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唐太宗(完)
【除去妻子子女早逝外,陪同他征戰治理天下的重臣們同樣接連逝去。
貞觀十七年,李世民為紀念陪同自己征戰的功臣,在凌煙閣由閻立本描繪了二十四位功臣的畫像。
而在這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中,貞觀二年,屈突通卒於任上;
貞觀四年,杜如晦病逝;
貞觀六年,張公謹病逝;
貞觀十二年,柴紹去世,虞世南去世,秦瓊病逝;而在貞觀十三年前,長孫順德去世;
貞觀十四年,李孝恭暴病而亡;
貞觀十六年,段志玄病逝;
貞觀十七年,侯君集因與李承乾謀反,被處死;同年,魏徵去世;
貞觀二十年,張亮因被告謀反處死;
貞觀二十一年,高士廉去世;
貞觀二十二年,房玄齡去世,蕭瑀病逝;
貞觀二十三年,李靖病逝。】
李世民的眼淚更洶湧了,感情自己的貞觀二十三年之間,就是在不停地失去中度過嗎?
觀音婢早早走了,高明還因為謀反、結果也早逝,麗質年紀輕輕就去了,晉陽年歲尚幼(雖然此時還沒有出生)……
自己的老臣們也都一個個離開,克明居然四年就病逝了!公謹也走的那麼早!更不要說那簡直是連著離開的貞觀十二年……
在場的大臣們心緒複雜。既高興於自己被陛下列為了二十四功臣之一,名傳青史,永不磨滅;又因為得知了自己的死期、特別是那些死的比較早的人,而有些憂慮。
雖然除去此時已經離世的屈突通,就數自己走的最早,但杜如晦還是率先從情緒中抽離,開始安慰此時已經哭得無法自已的李世民,其餘人也紛紛出言安慰,一說自己已經沒有遺憾,一說陛下注意身體,生怕李世民這樣下去身體真的出現什麼問題。
東漢,建武十七年。
劉秀唏噓不已:「這個李世民,實在有些慘啊。」
重要之人一個個離開,這就是天下最深重的痛苦。
【長孫皇后早逝,與接連生育以及她本身的病症密切相關。
生育對於女性的身體機能有著不小的損耗,每一次生育都是對於氣血的虧損,而她本身還患有氣疾,又要操持宮務,隱患不斷累積。
而貞觀九年,長孫皇后的母親趙國太夫人薨逝,隨後太上皇李淵駕崩,頓時誘發了氣疾,病勢沉重,藥石無醫。
至於李承乾謀反,那是一個常年積累下的結果。
李世民對待他和長孫皇后的幾個孩子都十分寵愛,並沒有因為李承乾是太子就有進行非常明確的差別對待,特別是魏王李泰頗受寵愛。本來這樣還沒什麼大問題,但長孫皇后薨逝後,失去了母親的調和,李承乾的心思越發敏感;此時,他又患上了足疾,行動不便;
隨後,李世民雖然是出於好心和對兒子的關愛,為東宮選拔了一批諫臣——可實際上,不乏有諫臣將勸諫太子當成了自己刷功績的地方,用詞激烈,隨便一件事就要屢加批判。
這樣一來,李承乾的內心開始走向極端,同時屢次做出非常之事。
但李世民並沒有打算改立太子,相反,他還在增強李承乾的力量,命三品以上嫡子皆出仕東宮。
但是李承乾並沒有被成功安撫,李世民對李泰的寵愛讓他心生憂懼;李泰同樣心懷野心,屢屢挑撥李承乾。
最終李承乾走上了逼宮謀反的道路,但並沒有成功。】
李世民聽著解說,內心更加痛苦。
觀音婢身體虛弱是與接連生育有關?而從自己登基後,她也沒能得到好好休息的機會,還在為了自己和孩子們不斷操勞……
看出了李世民的想法,長孫皇后反倒安慰他:「二哥,不必憂心,既然已經知道了原因,我日後自會注意休養身體,怎會再早早離開?」隨後,她嘆了口氣,轉移李世民的注意力,「倒是孩子們的教育上,你可不能再過於寵愛青雀了。還有高明的足疾是因何而起,也應當加以注意。」
李世民想到了兩個愛子爭鬥不休,仿佛是當時的玄武門對自己的諷刺:看吧,你的心愛的兒子們也彼此殘殺!
這難道就是自己那個「宮廷政變發起人」的真實情況嗎?自己的兒子率先帶來了這樣的結果?
