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蔡元培
一個看起來三十多歲,帶著黑色圓框眼鏡,留有胡茬的男人,正昂然矗立。
他叫蔡元培,此刻,他以閃電作燈光,闡述心中之理想。
而他的四周,有六人靜靜矗立、聆聽。
「革命只有兩途,一是暴動,二是暗殺!」
頓了頓,蔡元培眼神嚴厲,緩緩吐出兩個字。
隨後,他羅列出了第一個暗殺的目標,上面赫然寫著兩個字:慈禧!
看到這個名字,黃興、楊毓麟、張繼等人感到幾位吃驚,但是很快,眼神也隨之變得冷峻起來。
慈禧不除,這個國永遠也沒有希望!
「該怎麼做?」
蔡元培眼裡掠過一絲冷光:「我打算研製毒藥,於慈禧七十歲大壽時動手,接近慈禧,伺機下毒!」
這一刻,所有人眼神都有些恍惚。
從1894到1904,這麼快,十年過去了啊……
目標建立,蔡元培立刻投身於制度之中。
這其中隨時可見蔡元培負傷,暗殺團成員都見怪不怪了。
一場暗殺慈禧的行動,正在醞釀中……
大秦。
嬴政笑了。
「一群膽大包天之人,膽敢暗殺帝王,他們的勇氣,倒是讓朕想到了一位故人……」
笑容之中,帶著一抹緬懷,眼裡卻是寒光點點。
「可是和荊軻那次不同,這次,我倒希望他們能成功。」
看著畫面變黑,嬴政嘴角笑容又變得柔和,喃喃道。
【1904年,也是風起雲湧的一年,國內光復會暗殺團醞釀暗殺慈禧的計劃,海外,革命之火同樣燃起。】
畫面很快出現。
呈現在各朝皇帝們眼前的,是一片美麗的海外之景。
一艘『高麗』號郵輪即將停靠金州,西海岸優美的弧線逐漸映入視線。
一張熟悉的面孔隨之顯現。
孫逸仙抬起手,微微遮擋略顯刺眼的陽光,目光深邃。
再臨金州,他思緒飛揚。
「上一次來金州宣傳『反清革命』,被海外華僑視為『大逆不道』,這一次——宣傳民主,為革命籌資,能否成功?」
「一定能!」
孫逸仙目光堅定。
現場,孫逸仙正在為革命籌資而演講。
「今際之國病入膏肓,唯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方能救國。」
「所建之國,以人民為本,以民主為基,我願稱之為——『民國』!」
「自由平等,人人均田,富強民主,是為『共和』!」
民國的定義,就此初現規模。
此刻,各朝皇帝目瞪口呆。
「以人民為本,以民主為基……竟然一切以人民為本……那還要皇帝何用?」
「民國,這個國叫『民國』……」
「真的有這種國嗎?」
無數皇帝喃喃自語,眉頭緊鎖。
這一名詞一出,立刻在所有皇帝們腦海中形成一個模糊的框架與畫面,懂了,卻又沒懂。
隨後,孫逸仙從口袋裡掏出一張提前複印好的價值一元的公債券。
「歷史掀起變革者千千萬,我只是其中之一。我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矮人,替那些先驅者們走向共和!」
「我孫某在這裡承諾,凡今日為革捐一元者,中華民國建立後,憑此公債券可償還十元!」
海外華僑、富商紛紛響應,不僅為了這一元抵十元的公債券,更因為想看看,孫逸仙承諾的『中華民國』,究竟是怎麼樣的?
如工業變革前的米國?
還是如明治維新之前的櫻花東瀛?
還是……
一個從未出現過,充滿自由和平的新國度?
孫逸仙向每一位捐款的華僑一一鞠躬致謝。
這,只是他慢慢籌資之路的一個起點。
未來,他還打算去櫻花東瀛愛國籌款。
因為,在他很小的時候,腦海里,就誕生了一個浩大的理想之國。
他出生寒門,在他很小的時候,村裡的老人就經常給他講洪秀全與太平天國的故事。
再後來,兩次煙土戰爭,億萬萬喪辱國權的土地被割讓出,可以說他是看著大清一步步沒落的。
「余自乙酉中法戰敗之年,始決傾覆清廷,創建民國之志。」
中法之戰之後,他就做出了這個決定:顛覆清權!
