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三章 至於!心安!

  第843章 至於!心安!

  此話說畢,諸多百姓再是跪伏地上參拜。

  秦家於長安城封地的村子中今日也有送子參加考試的百姓,見此卻是臉上有光,為有此等為民,不懼權貴的主人而自豪。

  發生於科考考場秦王爺處置騷亂的情景,猶如風般吹拂整個長安城,使官吏、百姓多是敬服不已。

  自此,科考再無有欺壓貧寒儒生之事,考場內外雖嚴肅、緊張卻是呈現安寧之態。

  李世民得偵騎司稟報秦文遠所為,大是欣喜,召太子李治進殿講道。

  「秦文遠司法,法外容情卻又法不留情,使自身受過而教化臣民,所起的作用比之嚴刑更具教化的效果,皇兒當學習此等氣度,此等籠絡百姓人心的手段,為君者,當止於仁愛,嚴於律法,以自身作則,天下清平也!」

  李治受教,自是唯唯諾諾,伏身於父皇前輕言而道。

  「兒臣受教,當謹記父皇教誨!」

  李世民大悅,傳旨中書令。

  「朝廷開科舉盛事,凡不守律法、不守考場規定者,縱是皇親國戚也與庶民同罪,除革除功名、爵位外並視其情節斬殺或流放邊塞充軍。」

  此聖旨於長安城曉諭官民,使朝廷得萬民擁戴!

  世家大族、朝廷勛貴、皇宮內院各嬪妃獲悉皇上旨意,知道此次科考再不同往昔那般稀鬆平常,可以私下做些不為人知,權錢交易的勾當,各家皆是閉門謝客,不敢稍有舉動,使此次科考成為大唐建國以來最是清廉,公平、公正的盛事。

  秦瓊及羅家聞聽秦文遠所做的事後大感羞慚,羅成遺孀單冰冰本是豪俠之人,痛恨愛子惹下此等令人不恥之事,無顏繼續留在京城,數日後便帶愛子離開長安回羅家封地。

  剛回到燕北,正遇羅家最厲害的殺手「燕雲十八騎」欲進京尋秦文遠討回面子。

  好在單冰冰即時攔住並嚴令羅家燕雲十八騎不得與秦文遠為敵,否則、這區區十八騎此時前往長安城便是送死的冤魂,然、天意要滅瘋狂之人,便是一時躲過,還是逃不過自取滅亡的惡果……

  長安城科考最後一日,秦文遠所出策論題目終是大白於天下,乃是引自宋范仲淹名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為題意,要求考生根據此論對治政的見解。

  周倉及十數名親衛將策論題目呈上考場,當殿打開封條分發,諸多考生接題便傻眼,那等只知儒家學說,便是知道此語典故來自齊宣王與孟子的奏對,如沒有真正實踐過民間疾苦,自幼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儒生,那怕學問之高做得錦繡文章,於此終是抓不住其中的要義。

  便是太子李治於宮中看見此題也是抓狂,請教父皇方知徐天出此題的目的,正是要選拔於朝廷做官的士子們能心懷天下,將國家、民族擺在首位,為帝國的前途、命運擔憂分愁,為天下百姓的幸福出汗、甚至流血犧牲也在所不惜。

  如此高大的政治理想使李世民、李治父子二人終是看清徐天心中遠大的政治格局,如是能使朝廷所有官員皆如此,大唐盛世當指日可待。

  李世民期待此次的考生能答出讓人期許的文章,竟是要李治於考試終止挑選出優秀的文章報自己審閱,其對此題看重的態度讓獲悉此事的朝廷重臣無不動容。

  房玄齡、魏徵、李靖等大唐素有名望的軍政大臣,皆是被此題而震撼,盛讚徐天選拔人才注重的是人的思想品格和心懷天下的抱負,而對於那些只知讀死書,不識人間煙火之氣的儒生當真是場災難,諸多世家、勛貴子弟想要勝出,怕是有些難了啊!

