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大豆才結束,玉米又來了(感謝各位

  第322章 大豆才結束,玉米又來了(感謝各位的月票)

  華夏的大豆消費量排名全球第二,但進口量卻遙遙領先。

  2006年,華夏大豆進口約2800萬噸。

  2007年,美利堅兩大專業機構給出的預測數據都在3000萬噸左右,占全球貿易量的34%。

  預測豆油進口280萬噸,占全球豆油貿易量的28%。

  這樣的貿易地位,雖說沒有定價權,但如今國際大豆價格一路高歌猛進,轉基因大豆已經沒有價格優勢……

  隨著華夏大豆超常規增產的消息傳出,美利堅糧油市場一時亂套了。

  不管怎樣,先跌為敬。

  芝加哥大豆期貨合約直接出現大幅下挫。

  而兩大專業機構Informa經濟公司,以及《油世界》都慌了神。

  就在上個月,Informa經濟公司預測的華夏大豆年產量是1530萬噸。

  《油世界》給出的是1480萬噸。

  而現在華夏給世界的答案是3000萬噸!

  這是什麼國際玩笑?

  足足翻了倍!

  用啪啪打臉來形容都是輕的了,這就是騎臉輸出!

  那些長期訂閱的農場主、企業早就把兩大機構罵了個狗血淋頭!

  「這是一個悲哀的事實,賴以信任的inform居然犯了這種愚蠢至極的錯誤,足足差了一倍,我奶奶去都比他們做得好。」

  「如果這會兒讓我遇到《油世界》的人,我會掏槍幹掉他!」

  「Informa的總裁埃爾南·馬克前兩天接受採訪時,還大談特談全球大豆供給趨緊,結果拉了坨大的。」

  這是埃爾南·馬克和《油世界》斯雷因·萊文最為難堪的時候。

  信譽掃地!

  被人把祖宗上下十八代都親切的問候了一遍!

