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2章 通貨膨脹與貨幣革命

  第592章 通貨膨脹與貨幣革命

  康子斐率領的殷洲遠航開拓船隊,與西班牙人的大帆船,一前一後回到亞洲,時間跨度不到半月。💝✌ ❻➈𝓼ђǗⓍ.𝓒𝕆м 🐜💎

  因為航線不同,西班牙人的兩條航線,相當於繞了一個大彎子,而大明的航線已經趨近於直線。

  大明船隊在岷埠(馬尼拉)港停靠,而西班牙人的大帆船則去往宿務島停靠。

  有許多從殷洲去了一趟回來的中國海商,也等不及回內地了,就地在岷埠城的總督府,登記成立遠航殷洲貿易商會。

  這些商會已經基本具備後世合資企業的部分性質,一群實力不足的海商合資辦商會,商船一起使用,利潤按照出資比例分紅,虧損了也大家一起賠。

  當然,這種情況應該很難出現,殷洲那裡的西班牙人實在太有錢了,就算不提殷洲,檀香木的消息,也都是暴利了。

  這還真不是海商故意泄露,因為就連康子斐的大船上,也裝了一些從夏威夷帶來的檀香木。

  不僅是為了賺錢,也是專門帶過來給皇帝看的。

  夏威夷很有價值,可以將其作為殖民港口。

  這些檀香木都不用運回廣州拍賣,直接在呂宋就能拋出去,利潤不算太高,也就十倍以上吧!

  賺不了多少銀子,貨倉里還有殷洲返航帶回來的貨物。

  不過下次就好了,這些商人有了準備,就能運回更多檀香木,而且有不少已經決定,來年不去殷洲,直接去夏威夷,去倒賣檀香木賺錢,這樣航程也近,也更容易招募船員出海。

  可以想像,大明的檀香木貿易,幾年之內就會迎來高速發展。

  但也就是這幾年,隨著夏威夷檀香木大量湧入中國市場,這些檀香木的價值迎來短時間的虛浮後,就會迅速貶值。

  歷史上,夏威夷檀香木被英國人大量帶來廣州,意圖扭轉貿易逆差,導致檀香木於市場泛濫。

  當時的太平洋商人流行一句話:「檀香木在廣州一文不值,即使白送給你,也別去碰它。」

  而且,如此大量砍伐檀香木,也給夏威夷土著帶來了嚴重的饑荒,因為國王為了自己稱雄南太平洋的野心(也的確有那個實力),下令全國島民、奴隸全部去採伐、種植檀香木,導致田地大量拋荒。

  有位來往夏威夷貿易的美國商人說道:「這一天我們經過了幾個印第安人的小村落,看到了一些開墾過的農田,但是絕大部分已經撂荒。」

  卡美哈美哈一世為了解決困境,下令解散島民,放他們回去種田並種植檀香木幼苗,這才讓情況有所好轉。

  可是第二年,這貨就駕崩了,新王利霍利霍登基後受到酋長們的蠱惑,重新採伐檀香木。

  終於在隨後幾年,把夏威夷群島上所有可用的檀香木全部砍伐,並造成了成千上萬島民餓死。

  呂宋總督府倒是開心了,因為許多海商在岷埠掛牌組建遠洋貿易商會,就算什麼都不做,岷埠港未來幾年,也必然迎來高速發展期。

  大明的遠洋開拓船隊,這次從殷洲帶回了起碼十萬兩的白銀,不光是因為殷洲商品價格虛高太多,還在於西班牙人更喜歡用白銀付錢。

  因為白銀在殷洲大陸太多,根本不值錢,這在前明時期的銀絲貿易,問題尤為十分嚴重。

  大量白銀在西班牙人的大帆船之下,源源不斷流入中國市場,就算後來西班牙人總督對中國商品絲綢進行控制,但也擋不住那些殖民地官員上下其手,大搞走私。

  而且,那位禁止中國絲綢進入美洲市場的西班牙總督,當年就被刺殺了。

  如今,銀絲貿易重開,短短几年流入中國的殷洲白銀量劇增。再加之大明海貿的興盛,尤其去年朝廷借著沿海徹查關稅的機會,不少內地商賈趁機將銀子從地窖里挖了出來。

  大明新朝的沿海省份目前已經有通貨膨脹的苗頭,並且這個苗頭正在逐步通過河運蔓延到內地。

  南京米價,已經漲到了每斗米七十三文,這就有些米價虛高了。

  換選下來,就是每石米起碼就要五六錢銀子。

  要知道,從去年到今年,朝廷都沒打什麼大仗,韓戰也沒花費多少銀子,而且整體對民間影響也不會太大。

  這純粹是市場白銀太多,從而引發的貨幣貶值。

  南京市民百姓對此叫苦不迭,不少商坊做工的工人紛紛要求漲薪,其餘物價也有小規模浮動。

  這還只是通貨膨脹初期,內閣正在商議,該如何解決海外白銀流入量太多的問題。

  前明、清廷的解決法子,就是開啟海禁,利用封鎖海貿手段,來杜絕海外白銀繼續大量流入,然後再慢慢將本土過剩的白銀消化掉。

  大明肯定不能採用這些法子,畢竟海貿是大明興盛和立國根基之一,皇帝也不會允許。

  紫禁城。

  「陛下,這是造幣局最新鑄造的銀元、金元樣幣。」

  「嗯,呈上來吧!」

  朱怡炅拿起銀元和金元的樣幣,認真看了起來,邊看還邊用手掰兩下。

  無論銀幣、金幣,上面都紋刻有標準的「建武通寶」字樣,並且與之前大明新朝發行的銅錢不同,這些金銀樣幣不僅中間實心,還有小字書寫鑄幣時間。

  金銀的樣幣不止一枚,而是有整整十餘枚,所有都一模一樣,精美圓潤,硬度質量也能過關。

  銀質本身是很柔軟的,純銀鑄幣只會很容易壞掉,所以這些建武通寶的銀幣,都是用了89%的銀,還有11%的銅料加鑄。

  如此,既能保證銀幣的硬度,又能保證正常流通。

  「不錯,看來這次的銀元、金元鑄幣,算是合格了,就按這樣幣,可以正式著手開始鑄錢了!」

  流通銀幣這種事,從韃子剛剛入主北京開始,就已經有了,只不過那時一直都是藏地與尼泊爾地區在相互流通。

  一直到乾隆才開始設立專門鑄銀幣的造幣局,進行鑄幣,算是維持雪區穩定,尊重當地商品交易的風俗。

  現在的大明新朝則是因為海貿興盛,國內的商業資本萌芽發展迅速,再用單純的銅錢、銀錠就不太適合了。必須開啟貨幣革命了,而且越早搞越好,紙幣發行肯定還太早(銀票不算紙幣,最多算存摺),也無法保證防偽,但是銀幣倒是可以搞搞。

  大明科學院從蒸汽棉紡機上,改良的最新型號蒸汽機,沒有利用到戰艦上,倒是先利用在了鑄幣局,而且還是開鑄即將進入市場流通的建武通寶銀元。

  金元只是試鑄,暫時還不打算正式拋入市場。畢竟黃金價值太高,貿然鑄金元容易破壞銀元構築貨幣體系。

  具體如何鑄新錢,而且如何讓其平穩流入市場,還不影響到市場物價,就得內閣那邊仔細商酌了。

  要過年了,卡文ing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