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起義
【宋太祖趙匡胤在平滅蜀漢後,可能是為了阻止銅錢流失,也可能是想要收走蜀地的財富以消減蜀地反叛的能力,就開始「禁銅錢入兩川」。
並且還要消耗民間銅錢的存量「令民輸租及榷利,鐵錢十納銅錢一」,同時對膽敢往川蜀地區輸送銅錢的人施以重罪「私運銅錢入蜀境者死罪」。
在這樣的情況下,蜀地百姓手中的銅錢飛速減少,而市面上的銅錢價格猛增,銅鐵錢的兌換比例兌換價格由最初的4:10很快漲到了1:100。
但是百姓們需要銅錢嗎?需要。因為收稅的時候還要收銅錢啊!
同時,他們也想要積攢一些銅錢,從而積累一些財富,於是最終還是只能用越來越不值錢的鐵錢去兌換銅錢。蜀地百姓的財富開始大幅縮水。
而官員們發財致富的方法就在這裡。
因為朝廷並沒有很清楚地認識到蜀地銅錢漲價的情況,皇帝對銅錢升值的情況大約還停留在原定的兌換比例附近。
但是蜀地的官員們不同,他們切實體會到了銅錢漲價的可怕水平,於是,他們就利用自己持有的銅錢開始為自己賺取利益。
更有門路的,則是引導商人攜帶銅錢來此,雖然先前有「私運銅錢入蜀境者死罪」的法令在那裡,但官商勾結,自然能夠避過這一問題,畢竟,朝廷官員在蜀地是可以用銅錢的。】
宋朝,開寶元年。
趙匡胤有些沉默,不可否認,他當初定下蜀地不用銅錢而用鐵錢的時候,是有著想要藉此來抑制當地經濟情況,從而消滅蜀地再次反叛能力的打算的。在他想來,你手中都沒錢了,又如何再反抗大宋統治?其他地區基本都是使用銅錢,鐵錢在蜀地之外幾乎一文不值。
至於當地普通百姓,他當然知道他們可能會變得困苦一些,但是在他想來,也不至於太嚴重,而若只是需要更多時間來獲得糧食,那也很好,就不會有時間和心思想著後蜀故國了。
「朕是真的沒有想到,這些政策的後果會如此嚴重。」他嘆道,「朕的決策確實有所錯漏,才致使川蜀百姓遭遇這些災難,生活難以為繼。」
趙光美等人紛紛勸慰:「大哥,現在情況尚未惡化到天幕中的地步,扭轉情況還來得及,只需要對這個詔令稍加修改,就可以避免那等惡果。」
「是啊,爹爹。況且,朝廷詔令可能有所疏漏,但蜀地官吏更是沒能履行責任,不知及時上報實際情況,為了一己私利,隱瞞朝廷,這些官員也是關鍵所在啊!」
趙匡胤的心情略微舒緩,確實,眼下重新制定川蜀地區的貨幣政策,隨後推行也為時未晚。至於蜀地的官吏們,想必已經貪贓許多,正好處置了換上一些值得信任的。
明朝,洪武年。
殿內眾人紛紛對蜀地民眾的遭遇唏噓不已:「沒有銅錢,還必須去兌換銅錢,這個法令實在有些問題啊!」
朱元璋橫眉豎目,冷哼一聲:「這也要怪那些蜀地的官員,皇帝和朝廷不清楚具體情況,他們可都是清清楚楚!卻不想著上報,而是一門心思想著肥了自己的口袋!他們都有罪,也都該死!」
不少大臣都縮了縮頭,很明顯,萬歲這時聯想到自家了,可不能在這個時候招惹他,到時候倒霉了哭都沒地方哭去。
除了對蜀地百姓和官員們的感慨外,也有一些人開始對照大明的情況,生怕大明也出現類似的問題……還真有個地方有點微妙,那就是之前開始發行的大明寶鈔!
