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寒不動聲色道。
「有話但說無妨。」
他不清楚朱元璋葫蘆里賣的什麼藥,既然已經來到大明朝,那就見機行事。
他可不信朱元璋還能把他怎麼樣。
朱元璋捋了捋鬍鬚,歷經滄桑的眼中閃過一絲笑意。
「你覺得咱們大明有沒有啥不周全的地方?」
這話一出,殿內瞬間安靜下來。
角落裡伺候的毛驤等錦衣衛都是一臉驚訝,但很快低下了頭,眼睛盯著鼻子,心如止水,像極了雕像。
朱標瞪大眼睛望著朱元璋。
老朱只讓他叫方寒過來,他萬萬沒想到老朱竟會問方寒這樣的問題,
方寒可是大周的臣子啊!
殿內一片靜謐。
方寒也有些吃驚。
他沒想到老朱竟然向他討主意?
他不動聲色地掃了一眼笑容滿面的朱元璋,猛然醒悟。
朱元璋並不介意他是誰的臣子,提出這個問題不過是試探他的能力,並不在意他會怎樣回答。
方寒想了想,嘴角突然泛起一抹笑。
既然老朱問到自己頭上,
他就無所謂提前給大明下點加速…進程的計策了。
方寒面色平靜,站得筆直如松。
「自然是有。」
殿內一下子鴉雀無聲。
朱標等人一臉懵地看著方寒。
這傢伙還真敢說。
朱元璋也是一愣,
他不過是心血來潮隨口一問,沒想到方寒還真答了。
按理說,這時候應該含糊其辭糊弄過去。
他擺擺手,示意周圍的宮女、太監全部退下。
片刻之後。
殿內只剩下了朱元璋、朱標和毛驤等錦衣衛。
朱元璋笑眯眯地說:
「方侍中,你來說說看。」
方寒沉吟道:「依我看,如今的大明,有幾個地方做得不夠好。」
朱元璋一愣,眼睛微眯,銳利的目光似乎要穿透方寒的眼眸。
他從一個乞丐白手起家,做到了皇帝。
大明的規章制度,都是他一手制定。
在他眼裡,大明是他的心血結晶。
可在方寒眼中,竟然有這麼多不足之處?
這小子該不會是在胡謅吧?
朱標、毛驤等人倒吸一口涼氣,面面相覷。
不會吧,方寒真把大明當作大周了?
朱元璋沉默了一會兒。
他現在有點摸不清方寒的路數,
是故意胡說八道,還是想偷偷給他設套?
朱元璋皺起眉頭,看了一眼笑容不變的方寒,終於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
反正他只是聽聽方寒的意見,又不一定真的照做。
「你倒是說說看。」
方寒嘴角上揚,眼神深邃。
「首先,就是皇室眾王的封賞問題。」
「據我了解,如今的大明,皇子們似乎都還留在應天。」
朱元璋眼睛一縮,身子微微前傾。
「你什麼意思?」
方寒笑道:「陛下與元人作戰,驅逐了部分元人,建立了大明,但北方的元人仍然是大明的威脅,虎視眈眈,如果朝廷只依賴各地兵馬,沒有諸王守護,恐怕大明江山不穩固啊。」
朱標嚇了一跳。
方寒這話也不無道理。
看來這人對大明的研究頗深。
朱元璋心中一震。
方寒的想法竟與他不謀而合。
只是他還沒想好怎麼分配自己的兒子們。
他下意識地問:
「你覺得該怎麼辦?」
問出口,他才意識到,方寒可是大周的臣子。
能指出大明的不足之處就已經夠奇怪了,難道還能給出建議幫他解決?
方寒正等著朱元璋這句話,當下沉聲說道:
「這事簡單,只需在北方對元人設置三道防線!」
朱標、毛驤等人傻眼了。
這小子到底算是大明的,還是大周的臣子?
問你策略,你還真說?
他們面面相覷,一時之間搞不懂方寒的意圖。
連朱元璋都愣了一下,
他也沒想到方寒竟然這麼坦誠,真要獻計?
正當眾人一臉茫然之時,
方寒接著說:
「這三道防線,第一道就是長城防線。」
「以長城為界,由西向東,依次分封諸王,諸王領地相連,就形成了一道堅不可摧的防線。」
「其次,是黃河防線,長江防線。」
以這兩條天然屏障為界,上游、中游分別分封諸王!
「如果北方的元人想要南侵,就得突破這三道堅不可摧的防線!」
「諸王手握軍權,保衛大明,這樣一來,北方的元人再怎麼猖狂,也很難威脅到朝廷。」
他說完,
眾人倒吸一口氣,一臉震驚地望著方寒。
他們覺得方寒說得非常有道理。
不是吧,這兄弟真的在幫大明出謀劃策?
這是大周的活閻王?