  而且,直到現在,他們連具體的情況都還沒有掌握。

  埃爾南和斯雷因各自在辦公室發了一通火後,才組織人手調查聯繫。

  …

  北美,AIG金融公司。

  這也是如今糧食期貨市場上的死多頭之一。

  當天出現的大幅下跌,讓AIG此前好不容易積攢的盈利,損失殆盡。

  而後再次下跌,讓AIG開始出現了虧損。

  這讓金融公司負責糧食期貨交易的沃利·鮑爾森異常的憤怒。

  一個電話就打給了貿易公司的鄧肯·馬龍。

  「瞧瞧你們幹得好事,你們被那個華夏人玩弄於股掌之中,就像一隻愚蠢的猴子,毫無智慧可言。」

  另一邊,鄧肯·馬龍眉頭緊皺,好懸還保存了點理智。

  「fuck!發生了什麼事?」

  「fuck you!你不是要買嘉禾的糧食嗎?買得真好,剛好買在最高點,這下全虧進去了,我們虧,你們也不要想好過。」鮑爾森惡狠狠的說道。

  掛斷電話後,看到那止不住的跌勢,做出了及時止損的決定。

  「已經虧了?」

  半小時後,了解了事情前因後果的鄧肯·馬龍一臉茫然。

  糧食貿易,說實在的,對AIG這種保險公司來說肯定不擅長。

  但聯邦內部潛在的風險,以及大宗商品交易上的巨大利潤,讓AIG來到了這個陌生的領域。

  原本是大幅盈利的,隨後盈利沒了,現在又出現了虧損,鄧肯·馬龍能理解鮑爾森的心情。

  因為就在前不久,他也才和嘉禾糧油完成了一筆現貨交易。

  近段時間雙方已經交易了數次,成交價格也一直在穩定上漲。

  如果後續賣出按照現在的期市價格,那鐵定是要虧的。

  鄧肯·馬龍想起了上次的會面,那個華夏人當時還一臉不情願的樣子。

  「這些黃皮猴子,真TM該死啊!早知道,上次就給他點教訓了。」

  一旁,同樣蒙受了損失的巴恩斯也一臉難受。

  但憤怒無濟於事。

  巴恩斯說道:「我有他的電話,嘉禾的老闆郭陽!你來打,打給他。」

  「你為什麼不打?」

  「TNND,苜蓿種子還才進入收穫期啊,尼特羅還要買他的苜禾1號種子!你不用管這些,想怎麼說就怎麼說。」

  鄧肯·馬龍沒有多想,他也想找地方宣洩一下。

  良久,電話才被接通。

  一番親切的問候後,聽到對面一直沒有動靜,兩人才停了下來。

  「說完了?」郭陽也有點火氣,大半夜的被吵醒,還被如此問候,心裡早就不爽了。

  「你們懂糧食期貨嗎?」

  「有漲有跌不很正常嗎?」

  「這都是正常的商業貿易,有時候多找找自己的原因,有沒有努力的工作?」

  「不行就去問問ADM、邦吉、嘉吉、路易達孚,你看他們有沒有大吼大叫,甚至孟山都都比你們理智。」

  郭陽深呼一口氣,沉聲道:「或許我可以給你們一個建議,就看你們要不要聽了?」

  「fuck!什麼建議能挽回我們的損失?」鄧肯·馬龍一臉憤慨,就要掛斷電話。

  巴恩斯連忙說道:「聽聽他怎麼說。」

  郭陽吹了聲口哨,讓鄧肯·馬龍氣得咬牙切齒,隨後才聽到對方傳來的聲音。

  「及時止損。」

  「fuck you!止損?你知道那是多大的損失嗎?」鄧肯·馬龍氣急敗壞。

  郭陽悠悠說道:「替我像孟山都問好。」

  「shit!你自己不去問……」

  但電話已經被掛斷了。

  鄧肯·馬龍和巴恩斯相視一眼,都能看到對方眼裡的困惑,孟山都?

  「現在要怎麼辦?」

  巴恩斯想了想,說道:「我給卡勒姆打個電話,當初是他邀請我進來的。」

  鄧肯·馬龍點頭道:「對對,郭剛才也說了,孟山都很平靜,我有理由懷疑是孟山都給我們做的局!」

  「fuck !還真有這個可能!」

  少頃。

  巴恩斯撥通了卡勒姆的電話,隨即用憤怒失態的語氣吼道。

  「fuck!這次大豆暴跌,我們損失慘重,孟山都要給我們一個說法!」

  回應他的同樣是含Fa量極高的問候。

  卡勒姆是孟山都牧草種子事業部的,但大豆可是孟山都的看家本領之一,情況他也了解。

  不過他仍找來了自己的同事,期貨部門的杜嘉·科內。

  「華夏大豆增產,出現了超高產大豆種子,最難受的絕對是孟山都!」

  巴恩斯笑道:「超高產大豆種子?那不是孟山都最擅長的嗎?你們已經獲得了華夏的轉基因證書,所以說是農達2號進入了華夏市場……」

  杜嘉·科內怒氣沖沖的打斷。

  「艹!放棄你的胡亂猜測,華夏從沒允許農達大豆種子進入市場。」

  「那是怎麼回事?」

  「孟山都也是最大的受害者之一,我們前期在華夏付出的成本都打了水漂!在芝加哥,孟山都同樣付出了代價。」

  「那北美今年……」

  「蠢貨,fuck……」

  杜嘉·科內猛的掛了電話。

  有件事他沒說,也不敢說,在伊利若伊州的大豆田上,竟然出現了大量雜草。

  這種雜草和轉基因大豆一樣,都能抵抗草甘膦的藥效!

  甚至隱約有傳聞,農化服務公司為了除草,加大了草甘膦的用藥量,結果雜草沒事,大豆率先卷葉萎縮了。

  到底誰才是轉基因?

  這對孟山都才是天塌了!

  只是這個消息,還能瞞多久?

  相比之下,期貨市場上的那點波動,孟山都咬咬牙,也就咽進肚子裡了。

  ……

  嘉吉的全球執行長阿爾伯特,同樣帶領著一群人在分析著華夏大豆增產帶來的影響。

  期貨市場上的波動,嘉吉會很心痛,但也不會特別在意,及時做出調整就是了。

  他在意的是全球產業鏈的穩定性。

  因為玉米燃料乙醇的發展,帶動玉米價格走高,玉米搶占了大豆的部分播種面積。

  所以全球大豆如inform和《油世界》的判斷,供給趨緊。

  這也是幾大糧商默契下共同打造的局面,未來兩年正是豐收的時候。

  在這個關鍵時間節點,全球產業鏈的主要終端市場華夏,卻出現了巨大變數。

  會議室里,激烈的討論還在進行著。

  「再來一次大豆戰爭,能打垮他第一次,就同樣能打垮第二次!」

  「拿頭去打?這次可沒有價格優勢。」

  「那就降價!降到一個他們不能接受的成本,如同上次一樣!」

  「唉,難啊!」說話的人搖了搖頭,「華夏這次不單是播種面積增加,關鍵是單產大幅增加,讓每噸大豆的生產成本也降下去了,現在誰的生產成本更低,還難以判斷。」

  「打價格戰,一時半會兒很難打贏,還可能兩敗俱傷!」

  越討論越心驚。

  播種面積增加可以不在意,耕地面積增加讓眾人皺眉,單產增加則讓人感覺大事不妙!

