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8章 宣戰沙俄
比龍從早上等到了下午,餓的頭暈眼花,終於被鴻臚寺的通譯官領著去覲見皇帝。
他按著預先演練好的禮節,面朝皇帝伏身參拜:「沙俄使節比龍,拜見契丹大皇帝陛下!」
一旁的通譯官頓時臉色驟變,怒斥道:「混帳!」
隨即連忙拱手解釋:「陛下,這羅剎蠻夷,著實不通禮數,竟將……竟將陛下視作契丹異族。」
這都不用他來翻譯,在俄語裡的「契丹」,說的稍微快些,發音直接就是漢語的契丹發音。
「無妨。」朱怡炅擺擺手,臉色並未不悅。
通譯官鬆口氣,對著滿臉驚懼的比龍說道:「趕快謝恩吧!皇帝陛下赦免了你的不敬之罪,我再與你說一遍,我大明乃中國正統,陛下更是真龍天子,不是那等草原契丹蠻夷。」
比龍還一頭霧水,因為他完全沒懂自己說錯了什麼,那句「混帳」用的是拉丁語呵斥,所以他能聽得懂。
而現在,聽說居然只是因為一句契丹,中國皇帝就發怒了,比龍頓時覺得這中國皇帝著實野蠻。
在沙俄眼裡,契丹與中國沒有本質區別,無非就是一句意思,不同代詞而已。
比龍只得重新跪拜說道:「感謝中國大皇帝陛下的寬恕,是我說錯了!」
朱怡炅沒有賜座,直接說道:「你們沙俄的哥薩克,擅自入侵我大明中國黑龍江都司轄地,沙俄必須給朕一個解釋?」
比龍還在準備措辭,結果一上來便是中國皇帝的興師問罪。他先是一愣,隨即連忙說道:「偉大的中國大皇帝陛下,我們並不清楚,那些哥薩克都是從俄羅斯本土逃散的強盜,連我們也在追捕他們。對於這些哥薩克強盜,他們擅自侵入中國領土,我謹代表沙皇陛下深感抱歉。」
比龍是真的不知道,別西科夫沒有扯謊,他們從烏第河入侵黑龍江都司。沙俄在西伯利亞的各大督軍區,全都不清楚,就連那些哥薩克城堡,也只是知道有一批哥薩克被招募走,不知道幹啥去了。
不過這不重要,朱怡炅本就是借題發揮而已:「伱們不知道?很好,你這是在欺騙朕。在中國,欺君之罪,按律當斬。」
通譯官將這番話給比龍翻譯完,比龍瞬間人都快嚇傻了,連忙辯解道:「陛下,那些哥薩克真的與俄羅斯沒有任何關係,他們在國內也都是犯了罪的罪犯,被沙皇陛下流放到了西伯利亞的。」
朱怡炅卻笑了:「你還在騙朕,這很好。你是沙俄的使節,兩國交戰,亦不斬來使。朕不會殺你,不過死罪可免,活罪難逃,沙俄使節團的其餘成員,全部砍去雙手大拇指,以示懲戒。」
殿前侍衛得到命令,快步離開大殿。
比龍還在納悶,怎麼一個侍衛突然就走了,待到通譯官將皇帝的話給他翻譯過去。
比龍頓時驚呼:「不,你們不能這麼做,你們這麼做,等同於是在與俄羅斯宣戰!」
朱怡炅冷笑:「沙俄的哥薩克,已經將觸角伸到了我大明的嶺北一帶(西伯利亞),那是我大明中國的固有領土。而沙俄卻擅自入侵這裡,侵占吞併嶺北大片土地,還壓迫奴役那裡的『大明百姓』(薩哈人)。你們這樣,難道就不是在與我大明中國宣戰?」
比龍一聽這話,瞬間明白這是沒法談了,什麼大明的嶺北土地,西伯利亞他們前後侵占蠶食上百年了,也就從貝加爾湖往南入侵,才與當時控制中國的滿洲契丹發生過戰爭。
廣闊的西伯利亞,可從來沒有任何人告訴過他們,這裡是中國的地盤。
當然,就算有人這麼說,估摸著那些哥薩克也完全不會聽。
畢竟,曾經的彼得大帝,可是打算要將領土直接南推到中國,打下這個遠東的「貧弱」大國,作為沙俄殖民遠東的前哨站。
朱怡炅也不想再與對方爭論下去:「大明與沙俄強盜沒什麼可談的,朕會立刻讓鴻臚寺撰寫宣戰國書,你回去以後帶給你們的沙皇。只要沙俄與那些哥薩克一日不退出西伯利亞,那兩國就不會停止戰爭狀態!所有中國的藩屬國與盟友國,都將與沙俄斷絕貿易關係。」
前面的戰爭狀態還好說,沙俄作為「戰鬥民族(屢戰屢敗)」,從建國以來就是常年與周邊各國打仗,瘋狂擴張領土地盤。
可是那個斷絕貿易就很要命了,首先作為中國盟友,英國人肯定很樂意打擊與沙俄的貿易往來,因為兩國本來就斷絕了好些年的貿易關係,直到幾年前才有所緩和。
而且,只是有所緩和,實際也就那樣,那位積極促成兩國恢復外貿關係的權臣,老早就被流放死在西伯利亞了。
至於法國、葡萄牙、荷蘭、波蘭、神羅……這些不是與沙俄是戰爭狀態,就是敵對國家,要麼就是看不起沙俄的鄉巴佬。
遠東這邊,那就更簡單了,中國皇帝的旨意下去,誰敢不聽號令?
