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征戰四方
漢朝,元狩四年。
劉徹恍然間發自內心深處地對李世民升起了一種羨慕之情:這個唐太宗那邊,能夠打出滅國的輝煌戰績的將領好像有不少啊!
而且還不一定是純粹的武將,比如這王玄策,歸類就還在文臣行列。
一時間,劉徹不由有些鬱郁——他當然不是覺得衛青霍去病不夠好,相反,這兩位可是他實打實的心腹重臣、再重視和喜愛不過,只是,他偶爾也會想,大漢除了衛霍二人,餘下的將領就沒有一個可以擔當大任的了嗎?
水平比衛青和霍去病差些也沒關係,只要能夠統領一方也行啊。
但是,他在心中數遍除去衛霍外滿朝能夠領兵作戰的將領,卻發現,沒有人能夠及得上自己心中的標準……
不,劉徹自己寬慰自己,如今衛青和霍去病正當壯年,怎麼也能為大漢效力三十年,到那時候,總也能夠出現一批新的將領了吧!
「陛下,雖有天幕定論,但您也不可因此荒誕政務、不顧全局。」汲黯見劉徹面色有異,與他之前想要不管不顧做什麼的時候頗為相似,便開口進諫。
劉徹被他這麼一說,頓時一口氣有些上不來下不去:朕真的沒想怎麼著啊!
至於說那「第七代皇帝漢武帝劉徹」,他當然聽到了,但在他心中,在神跡講出這句話之前,他就已經認定自己必將能夠消滅匈奴、打出大漢的威名。
因而對此,他確實沒有那麼興奮,不過「武」的諡號確實不錯……
秦朝。
嬴政同樣從李世民對於王玄策的封賞情況上看出了關鍵。
攻破中天竺,生擒一國之主——雖然阿羅那順篡位自立,但他能夠支使軍隊與唐朝使臣作戰,也算是名副其實的國君了,又差不多俘獲了中天竺全部區域,這樣的功績,也不過是從五品下的朝散大夫。
從李世民在天幕中的形象判斷,他不會是一個有功不賞的皇帝,由此能夠說明的唯有一點,那就是即使是這樣看起來並不算小的功績,在當時的唐朝也不過爾爾。
「陛下,王玄策一介使臣能夠發布檄文徵召軍隊,看來唐朝對周邊各國的影響力很廣。」李斯進言。
跟隨王玄策的三十騎兵已經被俘,逃到吐蕃的王玄策憑什麼能夠徵召當地兵馬?只能因為他是唐朝使節。一個普普通通的使節能夠有如此威能,背後的唐朝對於四方的控制能力和影響能力可見一斑。
那麼,如今的問題就是,唐朝,或者說李世民是如何保有對周邊的影響力的?僅僅是因為唐朝四處征戰並且都取得勝利嗎?
唐朝,貞觀三年。
王玄策的故事背後蘊含的深意,貞觀君臣自然也能體悟。
他們有些目眩神迷,為那煌煌的功業,為那自信的氣魄,為那鼎盛的榮光。那是何等的榮耀。
【王玄策獨自從吐蕃徵兵,消滅阿羅那順,並沒有在當時的唐朝掀起什麼波瀾,這並非貞觀的君臣腐敗無能,而是這樣的功績實在只能說是爾爾。
自武德九年渭水之盟後,李世民從未停止過消滅突厥的念頭。
貞觀二年四月二十六,朔方人梁洛仁殺夏州割據勢力首領梁師都,歸降唐朝,唐朝統一全國。而突厥也失去了釘在唐朝北方的一顆最大的釘子。
而唐朝在國內不斷加緊準備的同時,突厥自己也逐漸陷入險境。一方面,霜凍乾旱等天災不斷,導致大批羊馬等牲畜死亡;另一方面,頡利可汗長期對於其他部族的壓迫,也讓他們難以忍受,薛延陀、回紇、拔也古諸部群起反抗,共推薛延陀首領夷男為真珠可汗,並接受唐朝的冊封;就連突利可汗也暗中與唐聯絡,表示願意歸附。
貞觀三年十一月二十二日,李世民以并州都督李世勣為通漢道行軍總管,從東路率主力直接進攻DTZ腹地;兵部尚書李靖為定襄道行軍總管,率領中軍向雲中和馬邑挺進;華州刺史霍國公駙馬柴紹為金河道行軍總管,在西路順黃河前進。
此外,李世民還安排了李道宗截斷突厥西逃路線,衛孝節截斷東逃路線,薛萬徹帶兵到突厥後方。
兵馬共計十餘萬,皆由李靖調度。
這一次的作戰目的非常明確,那就是消滅DTZ!不是削弱,不是打擊,也不是逼迫DTZ西遷,而是徹底消滅。】
漢朝初年。
劉邦還記得李靖和李世勣兩個名字,李世勣不提,李靖在渭水之盟的那段故事中可是有著「軍神」的名號,此時看來,調動六路兵馬、掌兵十萬,最後成功消滅DTZ,確實是個不世之才。
只是,徹底消滅DTZ這個目標的確很好,但僅僅調動十餘萬兵馬——唐朝的兵卒戰鬥力這麼強的嗎?