  因為種子推廣有一個過程。

  一旦有了突破性種子,在3~5年內,這個國家的大豆平均單產都會快速增長。

  越增長,效益越高,成本越低,美洲大豆唯一剩下的優勢可能就只有規模化……

  未來幾年,這個全球產業鏈的重要終端市場自己率會越來越高。

  「其實,也沒必要這麼恐慌。」

  一個糧食分析師的聲音迴蕩在寂靜的會議室里。

  霎時,眾人就看了過去。

  阿爾伯特也示意他說下去。

  分析師點了點頭,說道:「華夏是個快速發展的市場,今年大豆消費量預計4900萬噸,但到2010年,我們的預測數據是不低於6000萬噸,而且還將保持快速增長的態勢,等到2016年時,消費量將突破1億噸。」

  「假如華夏大豆單產400斤,那需要5億畝土地。」

  「單產500斤,需要4億畝土地。」

  「單產600斤,需要3.33億畝。」

  「單產700斤,需要2.85億畝」

  「單產800斤,2.5億畝……」

  隨著分析師嘴裡吐出一個個冷冰冰的數據,眾人逐漸冷靜了下來。

  沒什麼比數據說話更有用的了。

  即使是今年,華夏大豆的自給率達到了60%,但依然還是全球最大的大豆進口國。

  消費在快速增長。

  但單產短期內不可能無限制增長。

  即便華夏摸到了單產400斤的門檻,追上了美利堅,但土地呢?

  有人出聲說道:「有權威報導稱,華夏兩年增加了4000多萬畝耕地,明年預計還有千萬畝增幅,未來幾年濱海圍墾完,可能還有幾千萬畝增幅……」

  這又澆了一盆冷水。

  分析師淡定的說道:「華夏濱海約有1.05億鹽鹼地,除去濕地和生態用地,就算作增加0.8億畝耕地。」

  「假如這0.8億畝全種大豆,那也才2.15億畝,畝產400斤,總產量4300萬噸,畝產500,總產5375萬噸……」

  「好了,別算了,總體的大勢是不會變的。」阿爾伯特出聲打斷。

  「不管怎樣,華夏大豆增產和變得有抵抗力,對我們都不是好消息。」

  「繼續平倉看空嗎?」期貨分析師問道,此前,利空消息一出,嘉吉就第一時間做出了反應。

  「不用了。」阿爾伯特說道:「多了1000多萬噸而已,市場已經快消化完利空消息了。」

  結束會議後,阿爾伯特就撥通了某位董事的電話。

  其餘的糧商也反應不一,有些選了了硬抗,有些選擇了暫避鋒芒。

  但都很快穩住了陣腳,畢竟是上百年的大公司,風險可控,定價權也依然牢牢掌握在手裡。

  只是這次對手更抗揍了。

  …

  九月十三日。

  連續三個交易日下跌後,Informa經濟公司和《油世界》緊急發布了最新的供需報告。

  依然維持了此前的判斷,全球大豆供給趨緊。

  在此前的判斷里,美利堅以及巴西大豆的產量前景調低,抵消了阿根廷大豆產量調高的幅度。

  但這次,兩家機構雖然給出的數據略有偏差,但都默契的再次調低了美利堅和巴西大豆的產量。

  美利堅:7400萬噸——7250萬噸。

  巴西:6100萬噸——5970萬噸。

  巴西遭遇了氣候的影響,美利堅則是紅火蟻又有蔓延之勢,同時大豆田還受到了頑固雜草的危害。

  此外,《油世界》還判斷全球大豆消費量依然遠高於生產量。

  在當天中午,聯邦農業部發言人也聲稱:「為了減少對礦物燃料的依賴,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歐美國家都在積極發展生物燃料產業,使用豆油作為原料的生物柴油產量逐年提高。」

  「長期看,生物柴油的快速發展將使得豆油的消費領域大幅擴張。」

  同時,聯邦魁首布希將在12月簽署新的能源法案。

  連續幾把火,芝加哥期交所大豆合約很快就止住了跌勢,開始快速反彈。

  …

  九月十五日。

  看著快速反彈的市場,郭陽在想,要不要繼續?

