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南贛反了
翌日。💥😺 ❻❾ร𝔥Ⓤχ.𝓬𝐨𝕄 ♧☮
朱怡炅用過早膳,準時前往御書房召開朝會。
平日裡雖也每天都要召開(小)朝會,就如現代打卡上班一樣。但來御書房上朝的也就只有內閣還有各部院的一把手們。
今日卻是難得,不光內閣六部,便是樞密院、軍器局、宣傳部、三法司,連帶新設的鴻臚寺,各部院的一、二把手全都到齊了。
加起來也有小二十人了,好在朱皇帝的御書房足夠寬敞,這些人還能站的下,但也跟上早(大)朝差不多了。
而且,人人都滿臉振奮,即便是養氣功夫最好的王禮,此刻也是面帶喜色。
不用說,西線報捷之事,這些人應該已經都知道了。
這是當然的了。
朱怡炅昨日專門讓樞密院制定攻略廬州、揚州兩府的作戰計劃,那樞密院自然是得將此事知會內閣諸部的。
畢竟,這內閣六部中的戶部,可是整個大明王朝的錢袋子。
無論是朝廷的行政經費,還是樞密院、軍器局那邊的戰爭軍費,全都要戶部來出,這可都是要做帳的。
而且,西線大捷,隆科多敗走,這事兒也要宣傳部好生利用起來。
至於三法司這邊,純粹是按制來上朝。畢竟這次可是西線大捷,難得要舉國同慶的盛事,自然得給陛下一個面子來湊湊熱鬧。
朝會才開始,王禮便帶頭出班上前,隨即跪拜行禮道:「微臣恭賀陛下,如今西線大捷,偽清敗走長江。我大明驅逐韃虜,恢復中華已指日可待。」
「此全仰賴陛下文成武德,順天意,得民心,堪比太祖在世。」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這一套組合拳龍屁拍下來,直接就將朱怡是與幾百年前的老朱相比肩。
不得不說,吹得雖然有點不太要臉,但聽著確實舒服。
有誰會不喜歡聽好話呢?
王禮這一帶頭,御書房裡剩下二十多人瞬間呼啦啦跪下一片,齊廬山呼:「陛下聖明堪比太祖,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身旁輪值的隨侍秘書官連忙提筆記下:帝文成武德,百官敬服,山呼萬歲。
這還跟史官搶起飯碗來了!
朱怡炅微微一笑,保持著一個皇帝該有的矜持,虛手一抬,說道:「眾卿平身!今日非是早朝,毋須行此大禮!」
「謝陛下!」
眾人再次齊聲山呼。
如此,這一套龍屁才算拍完,接下來就該說正事了。
樞密使朱承訓剛起身,便連忙恭敬奉上一封奏本,這是樞密院昨日加班草擬的封賞奏章。
只待皇帝看過批覆,就可由戶部拔款,再經昨日挑出來的那個秘書官帶至前線,替天子勞軍封賞了。
朱怡炅看的很仔細,不敢放過一個細節。這可是軍隊封賞,馬虎不得。
樞密院還是用了心的,雖是一天內做好的,但整體上都沒什麼問題,都是照著規章在辦事。多少功芳便給多少封賞,基本是做到了面面俱到。
不僅是封賞,便是戰死將士的撫恤,沒有朱怡炅提,樞密院那邊也順便做好了。
「嗯,做的不錯。如此,就按這個下發吧!」
朱怡炅看完微微點頭,似是不經意說道:「呵呵,這個叫傅運生的,能只靠一鎮兵力就在三萬清軍的攻勢下保池州無虞,倒是個有本事的。」
這一嘴誇讚,不要太明顯,朱承訓瞬間便懂了,連忙跟著附和道:「陛下所言極是,第一軍傅運生傅指揮使確有大將之才。」
只這麼一番話下去,人在池州的傅運生除非是自己作死,否則他這前程算是穩了。
朱怡炅之所以如此看重提拔,不僅是在於這個傅運生立功了,還是在於這個傅運生是新軍出身,不是原來的那些義軍老將。
這很重要。
前線封賞的事說完,接下來就該輪到早已得到口風的內閣發言了。
王禮出班,拱手行禮道:「啟奏陛下,而今西線大捷,偽清已敗走長江。臣請即可發兵,趁勝追擊,渡江北伐,盡取江北淮揚之地。」
「如此,控扼江淮,則江南可定,天下可得。」
「臣附議!」
一向沒啥存在感的次輔梁文煊出班拱手。
首輔、次輔都應了,又有陛下透的口風,其餘眾臣連忙跟著拱手附和。
「臣附議!」
「臣附議!」
「……」
一圈下來,無人不贊成。
畢竟,都是內定好的事情,能不全票通過嗎?