可是現在朱元璋正是不高興的時候,加上他一向也不喜歡朝臣輕易質疑他的決策,這幾位想到此事的大臣彼此對視數次,還是沒敢現在提這件事情。
但是,大臣們不敢,皇子們還是敢的。
蜀王朱椿就直接開口道:「爹,這宋朝往蜀地發鐵錢出問題了,咱大明的寶鈔是不是也得再仔細看看?」畢竟,繳納賦稅的時候也不收寶鈔。
而且,蜀地的鐵錢越來越不值錢,那寶鈔一直這麼發下去,會不會也出問題?他不太懂這些,但單看他爹好像不打算停止發寶鈔的樣子,總覺得哪裡怪怪的。
晉王朱則是覺得會有商人想要從中牟利:「對啊爹,宋朝有官商勾結,跑去蜀地做銅錢買賣,咱大明寶鈔也不得不防。」不說別的,就說按照倒鈔法回收寶鈔,這裡面就大有文章可做。
朱元璋當然很不高興,但因為是自己兒子的話,加上在看了蜀地情況後自己也有些擔心,於是最終還是應了此事,同意將寶鈔的情況重新審視商議一番。
明朝,永樂年。
戶部尚書夏原吉也在對朱棣幾人說大明寶鈔的問題:「萬歲,我大明寶鈔早已不能保持太祖定下的兌換比例,寶鈔價值早已下跌,且賦稅不用寶鈔,朝廷只印發寶鈔,而少有回收寶鈔,民間寶鈔泛濫情況難以改變。」
言外之意,寶鈔已經不太行了。
朱瞻基道:「夏尚書,寶鈔貶值可是因其數量太多?」他之前對這方面也並不了解,當然,眼下其實也不是很清楚。
不過,看到宋朝蜀地因為銅錢稀少,銅鐵錢兌換比例就一再升高,他大約也能琢磨出一些東西來。比如,大明寶鈔數量越來越多,可百姓織布種糧的數量還是那麼多,那寶鈔就會不值錢。
見到夏原吉點頭,朱瞻基又道:「那朝廷為何少有回收寶鈔?我記得太祖時期就有倒鈔法,用以回收廢棄舊鈔。」
夏原吉先點頭,又苦笑:「殿下,確實有倒鈔法。但實際上,倒鈔法並沒有日常施行。太祖年間,自倒鈔法確立後,也只斷斷續續回收舊鈔,總共也不過五六年。且百姓們為了減少損失、避免被商賈胥吏占便宜,往往手中的寶鈔沒有到回收要求就會想要更換;至於商賈胥吏,也在利用倒鈔法來折價獲利。」
【但這並不是蜀地百姓災難的終點,也不是當地官員發財的頂峰。
因為趙匡胤駕崩,趙光義登基後,對蜀地又採取了新的稅收措施。
他要求,蜀地居民從此以後用銅錢納稅,而且每年按十分之一的比例遞增;而朝廷也會蜀地銅錢貨幣的發行占比提高到十分之一,並且每年銅錢發行量也按十分之一的比例遞增。
聽起來很美好,似乎是朝廷終於良心發現,體會到了蜀地百姓的不易。
但事實當然不是如此。這兩個條例中,宋朝只做到了前一個,至於發行銅錢,那是沒影的事兒。
如此一來,官員們更加快樂地賺取財富,而蜀地百姓們的生活則是越發貧苦,他們的財富越來越不值錢。
到了太平興國五年,蜀地的銅鐵錢比例已經漲至1:400,而當地百姓生計艱難,為了獲取到銅錢繳納賦稅,不少人還去盜墓或者融化佛像,「民益以為苦,或發古冢,毀佛像器用,才得銅錢四五,坐罪者甚眾」。
官員們很快樂,他們的家資迅猛增長;而朝廷、皇帝大約也很開心,因為到此時,已經決不是僅為了銅錢不外流,更多的還是想要搜刮蜀地財富,讓這個在剛收復時就發生過叛亂的地方無力再對中央造成威脅。】
宋朝,開寶元年。
趙匡胤感覺無話可說:「為什麼,趙光義總能搞出新的情況?朕的決策已經是有所疏漏,與實際情況有些偏離,他為什麼還能比朕更加疏漏?」就像朕抑制武將,他就能直接搞出來以文馭武一樣。
「啊這,二叔大約是想要改變一下蜀地的情況……」
「太平興國五年,朕記得,太平興國是他第一個年號吧?」才登基五年,蜀地的銅鐵錢兌換比已經如此驚人,當地百姓能忍到淳化的時候才造反,也實在是時間夠久的。
「改了蜀地的稅收方案,他還往蜀地建立什麼博買務!」新的稅收政策下,當地百姓的財富本就越發減少,再來一個博買務,這麼一搞當地連養活自己都不能保證了。
唐朝,貞觀三年。
尉遲敬德對這宋朝的方法頗為瞧不上眼:「臣都知道,想要避免百姓起義,可絕不能這麼搞,而是一定要讓百姓們有口吃的、能活下去。這宋朝這麼做,是生怕蜀地不反嗎?」
「可能是被蜀地搜刮到的財富迷了眼、亂了心吧。」房玄齡嘆氣,也覺得宋朝的做法不大聰敏,「而且,如果是為了防止蜀地動亂,那他們的重心也太過傾向於防範對舊朝、或者說打著舊朝旗號的反叛了。」
畢竟,需要大量錢財的通常也都是非底層百姓的反叛,就比如心懷舊朝的遺留人士。
但是,實際上,這麼搞蜀地,那造反的根本不可能是什麼復辟、心念舊國的群體,相反,會這麼做的是為了自己能夠活下去的普通百姓。
【但是,事實當真能夠如他們所想嗎?