  果不其然,結束大唐科舉考試後數日時間,朝廷放榜高中者,貧民百姓子弟占了大半,狀元郞竟是來自大唐「岳州」名不見經傳的楊姓小戶人家子弟。

  大唐五姓七望、朝廷勛貴雖也有子弟入仕,卻與往昔科舉考試中獲得進士的份額比起不知差了凡幾,眼看得貧寒子弟歡呼,卻是將心中的怨氣大多記在了徐天的身上。

  這日、朝廷設「瓊林宴」賀喜獲得甲榜以上的士子,李世民親臨宴席,端坐置於台階上的帝位,身側是太子李治,其下左右乃秦文遠及宗室等王爺。

  「瓊林宴」上但見得身著狀元、榜眼、探花等十名進士服飾的青年學子端坐數桌,滿面皆是有些清澀靦腆,局促不安的表情,畢竟身處皇上、太子、朝廷諸多王爺、重臣之間,似此等規格的場合,這些學子大多是連夢中也不曾見過。

  鼓樂之後,有轉任吏部尚書的楊師道使十名甲榜進士於金鑾之下參見皇上、太子。

  李世民微笑對跪伏階下的眾士子溫和言道。

  「朕觀你等於策論中的治國抱負,論及做官為臣,何人可於殿上說說這官之一字所代表的意義!」

  眾士子聞皇上以「官」字現場考核,明白此乃於皇上面前留下好印象的關鍵時刻,皆是躍躍欲試,卻又一時又不知該從何說起。

  還是那位狀元郞有些急智,得皇上使其平身的諭令,起身恭敬說道。

  「皇上;如是從官字的釋義上來講,小民以為,所謂官便是朝廷中擔任縣令以上的公職人員,代表的是朝廷的意志,朝廷施政的形象,官並非是高人一等的稱謂,而是賦於官字上所擔之責任,為官之人首當勤於修身,樹立為國為民的思想,不可借著這官衣而謀取私利,更不得作威作福視民為草芥,給朝廷形象抹黑。」

  秦文遠聽狀元郞殿堂上對「官」字的理解倒是有些興致,大唐能有此等認識的高才,想此人為官之後,加以時日,如是能保持其做官的初衷,必是大賢之臣。

  李世民對此等忠君為民的說法甚感欣慰,竟是當殿堂上眾臣而道。

  「今春科舉選拔的士子,朕觀獲取進士功名的學子所做文章,皆是精於詩詞歌賦、四書五經、對其治國策論,能引經據曲且穿插對時政、民事的見解有不同之論點,朕心甚慰,朝廷得如此青年才俊當善加使用,不得有誤!」

  「瓊林宴」上皇帝對此次科考中選拔的士子已然定下任用的基調,其意乃是暗諭有私心的大臣在士子任用為官的事上休做文章,使其杜絕成為各世家、勛貴拉攏的對象,又是如往昔那般形成各派的勢力。

  對於這批新入朝廷的官員,皇帝老兒可是要留給太子,使其為太子所用。

  宴會過後,獲得甲榜前三的士子自是要按大唐的風俗於長安城騎馬遊街,使百姓見識其風采,其時長安城裡端是熱鬧,諸多百姓皆是對三人喝彩,更有那小娘子暗許芳心。

  騎在馬上的三人當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十年寒窗,今日終是揚眉吐氣,其為人上人,光宗耀祖的激動心情,有詩可證。

  「昔日齷齪不足夸,今朝放蕩思無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長安城中此等熱鬧之事漸漸平息,人們開始更多關注即將的武舉爭奪之事,北門較場早是被程咬金麾下的千牛衛監守,工部的匠人正抓緊時間建造看台。

  便在這空閒的時間裡,「齊王府」中,新科狀元楊繼興及數位進士齊齊拜見徐天。

  王府廳堂中,齊王秦文遠端坐高位,接受楊繼興等參拜過後,揮手示意諸位安坐,待府中丫環奉上香茗,方是隨和說道。

  「諸位不必拘謹,隨意便好,想你等十年寒窗,有今日之成就也是能告慰先祖亡靈,當得本王看重,希望你等為官之後,能以天下蒼生為念,萬不可學那等一朝把權掌便忘了自己姓什麼,做事為所欲為的豬狗不如之輩。」

  聞王爺之言,數位進士再是起身鄭重而道。

  「王爺教誨,我等定當謹記於心!」

  一番戒勉過後,秦文遠設宴款待諸位,席間談及各位家世,有新科狀元楊繼興雙目含淚。

  卻原來楊繼興習文實是不易,家中寡母靠著幾畝薄田,艱辛拉扯他長大並延請先生教導其識文斷字,稍大再進私塾,也是他自幼聰穎,得鄉鄰多有接濟,更是使先生免其束脩,便是這樣也是母子艱難度日,就連此次進京趕考的衣袍,虧得有先生將其自己曾穿過的儒生舊袍,讓母親連夜改制而成。

