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過了洪洞縣,就進入了姑射山中。姑射仙人是沒見到,土匪倒是遇到了不少。山中無糧,不能久留,闖軍一路北行,在接近汾西縣境的時候轉而向西,便進入了隰州境內。
一進隰州,闖軍便遇到了李晉王派來的人,四個在陝西時的老兄弟帶著兩個本地的嚮導,帶著闖軍來到了李晉王在隰州城外的大營。
李晉王親自率領主要頭目來歡迎闖軍,李晉王和李自成當年合作的時候交情甚好,見面時十分親熱,但是李晉王部下的頭領都有些尷尬。當初在不沾泥麾下時,三隊是老哥哥,八隊是小兄弟,可現在,七隊長王文耀已經成了李自成的部下,李自成從竇莊過來這一路上,又零星有人入伙,現在闖軍已有近一萬一千人,而三隊從延水關出發時有千把人,現在也只有兩千多人。
很多時候,一步落下就會步步落下。三隊的兵力較少,而且訓練不精,所以破寨能力就差,就算是願意花錢買平安的村寨,能給三隊的錢糧也比給闖營這樣的大隊伍的少得多。搞糧食的能力差,入伙的人就少,再加上攻村破寨時有一些損折,李晉王的兵力始終上不去。
李晉王一直想打下一座城市,只有這樣,才能一次性獲得大批錢糧。於是他盯上了隰州,隰州的城牆已經年久失修,比較好攻,而且知州的名聲不大好,城內的官民矛盾嚴重,鄉勇團練也很差勁。現在正是征夏糧的時候,州內各地征來的錢糧正集中在州城準備解送,只要能破城,再加上城內官紳胥吏的財產,李晉王這支不大的隊伍可以躲進山中,很長時間都不用再賣命奔波。
但即便是年久失修的城牆,對於既沒有攻城武器也沒有攻城經驗的三隊來說也很難打得下來。李晉王攻了數次,死傷了一百多人,卻始終沒能破城。無奈之下,李晉王這才想到了請李自成幫忙。
但是三隊眾人沒想到,李自成手下居然已經有了這麼多人,竟然是他們的五倍有餘。按照通行的規矩,打下城池所得財物得按人數分配,現在有了闖營,破城肯定是沒什麼問題,可是這樣一來,三隊就分不到多少了。
李自成看出了他們的心思,在和李晉王商討破城安排時無意中提到:「這次破城所得,就按老規矩兩家平分吧。」
李晉王汗顏無地:這是哪門子老規矩。但他實在是沒法出口拒絕,三隊現在的生存狀況十分艱難,已經在斷糧的邊緣。假如按照正常的規矩只拿六分之一,三隊的給養要不了多久就會耗盡。可要是真的按李自成說的拿一半,他心裡又實在過意不去。
最終李晉王還是同意了,一文錢難倒英雄漢,何況是這樣一筆巨款。不過李自成要求,整場戰鬥要接受他的統一指揮,李晉王當然不會拒絕。
對於闖營來說,打這樣一個小城並不費什麼力。馬重僖率領礦工隊挖掘地道,直通城牆之下。他們當然不是打算從地道入城,從小小的地道口一個一個鑽出來和送死有什麼區別。他們把從竇莊帶來的火藥埋設在了城牆之下,反正闖營沒有足夠的防雨設備,長時間攜帶大批火藥肯定會有受潮損耗,不如先用掉一批。一聲巨響,城牆被炸出了一個缺口。雖然不算太大,但也形成了一道可以讓步兵衝上的斜坡,闖營和三隊的人馬吶喊衝上。
城牆一倒,守軍的士氣頓時土崩瓦解,城池輕易就被攻陷了。李自成安排三隊的人和陳虎山、孫德才一起控制城牆,入城的是王瑾、劉宗敏、田見秀、王文耀、李過、谷可成、劉芳亮、袁宗第八隊兵馬。李自成總抓兵馬調動,王瑾審判官紳胥吏,劉宗敏抄檢財物,田見秀維持治安。
有攻破米脂、綏德的成例在先,這次破城更加有序,但城池初破的混亂依然避免不了。地痞流氓趁機搶劫,仇人互相報復,還有闖軍和三隊的一些士兵脫隊作亂。田見秀雖然比王瑾溫和,但也連斬了二十多人,己方的士兵也殺了四個,這才穩定住城內的秩序。
隰州城不大,但是城內積存的財富著實不少。僅戶房的幾個書吏家中就抄出了數以萬計的銀子,就連知州的師爺的私囊中都有三千五百兩,還不知他往家裡寄了多少。如此之多的財富讓過慣了窮日子的農民軍們大為咋舌,原來他們過去交的皇糧國稅全交到官吏家的地窖里去了。通過審訊刑房書辦和三班班頭,隰州的大戶們的那些破事也都翻出來了,王瑾坐在州衙審案,直殺得人頭滾滾。張之水帶著闖營的文書們把這些被處決之人所犯之事寫成文告,在縣衙門前、城門口等處張貼,對百姓宣讀。很多事在城中其實算不得秘密,甚至盡人皆知,不過一次性翻出這麼多來,還是十分令人震驚。
張之水雖然和這些士紳是同類,但是聽到他人控告的和他們招供的種種齷齪事情,還是覺得十分憤怒。他父親一生為官清正,四十五歲便在遼陽以身殉國,屍骨不得還鄉。可這些蠹蟲一般地受著皇恩,卻在這裡孜孜不倦地挖大明的牆腳。過去他是食物鏈中上層的人,胥吏來他家只會討點小錢,苛捐雜稅也收不到他頭上,不用借高利貸,更不會有人謀他的家產、搶他的老婆,所以他對於這些民賊的認知並不清楚,現在他成天和這些食物鏈底層的人待在一起,屁股的位置也漸漸開始轉移了。畢竟現在他的命運和闖軍連在一起,闖軍要是敗了,他這個毫無勇力的文人跑都跑不掉。
在分戰利品的時候,闖營諸將頗有不滿,闖營為破城出力最大,雖然傷亡沒有多少,但費了那麼大勁挖地道,光是那些火藥就值不少銀子。就這麼分給三隊一半,大家心裡都不太舒服。沒想到李晉王卻做出了一個出人意料的決定。
「李某也是知道好歹的人,自知文武本領皆不足以帶著眾兄弟求生。闖將才德服眾,攻戰連勝,我願帶三隊的弟兄投效麾下。」
王瑾完全沒想到這件事,在他的印象中,李晉王打完隰州之後就和李自成分道揚鑣了,但仔細一想,這也合理,原時空李自成打隰州的時候應該並沒有這麼多的兵力,未見得比李晉王強多少。
王瑾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哪個環節改變了歷史,闖軍早期的資料很少,他也不知道歷史上的李自成具體是怎麼做的,兵力有多少。闖軍比歷史同期兵強馬壯是好事,但農民軍的兵數時多時少,今天有上萬人,明天說不定被打得只剩下十幾人,也沒什麼可驕傲的。王瑾更擔心,歷史已經被改變得太多了,自己的預知能力會越來越不準確,遲早有一天,歷史會和原時空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