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蘇英奇的預料還是很準確的,此時他的偵察連三個排不僅沒有摸上山,甚至基本上還困在山腳之下。👣🍭 6❾ᔕ𝐇𝓾𝔁.ᑕσΜ 👻⛵在偵察連剛一抵達山腳之後,便在山腳下發現了數個布置的極其隱蔽的火力點,以及一大片的雷區。
僅僅從表面上觀察這片雷區,就幾乎從山腳一直蔓延到山頂。而在山體上,通過抵近觀察,他們發現了不止一個日軍機槍火力工事。每個丘陵山體表面,僅僅是觀察到的火力點,便有十餘個,從山腳一直延伸到山頂的那座機槍工事。
這還不算那些過於隱蔽,還未能發現的火力點。這個不用想,在日軍修建的工事群之中,隱蔽火力點的數量從來就沒有低於過表面上的工事。通遼一戰,那裡的隱蔽火力點,甚至還要多於暴露出來的固定火力點。這也是當初通遼一戰,陳翰章所部傷亡很大的主要原因之一。
從表面日軍工事的結構,火力點的布置,雷區的寬度和密度,以及未發現任何一條暴露在表面的交通壕情況來看。偵察連長馬上便判明,眼前這三座通過兩道山脊相互連接,海拔並不高,山勢也很平坦,甚至很多地方輕型坦克都,可以衝上去的丘陵山體內肯定是挖空了。
因為偵察連幾番尋找,並未發現山腳下在丘陵的表面,有日軍預留通過雷區的通道。如果山體內沒有通道,這麼密集的雷區,日軍自己恐怕也上下不了山。這並不符合軍事常理,更不符合日軍的風格。崇尚進攻的日軍,在修建工事群的時候,都會預留反擊出發點。而且這個出擊點的設置,都是相當的隱蔽。
儘管判明日軍肯定在雷區裡面有通道,但已經沒有那麼多的時間去尋找。唯一的辦法,就是在雷區裡面依靠自己戰士日常的排雷訓練,摸出一條通道來。偵察兵嗎,排雷是必修的科目。
猶豫了一下,這位連長還是給自己的三個部下下令先排雷,至少要從山腳之下打開一條通道到能夠進去人的掩體之內。沒辦法,山腳下的機槍火力點,射擊方向一看就都是經過縝密計算,只固定向一個方向射擊。射擊口預留的相當狹小,人根本就鑽不進去。
就是想利用日軍火力點,滲透進山體內部,總得找一個能夠鑽進去的地方。山腳下的那幾個火力點,還有沒有其他的通道不知道,但是射擊口的大小,卻只能讓一個人最多將不帶鋼盔的腦袋塞進去。帶了鋼盔,這腦袋就伸不進去了。
因為蘇英奇儘可能不驚動日軍的要求,部隊無法使用爆破器材排雷,只能靠人一點點從山腳之下,一點點的往上排雷,這速度自然是快不了。儘管偵察連為了加快進度,在每一個方向都派出了三個人齊頭並進同時排雷。
而且日軍的雷區的地雷埋設也不是很複雜,只是普通的埋設方法,遠沒有抗聯布雷時候的那些花樣。使用的地雷種類也很單一,都是普通的壓發地雷,連絆發雷都沒有。但是卻因為雷區的面積過大,地雷的密度也相當的高。
僅僅兩三平方米的地方,便排除了五六顆反步兵地雷。這麼高的布雷密度,排雷的戰士稍微往前一探身,就幾乎沒有可下腳的地方。只能從雷場的邊緣,一點點的往裡面排查,一個一個的排除,幾乎不敢稍越雷池半步。
更為嚴重的是,整個山體上被日軍不知道是有心,還是無意丟下了為數不少的空鐵皮罐頭盒子。排雷的戰士,一邊排雷還要小心的應付這些變相起到報警器的東西。一不小心碰到,就會弄出響動來。
最關鍵的是,整個山體的外圍,日軍所有火力點的周邊,也都布滿了地雷。想要摸掉一個火力點,不先排除雷區,你連火力點外圍都靠不近。而排雷的時候,動靜稍微大一些,緊鄰的火力點內日軍又不是死人,不可能不被驚動。這些問題,都造成了排雷的進度相當緩慢。
參戰的這個偵察連,為了打開通道,幾乎是蹭著往上一點一點的排雷。排除的地雷,也不敢引爆,只能在夜色之下,一點點的摸索著拆除下起爆器和雷管。半個小時過去了,只前進了五十餘米。僅僅正中位置上打開的三條通道,就排除了上百枚地雷。
前邊的部隊在一點點的啃,讓後面的連長相當的著急。在這麼耽擱下去,就算日軍沒有發現,可等到天亮也打不開一條通道。但丘陵上到處丟的,當做報警器使用的鐵皮罐頭盒子,又讓他不敢增加太多的人手同時排雷。
人多了,在雷區沒有打通之前,僅僅從表面上日軍火力點的分布來看,上去了就是給人家當活靶子。那些交叉射擊的機槍,會在第一時間將自己投入進攻的部隊,前後夾擊打成蜂窩煤。
看著手錶上的時間一分一分的走過,距離總攻擊發起的時間已經過去了整整四十分鐘,在這裡已經隱約的可以聽見南線佯攻的炮聲。山下的蘇英奇到是很能沉得住氣,但山上的偵察連長看著山上還在向上一點點摸的戰士,卻是再也沉不住氣了。
→
