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兒皇帝

  第140章 兒皇帝

  漢朝初年。

  「割讓燕雲地區作為報酬……這確實讓人無法不心動。」劉邦評價道,即使沒有明確說明最終到底割讓多少,只一個燕雲的名頭也很值得。

  蕭何也認為燕雲地區對契丹而言極為重要:「就像是匈奴,僅僅聚集起部落還是不夠的。他們需要的是更完善的文化體系、農耕、以及冶鐵等方面技術。」耶律阿保機作為開國皇帝,將契丹從部落轉向國家,已然是超出了其餘人一大步。

  但僅僅轉變成國家可不夠,先前在唐末相關中可是提到過,雖然唐朝四分五裂,但對外戰爭的勝率可並沒有降低——此時契丹自身的力量,並不一定能夠對中原王朝造成較大威脅。

  那什麼是讓契丹變成日後可以讓宋朝北伐無功的遼朝?燕雲就是一大關鍵。

  想到這裡,蕭何不由對契丹如何處理燕雲地區感到好奇:「燕雲雖然地處邊疆,但到底身為漢地,契丹想要達成日後的狀態,必然是找到了一個合適的治理方式——他們的制度究竟如何?」

  在場幾人都打算看看劉邦的想法。

  結果卻發現,劉邦完全沒有回應。

  轉頭看去,就看到劉邦一副瞠目結舌的模樣盯著天幕,不等眾人開口詢問,他就吐出了話語:「與此相比,父子之名——?父子之名???」

  劉邦簡直不相信自己聽到的,更不願意相信自己從這句話推測出的結果——這叫不重要嗎?這、雖然好像確實沒有比燕雲地區更重要,但也不能算是次要吧?

  你石敬瑭瘋了嗎?腦子裡哪根弦搭錯了?用燕雲地區換來契丹出兵——已經夠豐厚、夠誠意了,怎麼還來了個父子之名?

  劉邦可不覺得這個父子之名會是石敬瑭父、耶律德光子,只可能是石敬瑭奉耶律德光為父,也就是石敬瑭奉契丹為父國——你搞個兄弟關係不行嗎?怎麼就上升到父子了呢?

  我大漢,最多也不過和匈奴約為兄弟,誰會想著給自己找個「父」?名與器不可假人,這父子之名也算是名啊。

  呂雉、蕭何等人對此也啞口無言,一方面,他們覺得這件事實在沒什麼好說的;另一方面,從理論上講,他們也不理解石敬瑭非要來一套父子關係的做法。

  唐朝,貞觀年間。

  對於石敬瑭的這一行為,李世民等人同樣充滿迷惘。

  李世民喃喃:「如果石敬瑭是漢人,那朕實在無法理解,他怎麼會想到要付出如此名分、以及後續的地位?如果石敬瑭是外族……那他們外族對於父子之類的名分這樣不在意嗎?」

  要知道,父子和兄弟可完全是兩碼事。父,是可以命令子的,子對父則有著各種義務。

  而皇帝之間約為父子或者兄弟,可不單單是口頭上多個稱呼,與約定關係相伴隨的,是各種條件條款,而基本都是由弱勢一方承擔。

  沒錯,皇帝之間。這一次後唐滅亡,石敬瑭難道不會稱帝嗎?

  【而李從珂也收到了石敬瑭和契丹結盟的消息,就催促此時正在圍攻太原的張敬達加快速度,務必要在耶律德光來襲前解決太原的問題。

  但石敬瑭畢竟是一員驍將,有征戰多年,太原又是他經營多年的地盤,本身又是關鍵要塞,於是,直到耶律德光率軍南下時,張敬達依舊沒能破開太原城的防禦。

  九月,耶律德光親自率兵五萬南下援助石敬瑭。行軍速度很快,二十一日,到達雁門關;二十二日,駐紮在忻州;二十三日,就駐紮到了太原。二十四日,休整完畢,耶律德光就派人去向石敬瑭傳話:「朕興師遠道而來,當即與卿破賊!」

  石敬瑭倒沒打算這樣急迫,可能是他覺得太原依舊能夠堅守,也可能是展示自己沒有催促的意思,收到消息後也派人向耶律德光傳信,說不著急,敵軍還是挺強大的,等到明天大家商量一下再打也不遲。