如果說,像是他們想的那樣,大舉造反離不開錢財,這確實有一定道理。但這針對的是什麼樣的造反者?是那些中層、本身有一定力量的人啊。
對於本就處在社會底層、掙扎求生的普通百姓而言,造反需要錢嗎?不,造反恰恰是因為沒有錢。
最底層的農民起義,只要有人就夠了。
而宋朝多年的苛政操作,恰恰給這裡提供了足夠多的人。】
宋朝,開寶元年。
「確實,是朕局限了,沒有想到……」趙匡胤回憶自己的種種決定,他除了眼饞蜀地財富,也想杜絕蜀地再次出現類似於全師雄那樣的全面叛亂。而農民起義,他也想過,但始終不認為能有多大氣候。
本來也確實不一定會有多大氣候!
但是,趙匡胤細數的指出來的蜀地存在的各種問題,土地、賦稅、博買務、銅錢、貪腐……所有的這些加起來,造成的影響是巨大的。
這些問題的積累,讓決定舉起大旗的人所能夠動員起來的人數、人群種類都極其廣泛,從大量的旁戶,到有自己的土地的農民,到各種小商販……所有非官員、大族的普通百姓都能被囊括其中。
他們,或許都願意投身到一次造反中。
宋朝,淳化四年。
「朕絕不會施行苛政!」趙光義堅決不會讓自己帶上任何和苛政沾邊的帽子,他絕對不能讓自己和苛政有什麼關係,他可是要以德政青史留名的君王,「朕已經頒布詔令,儘可能地根據蜀地情況改動各項政策,緩解百姓勞苦,讓百姓不用再掙扎求生,再參與那些反賊的隊伍。」
下首的臣子們自然是無比贊同:「官家施行德政,一心為民,川蜀問題,皆是蜀地官員不知履行皇命,欺上瞞下,才使得百姓受苦。」
「官家願意為了百姓而更改詔令,此舉正是仁君之行,解救蜀地萬民於水火之中,與苛政又有何干?」
【多年的壓迫,蜀地百姓已經堅持到了極致。
恰逢此時,川蜀地區天災頻發,而不少官府不思救濟災民,反而依然故我,收稅博買。
於是川蜀這個火藥桶的引線開始被點燃了。
淳化二年,任誘為首的義軍攻打昌州、合州。淳化三年,榮州、戎州、資州、富順相繼爆發農民起義。
火藥桶真正爆炸,是在淳化四年。
二月,王小波、李順在永康軍青城縣起義。宋朝初年最大的農民起義就此爆發。】
宋朝,淳化四年。
趙光義感覺自己當了一個假皇帝,或者說自己的耳目都不通京外了——為什麼他壓根不知道川蜀地區發生了這麼多起義?
為什麼這個王小波、李順起義在二月份就發生了,而如今早過了二月,自己卻一點消息都沒有收到?
一名官員搜腸刮肚,勉力辯解道:「官家明鑑,許是先前的幾起賊子作亂,不成規模,因而地方官員未曾以此小事煩擾官家。至於這王小波、李順,這二賊或許至今也尚未形成什麼氣候,故而未曾興師動眾,上報於您。」
趙光義並沒有被說動,反而感覺更加憤怒:「不願驚動朕?或許吧,連續幾年數場兵戈,他們不上報於朕,是怕驚動了朕,讓朕發現他們在川蜀地區乾的那些見不得光的好事吧!」
他來回踱步,怒氣噴涌:「朕勵精圖治,兢兢業業數年,一直以仁德聖君、古時先賢為榜樣,也希望朕治下的大宋能夠成為典籍中的聖人國度。但你們呢?這些蜀地官吏呢?不能體察上意,不能與朕一心,反而試圖阻塞帝皇耳目,妨礙朕的聖君之道!」
大臣們訥訥不能語。皇帝都把話說到這等地步了,他們還能說什麼?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