原諒他用「僅僅」來形容十萬人吧,畢竟和整個突厥相比,唐朝出動的兵馬數量確實沒有那麼多,而突厥畢竟盤踞此地已久,哪怕此時內部動盪,可戰鬥力還是在的。
唐軍的戰鬥力、平均的戰鬥力都那麼強嗎?
此時不過貞觀三年,這樣短的時間裡,唐朝能夠給這十萬兵卒都配備完整的盔甲兵器、甚至足夠的馬匹?
明朝,洪武年。
「唐時尚武之風氣,非後世所能及也。」朱棣感慨,在唐朝,習武還是一種上等選擇,無數有能力習文的人同樣修習武藝,始終渴望的是能夠「出將入相」,不僅能夠治理天下,還能夠外出征伐建功立業。
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比起一直讀書,更多的人在有機會的時候卻是更願意從軍出征。這也是唐朝軍容鼎盛、戰鬥力極高的一大原因。可是,唐朝之後,這樣的情況就改變了。
朱樉大大咧咧:「這倒沒錯,不過,我大明的軍隊同樣能征善戰,也必然能夠扭轉那不良風氣。」什麼不良風氣?當然是輕賤武人的風氣。
宋朝,紹聖二年。
趙煦對唐朝赫赫揚揚的威勢心生艷羨,若是大宋能夠如此該有多好?
【四年正月,李靖率領三千精銳騎兵從馬邑出發,趁夜襲擊襄城,頡利可汗慌忙撤離——「兵不傾國來,靖敢提孤軍至此?」
隨後,頡利心腹大將康蘇密降唐,自己又被柴紹和李世勣分別截擊,敗退屯鐵山,餘眾數萬。
其後,趁著唐儉安撫突厥之際,李靖和李世勣商議,由李世勣統率大軍繼後,李靖親自率領一萬精騎,攜帶二十日口糧,冒雪至陰山,又以蘇定方率二百騎兵為前鋒,借濃霧為掩護,長驅直入、直接沖入頡利可汗的牙帳,隨後殲滅突厥萬餘人,俘虜十餘萬。
逃走的頡利可汗向西奔逃,裝上了守在西路的李道宗兵馬,最後被將領張寶相擒獲。
至此,突厥悉數歸降,突厥名將同樣投身唐朝,李世民在原突厥地區設置了順州、裕州、化州、長州、定襄、雲中等都督府,唐朝的疆域由此擴大至陰山以北六百里。】
唐朝,貞觀三年。
李世民大笑:「靖以騎三千,蹀血虜庭,遂取定襄,古未有輩,足澡吾渭水之恥矣!」
不過三年,大唐就成功消滅DTZ,還俘獲了頡利可汗,用到的關鍵兵馬不過三千精騎再加一萬精騎,這如何不是徹底洗刷恥辱?更關鍵的是,大唐僅以十萬兵馬就徹底消滅DTZ,這對大唐周邊各個蠢蠢欲動的國家就是最好的震懾!
「若是此後,我大唐作戰皆是如此,也不怪王玄策僅能獲得以朝散大夫之職。」長孫無忌興高采烈,這樣下去可是再好不過的事情了,「想必,陛下的『天可汗』之稱,也是自此之後。」
突厥的可汗都是大唐的臣子,突厥的土地也歸屬了大唐,那大唐的皇帝自然就是西域所有以「可汗」為最高掌權者之稱的國家的可汗了!