  但他的信還沒來得及傳到耶律德光手中時,契丹軍隊就已經和張敬達軍交戰起來。】

  漢朝,元狩四年。

  劉徹對張敬達這一戰的結果並不看好。

  從目前的內容來看,別的不好說,但耶律德光的軍事水平還是有的;而張敬達的後唐軍隊圍攻太原城多日,就算能夠達成輪換休息,那也已經是一群疲憊之師。

  而張敬達等後唐兵馬的情報水平不知如何,若是只知道耶律德光的契丹軍隊將要來襲,卻不能確定時間,那很有可能變成猝不及防的情況——而一方軍隊急行軍抵達戰場、趁著敵人陣勢不整的時候來一場快速作戰,隨後取得勝利的例子還少嗎?

  他劉徹的眼前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啊。

  衛青道:「此時正應當謹慎,穩紮穩打,不可冒進——在沒有完整的情報、敵軍猝然來襲的情況下。」當然,優秀的將領可以邊打邊觀察,並且調整作戰方案以獲得勝利。

  霍去病自信笑道:「當然,若是他們有臣這樣的將領在,也可以分給這樣的將領一支兵馬。」然後就可以讓這人自行發揮了。

  宋朝,開寶元年。

  趙匡胤對張敬達的舉措並不滿意:「輕敵冒進,以至於被遼太宗埋伏截殺,兵力潰散;隨後收攏兵馬後,在仍有一定作戰能力的情況下,死守營寨,沒能做出合適的決斷。石敬瑭最終能順利滅亡後唐,也有他的原因。」

  先是沒有扼守住附近的險要之地,又冒進中了埋伏,導致大敗;隨後在還有其他可能的情況下,遲遲不能決斷,只是固守——若是當時做了其它決定,還會如此嗎?

  不過,這裡還有兩個老熟人參與了戰鬥。

  【耶律德光並沒有直接上去就與後唐軍隊開戰,而是先設了一個埋伏,打算誘敵入伏。

  他將契丹主力埋伏到了汾河彎彎曲曲、後唐軍隊看不到的地方,自己帶著三千騎兵出現在後唐軍隊面前,與對方交戰,邊打,便慢慢後退。

  而後唐軍中現在領兵在前的是高行周和符彥卿,二人見到契丹軍隊退卻,選擇了追擊,逐漸被引誘到了埋伏圈中;而另一邊的張敬達和楊光遠還在西邊列陣,雙方交戰時他們陣勢未整,無力援助,相反還被契丹其餘兵馬攻擊。

  等不到支援的高行周和符彥卿因中了埋伏,軍隊被從中截斷,首尾不能相顧,最終只能放棄陷於埋伏的士卒,先行撤退。

  此戰後,後唐損失萬餘人,丟棄的兵器盔甲更是不計其數。

  而撤退的張敬達等人並沒有就此直接撤出太原範圍,而是回到了駐紮的地方,也就是晉安寨(太原市晉祠鎮)。

  隨後,耶律德光就和石敬瑭一起合兵包圍了晉安寨,讓晉安寨與外界斷絕聯繫,後唐的援兵也沒有任何方法與之相通。】

  遼朝,會同元年。

  耶律德光想起自己最終答應石敬瑭出兵後唐的事情,就覺得心神大悅。

  這個決定可以說是自己登基以來最正確的決定之一!若不是抓住了如此良機,雖然也可趁著後唐混亂之時奪取一部分燕雲地區,但哪有這樣得來的全面、又不費工夫呢?!

  在太原解石敬瑭之圍、和後唐交手的那一戰,可不算困難,也不算複雜。

  ——說實在話,他也沒有想到石敬瑭能付出這麼多東西,只為了換取大遼出兵。

  不過,現在的問題是,如何治理燕雲地區,才能讓它們發揮最大價值呢?

  耶律德光看向自己的心腹大臣們:「你們覺得,魯國公等人提議的以原有漢制治理,如太祖一般不改變他們的生活方式,將契丹人和漢人分治的方法如何?」

  對了,還有圖魯窘,當時他的父親五院夷離堇敵魯古在這一次戰役中戰死,自己當時讓他繼承了夷離堇一職,隨後他也一直驍勇善戰、忠心耿耿……是時候給他升任了,北院大王……

  秦朝。

  嬴政對於天幕中那句「沒有任何辦法與之相通」不置可否:「當真沒有任何辦法和可能進行聯繫嗎?」他冷笑,「寡人覺得,那後唐的人心恐怕早就散了,不少將領估計各自都有著自己的想法和計劃才對。」

  雖然天幕並沒有細講過這五代十國,但只從名字判斷,也能想到這樣一個時期,國家交替會是何等頻繁。

  而這樣頻繁的國家更替,除去國與國之間的戰爭外,各國內部的動亂估計也是重要原因——李從珂本人上位就並非常規正統,他除了養子這一身份,同樣有著領兵將領的身份在。這難道不能算作一種榜樣?