「那一年,李鴻章先生應當閱讀我的《上書李鴻章》的,這樣我的人生還有可能改變……」
回想起甲午前夕,他揮斥方遒,洋洋灑灑,寫下七八千字,卻如石沉大海,杳無音信,孫逸仙就無奈自嘲一笑。
也就是那一次李鴻章的拒絕,讓孫逸仙真正意識到了,這個國沒救了。
是的,僅僅是因為很小的一次挫敗。
有時候,壓死駱駝的,往往只需要一根很輕很輕的稻草。
我們都是站在一位位偉人先驅者肩膀上的後世者。
又有誰,能擋得住歷史的車輪滾滾而來呢?
此刻,各朝代上空,皇帝們都是怔怔的看著孫逸仙在海外為革命集資,進行一場場熱烈激昂的演講。
起義需要錢,反抗需要錢,建立民主,走向共和更需要錢。
孫逸仙正為了自己心中的理想而逆流而上,按照他說的,既然無人能擋住歷史的車輪滾滾而來,那就順應它,成為歷史的一部分。
「唯有推翻朝政,建立新國!」
孫逸仙的畫面還沒消失,鏗鏘的聲音,落入每一個皇帝的耳中,宛如金石落地。
「明君!此人為有帝王之命之人!」
三國,蜀國末期,諸葛亮已經入暮期。
夷陵之戰,陸遜一把火燒掉了蜀國的大軍,蜀國也由盛極轉向衰亡。
「恨不能同朝!」
夕陽之下,諸葛亮閉上了眼睛。
但是在黑暗中,他看到了,感覺到了,一個國家的雛形,正在慢慢建立。
這底下的廢墟,比他想像中的要深……
這位孫逸仙,未來必是稱帝之人!
「一介平民,竟能崛起到這一步?」
【辛丑條約之後,大規模的戰亂雖然有所減少,但不代表沒有。1904年,為爭奪高麗及東北地區的利益、鐵路權,東瀛偷襲沙俄順旅戰艦,同時東瀛先遣隊登錄高麗仁川半島。】
兩個異邦國的戰爭,本該不被皇帝們注意的,但是盤點的下一句話,卻讓各皇帝們沉默了。
【倭俄戰爭爆發,主戰場在清朝東北,清朝選擇中立。】
「主權!主權!這國還有任何主權可言嗎?」
「簡直與奴隸無異!」
大唐。
李世民怒拍桌子,恨不得衝到那個時代,替清廷打這場仗。
外邦兩國交戰,為何戰場卻定在東北之地?
而清廷,卻兩不得罪的選擇了中立?
很快,戰亂畫面出現。
兩國於東北開戰,使得這片土地遭遇空前的浩劫。
建築被炸毀,糧食被搶光,光流離失所的難民就高達幾十萬人!
許多人死在了兩國炮火之下!
更讓各朝黎明百姓憤怒的是,兩國士兵還強迫難民們為他們運送彈藥,服勞役。
唐太宗憤怒,憋屈,可身後的魏徵、房玄齡卻是表情平靜。
「皇上,完全不必憤怒。」
魏徵淡淡的道:「1904年的那場戰爭,是整個清廷的縮影。」
「……」
李世民眼神愈加的複雜,可漸漸的,他眼睛亮了。
是啊,這場戰爭,是大清將近百年來的縮影。
這樣的國家,理應滅亡。
大清,不是民國,更不是共和!
大清越是軟弱,越是不敢反抗,就越加走向滅亡!
【一個國的奴性,是刻在骨子裡的。越不反抗,就越不敢反抗。】
【虎門銷煙,標誌著刻在這個國家第一個站起來反抗。】
【太平天國失敗,洋務運動失敗,甲午海戰失敗,戊戌變法失敗,義和團起義失敗……】
【一次次試錯,一次次失敗,一次次糾錯……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一代失敗,那就第二代,第二代失敗,就由第三代……代代薪火相傳,革命,總有成功的一天!】
【前路雖暗,還請諸君能接過先輩們點燃的火把,不要,讓那火苗熄滅了!】
「轟!」
隨著最後一行字落下,畫面一變。
不再是戰亂的場面,也不是某個覺醒之人在行的覺醒之事。
而是畫面視角不斷升空,越來越高,越來越高,最後各朝皇帝們看到一隻站起的雄雞板塊。
【請各位睜大眼睛看仔細了,那是我們生活的萬里疆域!】
【它的名字叫中華!】
「嘩……」
這一刻,無論是大秦,大漢,大唐,大宋等這些朝代,還是五代十國、春秋戰國時期,當朝的皇帝們都站起來。
一起站起來的,還有王朝武將、聖賢詩人。
更多的,是千千萬萬的黎明百姓!
