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西漢衰微後,匈奴屢犯邊境,直到東漢建立也沒有出兵討伐匈奴,這時候匈奴出現天災,天賜良機。」
「當時朝中大臣紛紛上書請求出兵攻打匈奴,而且再聯合周邊的烏桓等少數民族政權,將匈奴徹底消滅!」
「可是這時候劉秀卻猶豫了,最終拒絕了出兵攻打匈奴的請求。這也給後人留下了劉秀軟弱的印象。」
「雖然是考慮到眾多原因沒有出兵,可這確實是攻打匈奴的好機會,劉秀放棄確實是一個污點。」
陰麗華:陛下雖然出身農夫,但是也算頗有軍事才能,怎麼能用軟弱來形容他,要知道當時昆陽一戰,許多將士紛紛逃亡,卻只有陛下敢勇往直前,並且以少勝多,給予王莽沉重的一擊,敲響了王莽政權滅亡的喪鐘!
陛下不出兵匈奴,絕對不是膽小軟弱,而是考慮到不遠萬里奔赴戰地,東漢的步兵與匈奴的騎兵相敵對,沒有多占優勢!把這個當污點是不應該的。
岳飛:只能說光武帝這個選擇雖然保守,但確實是穩定的選擇,大家都知道匈奴是一個馬背上的民族,擅長騎兵作戰,而這一點恰好是光武帝的弱項,因為劉秀的將士以步兵為主,在遼闊的草原上,步兵的優勢並不明顯。
就算是後來光武帝的兒子劉莊出兵攻打匈奴,那都是從步兵中精挑細選出一批苗子進行培養,組建了一支騎兵隊才能擊潰匈奴,不打無準備的戰,這是他的治兵之道!
朱元璋:這光武帝有一句話對當時的將領說的,我還是記憶猶新。
「有德之君,以所樂樂人;無德之君,以所樂樂身。樂人者其樂長,樂身者不久而亡。舍近謀遠者,勞而無功。」
從這話里其實可以看出光武帝不好戰,只想雙方互惠互利、百姓豐衣足食。
衛青:所以,這光武帝並不是軟弱,而是其治國理念不同。
況且賢君是以百姓是否安定富足為評定的,並不是能開疆拓土多遠、戰爭打了多少場而定,要知道一將功成萬骨枯,並不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情!
「劉秀十分簡樸,而且很寬厚仁慈,本身是從底層爬上來的,深知百姓是不希望戰爭發生的,而且劉秀自己打了十幾年戰,本身也開始厭倦戰爭渴望和平安定。」
「且劉秀尊崇儒學,想做一個有德之君,不想勞民傷財,不想興師動眾,而且也不願乘人之危。」
劉秀:我在東漢建國初期,岑彭攻打隗囂期間中,就曾經寫信告訴岑彭:「兩城若下,便可將兵南擊蜀虜。人苦不知足,既平隴,復望蜀。每一發兵,頭須為白。」
我接近半百的時候,就深知「得天下不易,治天下尤為不易」,已經不想把餘生精力放在軍事戰爭方面了,或許你們應該看出來我早已厭倦了打仗。
雖然當時匈奴發生了瘟疫,可匈奴擅長用騎兵流動作戰,而這一點恰恰是軍隊的弱點,雖然大家說我軟弱,天賜良機都不敢出兵,可我不能拿將士的性命來賭。
「我終於知道為什麼大家說你不僅是歷史上最有本事的皇帝,還是一位近乎完美的皇帝。」
「你做的決定不是保守而是明智,或許放棄西域才是明智的選擇。」
「因為賭一場勝利的戰場,不如穩定的鞏固國家,只要不能使匈奴滅亡,這場戰役確實沒必要去賭。」
「大家都知道光武帝的武方面並不弱。」
「那場昆陽之戰是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例之一,它決定了新漢兩軍的命運和未來中原王朝數百年的國運,是歷史上一次有深遠影響的戰略決戰。」
「昆陽之戰中,身為偏將軍的劉秀一戰而天下聞名,昆陽之戰不但是劉秀擊敗王莽的關鍵一戰,同時也為劉秀日後奪取天下奠定了基礎。」
「在劉秀雄主天下的歷程中,敗在劉秀手下的有:起義軍勢力綠林軍、銅馬軍、赤眉軍、尤來軍等,皇帝王莽、王朗、公孫述,割據勢力隗囂、劉永、張步等。」
「他以獨特的人格魅力,聚攏了以鄧禹、吳漢、馮異為代表的「雲台二十八將」這些非凡人才,一起打下江山。」
「難得的是他們一直對劉秀忠心耿耿,哪怕在劉秀落魄的時候,而劉秀也與他們保持了真摯的情誼,從沒想過鳥盡弓藏。」
「他將眾多曾經的敵人變成了自己人,吸引他們前來相投,這是更為難得的事情,他的武並不差,他放棄西域真的是不得以而為之。」
「公元前200年,劉邦親率大軍征伐匈奴,結果被匈奴30萬騎兵層層包圍。」
「重金賄賂冒頓單于的妻子閼氏,被困七天七夜之後才得以脫險。此後劉邦不得已採取和親政策,以緩和雙方的關係。」
「還有當初漢武帝時,衛青七戰七勝,霍去病封狼居胥,打得匈奴滿地找牙,但是100多年以後呢,匈奴依然縱橫塞外,為之奈何?」
「鼎盛時期的時候有時候都拿不下匈奴,而當時光武時期,更是難上加難,光武帝也許是吸取了前朝的教訓吧!」
秦始皇:張姑娘講的很透徹,光武帝也隱晦的說出自己的想法,那就是劉秀覺得手下將領不一定能完全消滅匈奴。
趙匡胤:這才是真實的想法,也確實是明智之舉,東漢建國初期,北方邊境一直活躍著一位梟雄盧芳。
這個盧芳仗著有匈奴的支持,經常侵擾邊境,雲台二十八將里,吳漢、杜茂、王霸、馬武先後和盧芳以及匈奴的援軍交戰多達幾十次,但是敗多勝少,也一直沒有消滅掉盧芳。
連盧芳的軍隊都打不贏,就別說消滅匈奴的騎兵了。
獨孤伽羅:我們女子也應該承認,光武帝做了33年皇帝,讓自己治下的百姓過得很不錯,哪怕到了晚年,他依舊做事清醒,仍然是個成功者。
拋開郭聖通來講,他與陰麗華兩情相悅,始終幸福,他們的孩子是東漢第二位皇帝漢明帝,也是一位好皇帝,確實很完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