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嗯,做菜就是這麼簡單,大家學費了

  第320章 嗯,做菜就是這麼簡單,大家學費了嗎?(求訂閱)

  「媽啊,吊堡了。」

  「這是文思豆腐,這是文思豆腐。」

  看著江寧將豆腐切出如頭髮絲一般大小,整個直播間徹底沸騰了起來。

  同時。

  對於一些在江蘇地區的朋友,很快,他們也發現了江寧這是要製作文思豆腐。

  是的。

  文思豆腐是江蘇一道知名的菜。

  大概的製作方法,是將豆腐切成細絲,然後加上蘑菇,雞肉……等等,燉湯。

  但哪怕眾人知道文思豆腐的做法。

  甚至很多人也吃過。

  可他們之前吃過的文思豆腐,卻是根本不能與江寧的文思豆腐相比。

  甚至。

  江寧現在還沒有將整個菜做好。

  但已經不需要看了。

  正如這豆腐絲一樣。

  此前所有人吃過的文思豆腐,他們的豆腐絲,怎麼說也都有一毫米粗細。

  但哪怕就是僅僅只有1毫米,無數人已經稱讚那位大師傅刀功了得。

  可是。

  再看看江寧的文思豆腐,這細如頭髮絲的大小,恐怕連0.1毫米都沒有。

  這一比較。

  你會發現。

  之前在他們眼裡很是牛逼的大師傅,在江寧眼前,就是狗屎。

  「江寧老師,您這是什麼刀功,這也太猛了吧。」

  「得,這一道文思豆腐,得江蘇一系列大師傅學習個幾年。」

  「佩服,我現在才明白,什麼叫做蘇菜。」

  看到江寧展現的刀法,眾人佩服的五體投地。

  而這時江寧亦是說道:「大家沒事也可以練練,什麼時候練成,那麼,什麼時候蘇菜便能重現輝煌。」

  說著。

  江寧卻是下線。

  是的。

  蘇菜與粵菜並不一樣。

  雖然江寧只是表現了一番刀功,並沒有真正的做出一道完整的菜。

  但哪怕就是這樣的刀功,亦是讓眾人熱血沸騰。

  特別是。

  這樣的一段視頻傳出,卻是比之粵菜還要來得破圈。

  畢竟。

  這粵菜方面,你需要吃過之後,才知道這菜怎麼樣。

  可對於蘇菜。

  你都不需要吃,你都會被這一道菜所折服。

  正如這一道文思豆腐。

  你根本不需要吃,你只要看一看江寧的刀功,你就知道這蘇菜的功底了。

  同時。

  這樣的文思豆腐,這樣的將豆腐切成如頭髮絲般大小的視頻,也掀起了無數人的模仿。

  ……

  「兄弟們,大家還等什麼,一會我們也拿一塊豆腐練下。」

  「嗯,不就是切豆腐嘛,我來試試。」

  「其實我刀功還可以,我也試試。」

  「好,大家一會將切豆腐的視頻發出來。」

  網友這會兒早已經沸騰了起來。

  很多網友,他們亦是想挑戰一下這一個文思豆腐。

  只是。

  切豆腐容易。

  但要將豆腐切成如頭髮絲一般,那就太難太難了。

  這不。

  剛有一些網友說是挑戰,隨後他卻是發出了一段視頻出來。

  只看到這位網友如江寧所運刀一樣,對著豆腐就是一陣狂切。

  可等他將豆腐切好,放進清水裡時,卻是發現,哪裡有什麼豆腐絲啊,全都成了豆腐渣。

  「哈哈哈,哈哈哈,這是文思豆腐,這是文思豆腐渣吧。」