這一刻,所有人都有種感覺,有一股莫名的力量將他們聯繫在一起。
這一刻,沒有朝代之分,只有一種名稱:中華!
中華地圖之上,不同的城市,不同的事件正在發生——
京城監獄,章太炎還在服刑,還未出獄;
各大學校學堂里,《革命軍》、《猛回頭》、《警示鐘》這些革命之書正在被無數學子們郎朗吟誦;
女子愛國學校里,蔡元培、陳慶同、黃興、吳樾等人正在研製毒藥和炸藥;
練兵處,袁慰亭會辦大臣,掌握實權,逐漸展露野心;
就連海外,也是孫逸仙的舞台,成立中華革命軍,招兵買馬。
……
一時間,百花齊放,人們看到了太多砥礪前行之人,為了同一個目標:推翻清廷,而各自努力著。
一個個畫面片段繼續閃過,剛剛是已經舉起革命之火之人,還有未來一批,即將踏上歷史舞台之人。
櫻花東瀛,周樹人遠赴學醫,課堂之上,正播放著一幅幅黑白的幻燈片。
幻燈片裡,一個同胞給沙俄軍隊當偵探,被東瀛士兵抓獲,在他被槍斃時,圍觀的卻是一群清朝人,一個個神情麻木。
周樹人看著周圍,一位位東瀛學生歡呼大笑。
少年的心,被深深刺痛……
還有一位參加童試落榜的少年,他戴著圓框眼鏡,那時候的他,就已經有妻子了。
他叫李守常。
「哇……」
隨後,一聲初生嬰兒的啼哭聲打破了黑暗的沉寂。
一位普通農村夫婦看著懷裡襁褓的嬰兒,笑容慈愛。
……
還有太多太多這樣的畫面。
但最後畫面一變,變成了慈禧與清廷。
這一年,她正為自己的七十大壽隆重操辦著。
有太多逆著時代潮流,砥礪前行的人!
歷史有他們,而顯得更加精彩。
大唐。
「章太炎、孫逸仙、陳慶同這些人我看到了,那周樹人、李守常、張崧年這些人呢?」
「又是何人?」
這一刻,這位千古明君,眼裡竟然帶著一抹期待。
他太期待清廷倒台的那一刻了,這群人,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到底會在大清的廢墟上建立起何等的新國呢?
「這就是我一心嚮往的『大同社會』!」
「人的理想是存在的!就如大同社會會在後世出現!」
春秋。
孔丘激動,無聲流淚。
他的眾多學生們也怔怔的望著天空上的畫面。
從大清的第一幅畫面出現的那一刻,他們就在那兒看到了,目不轉睛的看,生怕錯過了一絲。
可他們看到的,只有腐朽,只有絕望。
「這個國,病入膏肓了。」
幾乎所有人,心中都是一樣的念頭。
因為太黑暗,所以才要放棄。
是的,孔子和他的學生們,不止一次想要放棄看下去的念頭,可是看到現在,他們百感交集。
無論是孫逸仙所描繪的共和民國,還是華興會、光復會要建立的新的秩序,他們都想看看。
北宋。
夜已深,只有些許的知了叫聲響徹。
岳飛的書房中,只有一盞微弱的燭火在燃燒。
「一國失去了改良之法,唯有毀滅,重置秩序,大宋江山局面如何?」
說實話,岳飛被這一代代人感染了。
眼下的大宋,宦官當道,權傾朝野,只有他一束火苗支撐著,他也迷茫了。
他在思考,自己是不是也該學習譚嗣同、章太炎這些人,整改大宋江山?
但是想了想,他還是放棄了造反的念頭。
「大宋相比大清,局面好上太多了……」
【前路雖暗,還請諸君能接過先輩們點燃的火把,不要,讓那火苗熄滅了!】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