就在他剛要下令準備使用在山腳下臨時製作的爆破器材的時候,原來一直平靜的山上卻突然出現了變化。排雷的戰士中進度最快的一個戰士,卻是與一個突然出現的嘴上叼著煙的日軍遭遇。
^.^,
還好這個戰士是老兵出身,反應異常迅速。沒有等這個被眼前突然出現的敵人,搞的目瞪口呆日軍喊叫出聲來。以最快的速度站起來來。利用身高的優勢一手迅速的捂住那個傢伙的嘴,手中排雷用的簽子順勢扎穿了他的脖子。在這個傢伙還沒有來得及發出警告之前,便乾淨利落的解決掉了他。
連長在山下看到這一幕,馬上便明白那裡是日軍一個秘密的進出口。否則在這遍布地雷的山上,一個日軍不會冒冒失失的從哪裡冒出來。想到這裡,連長順著已經打開的道路快速的匍匐到發生意外的地方。
那個解決了靠著手疾眼快解決突發事件的老兵,見到自己連長上來,立即即向右側已經排除地雷的方向讓出了一個位置,手向著右前方透出一絲光亮的山體指了指,又遞給他剛從這裡排除的一顆地雷。
順著這個老兵指的方向,以及看了看手上根本就沒有安裝壓發器的地雷,這個連長已經全部明白了。事情正向他判斷的那樣,這三座相互連接的丘陵,已經全部被打通了,這裡是日軍一個進出山體的一個秘密通道。
但進出口在修建工事的時候,便經過精心的偽裝。可以說如果沒有這個日軍少尉的突然出現,即便是走到面前,恐怕也很難發現。考慮到與整體戰場的環境配合,這個隱蔽口的土層上面還掛著兩顆沒有安放壓發器的地雷作為偽裝。
這裡有雷區不假,但是這裡的雷區裡面肯定有供日軍出入的通道。不過這個通道,肯定都經過了精心的偽裝,現在自己一直沒有找到而。如果從這裡的日軍的布置來看,找到這個通過雷區的通道,也並不是很困難。只要排查一下,那裡的雷區是假的就可以了。
這裡的工事群,日軍看起來很是動了一番心思。甚至為了不暴露目標,進出口上還埋設了兩枚的沒有安裝壓發器的地雷。以迷惑可能出現在自己方向的敵軍,拖延對方發起攻擊的時間。因為在戰時排雷,沒有人會有那個時間,抽出太多的時間辨別真假地雷。
如果秘密滲透,更沒有時間去辨別地雷的真假。白天是沒有人秘密滲透的,而在夜間更不可能在第一時間分別這些地雷的真假。這些真假雷區,可以拖延敵軍滲透的時間和效率,給部隊爭取到相當的反應時間。
即便偷襲的對手尋找到警戒空隙,真的摸了上來。因為這兩枚假地雷,也不會有什麼察覺。至少可以保證秘密火力點,以及預留的反擊通道不被對手發現。這個雷場的布置,真可謂是用心良苦。
而且他判斷不僅這個進出口,恐怕所有山體表面的火力點,周邊的那些雷區恐怕都是假的,都是沒有安裝壓發器的地雷。當然在正面的方向,還是會有一定真雷的,但是絕對不會靠近射擊孔那麼的近。
不能不說日軍的這個辦法,雖說並不複雜,設想的也很簡單,但是卻不能不說日軍的這個辦法很聰明。利用真真假假的雷區,成功的騙過了自己這個老偵察兵的眼睛。不僅成功隱蔽了進出通道,而且還拖延了自己的時間。
被老兵幹掉的這個鬼子,是準備出來吸菸卻不幸的與自己的排頭兵撞了一個正著。結果一個有心,一個無意,不僅自己送了命,還向爬上山來的抗聯偵察兵,直接暴露了坑道進出口的所在位置。
看著暴露在眼前的日軍山體工事的進出口,又看了一下時間,這個連長咬了咬牙,利用日軍尚未發現通道口已經暴露,火速將山下自己直接指揮的這個排全部調了上來。順著通道口,快速的滲透了下去。
也許此刻這邊日軍的注意力,都被東南方向戰鬥給吸引了過去。這邊的警戒,明顯不如那邊佯攻發起之間嚴密。否則這個日軍少尉,也不會膽大包天的在這個節骨眼上,還想著出來吸菸以及透透氣。外面的空氣,肯定要比裡面渾濁的空氣清新的多了。
不過想想這個獨立混成第九旅團,雖說經常被日軍拉出去打野戰,但是畢竟是自組建以來,就在華北地區作戰。在調防天津大沽口之前,曾經長時間駐守在山西。在那裡被十八集團軍部隊,恐怕折騰的不輕。
否則也不會在修建工事的時候,挖空心思想出這麼多的辦法來。這裡的雷場,與其說是防護對手強攻,更多的還不如說是防止敵軍摸自己的夜螺絲。面對大部隊的強攻,這些雷場的作用其實並不大。
一頓炮火下去,雷場能起到的作用也就寥寥無幾了。但是在面對對手夜間偷襲的時候,卻是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有了這道雷區,敵軍要麼將偷襲變成強攻,要麼只能一點點的排除。這又給自己發現敵軍的行動,創造了很大的機會,至少也爭取到一定的反應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