  「這刀功,哎呀,笑死我了,笑死我了。」

  「比我兒子切得還差,不行了,我肚子都笑痛了。」

  只是可惜。

  雖然這切豆腐看起來容易。

  可幾乎所有挑戰者,他們要麼將豆腐絲切成很粗一根,要麼是將豆腐切成了豆腐渣。

  當然。

  也有一些炒了幾十年蘇菜的大師傅。

  他們看到江寧的視頻,也是想挑戰一下。

  但可惜。

  雖然他們沒有將豆腐切成豆腐渣,但不管他們總切總切,也無法達到頭髮絲這般地步。

  或者你會說。

  手工切不到這麼細,用機器試試,說不定可以。

  但沒用。

  如果是其他的食材,用機器試一下還可以。

  但如豆腐這樣的食材。

  機器一來,直接就成泥了,還怎麼切成絲。

  「江寧老師簡直就是廚神。」

  「嗯,不過江寧老師也給我們指明了方向,我們的刀功還得再練。」

  「加油。」

  「加油。」

  一眾大師傅失敗之餘,他們也沒有灰心。

  反而,他們內心當中還有一絲激動。

  至少。

  江寧老師給他們帶來了方向。

  只要未來他們按著這個方向,那麼,蘇菜的輝煌,也就不遠了。

  ……

  「江寧老師,那個練習刀功有沒有什麼秘訣?」

  「沒有。」

  「啊……那怎麼破?」

  「多練,所謂熟能生巧,練得多了,自然就掌握了。」

  第二天。

  看到一眾網友切出來的文思豆腐,江寧笑得牙痛。

  這些傢伙的刀功,簡直小孩子水平啊,還好意思發出來。

  不過也好。

  在這樣全民參與之下,這卻是讓很多國人對於做菜有了很大的興趣。

  特別是刀功。

  之前大家對於做菜,並沒有太多的講究。

  或者哪怕就是之前大家的講究,最多就認為,做菜講究的應該是調味與火候。

  可現在,江寧卻是顛覆了大家的三觀。

  原來做菜,最為重要的並不是調味與火候,而是刀功。

  至於為什麼是刀功。

  那就是。

  只要刀功練到了家,那麼,味道與火候自然也能深入其中。

  比如文思豆腐。

  為什麼文思豆腐味道清甜,其實就在於切豆腐。

  只要豆腐切的越細,那麼他就越為的清甜。

  又如其他的菜。

  只要伱將菜切得越薄,他便能更好的入味與受熱。

  只要受熱均勻,味道也自然融入其中。

  到時候,哪怕你想將菜做得難吃,恐怕也不會了。

  所以這就是為什麼七分刀功,三分火功了。

  而為了體現刀功的重用,江寧這時卻是拿起了一片豆腐乾。

  豆腐乾是豆腐脫水加工之後的一種食材。

  相比之豆腐,豆腐乾更為堅硬,也更為爽口。

  也因為他的特質。

  豆腐乾在八大菜系裡面,有很多的大師傅喜歡使用。

  「我手裡是江蘇比較知名的揚州方干,也稱作為豆腐乾,很多人喜歡吃這一道菜。這道菜怎麼做呢,在楊州這裡是將豆腐乾切成如文思豆腐一樣,然後再涼扮,因為其清甜爽口,深受大家歡迎。所以,這是一道並不需要火候的菜。那麼,如何將這一道菜做好呢,那就是刀功。」

  「或許大家會認為,這豆腐乾比之豆腐好切,所以很多人都能將豆腐乾切成細絲。但是,我想說,大家所說的細絲只是以前大家的標準。真正的標準,那就是與文思豆腐一樣,這樣的豆腐乾,也要切成如頭髮絲般大小。」