他緩緩神:「我知道了。」他本來想要愛護每一個兒子,沒想到卻造成了這樣的結果;他給高明選拔諫臣,大約也是想讓高明更加優秀,卻沒想到那些人居然是如此行徑……
李世民苦笑,看來在孩子的教養上,還要認真斟酌、更加仔細才可以。
漢朝,元狩四年。
對於李世民的悲慘遭遇劉徹不打算評價,倒是李世民其中一個做法讓他起了興趣。
「三品以上嫡子皆出仕東宮?」劉徹的眼睛亮了,他覺得這件事很有可行性,他也要給自己的愛子來一套,「朕覺得據兒的東宮也可以這麼辦!」
至於說什麼諫臣,那還是算了,看看那些一心只顧自己的「諫官」們都做了什麼好事兒吧,他可不要讓據兒也遭遇那個李承乾的倒霉事情。
明朝,洪武年。
朱元璋撇撇嘴:「唐太宗確實英姿蓋世,武定四方,但他在怎麼對待太子的事情上可就不行了。」怎麼能讓其他兒子得到和太子一樣的寵愛呢?「太子就是太子,和其他兒子是完全不同的!對待太子和其他兒子,當然不能一樣。」
咱就做的很好!標兒也很優秀!和那承乾太子也完全不一樣。
清朝,康熙二十八年。
康熙對李世民在幾個兒子的事情上的處理是不贊同的,太子謀反被廢為庶人就不說了,魏王李泰牽涉其中、有著野心並且付諸了行動,居然還只是降封順陽郡王,過了幾年居然又重新封為了濮王?
而且,他實在是過於溺愛李泰了,怎麼能讓他生出奪嫡之心呢?朕就從沒想過讓其他兒子當太子,保成才是太子。
康熙這麼想著,卻不知他的兒子們和他的想法完全不同。
就如太子胤礽,對於李承乾可謂是感同身受,他覺得自己就是被自己的皇父逼到了如今的地步,還要繼續忍受下去,這和李承乾何等相像?
至於此時與太子已然關係不好的大阿哥胤禔若是知道康熙心中所想,大約同樣不理解。
【總而言之,貞觀二十三年,李世民走完了他的人生旅程,駕崩於翠微宮,諡號文,廟號太宗,與長孫皇后一同合葬昭陵。
他的人生就此畫上句號,但他的影響力卻並沒有從此消失。
他的輝煌功業始終被人所銘記、成為一種標杆:「風塵三尺劍,社稷一戎衣。」「煌煌太宗業,樹立甚宏達。」
他的知人善任、政治清明同樣被人懷念:「公道此時如不得,昭陵慟哭一生休」。甚至到了宋朝,還有人「孤忠無路哭昭陵」。
在唐人乃至後世朝代心中,他就是開國之君,「文皇帝櫛風沐雨,親冒鋒摘,以定天下,傳之子孫。」
到了晚唐時期,相對比較有作為的唐宣宗,時人對他的最高評價則是「小太宗」。
而李世民的光輝一直庇佑著唐朝,直到唐朝即將消亡之時。
唐朝末年,當時的朝廷和皇室已經衰弱不堪,生活在那個時代的人早已不清楚輝煌的盛唐究竟是何模樣,也不明白唐朝所驕傲的地方究竟在何處,他們已經沒有了對中央的信心,唯一想要的只有好好地活下去,還有就是獲取更多的個人利益。
此時,正值黃巢勢大,天子西逃,縱使長官鄭畋如何振奮,鳳翔守軍皆無戰鬥之意,在黃巢的招降使者到來後,已經準備歸順黃巢,為此,還舉辦了一場宴會。
而轉機就出現在這時候。
宴上,眾人宴飲,氣氛不高,恰逢奏樂助興,可奏響的卻是《秦王破陣樂》,樂奏,將佐以下皆哭。而面對使者的疑惑,幕僚則用「鄭相公因風痹不能前來,所以悲傷」為由。
但就在這之後,對於是否投降,諸位將領的態度突然變了,鄭畋趁機曉以大義,終於獲得支持,重整兵馬,收攏周邊神策軍,發布檄文,最終守住了京西之地。】
唐朝,貞觀三年。
李世民久久不語,淚流滿面,無聲無息。
沒有人說話,縱使知道此事應當對皇帝進行勸解,但卻沒有人知道該說什麼、能說什麼,相反,他們自己同樣喉頭梗塞。
前面的內容都很好,後世認同了陛下,讚賞了陛下的高尚仁德與恢弘治世,哪怕朝代更替,時移世易,陛下的光輝都不曾衰減。而跟隨陛下征戰四方、治理朝政的他們也必然同樣名留青史。
這世上再沒有比這更好的消息了。
但是,其後的內容……
陛下的恩澤悠遠綿長,即使到了大唐衰微無比、動盪已久,就連百姓都早已忘卻往日榮光、只求一地容身的時候,還依舊能夠給予大唐最後的庇佑。
他們應該高興的。
這樣的事跡,不正證明了他們選擇和做法的正確嗎?以民意為天命,勵精圖治,廣拓疆土,重視民生,他們的努力、陛下的努力是有回報的!即使到了國家存亡之際,依舊有人願意為了陛下來再做一次努力。
但他們到底高興不起來。
大唐要亡了啊!雖然天幕中鄭畋以鳳陽為根基,擊退了黃巢的軍隊,守住了京西之地,但所有人都清楚,那也不過是大唐末路中最後的迴光返照罷了,最終的結局已經無法逆轉。
何況,鄭畋奮戰多日,神跡中也只說他「守住了京西之地」,京西之地,而不是京城。那隱含的內容是什麼?長安又會是何等慘狀!
