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方從他身後咳嗽兩聲,鄭國當即瞪大眼睛。{什麼?你還不知道|閱讀COM,無錯章節閱讀|趕緊google一下吧}
離宮時,鄭國趕緊拉著李斯詢問了前後的事情,他對李斯還是保持著過往的同門情誼,他心思純淨,未曾改變。
鄭國知道現在李斯官位已高,他還是關切道:「……大師兄他有沒有事?師兄啊,老師擔心你與大師兄。你無恙有沒有和老師說?莫要讓老師為你擔心啊。」
聽鄭國提起韓非,李斯一向不欲和鄭國言談太多,他的性格很容易被人利用,聽了什麼,說了什麼他一概是不管,誰問他他自然就說了。
李斯聽他提起荀子,這才停下來。自他入秦後,老師對他少了些聯繫,一晃過去十幾年,荀子已然年邁。
「我看你真是修水渠修得走火入魔了。這事情都過去多久了,你現在才來問我。」
這時,鄭國看到李斯身後的年輕人,李賢朝他頷首行禮,鄭國回了個很溫和的笑容,他再轉頭朝李斯笑道說:「令郎越發像你,年後就要及冠了吧。屆時還要你遞請柬給我啊。」
李斯聽出他的意思道:「渠已修成,開閘之後,大王有意在咸陽賜宅府給你,何故要走?」
鄭國笑了笑,「師兄自讀書的時候不就是覺得我傻嗎?我不如你聰明,我只知道咸陽不是我能待的地方。」
他仰頭望了天上澄澈的碧空,平視前方,「水渠與涇陽是我心之所願。何況水渠後續之事我也要盯著才放心。」
心之所願。
鄭國從未偏離他的軌道,這焉能不算是一種幸運。
李賢回想著這句話,直到看到鄭國上了馬車。
只聽父親感慨。
「我偶爾還挺羨慕鄭國。」李斯回頭看了眼兒子,「如果有的選,我情願你還在蜀地,別回咸陽。」
風將二人的袍邊吹起。
李斯站在階上看了他,想到不日前嬴政之言,嬴政專門讓他在一旁聽著,意思相當明顯,楚國欲要永安公主與秦再續姻親之好,並以王后之位與燕國城池、以及叛將樊於期的人頭作為聘禮。
李斯不知道嬴政不言的部分,不知道紅石之約。
但李斯深諳帝王術多年,在他看來,嬴政面對楚國這麼大的利益面前,很可能已經在布局。
他知道嬴政是個什麼樣的狠角色。
他不想讓李賢平白無故地做了君王的棋子。
李斯不敢提及嬴政勒令他閉口的東西,但如果嬴荷華註定成為楚國王后,他不能眼看著李賢走上一條不歸路。
「燕月之事涉及太子丹與樊於期,無論用什麼辦法先要知道燕國下一步的動向。你看到了。鄭國此時回都,未必沒有別有用心之人與他一起。張良與他俱是韓人,就算他們無心,但已經成為秦臣,韓趙餘孽未必不會利用他們,永安公主對張良尤其信任,這時候你要多提點一下公主,讓她小心張良被裹挾到其中。」
「父親看來對張良也很關照。」
「他畢竟是韓非的學生。」李斯拍了拍李賢的肩膀,「只要他真心效忠於大秦,未嘗不可籠絡。」
李賢知道李斯的憂慮,就算他被視作公主欲圖地位的棋子又如何,李賢與她初見,選擇與王室共謀的那一天,他就已經不在意這個問題。
為人臣者,哪裡有用就站在哪裡。李賢接受的教育並不覺得這有什麼不對。
他只求她對他能稍微一視同仁一些。
「父親是擔心楚系的勢力。」
李斯平靜地看了他一眼,「是啊,華陽太后薨逝,蔡澤病死。朝上的外客吏臣之中,權深位高者並不多。之前言說立後之事備受外客阻礙,大王未再議,大王擔心楚系獨大。」他看了兒子,「我們雖然支持但不好外言朝臣,這事情上大王對客卿之列已然不快。」
「鄭國此次回來,或是一個信號。大王或許有意要解除當日宗室相逼鄭國之責難。讓局面恢復至三足之勢,才可互相平衡。」李賢頓了頓,「除夕將至,朝局之上必有變局。」
李斯笑了笑,「聰明。」
說話間,他們也已快到了李府。
李左車抱著兔子立在門口等他們,看到李斯與李賢的時候,他放下兔子,又從一旁拿出個紅彤彤的東西,他開心地從府門跑了出來,像往常一樣張開了手抱住了李斯的腿。
「阿伯。」李左車記著自己的父親李澶,所以他對著李斯實在喊不出父親二字,好在李斯沒有強迫他,只提醒私底下叫伯父便是。
他到咸陽的一個月,很快適應了在李斯家的環境,他覺得張良阿叔說得不錯,這裡實在太過安全了,竟然都沒有什麼人敢衝進李斯府上來提審什麼的,外面也沒有人成天叫著什麼哪家姑娘被大王看中給拉進了宮裡然後出來就是屍體。
李左車年紀小又很活潑,非常好動。
這種性格顯然讓李斯與李賢都招架不住。只有偶爾回府的李由才喜歡與這個白撿來的弟弟有些溝通,也肯耐著性子與他玩上一陣子。
當李左車又張開手,要去抱李賢的時候,再次被對方的眼神給勸退了。
不過次數多了李左車也不怕,他揚起手裡挑著的一個竹編制的圓形物體,細看才知精緻。外頭用紅紗裹了一圈,一個墨色福字又印在上頭,下方還吊著一些不同色澤的穗子,其中一個穗子中還放了一個鈴鐺,拎起來叮叮作響。
「這是何物?」
「公主姐姐說這叫花燈。」
李斯與李賢入了府中,照顧李左車的家僕遞上一物:「稟主家,此物是永安公主今早派人送來給小主人,公主殿下還留下了一封竹書。」
家僕恭敬將漆封的竹筒遞給李斯。
他打開,帛書上只寫了一句話:除夕將至,願李廷尉及家人和樂平安,福壽綿延。雲散天明,舊歲已去,來年正新。
「好一個舊歲已去,來年正新。」李斯笑了笑,把帛書遞給了李賢,「不知公主哪裡來的這樣多的辦法。」
這樣直接的祝福之語在平常人之間不會有異,但王室公主對一個臣子如此,那便不是簡單的說這些了。
李賢看著李左車手上的東西,總覺得許梔不會平白無故地送一個燈籠。
實際上,這就是一個簡單的燈籠。
所謂冰山原則,倒立於深海,水面上只有很小的一部分,大約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另外的八分之七藏在水底。
鄭國渠成,又逢歲末,值得一番宴飲慶祝。
秦歷十月為年末,青銅被宮人盡數添上,咸陽宮中多了一些喜色。
除夕夜
星星點點的燈火燃徹咸陽。
許梔知曉除了這是新歲的到來,咸陽王宮的熱絡還有因為嬴政的生辰。
而她在赴宴之前,專程在等一個人。
「先生來得有些遲。」
張良放下落了不少雪的傘,手上拿著一個竹竿。這是他以她的說法用竹編的一個被叫做燈籠的物體。
「聽聞公主前日偶感風寒。我將裡面加了一些燈油,似乎可以像公主所言那般做成燈的模樣。」
「之前在邯鄲見先生編制藤架手藝精湛,你做這個也很不錯。」許梔接過來,「是與左車那個一樣的嗎?」
張良輕輕點了點頭。(本章完)
【麻煩您動動手指,把本網站分享到Facebook臉書,這樣我們能堅持運營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