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肅王爺,塞外的蒙古人都在打仗,幾個台吉都說,他們無力來支援。」何洛會稟報導。
另一時空叛投多爾袞,對豪格落井下石,最後被順治秋後算帳,凌遲處死的何洛會,現在還是正黑旗滿洲都統,豪格的親信。
豪格說:「不來便不來吧,現在是攻城,原本他們也用處不大。只是這局面甚是奇怪,額哲吃錯藥了嗎?鐵了心給這個後爹賣命?」
現在正坐鎮青城指揮的,正是自稱蒙古大汗的額哲。青城就是另一時空的呼和浩特,納敏夫當然不會用「歸化」這個名字,當年三娘子在此築城的時候,使用了青磚,當地人便呼之為「呼和浩特」,即「青城」,納敏夫將這個名字定為正式的漢譯名稱。
額哲的親爹林丹汗讓納敏夫氣死了,可是現在他卻堅定不移地跟著這個後爹混。林丹汗死的時候,額哲才十二歲,讓他像當年鐵木真那也去草原上當牧民,諒他也不敢。這九年他跟著納敏夫,愈發認識到,沒有爹撐腰,他這個大汗就是個擺設。
在河套地區的戰事中,額哲的最強技能就是「大召喚·叫爹之術」。要說打仗,額哲懂個茄子,作戰指揮全靠幾個投降得早的蒙古小貴族,但是他只要大喊一聲:「爹!有人打我!」便有大批的燕麥、豌豆、黑豆、火藥、鉛塊、箭矢送來,還能召喚鐵甲馬隊。
陝西的農業其實此時仍然很有實力,尤其是夏糧的產量並不低,陝西各地夏糧田都占總耕地的半數以上。最主要的夏糧是小麥,大麥次之,青稞、豌豆再次,燕麥又次,在豐收時節,豌豆和燕麥都用於餵馬,這是過去陝西明軍戰鬥力的基礎,百姓所納的夏糧,主要是小麥、大麥、豌豆三項。
秋糧則有黃米、小米、高粱、黑豆等。在延安府和西安府東北一帶,就是明末農民戰爭爆發的地方,黑豆甚至能占秋糧的兩三成。秦嶺北麓可以利用出山的河水種水稻,蘭州、天水、固原、米脂等地也有稻。秋糧中最重要的一項,從先秦時代至今一直未變,就是小米。李自成的老家米脂,就是因為「沃壤宜粟,米汁淅之如脂」而得名。此外,還有蕎麥廣泛分布。玉米在嘉靖年間就傳入陝西了,納敏夫作為穿越者,肯定是大力推廣。
什么小冰期、自然災害,鬧災歸鬧災,肯定沒鬧到徹底絕收的程度,無論是自耕農還是佃戶,都得將自己大約一半甚至更多的收入交給朝廷和老爺,這才是最根本的問題。
包營占據陝西快兩年了,一方面是官府免徵稅糧,另一方面是佃戶有了抗租的底氣。時間雖短,卻讓陝西迅速恢復了元氣,讓農民覺得留在土地上種地是可以接受的,按照這樣的前景,明年不見得會餓死。
只要老百姓有這個念頭,覺得種地不一定餓死,流民的數量就會以驚人的速度下降。農民有信心,堅持種糧食,市面上的糧食數量就能相對穩定,雖然糧價猛漲,但不至於出現像崇禎初年那樣的糧食供給量的斷崖式暴跌。
結果就是,雖然崇禎十四年是個災年,納敏夫拿著慶王府中抄出來的金銀,在寧夏依然可以買到糧食,依然能拿豆子餵馬。
理論上講,納敏夫治下沒有餓死的人,雖然有些人死掉了,但是他們臨死前還能每天喝一碗粥,就算粥稀了一點,怎麼能說是餓死的呢?分明是得病死的。
那他們到底得的是什麼病?
(小聲)營養不良……
要是有人這麼質問納敏夫,納敏夫也只能承認這些人是餓死的。但是沒人問這個問題。反而有縣官在上級來視察時說,出了如此大災,本縣的流民卻能回鄉耕種,基本上沒有死絕戶的事發生,生有所業,死有所葬,大元帥真乃民之再生父母。
對於順天安民營的官員來說,餓死人的數量控制在還能正常出殯的程度,基本上就等於沒有災。
陝西全省總有些地方糧食有富餘,漢水上也一直有湖北商人來賣糧,但是物流成本會反映在糧食價格上,吃不上飯的饑民如何承擔得起這些商品糧的物流成本。不僅他們承擔不起,地方官府也承擔不起,所以大部分地方官府也只能用粥棚這種聊勝於無的救急手段。這還是因為李自成為了拯救陝西老鄉,舍了自己的那部分利潤。商人的利潤是無論如何不能舍的,讓商人掙錢,還能有高價糧運過來,不讓商人掙錢,就乾脆沒糧了。
納敏夫手上還有錢,但是如果把有限的金錢投入無限的救濟當中,再加上行政損壞,也起不到很大的作用。
所以,納敏夫在明知道花錢救災可以少餓死一些人的情況下,依然用這筆錢收購糧食,支援額哲。
本來這事是很好理解的,作為封建統治者,是人家的兒子做大汗重要,還是餓死幾個無力造反的窮鬼重要,這還用問嗎?就連當初曾經是逃兵、饑民的老兄弟,他們自幼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下,都一點沒覺得這有什麼異常,在他們看來,陝西已經太平了,順天安民營當然應該爭奪天下。
但是作為一個穿越者,尤其是這屆穿越者,納敏夫的舉動就不尋常了。除非是認為不這麼做就會死更多的人,否則王瑾是不會拿人命做犧牲的。
豪格當然不知道納敏夫是穿越者,就算他真知道穿越這個概念,他也會覺得這個時空最像穿越者的是自己的阿瑪。但他也看出不對勁,從種種跡象來看,在晉西北集結軍隊的順天安民營主將是賀珍。
四萬清軍壓境,納敏夫竟然不親自上,這未免太奇怪了,難道納敏夫竟然瞧不起我豪格到這個份上了?
豪格知道皇太極委任自己出征的用意,經過南征的折騰,皇太極的身體狀況愈發糟糕。作為一個年過五旬的人,皇太極什麼時候死,誰也說不準。
虹縣的失敗損害了皇太極的威信,所以這一次,豪格必須拿下大同,這四萬人只是先頭部隊,皇太極早已讓瓦克達、勒克德渾等人待命,隨時帶兵入晉支援豪格,不破大同,絕不回還。
在這個時候,納敏夫還要出么蛾子,這讓豪格非常不爽。他也提醒太原的阿濟格和宣府的瓦克達,讓他們小心納敏夫迂迴攻擊,可是兩邊都回復,黃河沿線和察哈爾一帶均沒有納敏夫的蹤跡。
【如果您喜歡本小說,希望您動動小手分享到臉書Facebook,作者感激不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