要是不聽,那朱怡炅反而更高興,作為藩屬國,正愁沒藉口打你。
尤其漠北的喀爾喀蒙古人,他們與沙俄貼的最近,很大概率會迫於哥薩克的壓力,與對方展開小規模貿易。
等未來糧食屯的差不多了,就可以直接對漠北動兵。出兵理由也很充分,作為中國藩屬,居然與中國皇帝的敵人貿易,你們是不是想投敵?
「將他帶下去。」朱怡炅沒再去聽焦急的比龍多說什麼,直接大手一揮。
比龍無可奈何,雖然滿腔怨憤,卻完全不敢反抗。
而且餓了快一天,早就已經餓到前胸貼後背,迅速回到城外的寺廟藩館,吃飯補充體力。
結果剛推開房門,就見自己帶來的幾十號使節團成員,全部雙手包紮。
這還是藩館配備的醫生進行的處理,皇帝旨意只是切去這些人的雙手大拇指,沒有要他們的性命,自然不能怠慢了。
比龍心中驚駭,想不到中國皇帝居然當真敢這麼做。
看著自己的使節團成員,幾乎全員投射過來帶著怨恨的目光。
雖然他們受的傷看似不是很重,只是沒了大拇指,但這意味著往後雙手不能用力,也不能再乾重活。
要知道,這些人里有不少可都是隨行的沙皇親衛,可見安娜沙皇對自己這個情夫有多寵信。
現在,這些人回國以後,鐵定得失業,這不僅代表他們失去了一份充滿前(錢)途的工作,而且之後生活也將失去著落。
最重要的是,這些人還是因為比龍欺騙中國皇帝,而遭受了懲罰。
憑什麼這個德意志人做了他們的正使,現在這傢伙欺騙中國皇帝,卻要他們這些俄羅斯人受到酷刑懲罰?
這不公平!
沙俄使節團的運氣不錯,這些天下來,各國使者基本陸續都回國了,留下來的也都沒空在藩館待著,都在外面採風偷師中國建築工藝。
要不然,就以目前歐洲看待沙俄「鄉巴佬」的態度,肯定得被一頓嘲笑。而且還得把沙俄使節團的「趣事」帶回歐洲,讓沙俄在歐洲的上層貴族那裡,好好丟一丟臉。
比龍並沒有因為使節團的慘狀,還有他們對自己的怨恨而發怒,反而頓覺渾身冰涼。
這次出使中國,他可謂什麼事都沒辦成。
不僅安娜沙皇叮囑的雅庫茨克督軍區,沒能從中國手中拿回來,而且還徹底激怒了中國皇帝,為帝國在遠東招惹了一個強勢的敵人。
最重要的是,中國也沒有他們想像中,那麼貧窮落後,反而強大的令人恐懼。
比龍回到自己的房間,來回踱步細思片刻,拿出紙筆寫道:
「在沙皇俄國的遠東,西伯利亞南部,有一個強大的帝國。他們自稱不是契丹,或許可能真的不是契丹。因為歷史中的契丹,可不像這個大明中國,它的強大幾乎讓人感到窒息……」
「大明中國的都城,也不在曾經滿洲契丹的北京,而是在更南方的南京城。這裡的富庶繁華,要遠遠超出莫斯科與彼得堡,我認為,就算是法國的巴黎,也不過如此。整個城市的人口很多,據他們的官員所說,這座城市人口已經超過了一百萬。這已經相當於俄羅斯帝國十五分之一的人口了……」
「中國的皇帝,睿智而又殘暴,他不容許任何人對其進行欺騙,我只是為沙皇陛下辯解了幾句,對方便下旨將使節團的成員,所有人的雙手拇指砍去……」
