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大明?北宋?
朱怡炅親耕勸農,這不是在開歷史倒車,這叫尊重傳統。
只有這樣,天下官民才能安心,至少皇帝還是重視農桑,體恤百姓的。
謹身殿。
這裡現在已經成了朱怡炅休息和辦公的第二場所,華蓋殿為專門辦公殿閣。
不出意外,這個習慣若一直不改,那就很可能會演變成祖制,被後世皇帝繼承。
四位閣臣都被皇帝招來議事。
王禮說:「自建武四年始,凡占田三百畝在冊戶籍,皆要拆分遷徙。時至今日,各省清查田畝已完成大半,且各地大族大多願意配合朝廷。」
「這很好。」朱怡炅點頭,「身為內閣首輔,這事還要繼續多多費心,務必在今年將全國大族都拆分完畢。而且向北方的移民工作也不能停,但不可強迫百姓移民。移民主要還是以大族拆分為主,不是勸導,而是強制移民搬遷。」
「遵旨。」王禮拱手作揖。
朱怡炅伸手敲了敲桌案,問道:「科舉新法在民間士子中反響如何?」
梁文煊搖頭說:「並無太大反響,可能是因為新科剛剛恢復定製,故而天下士子都感念陛下恩德。」
這話明顯有馬屁之嫌!
真正原因還是在於拆分大戶在前,朝廷調動兵馬於地方強行拆分大戶。只要占地超過三百畝的大族,一律分家析產,不少士子因為口出怨懟都被抓了。
雖然很快就放了一批,只留拒不屈從的硬骨頭。
有如此大動作在前,朝廷只是對科舉進行年齡限制,還只限制會試。這般不痛不癢,壓根沒人在意,估摸著還得等到下次會試才會出現問題。
朱怡炅點頭:「如此甚好。」
王禮這時又開口說道:「陛下,而今因拆分大戶,不少大族選擇提前分家,渡海前往呂宋、琉球。但其本地戶籍卻多數並未銷冊,是否應當加以控制?」
這意思,就是很多大族先於官府的手分家,把土地均分成三百畝一戶。這樣只需把分不下來的土地給官府,那官府就無法可分了。
然後在不動本地戶籍的情況下,紛紛渡海前往呂宋、琉球,主要是往呂宋島上遷,招募百姓前往大肆開墾新田,兼併土地。
說白了,這就是在卡BUG,既能保證本土的家業,又能在海外不斷拓地。
王禮雖是內閣首輔,也熟讀過《身見錄》,但思想還是停留在大明天朝上國的理念中,不反對皇帝對外擴張,卻總覺得本土人口往那些化外之地流入不對。
應該說,在大部分古人眼裡,這些化外之地都不算是中國領土。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朱怡炅想了想,說道:「不必,至少現階段不必如此,能讓漢民主動遷徙開墾,這樣也算一樁好事。而且,那些大族敢這麼分家,這些被分家的能一直沒有二心?讓地方官府都準備好,過兩年怕是得有不少官司要打。」
閣部大臣們聞言,瞬間明白皇帝意思。
這既是在引誘大族們去開拓呂宋,同樣也在誘使大族們主動分家。
這樣主動分家,看似大族們走了朝廷的漏洞,但那些被分家的人就能一直甘心屈從本家?
就算親兒子,也得明算帳啊!
只要地方官府到時能力挺那些分家的戶主們,這些大族便算是徹底土崩瓦解了。
這算是陽謀,皇帝的心是真髒啊!
