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一章 特麼的還有個大BOSS!

  賈、郭或許「肆無忌憚」,但其所「肆」、所「無忌憚」者,皆有範圍,不是什麼事情都敢做的;廢太子,是出於他們自身利益和邏輯的一個結果,屬於判斷錯誤,並非失去理智,不然的話,皇后也不必苦熬一整天,最後還是在張華、裴頠們的堅決反對下,後退一大步,對太子的處置,改「賜死」為「免為庶人」。閱讀

  私於一個太醫令,還有可能,但若真如這篇「小說」中說的,皇后取「道上年少」入宮,且不止於「共寢歡宴」,過後,「恐其漏泄,往往殺之」,那麼,她就是不存任何理智了。

  如是,賈南風就不是慾火焚身,而是欲毒入腦了。

  她固然是個生命力旺盛的女子,但,遠沒到那個份兒上。

  「小說」中的種種細節,亦是濃濃的「地攤文學」的味道。

  所以,這是對皇后的刻意的「污名化」。

  問題是,誰在做這個事情?又為什麼要做這件事情?

  而且,這樣的「小說」,絕不是拍拍腦袋就寫的出來的,必是早就準備好了,關節點一到,就「放」了出來。

  什麼「關節點」?

  不消說,廢太子啊。

  也就是說,做這件事情的人,早就曉得、或至少早就有皇后必廢太子的判斷,因此,乃早作預備。

  至於為什麼要做這件事情——

  這個人、或這班人,要不要「復太子」不曉得,但一定是要「廢后」的!

  「早就曉得、或至少早就有皇后必廢太子的判斷」者,何天是一個,可是,他既無意「污名化」賈南風,「復太子」之後,也不會「廢后」,而是照他「尊尊親親」「存亡繼絕」的邏輯,保留賈南風皇后的名號,置於冷宮,了此殘生。

  大致就是本書提到過的東漢閻太后故事了。

  實在保不住皇后名號,那就仿楊芷故事,以「某某庶人」的名義,置於庵寺,常伴青燈古佛罷。

  SO,這個人、或這班人,到底是誰?

  特麼的就是不給我透口氣呀!

  定定神,對雲英、雨娥的「有心」提出表揚,要求她們:不但繼續、還要更加「有心」,有關皇后和太子的一切輿情,不論好壞,都要第一時間向俺匯報。

  不管輿情如何,第二天一大早,何學生即在李老師的指導下,縱馬北芒山。

  臨陣磨槍,時間緊、任務重,一天也拖不得。

  真練上了,便發覺李秀昨天說的,「知其然、卻未必知其所以然」,絕對有道理。

  尤其是,此時代之馬鐙,僅作上馬之用,上馬之後,腳即去鐙,馬鐙沒有任何控騎的作用,因此,控騎極依賴雙腿的動作,而腿上的動作,是很微妙的,對於「生在馬上、長在馬上」之人,既不言而自明,你叫他「明言」,他可能就不曉得從何說起?

  洛瑰、鹿會是天生的騎手,他們的騎術,不是「學」會的,真是「娘肚子裡帶來的」,而李秀的騎術再精,也是「學」會的,講起來,就明明白白了。

  何天人既聰敏,身體條件也好,協調平衡能力頗過得去,而騎馬畢竟不比學劍,他又多少有點底子——穿越三年,雖然有混吃等死之嫌,但也不是沒有騎過馬;因此,一個上午下來,己頗有收穫,只要不是狂奔,也算控轡自如了。

  連李老師都難得的贊了一句,「還不算太笨!」

  下馬之後,才覺得,渾身酸痛,屁股、尤其是兩股之間疼的尤其厲害,走起路來,搖搖擺擺,很有點羅圈腿的意思了。

  回到家,勉強坐定,覺得臀尖火辣辣的,十有八九是磨破皮了。

  正想著,要不要脫了褲子,叫哪個美女來檢視一番、上點藥,美女便過來匯報新的「輿情」了。

  有傳言,「殿中人慾廢皇后、迎太子」!

  何天之外,或已另有人慾「復太子」了,這不稀奇,可是,這種事情的發酵,是需要一定時間的,怎可能現在就已經流傳到坊間了?

  太子之被廢,才幾天光景?

  而且,殿中人?那是皇后的基本盤呀!

  不消說,這個傳言,一定是有人刻意放出來的。

  同「污名化」皇后的,很可能是同一個、或同一班人。

  這個傳言,新安侯府的侍婢既然聽得到,諸賈、諸郭,聽得到、聽不到?最終,皇后,聽得到、聽不到?

  這個傳言,最主要的受眾,其實就是諸賈、諸郭,甚至,就是皇后!

  聽到這樣的傳言,他們會有什麼反應?

  其一,對殿中人起疑。

  如是,離間皇后和她的基本盤的關係的目的就達到了。

  而這,恐怕還不是傳言製造者最重要的目的。

  其二,也是更重要的——

  以賈、郭和皇后一貫的邏輯,會不會就有這樣子的決定:「早除太子,以絕眾望」?

  他們本來就是打算要太子死的呀!

  傳言「殿中人慾廢皇后、迎太子」者的終極目的,昭然若揭——

  非但要皇后死、還要太子死!

  然後,由他們來收拾殘局,獲取最大的利益!

  這個人、或這班人是誰,大致可以想見了。

  一念即此,何天不由就背上生汗!

  其一,他所有的計劃,都圍繞許昌宮展開,如果皇后目下就生出弄死太子的念頭——

  金墉城他可進不去!裡頭沒有任何內應啊!

  而且,金墉城在洛陽城內,距離宮城,更不過一箭之地,幾乎可算「雞犬相聞」,就算將太子弄出來了,又如何逃的掉?

  其二,「污名化」皇后以及傳言「殿中人慾廢皇后、迎太子」那班人之布局,一定比他更早,比他更加周密,勢力、資源,更非他可比,螳螂捕蟬、黃雀在後,自己一不小心,就成了那隻蟬了!

  奈何?

  當務之急,是想個法子,趕緊將廢太子弄到許昌宮去!

  一夜計較,何天有了主意。

  但未等他實施計劃,第二天一大早,詔書頒下,「金墉城狹小,遣東武公澹送庶人遹之許昌宮,令持書御史劉振持節守之,故宮臣不得辭送!」

  何天大透一口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