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滿族滿語沒了

  第462章 滿族滿語沒了

  撫順。

  此時此刻,陳弘謀正在縣衙奮筆疾書,發往瀋陽知府大人的建言書信已經快馬送去,現在在寫遞送南京的奏章。

  奏章內容大致就兩句話:請求皇帝下旨,給遼東鎮的滿人百姓賜新名。

  之所以如此,起因便是前幾日前往關外轄區巡查,結果不看還不清楚,一看才發現,問題相當大。

  並非是發覺地方官吏瀆職貪污,殘害百姓。

  相反,遼東官吏……至少在撫順轄區,還有關外的這片廣闊區域,那都是一文銅錢也沒有貪。

  這是真的,因為能來這裡的,不論官吏,基本九成九都是奔著前程來的。

  遼東苦寒之地,如果不是實在過不下去,根本沒人願意過來,就連移民百姓也多是被自願,加上朝廷又補貼分田和路上花銷。

  移民墾荒前兩年,還有免稅、減稅政策,而且也不如傳聞中那般苦寒,只是比南方更冷一些。

  陳弘謀原本也沒發現啥問題,但他在巡查鄉間村落時,忽然看到幾乎每個村子必有幾方水田灌溉不足。

  這時冬小麥已經收成,正值入夏,天氣漸漸回暖,遼東也可以種稻子了。

  而現在又是移民初期,所以遼東百姓的地真的不愁分,基本人均上等好田,都是八旗大爺給留的。

  陳弘謀不動聲色,接著巡查幾日,幾乎把撫西鎮跑了個遍,又派人去薩爾滸城那邊探聽消息。

  這才終於確定,他沒有判斷錯,有人在欺壓百姓,確切的說是漢人、高麗百姓在「聯手」排擠那些滿人百姓。

  「這是在遷怒啊!」陳弘謀嘆息道。

  這些滿人百姓,既然能被大明朝廷吸納編戶,自然跟那些漢民、高麗百姓一樣,此前都是八旗老爺們的農奴苦哈哈。

  如今八旗老爺被打跑了,遼東百姓一下失去敵人,理所當然就遷怒到了那些滿人百姓身上,俗稱應激反應。

  誰讓他們都是滿人,在漢民、高麗百姓眼裡,那就是跟滿清八旗一樣,都是壞種。

  官爺和聖上居然讓這些壞種跟他們一起分田種地,就算沒人敢妄議國事,但該不滿還是不滿。

  再加上地方官吏明顯也在縱容,既是認為這些都是滿人,屬於滿清遺留,沒必要管,同樣也是在故意給遼東百姓發泄空間。

  這也算古代官府常規操作了,對於漢化少民歸附,一向都是重稅重役,高壓政策輪流上。

  若非這些少民最後都會造反,且造反後往往第一時間就找欺壓的官員算帳,都快讓人以為這是故意的。

  大明新朝的遼東官吏倒是沒搞那些高壓政策,但只是縱容漢民、高麗百姓的遷怒歧視,後果也相當嚴重。

  比如不許滿人百姓用村里共同挖的蓄水渠,然後田間灌溉嚴重不足,等到了七八月糧食直接大幅減產。

  吃不飽飯的滿人百姓,要麼等官府出錢出糧賑濟,要麼就直接造反,進一步激化遼東滿漢矛盾。

  這樣不行,也不利於遼東人口恢復。

  陳弘謀當日回到縣中,反覆思量後想出辦法,那便是給這些滿人百姓們改名,將他們與滿清朝廷從根源上劃分開來。

  所謂滿洲起初本就不屬於民族,其稱呼源於通古斯、蒙語中「滿洲利亞」(平安富足的土地)。

  滿清官方修訂《清文總匯》:「滿洲從龍六十六部歸順俱名滿洲。」

  說人話就是,整個滿洲更類似加盟公司,說的再難聽點就是皇太極為了緩和內部日益加劇的各族矛盾,還有統合內部的集團力量,硬生生拼湊出來的一種森嚴的階級制度。

  整個滿洲部族,不僅有主體的女真人,還有漢人、高麗人,乃至日本人都有,甚至另一時空再過幾十年還會多個哥薩克。

  而再說的難聽點,不僅滿洲是皇太極硬造的,就連滿文也是努爾哈赤當初任命兩人全權負責編造。

  是的,就是兩個人,其中一人還沒開干,就先被努爾哈赤咔嚓了,另一人也算天縱奇才了,愣是東拼西湊把滿文給編出來了。

  然後皇太極覺得這個滿文實在太簡陋了,很多地方還驢唇不對馬嘴,所以又專門派了……一個人去改進滿文。

  就這樣,靠著兩位「奇才」,滿文成功誕生,且一直延續至今。

  呵呵。

  於是乎,有清一朝,大清皇帝幾乎都不喜歡用滿文,因為這玩意兒簡直錯漏百出,用漢文、蒙文書寫的聖旨詔書都沒有問題,唯獨滿文總有歧義,或者乾脆看不懂。

  真要說雍正在聖旨動了手腳,那就只能在滿文聖旨動手腳了。

  陳弘謀寫的很詳細,生怕皇帝看不懂,反正就是告訴皇帝,給這些滿人百姓改名的必要性。

  而且改名不是重點,重點是後續解決方案,先由官府大張旗鼓派人去鄉下聚集那些滿人百姓,然後再將所有滿人百姓,重新按照漢民、日本人、高麗人、女真人籍貫拆分再編戶。

  女真也不必再叫女真,直接改名靺鞨、肅慎都行,日本則更名扶桑,要的就是老百姓看不明白,讓他們以為這些滿人百姓都是被裹挾的,許多還是他們的同族。

  如此,官府再稍加因勢利導,這問題自然而然。

  陳弘謀寫的奏章其實算是在跟皇帝報備,具體實施方案早就快馬送去瀋陽,遞交到知府大人手上了。

  數日後,撫西鎮。

  二里村村口,好些百姓都在排隊,隊伍最前方還有個書吏負責登記。

  書吏:「叫什麼?」

  百姓:「王二狗。」

  書吏:「哪族的?」

  百姓:「不知道。」

  書吏:「那你父母是哪族的?」

  百姓:「父親沒見過,母親應該是漢人。」

  書吏:「那就落籍漢人。」

  百姓:「謝大老爺。」

  書吏:「下一個。」

  又有百姓上前,排隊的都是被召集的滿人百姓。

  不止這個村子有,還有其餘各村子也都在同步實行。

  作為遼東官吏,不光陳弘謀這個欽點的狀元縣令,其餘下屬官吏也都有著極大的自主權。只是重新給轄區的滿人百姓編戶劃籍,這等事情還是能夠做主,但須有報備。

  而這些滿人百姓於此前編戶時,就已統一起了漢名漢姓,姓氏不夠就書吏們來湊。如今倒也省卻不少麻煩,大部分還都學會了一些簡單漢文,不會的也有專門從附近村里找來的漢民翻譯。

  給糧食薪酬,不白干。

  陳弘謀的手段簡單粗暴,這些滿人百姓重新劃分戶籍,基本只要會說兩句漢話,父母一方是漢人,則全按漢人落籍。

  整個撫西鎮最終全部落籍下來,滿人百姓直接銳減三分之二,餘下三分之一也是改了靺鞨、高麗諸族,扶桑百姓直接被名義刪除了。

  這些扶桑百姓大多都是當年萬曆朝鮮戰爭留下來的後裔,經過多年繁衍,早沒了扶桑特徵,說他們是漢民也不為過。

  唯一意外地是扶桑沒了,居然多出了一些俄羅斯人。

  感覺會被封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