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二章 一敗再敗,喪師誤國

  對於整個局面的糜爛,何天是痛心的,但不同於對周處,對於解系本人,他卻很難同情的起來。

  拜訪張華之時,何天曾稱讚解系「清身潔己,守正不撓」,這不是虛譽,但解系的毛病,也很突出。

  周處同齊萬年血戰於六陌之時,梁王大軍遙遙在後,打定主意不予救援,但就算救援,因為距離太遠,也是緩不濟急。

  可是,除了梁王統帶的主力部隊外,附近,其實還另有兩支部隊,一支是振武將軍盧播所部,另一支,就是解系所部了,其任務,是保證主力部隊左、右翼的安全,他們距離六陌較近,如果肯對周處施以援手的話,還是趕得及的。

  事實上,周處除了對梁王屢請援兵外,也對盧播、解系發出過救援的請求,而盧播、解系以同樣的理由婉拒了——俺們的職責是保證大軍側翼安全,不敢擅離職守。

  可是,彼時,齊萬年正在和周處血戰,咋可能甩開周處,狂奔百里,去攻擊官軍的主力?

  事實上,盧播、解系都曉得梁王不救周處的真實原因,盧播之不出兵,是不敢得罪梁王,解系卻不是這個原因——從其上疏大罵趙王可知,解少連不是畏忌權貴之人。

  他是嫉妒。

  解系的想法是:我在這裡苦熬了介樣久,好不容易把司馬子彝那個混蛋熬走了,若叫你一個南蠻子搶了頭功,天理何在?

  因此,坐觀周部覆沒而無動於衷。

  周處既敗亡,梁王舊怨已修,打算正經打一仗了,解系立即請為先驅,而梁王亦以為他是合適人選,一來,解系是「地主」,熟悉敵情——他是雍州刺史嘛;二來,解系同趙王爭軍事,將趙王罵的狗血淋頭而趙王果然大敗,於是,朝廷上下,自然而然都以為,解少連才是真正的人才!

  而解系自己,也是這樣認為滴。

  於是調整部署,以解係為先驅,以盧播為解系繼援。

  但事實證明,軍事上,解系只有紙上談兵的能力。

  戰事開始,齊萬年示弱,解系冒進,與盧播部拉開了過長的距離,郝度元迂迴到謝部、盧部之間,切斷了解系的後路,然後齊、郝前後夾擊,對謝部發動猛攻。

  解系不同周處,他是有後援的,只不過,援兵暫時被隔在外頭了,但當此之時,包括他在內的諸軍坐觀周部敗沒而不顧的惡果顯現出來了:下頭的兵士都以為,自己將同周部一樣,無人救援,士氣低落,沒撐多久,崩潰了。

  齊萬年圍三闕一,官軍崩潰的更快了,解系倒是死戰不退,但既阻止不了部下的奔潰,更擋不住呼嘯而入的叛軍,身被十餘創,不肯被俘受辱,自刎而死。

  事情並沒有結束。

  盧播苦戰打破狙擊趕到,剛剛好撞上潮水般退下來的敗兵,衝動陣腳,以致自相殘殺,齊萬年、郝度元趁機兩側夾擊,聲震山野,箭如雨下,盧播中箭,所部失去統一指揮,沒過多久,也崩潰了!

  事情還沒有結束。

  梁王接到解系、盧播相繼大敗而解系戰死、盧播重傷的報告,魂飛魄散,以為叛軍馬上就要殺到了,立即下令撤退。

  這一退,退的毫無章法,爭相奪路,彼此踐踏,一個敵人沒看見,一支箭沒射過來,傷亡便數以千計!

  遺棄的軍需物資,更是無計其數,最終都便宜了叛軍。

  事實上,齊萬年、郝度元雖然擊潰了解系、盧播,但自身的傷亡,也極慘重,已是強弩之末,根本就沒有能力追奔百里,攻擊梁王主力。

  這一回,不是「朝野震動」而是「朝野震駭」了。

  此時,秦、雍的局面,較之趙王主持西北軍事之時,更加惡劣,眼見大亂將同時向東、西兩個方向蔓延——

  往西,將隔斷涼州同中原的聯繫。

  往東,將危及京畿!

  許多人都有手足無措之感,這個仗,接下去,咋打呀?

  別的不說,兵還有、糧還有,可是,派誰去帶這個兵、吃這個糧呀?

  朝廷下詔,命文武百官「薦賢」。

  大伙兒認真想去,竟是無「賢」可薦!

  若在亂起之初叫「薦賢」,大約能薦出一大堆「賢」來,而被薦者,大約也自以為「賢」,可是,經過了二王頓挫,一將軍、一領兵刺史死,一將軍重傷,大伙兒明白了,那些個,都特麼不是真「賢」,而「那些個」亦不敢自居為「賢」了!

  宿將凋零,後秀未起,滿朝文武,能玄談的,一抓一大把,能打仗的——誰呀?

  何天是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上書「薦賢」的:

  我特麼說過N多次了,孟觀!

  並舉馬隆為例:

  「河西斷絕,武皇帝每有西顧之憂,臨朝而嘆曰:『誰能為我討此虜通涼州者乎?』舉朝莫對,惟隆慨然自任!有以為隆『小將妄說』者,武庫令與隆朽仗,隆忿爭,御史中丞劾隆無禮,舉朝若敵國!若非武皇帝乾綱獨斷,一力支持,何能克成大功?河西不平,又何能進討逆吳而無後顧憂?」

  最後,「若孟觀失機,喪師誤國,臣請與觀同罪!」

  朝廷乃下詔問孟觀機宜,包括,你要不要也像馬隆一樣,「另設賞募」?

  馬隆帶的三千兵,是他請旨,自己另行招募的,而且「無問所從來」,不是朝廷經制人馬。

  孟觀回答說:不必。臣就帶秦、雍當地的兵就好了。當然啦,若能將我原先統帶的「宿衛兵」也給我帶到西北去,就更好啦!

  朝廷終於做出決定:

  其一,召梁王入京,履錄尚書事之職。

  其二,以孟觀為平虜護軍,並統關中士卒,持節專斷;同時,付宿衛兵三千同行。

  當天晚上,孟觀再次拜訪何天,請教機宜。

  何天說道,「叔時,軍事上,我對你,放一百個心!唯一要提醒你的,是次大亂,起因和泰始、咸寧年間的亂子,其實是一樣的,都是當政苛虐,民夷不堪命!所以,我希望你能剿撫並用,能少殺人,就少殺人!並且,多想想戰後的殘局,如何收拾?如何長治久安?」

  孟觀長揖,「觀敢不從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