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一面鏡子
「魏徵就是一面鏡子,是李世民的一面鏡子,魏徵的直言進諫,在整個歷史中,都非常出名,他的反對聲音,都會直接在朝堂上提出,很多時候惹得李世民盛怒不已。雖然多次對魏徵提出批評,但對方卻始終不為所動。」
「敢想敢說敢幹,這是魏徵留給後人的印象,李世民政績中,一些不妥地方,他都會提出來,兩人也經常因為意見相左,而爭論不休。」
「有了這樣一個錚臣存在,使得李世民雖貴為帝王,但日子過得也不順心,自己的意見,時常會得到魏徵反對,讓自己臉上無光。」
「儘管魏徵多次犯上進諫,但李世民都不曾因此記恨魏徵,朝堂上的君臣二人,爭得面紅耳赤,冷靜下來以後,又會思考魏徵諫言,是否真的可行有意義。」
「很多時候唐太宗冷靜後,都會慢慢認同魏徵意見,從而做出一些調整和改變,兩人朝堂上是君臣,在私下裡又像是老師和朋友關係。一個是伯樂,一個是千里馬,二者合到一塊,共同成就了大業。」
「魏徵去世以後,李世民內心也是悲痛不已,覺得魏徵的離去,讓自己失去了「一面鏡子」。」
「除了魏徵,長孫皇后對房玄齡也特別器重,就連她病重時,還在叮囑唐太宗,說房玄齡是侍奉皇上時間最久的人,他為人謹慎小心,有奇謀,是個可以靠得住的人,如果不是有大的過錯,希望皇上不要放棄他,唐太宗也聽從妻子的意見。」
「對於忠臣,她竭力保護,可對於娘家人,她卻嚴格要求。」
「長孫無忌是唐太宗兒時的好友,更是皇后的親哥哥,他所受的恩寵,在所有大臣裡面是獨一無二的。唐太宗視長孫無忌為自己的心腹,幾次想任命他為尚書右僕射,卻遭到長孫皇后的極力反對。」
「她覺得自己貴為皇后,已經是家族莫大的恩寵,她不願意自己家族的勢力遍布朝野,擔心外戚勢力為朝廷帶來禍事,她勸說太宗收回對長孫無忌的任命。」
「唐太宗不聽,她就逼著長孫無忌放棄高官厚祿,最後實在沒辦法,李世民解除了長孫無忌的官職,讓他任一個閒職,卻享受厚祿。」
「長孫皇后以自己的智慧與遠見,為唐太宗施仁政,創造貞觀之治奠定了基礎。」
「長孫皇后不但是唐太宗的良佐,更是他的佳偶。💎😂 ➅➈ร𝐇𝕦𝔁.𝕔𝓸м 😡😝」
「有一個晚上,柴紹突然來報,有變,唐太宗聽聞,立刻穿上盔甲,準備出門,同寢的長孫皇后看見了,不顧身體有病,也立刻穿好衣服,跟隨丈夫出門,大家都勸阻她保重身體,留在宮中等候消息。可長孫皇后執意不從,她始終如一地跟隨丈夫,與他生死與共。」
「還有一次,李世民生了重病,長孫皇后在床前衣不解帶地服侍,她還隨身帶著一包毒藥,如果唐太宗不幸離世,她做好了絕不獨活於世的準備。」
「最是無情帝皇家,可是,長孫皇后對唐太宗的情深義重,卻非常人可比,難怪太宗稱她為「良佐佳偶」。」
「慧極必傷,情深不壽,或許是老天爺也妒忌這樣情深似海的一對夫妻,在長孫皇后的母親、太宗的父親相繼離世之後,悲痛萬分的長孫皇后誘發氣疾,病倒了,雖經多方用藥,均不見效。」
「唐太宗心急如焚,他親自上寺廟求神拜佛,為妻子祈願,又下昭修復天下名勝,為妻子祈福,可一次又一次的努力,仍不遂願。」
「公元636年7月28日,一代賢后長孫皇后去世,終年36歲,這對結髮23載的夫妻,一生並肩,相互扶持,走過人生風雨,卻過早天人永隔。」
「唐太宗悲痛欲絕,但他遵從皇后的遺願:喪事從簡,不起墳塋,以山為陵。唐太宗下昭將其作為祖制,傳於後世,從此開創了唐朝以山為陵的先河。」
「唐太宗將妻子葬於昭陵後,為解心中思念,命人在宮中建起了層觀,只要朝廷無事,他便登上層觀遙望昭陵,悼念長孫皇后,有時還拉著大臣們和他一起。」
「在那個封建時代,有「夫不祭妻」的說法:兒子要孝順父母,但是不可以悼念妻子。」
「這層觀違背了祖訓,魏徵也奚落他,唐太宗也知道自己違背了禮教傳統,於是,他強忍著萬分的悲痛,命人拆除了層觀。」
「可是層觀雖拆,卻拆不掉一代天子對妻子的日夜思念。」
「當心中的悲痛無法化解時,唐太宗甚至不顧自己皇帝的顏面,對著自己的臣子哭訴道,失去了長孫皇后,他夜不能寐,食不知味,整天心情恍惚。」
「唐太宗還命人在元宮外面修建了一座宅舍,命宮人住進去,像長孫皇后活著時一樣,去侍奉她,可見在唐太宗的心裡,長孫皇后一直是活著的。」
「用活人侍奉死去的人,這在唐朝以來是先例。」
「愛屋及烏,唐太宗也不例外,他寵愛長孫皇后,連帶著恩寵她的家人。」
「長孫皇后早年喪父,後來由舅舅高士廉撫養,高士廉在長孫皇后的心裡,有如慈父一般。」
「而他們兩人的婚事,也是由舅舅一手促成,因此唐太宗一生都對高士廉敬重與感激。他經常去探望高士廉,跟他聊家常。」
「對於皇后的叔叔、侄子等其他親屬,唐太宗也個個照顧,就連以前不能容忍長孫母女三人的同父異母哥哥,因為參與謀反,在長孫皇后求情後,唐太宗都赦免了他的死罪。」
「他對和皇后所生的三子四女,也個個疼愛,在長孫皇后去世後,他更是親自撫養年幼的李治和晉陽公主。」
「唐太宗夫婦對長子李承乾寄予厚望,在太宗登基後便立他為太子,對他寵愛縱容,後來,李承乾謀反,即使如此,唐太宗還是捨不得殺他,只是把他廢黜,在後來立太子時,還為他的安危考慮,竭力保全他。」
李世民:等下,謀反?高明為什麼會謀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