  嘉禾糧油和微光公司在這幾個交易日,在低位完成了大量資金進場。

  略一估算。

  年初時,就有30億資金進了場,年中時,留作備用金的30億,後來也陸續完成了進場。

  當時槓桿是4.5,撬動的資金是270億元,這半年來累計浮盈近20%。

  也就是54億元!相對於60億元的原始資金,利潤達到了90%!

  而這次,

  先是調倉做空,隨後又反手做多,藉機把槓桿調整到了6倍左右,就是約6/4.5*270=360億。

  隨後浮盈的54億元又開始加倉,54*6=324億元!

  賣糧食後回收了124億元,這次只進了約30億元,6倍槓桿就是約180億元。

  總計就是864億元!

  芝加哥大豆期貨合約能快速止跌,和嘉禾的大舉入場不無關係。

  這幾個交易日,芝加哥大豆期貨交易非常活躍,每天的成交量都達到了一百六七億美元,最高峰時甚至突破了200億美元。

  嘉禾這次實際新入場的資金864-270=594億元,約合79.2億美元,每天的新入場資金約20億美元。

  最大程度減少了外界的關注。

  而這數個交易日,下跌反彈來回的波動幅度接近16%,給了嘉禾很大的操作空間。

  帳戶收益率達到了11.7%,帳面浮盈約101億元。

  相比原始資本30+30+54+30=144億元,幾個交易日的淨收益就達到了70.1%!

  而賣糧食回收的124億元資金,還有約94億沒來得及入場。

  但就算是這樣,也讓高德和楊成等人心驚膽顫。

  「老闆,要不要平倉?」

  這樣的話,郭陽每天都能聽到,但怎麼能平倉,好戲才開場呢?

  這次的帳面浮盈多出了101億元,各個帳戶的風險都直線下降,還可以繼續支棱!

  賣糧食的錢也還剩下94億,留來買現貨嗎?

  這確實是條路子,因為現貨未來也看漲,買糧食怎麼看也不會虧。

  但一來大豆、玉米、水稻都還沒開始大規模收穫,還有一兩個月時間差。

  且還有個意外因素。

  玉米!

  玉米今年也要增產!

  郭陽原本的想法是憋著手裡的天玉1號種子銷售數據,等國際糧商來給予致命一擊。

  然而,現在形勢有變。

  因為大豆的緣故,國際糧商以及國內機構都加大了對產區的調研。

  剛好春玉米也進入了採收季。

  極有可能碰到一起。

  部分產區如黃淮海產區播種春玉米的農戶,已經發出了豐收的喜訊。

  地方報導的不少。

  能被報導的產量都不低,基本上畝產都在3000斤左右。

  尤其是泉城今年夏天還遭受了暴雨的洗禮,但一些地方仍能產個2000斤以上。

  更甚者,西北地區個別地方試種天玉8號青貯玉米的農戶,給出了畝產4000斤以上的超高產數據。

  這種情況下很難不被人注意到。

  那還不如乾脆一點,利用玉米增產再在玉米期貨市場上做點文章。

  天玉1號的實際播種面積在2億畝以上。

  增產在6000萬噸以上。

  甚至大膽點,7000萬噸以上也不是不可能。

  再加上有不少大豆等其它作物改種玉米,單黑省就是610萬畝,吉省也有100多萬畝。

  加上黃淮海和其它產區,全國今年的玉米播種面積是4.2億畝,比去年增加了1600多萬畝。

  這裡就算1000萬噸。

  總產量預計增加7000~8000萬噸,將達到2.46億~2.56噸以上。

  要知道,華夏的玉米去年由於大幅增產,就有了兩三千萬噸的盈餘。

  導致發改最終沒有叫停國內玉米生物能源的發展。

  今年的總需求量也比原時空高出了幾百萬噸,達到了1.45億噸。

  但仍然有1.01~1.11億噸的過剩產量。

  同樣的道理,玉米單產增加,單位成本降低,國內玉米價格肯定要大幅下降。

  這時候出口的優勢就有了,對國際市場的衝擊遠甚大豆。

  郭陽手拿著新收穫的玉米棒子把玩著,在辦公室里不停地來回踱步,反覆思慮。

  如果沒有其它變數,四大糧商主導的糧食危機在明年夏天可能會放個啞炮。

  但變數有啊!