  聽楊繼興說來淒涼,秦文遠為楊家有此等偉大的母親而感動……

  隔日上朝,秦文遠對太子李治講述狀元楊繼興艱難身世,李治感動之下,求得父皇聖旨,詔令「岳州」衙門為楊繼興母親立牌坊勉勵其貞德及艱難持家,撫養兒子成才的大德,並敕封浩命夫人。

  楊家得此殊榮,方知兒子高中皇榜,狀元及第,楊氏夫人大喜,求得村里人殺豬宰羊,禱告天地、祖先。

  十里八鄉的村民皆是為楊家有子如此而驕傲,楊家村族老竟是將村名改為狀元村,當真使楊家風光無限。

  楊繼興得朝廷給予的如此榮耀自然感恩不已,謹記太子李治、齊王爺秦文遠的大恩,數日後接史部行文,委任其五品翰林學士,太子東宮詹事,行使東宮日常事務,此乃是李世民為太子往後登基為帝而預設的鋪墊。

  就在楊繼興往東宮為官之時,大唐武舉即將開始,等較場比武之後,獲得前十者再考兵書戰策,旨在選拔文武雙全的領軍將才。

  李靖、李孝恭等軍方大佬以為此次選拔不過平常之事,卻不料一場即將要發生的駭人之事使此次武科考試變得風雲突變,長安城波瀾再起。

  此事起因乃燕王羅藝麾下「燕雲十八騎」而起,蓋因世子羅英被取消科舉考試的資格,雖羅成遺孀單冰冰一時阻止羅家忠心耿耿的護衛不得尋秦文遠復仇,然、這塞外使敵人喪膽的「燕雲十八騎」卻是被蕭瑀老匹夫挑撥唆使,竟是瞞著羅夫人,欲藉此次武舉比試之時於較場刺殺秦文遠。

  行事之初「燕雲十八騎」與羅家淵源頗深的「折家軍」暗通款曲,秘密商議使折家派出長子折宗本爭奪武舉狀元,利用此子射箭百步穿楊的本領於較場趁齊王不備,使強弓射殺秦文遠。

  說起這折家並非莽撞之人,願意冒著滿門被斬的危險與羅家行此等大事,自然有其不得以的原因,只因折家在大唐開國之初受過薛仁貴師傅謝弘大恩,謝弘與秦文遠比武被斬殺之後,折家便欲使人與謝弘報仇,奈何那時拆家所處的府州正值外夷動亂,而折家遵循祖宗遺訓「內屏唐境,外攘夷狄!」忙於備戰,自然沒有餘力對付秦家,卻是將恨深埋心裡,如今羅家提出使其幫助刺殺秦文遠,正是合折家之意,為做到萬無一失,折家使人通知長安城中王家家主夫人同安大長公主,請這位與折家來往密切的大唐太上皇李淵之妹,皇上李世民的姑姑給出此意見。

  同安大長公主獲悉此事自是萬分贊同,她本是恨秦文遠入骨,巴不得有人能替她解此心中之恨。

  長安城中、一場密謀刺殺秦文遠的行動在蕭瑀、同安大長公主、羅家、折家等的商議中開始發酵,此事之秘便是長安城情報頭子陳老三也是渾然不知,以至於這廝於此事發生過後甚感羞慚、自責,竟是欲引咎辭職欲尋心安……

  長安城春季科舉考試之後的又一盛事今日於北門校場拉開序幕。

  春夏交際的季節,長安城春風習習,端是涼爽宜人,隨處可見桃花兒紅,杏花兒白,柳葉兒搖曳,日升日落之際,天邊的彩霞使人充滿希望、使人惆悵。

  這日清晨,隨著艷陽升空,長安城遠近、四處可聞軍鼓震天的轟鳴,但見得北門校場被裡三層、外三層的軍民圍得水泄不通。

  著千牛衛、禁軍、武侯各種服飾的軍士,皆是耀武揚威,滿面威嚴,手執棍棒於校場內外的人群里,進出的通道之處,有序指引前來觀看武生比武的長安官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