杜如晦笑道:「也不知頡利可汗那個『突厥舞王』之稱是來源何處,莫不是長安獻俘後,他給陛下和太上皇獻舞了?」
房玄齡則盯上了在這段話中有關大唐將領的新名字:「蘇定方和張寶相,這莫不是我大唐日後的名將?」
【但這並不是李世民的終點,也不是唐朝的終點。
貞觀八年,吐谷渾寇邊,李世民派李靖、侯君集、李道宗等出擊,九年吐谷渾伏允可汗逃入沙漠,後為國人所殺,李世民另立吐谷渾國王。
貞觀十三年,高昌王麴文泰不向唐朝朝貢,李世民遂命侯君集、薛萬徹等率兵伐高昌。次年,麴文泰病死,其子麴智盛繼位,投降唐朝。
而這次,唐朝又邁出了一步,李世民在高昌首府交河城置安西都護府,西域各國皆到長安朝貢。
貞觀十九年二月,李世民親率六軍,從洛陽北進,率兵攻打高句麗。此次,唐軍攻占玄菟、橫山等十座城,遷徙七萬人到唐朝,斬獲高句麗首級達到四萬餘級,而唐軍士兵戰死不到兩千人。
貞觀二十一年,再次命牛進達、李勣、李海岸率軍從水陸兩路進擾高句麗。貞觀二十二年,古神感率唐軍渡海攻打高句麗。
貞觀十九年,薛延陀反叛。二十年,唐軍反擊並打敗薛延陀首領拔灼後,薛延陀的附庸回紇出兵,將他殺死,薛延陀滅亡。
貞觀二十年,唐朝在漠北設立安北都護府,在漠南設立單于都護府。
此時,唐朝的疆域達到了一個高峰,南至羅伏州、北括玄闕州、西及安息州、東臨哥勿州。
李世民也獲得了天可汗的稱號,被唐朝統一地區的大量外族進入唐朝,成為了唐朝的一份子,共同沐浴唐朝的榮光。】
隋朝,開皇十八年。
乍然聽到李世民親征高句麗的時候,楊堅還嚇了一跳,生怕李世民也開始好大喜功、在高句麗折戟沉沙,給唐朝籠罩上一層陰影。
畢竟,雖然只是寥寥數語,但楊廣屢次跑去征伐高句麗的事情實在是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幸好,李世民的軍事素養並未減退,唐軍的戰鬥力也一如既往地高超。」楊堅感嘆,雖然此次並沒有像其他戰役一樣一舉滅國,但唐軍同樣取得了大勝,其後數年的幾次征討,更是在對高句麗持續放血。
高句麗雖然並非那等弱小之國,但想要和唐朝比著消耗,卻是萬萬比不得的。此後,哪怕唐朝不再如貞觀十九年那樣大舉征伐,僅僅如二十年二十一年那般,也能將高句麗的血放乾淨。
不過,那句「共同沐浴唐朝的榮光」倒是逗笑了他:「若是那些可汗國主知道,可未必想要這一份榮光啊!」
獨孤伽羅卻從年份上察覺到了問題:「大業十一年,李世民十六歲,按照這樣算下來,等到貞觀十九年,李世民大約四十八歲,這個年齡,還要御駕親征?」
當然,這不是不行,畢竟之前那個明太宗可是連著北伐了五次,六十多歲了還在北伐,最終都是在回京的路上駕崩。
但關鍵的是,從年份上,獨孤伽羅還感到了另一個不對:以李世民對外征伐的頻率,特別是在高句麗還沒有打下來的情況下,他必然會持續派兵。但神跡上的年份只到二十二年就停止了,之後呢?
能夠讓李世民停下腳步的,只能是人力所不能及的原因。而唐朝當時看起來並沒有什麼巨大問題,剩下的只有一點——皇帝的壽命!
可若是真的二十三年就是最後,那麼李世民在十九年不可能沒有問題。那他為什麼還要親征?
漢朝,元狩四年。
看著唐朝在貞觀年間的遼闊疆域,劉徹心旌搖盪,目眩神迷,他血液中本就擁有的對領土的嚮往反服被喚醒。
「鐵器,馬匹!」他喃喃,李世民雖多有征伐,但動用兵力每一次卻並不算很多,僅僅依靠精銳士卒取得一場又一場的大勝。除去士卒的操練水平外,和唐朝掌握的冶鐵技術、戰馬數量有著密切關係。
大漢也必須更加重視這兩個方面——況且,冶鐵水平提高,哪怕不製造兵器,也能有利於工程建設,更有助於糧食增產。
至於唐朝的各項制度,雖然看起來確實不錯,但大漢並不能夠隨意嘗試,還需要仔細考慮考慮。
「只是,」天命源自民嗎?在切切實實看到李世民的輝煌功業後,劉徹再次想起了李世民和他的大臣們在面對「天命」理念混亂的情況下,做出的選擇——他對於這一套的邏輯是贊同的,可現在想來,難道天命真的是因為「民」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