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瑾在衡州時費了好大工夫才說服李自成。明朝的百姓出身的闖軍將領們對於萬曆年間稅監四出、瘋狂斂財的暴政印象深刻,對於搜刮錢財進入君王私囊這件事十分敏感。但李自成又不得不承認,君王沒有小金庫是不行的。所以,他讓王瑾想出一套儘量不影響國家財政和百姓生活的辦法。完全不影響當然不可能,但總不能像大明這樣過分。
首先,礦稅使這種東西必須掃進歷史的垃圾堆,這是最貪墨、最低效的辦法。這樣不計後果地斂財的確能搞到錢,但大頭都被太監和他們的走狗侵吞了。而且對基層的社會秩序造成極大的破壞,完全是飲鴆止渴。
何況那時候萬曆皇帝壓根不渴,除了修三大殿之外根本沒正事。萬曆三大征的軍費都是戶部、工部、太僕寺等部門和各省的財政出的,內帑不僅沒出錢,還要從戶部抽錢。
王瑾是遼人,他的父母經歷過高淮亂遼的時代。高淮是萬曆皇帝派到遼東的礦稅使,此人本是京城崇文門一帶的地痞無賴,替衙門收稅為生。靠賄賂萬曆寵臣閻大經,撇下老婆孩子淨身進宮,謀得了前往遼東征礦稅的差使。
高淮在遼東十二年,激起的兵變和百姓暴動不下十起。他上繳內帑的銀子不過四萬五千五百兩,而實際聚斂所得勝此十倍。僅僅萬曆三十一年,高淮便率領數百家丁,遍掠前屯、遼陽、鎮江、金州、復州、海州、蓋州等地,得銀多達十餘萬兩。
除了公然索賄以及「指哪哪有礦」這種礦稅使常用的手段外,高淮還結合遼東的情況花樣翻新。遼東真的有礦,於是他就組織開礦,待遇太低沒人願意當礦工,他竟然強迫衛所的兵丁來無償服役。
更要命的是,萬曆皇帝還授予高淮監督甚至指揮軍隊的權力。於是他硬說軍隊的馬匹不合格,搞了一批劣馬,逼士兵以高價購買,不從便嚴刑拷打。哪個軍官不賄賂他,他就向皇帝打誰的小報告,總兵馬林就因此被罷官,指揮使張汝利甚至被高淮的爪牙打死
軍官行賄的錢又從何而出呢?當然是喝兵血了。故有「遼人無腦,皆淮剜之,遼人無髓,皆淮吸之」的說法。遼東總兵李成梁、巡撫趙楫也與他沆瀣一氣,大做走私生意,搜刮遼東民財,貪污軍費、馬價、鹽課、市賞,合稱「遼東三患」。遼人稱:「若遭大虜還有命,若遭家丁沒得剩。」
高淮甚至還打起了朝鮮的主意,不過朝鮮畢竟也是個獨立國家,不會任人宰割,在朝鮮人的堅持抵制下,高淮沒能進入朝鮮。
當時遼人有「四大恨」。第一恨,外來客軍兇猛似虎,殘害百姓;第二恨,士卒百姓不堪盤剝,賣妻鬻子;第三恨,本地紳商遭遇勒索,家產罄盡;第四恨,明軍將領的夷丁橫行不法,奸淫擄掠。在這種情況下,除了頻繁的兵變和百姓暴動,還發生了大規模的逃亡事件。有的人逃入海島,成了日後東江鎮建立的基礎,有的人則逃入朝鮮、蒙古、女真。乃至於有「生於遼不如走於胡」的說法。
https://
那時的努爾哈赤還年輕,不像晚年那樣殘暴,對待投降的漢人並不虐待,至少是像一個正常的封建君主那樣剝削他們,編為民戶,同於諸申。如果努爾哈赤真的能以驅高滅李為號召,報遼人之四大恨,讓老百姓當他的佃戶長工,安安穩穩地做牛做馬,就算他是女真人,照樣能一呼百應,百姓贏糧景從,做皇帝又有何妨。
然而努爾哈赤在勢力越來越大,降服了越來越多的部眾之後,出於現實利益考慮,還是選擇以女真貴族作為自己的基本盤。為了維護女真貴族們渴望人口和財富的根本利益,背棄了自己當初的政策,對漢人進行大規模的奴役和屠殺。
人都是會變的,六十歲的努爾哈赤是變態殺人魔,但三十歲的努爾哈赤卻是一位了不起的英雄。尚可喜、吳三桂、孫可望,乃至後來的汪精衛,要是都死在三十歲,哪一個不是頂天立地的英雄好漢。
且不提那麼遠的事,還是回過頭來說內帑。闖軍連宦官制度都取消了,礦稅使自然也不會再有了。但是,皇帝還是要斂財的,只不過得斂得隱蔽一些。
明朝有金花銀制度,皇帝可以從朝廷正賦中抽取一部分作為內帑。但是按照闖軍的賦稅制度,稅收是完全屬於戶部的,而且在明朝由金花銀負擔的那部分武官俸祿也是從戶部劃到兵部的帳上。
闖軍現在實行的是實物稅和貨幣稅並行的制度,如果強制要求必須徵收貨幣稅,就會導致農民在出售產品時受到盤剝。這一點暫時還不能更改,所以征金花銀肯定是不考慮的。
大明的皇莊也同樣臭名昭著,尋常豪紳家的惡奴都時常欺凌百姓,皇莊的管莊太監和大小莊頭作為天下最有權力之人的奴才,其貪婪暴虐自然也是一流。如果說有誰能和他們媲美,那就是瀋陽郊外大清皇莊的莊頭了。
皇莊不繳稅,其佃戶又不服役,因此又滋生了借投獻皇莊逃稅的問題。所以投獻士紳逃稅的現象泛濫也就可以理解了,皇帝作為全國最大的地主帶頭這樣干,士紳當然有樣學樣。而事實上,皇莊佃戶所受的壓迫比一般的佃戶還要重得多。皇莊雖然在天子腳下,而且是皇帝的私產,按理說是離皇帝最近的地方,然而卻比其他地方更加天高皇帝遠,暗無天日。
目前李自成完全有設立皇莊的條件,沒收的吉、桂、榮、岷、靖江五藩田產以及被治罪的官紳的田產數額非常龐大。但是李自成既沒有將它們列為自己的私產,也沒有用來賞賜親族勛貴,這些土地現在全部由各縣管理,都需要正常納稅,地租雖然單獨列帳,卻是和正常的賦稅一起徵收的。
闖軍有十幾萬大軍要養,處處財政吃緊,這些田產的收入是正常稅收很重要的補充。至於將山林湖澤收為官營這樣的做法就更不考慮了,「防民之口甚於防川」這個成語就是從這種政策來的。
既然大明的辦法都不能用,王瑾也就只能另找門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