朱怡炅沉吟片刻,終是點頭說道:「既如此……朱卿。」
朱承訓出班上前:「臣在。」
朱怡炅說:「朕命你會同樞密院各司,即刻著手制定淮揚戰略以及渡江戰役戰術計劃,不得有誤。」
「微臣遵旨!」朱承訓拱手應諾。
朱怡炅又說:「李卿,爾等軍器局務必要全力配合樞密院,供應戰爭所需軍備物資。不過切記不可耽誤了板甲以及火炮新鑄之事。」
「微臣遵旨!」李老漢忙不迭點頭。
「王卿、梁卿,內閣六部同樣不可馬虎,定要全力配合樞密院以及軍器局,此戰關乎我大明國運,決不能有絲毫怠慢。」。
「微臣遵旨。」
王禮、梁文煊兩人齊聲應道。
說罷,朱怡炅這才看向宣傳部的呂猶龍,說道:「呂卿,宣傳部這邊也要抓緊,西線大捷一事務必要儘快刊印出來,讓我大明治下子民,還有天下人都知曉。」
「微臣領旨。」
「……」
一通吩咐下去,所有人都被分配了任務。便是三法司和鴻臚寺那邊,也被好生督促了一番。
雖然打仗用不著他們,但也不能懈怠了。
大明朝廷,不養閒人。
此事議完,朱怡炅又簡單督促勉勵眾人一番,隨即這才放人離開。
而以王禮為首的內閣及各部院大臣,幾乎是忙不迭就走。
正如朱怡炅所言,這渡江戰役可是關乎大明國運,萬萬不得馬虎對待。
而且,眼下正值夏季,他們這場仗打的已經夠久了,必須儘快發動,儘快結束。
畢竟,在夏天打仗,本來就非常罕見了,便如軍隊夜襲一般。得虧明軍這邊都是職業士兵,無需回去幫襯農事。
眾人匆忙跑回去幹活,而朱怡炅同樣也開始了日常工作——批奏章。
後面的日子裡,大明這個戰爭機器也在中樞命令下,再次全力開動了起來。大量物資被樞密院調運前線軍需,西線那邊仍舊還是老樣子,由第一軍、第二軍、第四軍負責。
而東線,渡江攻打揚州的任務,最終卻是落在了第七軍的頭上。
這也是大明為數不多的純血新軍,其餘第五軍、第六軍、第八軍,全都有著偽清降兵在裡頭。
第九軍則被直接整編為了備軍。
正好,第七軍並未打過多少仗,現在卻是正好用渡江戰役,來好生練一下兵。
……
江西,南贛。
自從楊恭發兵突襲安慶,黃殿的第四軍便被帥令暫緩了南線攻勢。
當然,以他第四軍的兵力,控制贛北已經很不容易了,繼續南下也確實太過冒險了些。
不過,黃殿和明軍這邊卻不知道,他們這邊害怕被包圍夾擊。但整個南贛全員上下,其實早就期盼著明軍趕緊打過來了。
畢竟,現在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南贛已經保不住了,東邊是反賊,南邊是反賊,北邊還是反賊,也就西邊仍是清廷的地盤。
但這有屁用,湖南那邊的清軍保住自身都夠嗆,哪還有能力支援南務。就算有能力支援南贛,他們也沒那個權力。
這可是跨省作戰,便是湖廣總督當面,沒有朝廷調令,也不能私自調兵去南贛。
這一套看似很雞肋,實則卻是清廷煞費苦心,防備地方坐大造反的一套制度。
然而,黃殿這邊不進兵了,南贛總兵李登科也摸不清明軍是什麼想法,同樣不敢輕舉妄動,大家就這麼揣著明白裝糊塗。
本來,這沒啥問題,最多也就是多等等而已。
但問題就在於,這些南贛的地方官們不老實,他們雖已打定主意要躺平。只待大明王師一來就簞食壺漿、開城獻降,但這不還沒來嘛,自然該幹嘛幹嘛。
撈錢的繼續撈錢,欺壓百姓的繼續欺壓百姓。
畢竟,這明軍一來,誰知道自己還能不能繼續當官,傳言終究只是傳言。
與其把命運寄托在別人身上,不如自己掌握命運。趁著現在還是官趕緊多撈點,錢這東西可是不論何時何地,那都是有用的。
就連南贛總兵李登科也是這麼想的。
但,眾所周知,南贛這個地方很複雜,到處都是山民客家人。這些客家人從來就不喜歡清廷,更確切來說,是他們壓根不喜歡朝廷和官府。
有清一朝,南贛一直都在造反,跟特麼玩兒一樣。
於是乎,就在南贛總兵李登科會同南贛地方官吏的不懈努力(加倍盤剝)之下。
南贛反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