說過民政,還有軍務。
朱承訓這時開口說道:「陛下,國庫錢糧已豐,今年可以開始打仗了。」
朱怡炅點頭:「今年確實該打仗了,一切便按照計劃來吧!」
大明去年足足休養生息一年,沒有對外爆發大規模戰爭。至今年,國庫里既不缺銀子,糧草也很充裕,完全可以支撐發動大規模戰爭。
而且,就算大明不想打也不行,因為前線軍情以及細作們的回報,北直隸、河南、山海關邊鎮已然暗流涌動,偽漢、滿清、蒙古哨騎頻頻靠近邊境。
平壤王宗談也發來急奏,遼東似乎正在大肆籌措兵馬、民夫、糧食,徹底奠定未來天下歸屬的大戰即將爆發。
雲貴西南一帶倒是安穩,這裡看似還是滿清地盤,實則滿清那位新任雲貴總督張廣泗只能控制一些局部州府,不少土州府都已經實質意義上獨立。
張廣泗的確能打,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先前鎮壓黔西南苗人是槍打出頭鳥,就算養著牙攤派也得打。
不打,就會暴露滿清在雲貴方面的虛弱,黔西南苗人雖被其打散驅逐到了湖南,但與其說是驅逐,不如說是無力去追。
就連攻下來的寨子也沒法進行改土歸流,清軍一撤走,就被其它土司吞併。
這算是好消息,至少明軍不用擔心來自西南地區的軍事壓力了,只要留一支偏師便足以抵禦張廣泗。
至於廣西,自朱怡炅去年納娶那兩名壯妃以後,桂西餘部州府也放棄了最後抵抗,乖乖併入大明廣西,並配合改土歸流。
實在是帶路黨太多了,沒有帶路黨,可能還能撐兩年。現在投降,雖然土司不能繼續做了,奴隸、土地這些都沒了,但還能保住財產。
而且也能繼續做土官,等他們退下來,才會重新選官,還是從壯民中選官。這是為了穩定,讓漢官去,十個有九個都是去貪的(這確實是事實……),剩下一個……特別貪。
又說了些北方戰事將起,後勤錢糧以及民夫調運的問題,閣臣們各自回去做事。
過了片刻,吳外來至謹身殿。
吳外拱手作揖:「臣吳外拜見陛下!」
朱怡炅問道:「北方前線情勢如何?」
吳外回答:「根據前線細作來報,遼東偽清、山西偽漢、陝西偽清三方已經確定有聯手跡象,目前正在加急籌措糧草兵甲,等到開春雪化,必定出兵!」
朱怡炅笑道:「聯手?怕是面和心不和吧?若真能聯手,當初又怎會一分為二,老子斥兒子僭稱皇帝,兒子廢老子偽帝,好一個父慈子孝啊!」
吳外同樣笑道:「陛下說的是,這三方不可能真正聯手,臣已密令前線細作,儘可能挑撥三方關係,就算無法功成,也要讓他們心生間隙,難以真正聯兵。」
朱怡炅說道:「嗯,能成最好,不能成也無妨,曾經他們都打不贏,現在只余殘部,無非就是多費些力氣而已。」
無論遼東、山西、陝西,三方的共同點,便是都用貧瘠狹小的地盤和人口,來養龐大的軍隊。
尤其遼東,看似手裡握著十幾萬索倫兵和盛京八旗精銳,還有近十萬的漠南蒙古騎兵。可要養這麼多兵,其中馬軍比例更是過半,這消耗的錢糧以遼東不過幾十萬的人口,無論如何都是耗不起的。
宣統小朝廷的攝政王胤禩現如今已是騎虎難下,不趕緊出兵對外轉移矛盾,那就等著叛亂吧!
三方當中,也就雍正稍好些,陝西雖然也窮,但至少還有四川可以補這個窟窿,因為四川有豐富的井鹽和銅錢。
天府之國嘛!
朱怡炅又問:「劉儒漢和西安那邊呢?」
吳外回答:「陛下恕罪,劉儒漢的軍隊太過特殊,核心嫡系幾乎全是邪教頭目和教徒瘋子,臣實在難以從中安插人手。西安那邊也差不多,俱是偽清八旗,他們知道就算投降也無好下場,怕是很難倒戈。」
朱怡炅說道:「劉儒漢的嫡系都是邪教瘋子,那就不要接觸嫡系,可以選擇其他雜軍入手,這麼多雜軍,總不至於都是邪教瘋子。派遣細作與那些雜軍頭目聯絡,不要求他們立刻造反,只要能及時倒戈歸順,朕便算他們立功,從前一切都既往不咎,讓他們都放心!呵呵,相不相信無所謂,但是一定要明確把消息放出去。」
吳外聞言,瞬間心領神會:「臣遵旨。」
朱怡炅又說:「至於滿清,無法說動投降,那便把剛剛對山西放出的消息也放到陝西。」
「臣明白。」吳外拱手應道。
一箭雙鵰嘛!
對吳外又囑咐一些細節,朱怡炅這才揮手令其退下。
偌大的謹身殿,轉眼僅剩皇帝一人,還有隨侍老太監以及一眾隨行皇帝的宮中女官。
朱怡炅起身,抬頭看向謹身殿上方懸掛的大明堪輿圖。
當中已經明確標註了最新的天下時局,還有大明勢力範圍。只有廣西省因為才剛送來奏報沒幾天,所以輿圖還未來及更新。
僅從整體看,倒是頗有種北宋的幻視感。
凝視片刻,朱怡炅才說道:「朕的大明絕不會只是北宋彈丸之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