  若是僅有他一人也罷,但是同樣作為節度使鎮守一方的石敬瑭也反了!有了這樣的例子在眼前,這些唐朝轉折之後一直手握大權的將領們難道不會有一點想法?

  特別是,李從珂顯然壓制不住他們;而後唐,還不如唐朝一般有點正統光環在。

  朝臣們對皇帝這番見解紛紛贊同,別的不說,約定援助、結果各懷鬼胎的情況,在戰國時期還少嗎?

  【在擊敗後唐軍隊後,耶律德光就和石敬瑭正式會面,「論父子之義」。

  石敬瑭還順便問了一下耶律德光,為何您遠道而來、士兵疲敝,卻能戰勝敵軍?

  耶律德光便道:「始我謂唐必斷雁門諸路,伏兵險要,不可得進。使人偵視皆無之,是以長驅而深入。我氣方銳,乘此擊之,是以勝之。」

  原本還以為後唐軍隊會把控住雁門關的各條道路,讓我們無法前進,結果沒有;而我契丹雖然遠道,但士氣正隆,自然能趁此擊敗後唐。

  隨後,雙方就合圍了張敬達部眾。這一圍,就圍了八十餘天。

  十一月,耶律德光覺得時間差不多了,後唐眼看著就要散了,石敬瑭會獲得最終勝利,於是對石敬瑭道:「我三千里赴義,事須必成。觀爾體貌恢廓,識量深遠,真國主也。天命有屬,時不可失。欲徇蕃漢群議,冊爾為天子。」

  石敬瑭自然願意,在十月初九,耶律德光就已經冊封石敬瑭為晉王,如今正是更進一步的時候了。

  十一月十二,耶律德光正式冊封石敬瑭為皇帝,國號晉。

  隨後,石敬瑭再次和耶律德光確認了交換條件:將幽雲十六州獻給契丹,並且每年輸送絲帛三十萬匹。】

  (石敬瑭你真該死!你是真該死!)

  (還有你趙光義你後代都是一些什麼妖孽啊。)

  (只此燕雲十六州宋朝百年都沒有收回!)

  (是啊,宋朝時期也是三國鼎立數百年!)

  (說道宋朝了,你說宋朝弱吧,它局部統一了五代十國,你說宋朝強吧,它向遼朝稱臣,你說宋朝弱吧,它可以聯金滅遼,你說宋朝強吧,它向西夏進貢,你說宋朝弱吧,它可以聯蒙滅金,你說宋朝強吧,一直沒將燕雲十六州納入版圖,你說宋朝弱吧,遼金夏都沒了它還在,你說宋朝強吧,它還是敗給蒙元,你說宋朝弱吧,它可君臣一起十萬大軍共沉海而不降)

  宋朝,開寶年間。

  趙匡胤一點也不想看到這段歷史,這段一想起來就讓他怒火衝天的歷史。

  割讓燕雲還不算,還要每年向契丹上交三十萬匹絲帛!這不是臣屬上供,還能是什麼?而且,說是每年三十萬匹,但這只是紙面約定,實際落實的時候呢?契丹難道不會每年多要點?

  這些東西,最終還是落到了後晉統治地區的百姓身上啊!

  趙德芳想了想:「這不就是天幕中,那個大宋交給遼國的歲幣嗎?」石敬瑭這個每年輸送布帛,和歲幣有什麼區別?

  他沒提還好,一提,趙匡胤更生氣了——「石敬瑭是什麼東西,他交歲幣也就罷了,朕的大宋怎麼能走到給遼國交歲幣的地步?!趙光義生了一群什麼玩意兒!」

  不過,或許是自從天幕降臨以後,經過了大量的鍛鍊,現在趙匡胤看到這些事情,雖然依舊憤怒,卻不會因此激動過頭而暈過去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