「中國皇帝居住的宮殿名叫紫禁城,這裡的城牆比莫斯科舊都的城牆還要高。宮殿的屋頂飾有金漆彩繪圖案,地面『按韃靼習慣』鋪著花卉鳥獸圖案的地毯。中國皇帝的寶座高高在上,寶座左右兩方是鍍金的欄杆,雕著各種圖畫和蛇(龍)。在中國,似乎只有皇室貴族成員,才能穿黃色的衣服,我覺得沙皇陛下或許也可以效仿……」
「在中國的南京城裡,這裡的人口不僅很多,而且全都非常富裕。即便是普通的自由民,也都能穿戴華麗的衣服。而那些低賤的農奴(實際是農民),同樣也被允許進城,購買日常用品與販賣交易……」
「南京城裡,還有一座很高的佛塔,這座佛塔的高度,即便在全歐洲,也找不到第二座比它更高的……」
「中國也不止這一座南京城,其它我還見到了瀋陽、天津、揚州、兗州……等等很多城市,這些城市無一不是繁華富庶,而且人口也不比南京城少太多。我問過中國的官員,中國到底有多少人口,他們說已經超過了一億人,這簡直無法想像……」
「中國的軍隊同樣十分強大,也很精銳,他們的武器中火槍的比例很高。而且,這裡的戰馬似乎也非常充足,我在南京城幾天之內,就不止一次的見過,有商人乘坐完全由戰馬來拉車的馬車。這些中國的商人,還僱傭了許多外國的奴隸,作為自己的侍衛和家奴。若是能將南京城奪取,這裡的財富足夠幫助帝國再度擴軍十萬,甚至擊敗波蘭,與法國共同稱霸歐洲……」
「中國的皇帝已經與英國、葡萄牙、荷蘭、西班牙結盟,他們在歐洲並非沒有盟友。帝國一旦與中國開戰,必須在歐洲防備四國的進攻,而且最好也能找到足夠多且強大的盟友……」
「在中國招待外國使者的藩館牆面上,掛了一張地圖。我詢問了中國官員,他對我說,這是中國皇帝的帝國版圖。中國的疆域面積,遠遠超出我們的預計,帝國繪製的地圖必須更新了,中國沒有那麼渺小,他們很龐大。而在中國的周圍,已經有很多小國,都向中國的皇帝俯首稱臣,這不是個好消息……」
「帝國暫時很難與中國對抗,不過好消息是,中國與帝國的距離很遠,中間相隔一個西伯利亞,這裡的寒冷便是連那些殘暴的哥薩克也只能緩慢推進。中國皇帝已經向帝國正式宣戰,並且禁止任何國家與帝國貿易,帝國與中國皇帝的矛盾幾乎不可能緩和。但中國軍隊適應不了寒冷氣候,所以中國軍隊不可能在西伯利亞大規模開戰,我認為當下應該優先對西伯利亞的哥薩克,提供更多更強大的武器和裝備,守住這裡的督軍區……」
比龍一番洋洋灑灑書寫下,既透露著對南京富庶的貪婪,也有對中國強大的忌憚。
尤其中國皇帝的強勢,那些使節團成員的慘狀,更是讓他深深感到畏懼。
只能在給安娜沙皇的書信中,儘可能的勸諫對方不要衝動,能守住西伯利亞的殖民地就算成功。
畢竟,俄羅斯那麼多強大且不可力敵的敵人,到最後不還是一一被俄羅斯人,要麼耗死了,要麼就熬死了。
比如曾經的瑞典小獅子,單挑沙俄諸國聯軍,愣是沖的沙俄險些抵擋不住,也真的沒擋住,直接被衝進老家,然後因為受不了嚴寒氣候,再加上戰線拉的太長,最終導致戰敗。
實際上,沒有比龍的勸諫,這位安娜沙皇也不會對中國動兵,因為馬上第四次俄土戰爭就要爆發了。
然後沙俄將被奧地利與法國人,狠狠在戰場上一課,明白外交關係的重要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