在一片令人不安的沉默中,李世民收拾好心情緩緩開口:「大唐應當感謝這些將士們。」在那個風雨飄搖,明眼人都知道大唐氣數已盡的時候,還願意最後一搏——不管他們當時究竟是怎樣想的,都值得大唐的感謝。
他眨眨眼睛,將淚意收斂,他怎能不為之動容?一曲《秦王破陣樂》,到最後依舊有人記得他,這就是他奮鬥一生想要的最好結局!不,不能說最好結局,這樣的深遠恩澤,甚至是他從未想過的。
見大臣們也逐漸收拾好情緒,李世民肅容正色:「君為民而立。『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百姓是有心的,朝廷的一舉一動他們皆能感知。朕欲修習德行,以求蔭蔽後世。」
數百年後的黃巢起義太過遙遠,如今就連所謂的藩鎮割據都未曾發生,他實在無法強求後世如何。如今能夠做的,也只能是加強自己的德政善行,護佑百姓,以求恩澤後世罷了。
在場的貞觀重臣們紛紛整衣斂容,鄭重行禮,接下了皇帝的話。
唐朝,開元二十年。
對於後代子孫居然搞出來黃巢起義的事情,李隆基十分憤憤不平:「朕怎麼會有這樣無能的子孫!怎能讓那黃巢成了氣候呢?」
雖然他現在已經懈怠不少(當然他自己不這麼認為),但基本的水平還在,特別是在這種與自己無關的事情上,他的判斷水平並沒有下降。顯然,能夠讓黃巢搞出如此陣勢,大唐的問題遠非一兩日,而是日積月累而成。
因而,他的憤怒也從此而來——有問題怎麼不早點解決?怎麼就拖到了這種積重難返的程度?朕怎麼會有這樣的子孫!
不過,回想起之前聽到過的什麼藩鎮問題,他隱隱有些不好的預感,這個藩鎮到底是什麼時候出來的?很明顯,這就是日後導致大唐山河日下的一大原因。
雖然似乎感到了什麼,但李隆基卻不願意深想,草草思索了一通沒有結果後,就冷哼一聲:「也不知是哪一任皇帝造成了那藩鎮之亂,實乃不肖子孫、忝為天子!」反正他的大唐還好好的,那必然是後面不知道哪個皇帝搞出來的。
嗯,會不會是太子李瑛的後代?李隆基眸色沉沉,最近幾年,他越發覺得這個兒子不行,難當太子之位,倘若這真的是太子的子孫的話,那還是趁早廢了的好,免得再導致大唐的大好盛世一去不復返。
唐朝,武德年間。
直接被後世略過的李淵臉色很不好看。
什麼叫李世民就是大唐的開國之君?朕確實很欣慰二郎的文治武功,也很自豪於大唐的煌煌功業,但為什麼開國之君會變成唐太宗?
大唐的開國之君難道不是朕嗎?!
朕也是自己從晉陽起兵,一路打到長安的啊!
不要讓朕知道,究竟是誰開了把太宗當做開國之君的口子,朕一定會讓他好看!
漢朝初年。
看到唐朝的終局,感慨之餘,劉邦卻想到了另一個關鍵點:「《秦王破陣樂》?就是當時柏壁之後的那首曲子嗎?」看來,這首曲子不僅是曲子,更是承載了李世民個人影響力的承載物。
既然如此,「乃公要不要把《大風歌》也讓大家傳唱啊?」要是也能達成和李世民一樣的效果,那不是美滋滋。
漢朝,元狩四年。
不愧是劉邦的子孫,劉徹的關注點同樣很奇特:「和長孫皇后合葬昭陵?」看神跡中畫面的意思,好像是同葬一墓?
劉徹不理解,雖然大家確實感情好,但埋葬的時候難道不應該各自有各自的墓室嗎?準確的說應該是分開兩個墓埋葬啊。
都是皇帝皇后了,又不缺地,也不缺人來建造墓室,為什麼非要擠在一起呢?
大臣們面面相覷,他們確實也不太明白,大約是後世的習俗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