屈才,太屈才了。我打算在漳州府城建立一家醫學院,這個醫學院是集培養學生,實驗新藥,研究病理以及為人看病於一身的綜合機構。醫學本來就是個很依賴經驗的學科,樂博士教出來的學生如果不積累大量看病的經驗,也無法成為真正的郎中。我建議你將那些通過了理論學習的學生都送到醫學院去積累經驗,這對他們的成長有好處。」

  「應該的,應該的。」樂顯青感覺這是雙贏的事情,當然滿口答應。

  劉磊看向林文華道:「這個醫學院非常重要,將有大量醫學系的學生,以及從民間招募的郎中在裡面,未來的郎中規模至少上千。不知林先生願意帶著弟子坐鎮醫學院,當這個院長嗎?」

  「我?」林文華驚訝於劉磊的大手筆和對自己的信任,他不假思索得答應了下來。身為華夏人,林文華對滿清韃子沒什麼好感,在太醫院供職也是被逼無奈。若非他抱著得過且過的想法,以其高超的醫術,也不會讓滿清貴胄子嗣那麼多早夭了。

  如今得脫滿清控制,林文華本想憑著一顆懸壺濟世之心,在劉磊治下做個普通郎中,為百姓們看病的,沒想到被如此看重。既能給百姓看病又能研究新的醫術,林文華感覺自己雖然年紀大了,未來仍大有可為。

  林文華當即表示願意當這個院長,他轉而看著樂顯青笑道:「以後醫學院建立起來,可要樂兄大力支持,你也要不時去給人看看病啊。」

  「這是自然,自然的。」樂顯青呵呵笑著說道。

  這時候突然有個中年人拱手問道:「不知在下安置在何處?」

  「這位是……」劉磊並不認識他,本來他以為這些人都是林文華的徒弟,剛才的意思就是全部安置進醫學院了,沒想到這個人此時提問,說明他根本不是林文華的徒弟了。

  不等中年人回答,旁邊的樂顯青卻笑著介紹道:「大人,這是舍弟樂顯楊,他本來也是太醫院中的御醫。」

  「原來是他。」劉磊這才知道,原來這個中年人就是後世同仁堂的創始人,也是一位著名的華醫。這樣的人才如何能放過,劉磊當即說道:「依照我的計劃,要在各州府城建立醫院,為百姓們解除病痛之苦的,只是苦於人才不足。如今有樂先生加入,我打算就在潮州府也建立一家大醫院,擬定暫時招募三百名郎中看診,就由樂先生擔任院長如何?」

  「誠如遵命。」見到劉磊如此重視自己,樂顯楊也非常高興,當即答應下來。

  樂顯青哈哈笑道:「如此最好,我們有了九龍江書院的醫學系,又有了兩個大醫院,這醫學研究便容易多了。」

  「還有我的化學研究,也會生產不少藥品的,以後希望諸位能將化學製藥融入華醫之中,做出更好更快治療病症的藥品。」劉磊對兩種不同醫學理念的融合頗有信心。他心中暗暗好笑,這樣一來恐怕今後就沒有西醫這個名詞了吧。

  這時候護衛已經返回,還帶來了幾本書,劉磊將其全都交到了陳淏之的手上。陳淏之接過書看了看封面,似乎全都是與植物有關的:「大人,這些書是哪裡來的?我怎麼聞所未聞?」

  劉磊指著幾本書解釋道:「這些書中有布倫費爾斯的《活植物圖譜》,富克斯的《植物志》和《植物大百科》,格斯納的《植物目錄》,以及約翰·雷的《英格蘭植物圖譜》,全部都是歐洲植物方面的書籍。我委託歐洲商人帶過來,由徐日升剛剛翻譯好的,這就給你送來了。」

  在九龍江書院建立起來之後,劉磊那些小乞丐弟子逐漸能夠擔負起數理化的教學工作,他就將徐日升隔離了出來。徐日升畢竟是個葡萄牙人,而且還是耶穌會教士,能少向他泄露一些科學知識就少一些。

  當然劉磊也要找個藉口,所以他在漳州府城內建立了同文館,由徐日升出面招募了幾個葡萄牙教士。他們的工作就是將各種歐洲書籍翻譯成中文,作為教學和研究的參考。

  以如今的歷史進程,歐洲的科技並不比華夏發達多少,劉磊之所以將這些書籍翻譯過來,提供給華夏的學者是為了拓展他們的思路。所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多一種思路就多一些發展的方向,這是非常重要的。

  尤其交給陳淏之的那些植物學書籍,雖然研究得並不算深入,但記錄的多是歐洲植物,其中許多品種亞洲根本沒有。讓陳淏之加以借鑑,也能更快發展出華夏自己的生物學。劉磊很希望陳淏之或者他的弟子能夠將《物種起源》提前寫出來,讓其變成華夏民族的文獻資料。

  劉磊將林文華等人安頓好,又囑咐陳淏之加快雜交水稻的研究,這才離開了九龍江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