  江寧的要求一出,眾人又是傻眼。

  「江寧老師,您這是與頭髮絲較上勁了啊。」

  江寧笑著說道:「我還真與頭髮絲較上勁了。」

  一邊說。

  江寧將豆腐乾放到了砧板上:「這塊豆腐乾厚度大概是1cm,如何將1CM的豆腐乾切成如頭髮絲般大小,其實有一定的竅門。」

  「江寧老師,什麼竅門。」

  眾人內心一喜,第一時間問道。

  江寧回答:「倒也簡單,只要將這塊豆腐乾切成30片,那便可以。」

  「30片?」

  眾人一愣。

  一下子還沒有覺得,這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標準。

  甚至還有人說,:「切成三十片啊,很容易嘛。」

  可隨後,當看到江寧所說的切成片,並不是切成30段之後,眾人卻是傻眼了。

  「江寧老師,您說的是30片,不是30段?」

  「就是30片。」

  「也就是用刀削,削出來30塊與現在差不多大小的細片。」

  「對,沒錯。」

  「妹啊,這這這……怎麼可能做得到呢?」

  「呵呵,那就看我怎麼切吧。」

  江寧也不說話。

  隨後。

  他卻是拿起菜刀,對著手中1CM的豆腐乾進行削去。

  只看到刀光一閃。

  砧板上卻是出現一塊薄如翼的方干。

  拿在手裡,簡直就像紙張麼輕薄。

  但這還沒有結束。

  接著江寧又是一削,第二片切了下來。

  隨後江寧切了29刀,30片如紙一般輕薄的豆腐乾,就此出現在眾人眼前。

  當然這還沒有結束。

  江寧接著又將30片豆腐乾放好,將削改成切……

  如頭髮絲般大小的豆腐乾,就此出現。

  「廚神,江寧老師,您簡直是廚神。」

  瞪大著眼睛。

  眾人,又一次佩服的五體投地。

  ……

  「江寧老師,您能不能搞點稍微不是那麼難的刀功,您這樣的刀功,我覺得我們得練一輩子。」

  看著砧板上如頭髮絲般大小的豆腐乾,眾人這是嘆氣之餘又嘆氣。

  原來以為廚師就是做菜的。

  現在來看,這廚師達到一定的地步,那也如藝術大家那麼,無比的受人尊敬。

  「這個啊……」

  江寧說道:「這也不算難,只要一直堅定的練下去,總會達到的。」

  看到大家似乎有一些恢心,江寧又說道:「這樣,我就搞一個不是這麼精細的刀法。」

  「太好了,江寧老師,我們就喜歡這種不是這麼精細的。」

  眾人期待的看著江寧。

  江寧則是從冰箱裡面拿出了三件食材。

  第一件食材是鴨子,也就是家裡養的鴨子。

  第二件食材是野鴨子。

  第三件食材是鴿子。

  這三件食材都殺好了,所以江寧也不需要再用開水拔毛什麼的。

  「江寧老師,這是要做三道菜嗎?」

  「不是。」

  江寧搖頭:「這是一道菜。」

  「一道菜用這麼多食材?」

  「對。」

  江寧點頭:「這道菜叫做三套鴨,也就是鴨子裡面套鴨子,最裡面是鴿子。」

  「鴨子裡面套鴨子,哈哈哈,這想法好。」

  眾人感覺這個菜非常的新鮮。

  這一道三套鴨,他們可是從來沒有聽過。

  江寧卻是講起了三套鴨的歷史,說道:「三套鴨是典型蘇菜分支里的淮揚菜之一,因製作手法是鴨子裡面套鴨,所以當你吃到這一道菜時,你便能一口之間感受到家鴨肥嫩,野鴨噴香,鴿子細酥三種不一樣的滋味。曾經有一位欽差大人來到江淮,當三套鴨的香味傳來時,這位欽差大人卻是第一時間停車,進入到了這家店裡點了這一道三套鴨。這個故事,後來人們又將他叫做聞香下馬,知味停車。」

  為什麼八大菜系能成為八大菜系。

  除了他們有各自的特點之外,他們同樣有著厚重的人文傳承。

  這不。

  三套鴨的故事一出,一眾看客便紛紛叫好。

  「好一個聞香下馬,知味停車。」

  「這個三套鴨,光聽這個故事,我就想吃這一道菜了。」

  「我也是,我也是。」

  眾人的肚子不由得叫了幾句。

  不過。

  江寧這個故事說得簡單,可要製作三套鴨,那就不是那麼容易。

  「三套鴨雖然是鴨子裡面套鴨,但既然是套,所以,三套鴨里的三件食材,必需在套之前先將三件食材的骨頭去掉。也就是說,在製作這一道菜之前,必需先將家鴨,野鴨,以及鴿子的骨頭去掉。不過,這個去掉骨頭不是將骨頭去掉就可以,在去掉骨頭的同時,他還得完整保持他們原來的造型。如果去掉骨頭,他們的造型散掉了,那就是敗筆了。」

  「這……」

  去骨容易。

  但是。

  在去掉骨頭的同時還得保持原來鴨子的造型,這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

  而也因為要保持鴨子的整體造型,所以,這又叫看不見的刀功。

  三套鴨,就是蘇菜裡面【看不見刀功】里的巔峰之作。

  在眾人猶豫之間。

  只看到江寧雙手如飛,如拿刀,如棄刀,或用手……

  隨之而後。

  三件食材的骨頭,卻是噼里啪啦,一根又一根被取了出來。

  幾十分鐘之後。

  當鴨子,野鴨,以及鴿子……三件與原來一樣完整大小,但卻全身沒有任何骨頭的食材出現。

  眾人情不自禁卻是大聲說道:「庖丁解牛,這是庖丁解牛。」

  是的。

  之前江寧雖然講了庖丁解牛的故事。

  但大家只將他當成是一個故事。

  可現在。

  當江寧把三件食材的骨頭一根又一根全部去掉之後,他們只感覺故事映照了現實。

  「現在我們需要做的,那就是將三件食材分別套好。」

  最後一步。

  江寧先是用野鴨子將鴿子套好。

  接著又將家鴨把野鴨子套了進去。

  三套鴨的第一步製作工藝也就完成。

  至於後面的,那就比較簡單了。

  先是下鍋出水,再將其放到砂鍋里,然後添加上香菇,料酒,蔥,姜……等等,加清水用文火慢熬即可。

  「大概差不多就是這樣了。」

  「其實做菜很簡單,大家學費了嗎?」

  看了看鏡頭,江寧對著直播間大家說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