  還是在北美!

  赤紅火蟻和鐵蒺藜。

  這兩種動植物,今年造成的破壞應該就不會小,但高峰期肯定在明年。

  美利堅中西部的玉米、大豆、小麥、棉花都將因此受到影響。

  糧食危機依然會來。

  只是中間多了次波動。

  目前能準確預知這個消息的,全球應該只有他一個了吧?

  幹了!

  局勢已經到這裡了。

  夜長夢多,時間拖得越久,後面就難以把握!

  有了決定,郭陽就行動了起來。

  先是給高德和楊成下了指令:做空國內和國際玉米期貨。

  估算了時差,等芝加哥已經開市了,郭陽才相繼給林部和聶局打了電話。

  重點說了玉米的實際產量情況,嘉禾的操作方向簡略帶過。

  就國內和北美這情況,國際糧商和資本大概沒心思來華了。

  那就要主動出擊。

  ……

  京城。

  林部和聶局接到消息後,第一時間碰了頭。

  「真不簡單啊!」

  「2.46億噸,這產量只比美利堅低了0.3億噸!」聶局大笑道:「老子從沒打過這麼富裕的仗!」

  林部擔憂的說道:「你倒是富裕了,我現在只感覺腦門疼,今年不知道又有多少玉米滯銷!國內期貨市場不知道鬧騰成什麼樣。」

  「這有什麼好難的?原油價格高漲,加工成生物能源,這可得勁多了。」

  「建廠房,擴產能這都要時間啊!」林部說道:「主要是太突然了,期貨市場不穩……」

  「有得必有失,能有這個機會就不錯了。」

  「也是,可惜玉米飼料不能完全取代大豆飼料,不然這次就一勞永逸了。」

  「嘿,得了便宜還賣乖,明年農民自己就會少種玉米,多種大豆。」聶局挑了挑眉:「你要這樣說,國際糧商不來找麻煩,我們還損傷慘重叻!」

  閒聊了一會兒,林部說起了正事,「嘉禾要主動出擊,這事你怎麼看?」

  聶局嘴角翹得老高,笑道:「都說了,老子從沒打過這麼富裕的仗,干就完了。」

  …

  九月十六日。

  大商所,信息部。

  經理張興寶像往常一樣來到辦公室,泡了杯茶,隨手拿走了今天的報紙。

  這幾天,最火的就要數國產大豆大幅增產了。

  繞是他這種見慣了大場面的人,也不由感覺暗自心驚。

  一千多萬噸…

  一邊搖頭,一邊看起了報紙。

  「噗……」

  一口茶還沒喝下,便被他吐了出來。

  他揉了揉眼睛,又看了看,再三確認沒有看錯。

  那鮮紅奪目的大標題--全國玉米產量2.56億噸!暴增8000萬噸!兩年累計增產1.12億噸!!!

  「哪家不入流的報紙……」

  一句話沒說完,他就看到了《糧油市場報》幾個熟悉的大字。

  這是國內糧油系統唯一一份權威大報。

  面向全國發行,專業性強,信息量大,幾乎所有的糧油企業和金融機構都會訂購這份報紙。

  如果他都不入流…國內也就沒有權威機的糧油媒體了。

  真實性不用懷疑。

  張心寶一時有點暈頭轉向。

  8000萬噸?

  累計增產1.12億噸?

  這兩個數字……無異於在平靜的湖水中投放了一顆重磅炸彈!

  這怎麼可能啊!

  即使是《糧油市場報》,那未必也不可能不出錯。

  但隨著張心寶的深入閱讀,詳細了解到了玉米的增產來源。

  天玉1號播種面積2億畝以上,即使又是旱又是澇,但平均單產依然能穩在2500斤以上!

  播種面積還增加了1600萬畝。

  天禾的新品種天玉8號青貯玉米,由農戶創出了畝產4100多斤的超高產記錄!

  這不是青貯玉米嗎?怎麼你棒子還能收那麼多?

  《糧油市場報》當天的頭版頭條,一出爐,就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沒有比這更可怕的利空消息了,大商所玉米期貨價格直線跳水。

  無數資金直接爆倉,市場上屍橫遍野,由於太過慘烈,期民們把這天定義為9.16玉米災難日。

  而這時,芝加哥期貨交易所下午盤早已經結束,距離夜盤開市只有不到一個多小時時間。

  但對於信息傳遞來說,足夠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