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口排成長龍的隊伍里也有陳家村別的村民。
待陳家老婆子扶著陳德灰溜溜離開後,當即跟周圍人說起陳家那點事。
一來確實看不慣陳老婆子嘴臉,二來他們現在都是受了蘇家恩惠的,心裡記著恩情,為蘇秀兒洗刷污名自是不遺餘力。
等回了陳家村,鎮口發生的事情也不差讓全村人知道,一時間陳家成了鄙視鏈最底層。
除了這個小插曲,寧水鎮及周邊動盪彷徨,因著蘇家施粥贈藥有效安撫,人心逐漸重新安定下來。
試圖強搶找事的地痞混子又或哪家大戶護院,出場即被碾壓後也再沒敢冒出來生事。
百姓有了第一輪反抗後,接下來的日子一天天跟喝多了雞血似的,再出門領粥的時候手裡總抄著根棍棒,隨時隨地準備為了扞衛救命糧干架。
寧水鎮隸屬的溪中縣。
溪中商會。
一群衣著光鮮腦滿腸肥的糧商聚集茶會,談笑風生。
「也不知道是哪裡來的豪富,兩日就把我商鋪里的米麵給清光了,哈哈哈!現在我手裡正缺貨,諸位同行手裡有多餘米糧的,先調一些給我!價格上肯定不讓你們吃虧!」
「張員外這次賺得盆滿缽滿了吧?聽說寧水鎮所有米糧鋪里的糧都被人收光了,看來是真的,要不然你也不能來跟我們調貨。」
「誒呀別這麼說,也不是我一家賺的,恰好遇上這個光景不是?現在禹州到處受災,看著百姓無糧裹腹,張某作為糧商心裡也不落忍哪,奈何小本生意利潤不多,家裡又有一大家子要養活,實在沒法白將米糧拿出來慷慨。幸好有大善人啊!對方買糧施粥,讓百姓有了救命糧續命,我這心也放下了!」
「瞧瞧你這高興樣兒,哈哈哈!不過你要跟我們調糧是調不著了,咱手上的餘糧也差不多賣光了!」
「我算了下整個溪中縣大小糧商手裡的貨,加起來少說五萬石,再加上『那處』運出來的,總數達十五萬石不止!那些人竟然能全部掃光……嘶!這是何等財力啊?大越境內敢這般花錢不眨眼的,扳著手指也數不出三個來,對方到底什麼來頭?」
「我著人打聽了,對方原籍寧水鎮大槐村的,姓蘇的一戶農戶。十六年前被流放雍州,後來天下大赦轉回良籍。至於做的什麼生意賺了那麼多銀錢就不得而知了。」
「流放到雍州?聽說那邊流放地有個風雲城,可不太平哪!蘇家賺的銀子來路正不正?」
「他們正不正不重要。我們賣糧,他們買糧,銀貨兩訖的買賣。反正我們自己是做正經生意的,別的事可跟我們沒關係。」
「說是這麼說,不過現在有人大肆買糧,導致糧商手裡存糧越來越少,物以稀為貴,價格也跟著水漲船高……朝廷那邊?」
「朝廷那邊不用擔心,我們每年上交衙門的稅錢一文不少,不說縣太爺,就是知府衙門那邊也會給我們幾分薄面。一條繩上的螞蚱,一榮俱榮。何況長京離禹州遠得很,這時候消息怕是還沒傳過去呢!」
言下之意在場心知肚明。
為了趁災斂財,他們早跟官府聯成一氣,這邊的消息傳到皇上手裡,起碼要到臘月。
在此之前,足夠他們繼續掙的。
一輪談話完畢,又是推杯交盞,人人春風滿面。
此時遠在流放地風雲城的白老爹白奎,坐在白府大廳雕花圈椅上,捂著胸口已經要喘不上氣來。
男人一手捂心,帶著最後一絲希望問管家,「是不是你年紀大了耳背,聽錯了?」
老管家兢兢業業不服,「家主,奴才年紀是大,但是絕對不耳背,銀莊管事說的確實是白府有大項支出,已拿走七十萬兩白銀。」
白奎後背一垮,壓上椅背,捂心的手無力垂下,狀若遊魂,「少爺幹啥大事了?」
「少爺在禹州買光了一個縣城的米糧。」
「多少?」
「約十五萬石。」
白奎吭哧吭哧喘氣,片刻後緩緩坐直,挑眉,又緩緩笑開來,「大糧商管小糧商,魚蝦在一個池子裡。以大越現在的國力,一個縣城所有糧商手裡的存糧加起來撐死不會超過五萬石。彧兒卻買了十五萬石糧,剩下那十萬出處,唯有官家糧倉……哈哈哈!」
老管家親眼瞧著主子從奄奄一息到瘋了樣大笑,給嚇著了,「家主?」
家主別是被少爺給氣瘋了吧?!
白奎停下笑聲,擺擺手,「行了,讓他玩。」
老管家嘴角抽了下,猶豫須臾又道,「家主,這樣會不會太打眼了?皇上私人錢庫里能動用的銀子也不過二三十萬兩,少爺這樣把家底露出來,恐遭人眼。」
「家底?你說那七十萬?那也太小看我白奎了。」男人不屑哼了聲,拍拍椅子扶手站起,背手離開大廳,背影昂藏豪邁,「我白家富可敵國!老子敢讓兒子撒銀子玩,會怕打眼遭人搶?哈哈哈哈!」
老管家默默瞧著家主瀟灑背影,悄悄翻白眼呵了聲。
說得大氣。
您剛才倒是別一副緩不過來的樣兒啊,嚇奴才不是。
禹州寧水這邊,甜寶等人依舊源源不斷買糧。
就從縣裡糧商手裡買。
今天買光了明天又有貨調過來,米麵價格也是兩日一變,節節攀高。
手持白家令牌的白少爺豪橫得很,不管什麼價格照單全收,從不還價,連對方主動抹零都擔心對方吃虧,零頭一併付清不少一文。
蘇文手裡的帳本也越來越厚,清清楚楚記著哪月哪日從哪家糧鋪,經何人之手以何價格購入多少糧,總計多少銀兩。
帳目細緻精確到以文錢為單位。
十月轉眼過了大半,禹州氣溫一天比一天冷。
受災百姓雖有粥水勉強果腹支撐,日子依舊一日日更為難過。
衙門依舊沒有合理有效措施,每日裡拿出來賑災的米糧反日益減少,最後乾脆只往外擺出幾個糧袋做做樣子。
十月二十八。
禹州府衙突接到消息,皇上親臨禹州,人已經在衙門大門口。
禹州知府徐晉連滾帶爬趕往迎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