分明是活菩薩嘛……
朱元璋的眼睛猛地一縮,瞪大眼睛,張著嘴,難以置信地盯著方寒,心中驚濤駭浪般震撼不已。
方寒的話如同撥開迷霧見青天,讓他豁然開朗。
其實,不讓自己的兒子們早早去地方封王,他也一直在考慮這些事情,
只是,至今還沒琢磨出一個十全十美的法子。
沒想到,今天竟然從一個外國使臣嘴裡聽到了?
這傢伙是真心實意幫他出謀劃策,還是暗中打什么小算盤?
一瞬間,朱元璋的思緒變得有些混亂。
他有些想不通。
方寒提出的這三條防線,怎麼看都是高明之策啊。
殿內靜默了片刻。
突然,朱標開口說道:
「正如方相所言,各位王子分封到各地,又掌握軍權,難道不會對朝廷構成阻礙嗎?
漢朝當年的七國之亂,距今也不過幾十年。」
他警覺地望著方寒。
在他看來,儘管方寒提議分封王子是個好策略,
但這個方法也潛在隱患。
或許,這才是方寒的真實目的?
方寒笑眯眯地問道:
"太子殿下覺得,七國之亂,錯在何方?"
朱標不假思索地回答:「當然是七國的錯。」
方寒嘴角輕輕一勾,又望向沉思中的朱元璋。
「陛下您怎麼看?」
朱元璋沉吟一會兒,眼中閃過深思。
「錯誤不在七國,也不在於分封,而是皇帝缺乏恩澤。」
「那位景帝在做太子時,年少氣盛,設計殺害了吳王的繼承人,那時禍根已種。後來景帝登基,又輕易聽信晁錯的主張,削減了七國的領地。」
「皇上如此刻薄寡恩,諸侯怎能不反?」
朱標一愣,陷入了深思。
如果是方寒說的這話,他還半信半疑,
但出自朱元璋之口,他就不得不認真思考了。
方寒的嘴角不易察覺地翹了翹。
上鉤了。
老朱的鄉土觀念果然根深蒂固。
老朱還是堅信家天下的理念,對外人是一點也不信任。
他故意提起七國之亂,自然是有依據的。
方寒前世讀過《明太祖實錄》中記載:
洪武年間某日,朱元璋與太子朱標談論最近的學習心得。
朱標提到最近研讀《漢書》,研究了七國之亂。
朱元璋便問:「這其中的是非曲直何在?」
朱標說:「錯在七國。」
而朱元璋則指出,景帝還是太子時,就曾設計用擲骰遊戲殺了吳王的世子,激發了怨恨。
景帝即位後,又輕信晁錯的建議,草率削減七國領土,這才是導致「七國之亂」的根源。
朱元璋這位白手起家的皇帝,披荊斬棘,解決一切難題,最終創建了龐大的大明帝國。
這樣的梟雄,出身低微,做起事來往往更為自信!
朱元璋自認找出了七國之亂的根源,便自信能夠克服這一弊病。
這正是朱元璋實行分封制的根本原因!
因為他並不認為分封制本身有問題。
現在,他提出分封諸王,恰好正中朱元璋的下懷!
因為從頭到尾,朱元璋根本不信任外姓人。
在朱元璋看來,只有自己家人永遠不會背叛大明。
因此,方寒確信朱元璋必定不會拒絕他提出的分封三道防線的策略。
即便這個計謀出自一個外人之口。
殿內靜寂了一會兒。
方寒嘴角含笑,接續朱元璋的話說道:
「皇帝缺乏恩澤,自然會導致屬下不滿。」
「但如果皇帝寬厚仁慈呢?」
眾人一愣,目瞪口呆地看著方寒。
朱元璋似乎若有所思。
「如何個厚待法?」
他總覺得方寒的話正說到他心坎里。
甚至是他曾思考過,卻沒能想明白的問題,在方寒一番解釋下,突然間恍然大悟。
方寒的眼中掠過一絲笑意。
他嘴角微翹。
「很簡單,善待所有皇家子弟就行。」
「陛下嫡長子為太子,其餘王子封為親王,官階一品。」
「親王以下,其嫡長子世襲親王爵位,其餘兒子均封為郡王,官階二品。」
「郡王的嫡長子世襲郡王爵位,其他兒子封為鎮國將軍,官服三品。」
「鎮國將軍的兒子們,全部封為輔國將軍,官階四品。」
「輔國將軍的兒子們,則封為奉國將軍,官階五品。」
……
「鎮國將軍到輔國中尉實行降襲,而奉國中尉以下則不再降級,即使十代之後,仍以俸祿供養,爵位永遠保持為奉國中尉。」
殿內突然一片寂靜。
所有人一臉震驚地望著方寒。
他們沒想到方寒居然給出了一個如此完善的方案。
而且這套爵位制度,你是真的對大明做過深入研究吧?
這套爵位制度,朱元璋才剛研究出來不久,還沒想好如何安排,
就被方寒直接應用上了?
朱元璋瞪大眼睛,難以置信地看著方寒,心裡又是驚濤駭浪。
經過仔細考量,他發現這套制度簡直完美貼合他的想法。
這方寒是真的在為他的大明出謀劃策嗎?
殿內沉默了一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