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良師益友
「兩派人馬在朝中相互侵軋,而李淵選擇偏向太子李建成,他不僅收回李世民的兵權,還將李世民的親信班底進行分化瓦解,程知節、房玄齡和杜如晦等人先後被外放,甚至把禁軍指揮權交給太子李建成。」
「626年6月29日,突厥郁射設帶領數萬騎兵駐紮在黃河以南,並派兵突入長城邊塞包圍烏城,太子李建成見這個時候正是除掉秦王府的好時機,便推薦齊王李元吉代替秦王李世民都督各路軍馬北征以抵抗突厥入侵,實際上是想趁機奪取李世民的兵權。」
「抗擊突厥之事被李淵批准,李元吉乘機請求讓尉遲恭、程知節、段志玄、秦瓊等一眾曾經李世民的幕僚武將與自己一同前往,並且檢閱並挑選秦王帳下精銳的兵士以增強自己軍隊的實力,表面上看好像是為了抗擊突厥做準備,實際上就是想藉此瓦解李世民的部隊,並控制這些李世民的得力幹將。」
「同時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也想藉此機會一舉擊殺李世民,徹底消除李世民這個威脅,保證李建成太子之位的穩固。」
「但李世民棋高一著,早早就收買了東宮更丞王晊,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密謀都被他一五一十報告給了李世民。✊💚 ඏ☆」
「得此消息,李世民大驚,他妹想到他的哥哥,弟弟會想要他的命,最終在長孫無忌、尉遲敬德等人的支持下,決定先發制人。」
「從此這個帝王之家曾經那種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關係就再也一去不復返,他們之間的矛盾再也無法調和。」
「武德九年,李世民率秦王府精銳闖太極宮,在李淵一臉錯愕的表情中控制住了李淵,並提前在玄武門設下了埋伏,等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一進入玄武門,一場手足相殘就不可避免的發生了。」
「史料記載:「太宗親執弓以射殺其兄,加刃其弟,窮凶極慘也」。」
「至此,一切都塵埃落定,李世民憑藉著出色的膽略和謀劃贏得了這場玄武門的勝利。」
「返回來看,或許從很早開始,李世民清楚的意識到自己真正的目標和對手就只有一個,那就他的父皇李淵。」
「在整個過程中李世民早期既有主動的謀取太子之位之心,到最後被逼無奈被打壓到背水一戰,這一切不可謂不令人唏噓,也許李世民自己也不想要這種結局。♔✌ 69รħuЖ.Ⓒㄖ𝔪 💢🍮」
「但不可否認的是,玄武門之後,李世民給我們帶來了一個令後世驕傲的大唐盛世!這對後世的影響不可謂不大!」
貞觀百姓:俺還罵皇上呢,說他是暴君呢,俺以後再也不罵了,這分明是好皇帝呢。
貞觀百姓:俺也是,俺也以為是為了那個位置殺自己的親人,陛下,你是個明君,都是俺道聽胡說。
貞觀百姓:太宗皇帝萬歲!
貞觀百姓:太宗皇帝萬歲!
「觀音婢,你看背負著幾十年的罵名終於解脫了。」李世民,聽著張姑娘給當時自己被逼無奈的解釋,又看到這些百姓們的認可,他笑了,笑的大聲,一代皇帝沒有什麼比得到別人認可重要了,還是眾多百姓,後世之人的認可。
「恭喜陛下,有了張姑娘的解釋,百姓的認可,這世家之人,可解決。」良辰擇木而棲,誰不想跟一個明主呢,這次的講解給予了大唐很大的幫助,大唐會更快的走向盛世。
「歷史上有名的玄武門之變爆發時,一向站在丈夫身後默默支持丈夫的長孫氏,卻在這一天,走出了內宅。」
「她身披鎧甲,腳跨戰馬,和丈夫並肩出現在城牆上,她從容不迫的神態,激勵的話語,令將士們士氣倍增,更為丈夫帶來了莫大的勇氣,她一個婦人都能如此沉著,我又有何懼怕?」
「玄武門之變,李世民完勝,8月8日,李世民登基為帝,就在他登基13天後,就封長孫氏為皇后,從此,明君賢后交相輝映。」
「已為後宮之主的長孫皇后,最喜歡的事情就是讀書,哪怕是在梳妝,她都手不釋卷。」
「唐太宗在閒暇之餘,也會陪著皇后一起讀書,陽光柔柔,滿屋書香,那靜靜看書的兩人,成為皇宮裡最動人的畫面。」
「長孫皇后深得唐太宗的寵愛,可她依然是丈夫身後的女人,她不再像過去那樣為丈夫出謀劃策,當丈夫有政事想聽她的意見時,她總是緘口不言。」
李世民感到很奇怪,問其緣故,長孫皇后說,「牝雞司晨,惟家之索,後宮不能干政,這是祖上傳下來的規矩,她不能破壞,她要為後宮做好表率。」
「李世民不以為意,一直問她,皇后就轉過身去,不再理他。」
「李世民稍感遺憾之外,更多的是對長孫皇后的敬意,長孫皇后雖說不干政,可是面對一些忠臣良將,她還是會極力保護。」
有一天,李世民下朝來,怒氣沖沖向長孫皇后抱怨說:「以後我一定要殺死那個鄉下人。」
皇后一聽,忙問:「是誰惹皇上生氣了?」
李世民氣憤地說:「就是那個不知死活的魏徵,總是在朝堂上不給我面子,頂撞我。」
皇后聽了,微微一笑,端來了一杯茶給唐太宗,叫他消消氣,然後一個轉身,進了裡屋,換了一身莊重的朝服,跪在了李世民的面前,只聽她朗聲說:「恭喜我皇成為了一代明君。」
李世民不解,問此話何講?長孫皇后說:「我聽聞只有君明才有敢於直言的大臣,現在魏徵敢於直言,不就代表皇上是明君了嗎?」
李世民聽後,滿腹的怒氣頓時煙消雲散,他明白這是皇后在告訴他,魏徵是忠臣,不可殺,以後唐太宗對魏徵更加重用。
程咬金:那簡直就是個噴子。
劉伯溫:皇上忍讓,才能讓臣子敢講,這方面不得不說,唐太宗是個好皇帝,他可以聽取別人的教誨。
王安石:千里馬如果沒有遇上伯樂,就還是一匹不為人知的草馬,唐太宗和魏徵就是千里馬和伯樂,他們兩人相互成就,良師益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