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戴頭識臉

  馬勒力救人心急,星夜兼程,趕到救命稻草處,卻黃雀一去不蹤影,這可難壞了本大人。

  怎麼辦?等候!又是數日,傳來消息是王買辦已到京城,現在就在外國使館談生意呢?這個真是鼻子往嘴裡淌--順勢了。

  於是馬勒力策馬向北,馬不停蹄,風雨兼程,快馬加鞭,風馳電掣般地直奔京城。

  一路從沿路驛站換了四匹馬,累病了三匹,自己的屁股也是被顛簸的血肉開裂,陰部紅腫,走路疼痛的叉開了腿,步履維艱。

  但還是拼了命地趕路,不管那一切了,時間就是生命,真是馬踏飛燕似的快。

  一千多里路,日夜兼程,只用了三天三夜時間就到了京城,再想問問洋人領事館,已是話都無氣力說出。

  這種精神是信念在支撐著他,一是為自己的命,二是為義兄的命,三是為百姓的命,三者之心集於一身,使他使出了吃奶的力氣。

  有道是先到三分有人頭,遲到三分頭落地。你說急不急,急急如律令了。

  馬勒力下榻賓館,便修書一封:王總辦領事大人:吾乃運河閘口的義士馬勒力,曾經有緣謀面,聆聽教誨,至今未敢忘憂國,牢記在心。

  為興國安邦之能事,俺已改邪歸正,迷途知返,已入政界,為國效忠。

  今水釜堰石遭劫,浪淘堤決,洪魔肆虐,災厄連年,已使里下河地區生靈塗炭,哀鴻遍野,成了魚蝦鱉。

  為挽救黎庶,報國賑災。派仁兄張木匠赴京遞狀。

  不曾想此廝胸存俠義,路見洋人暴戾恣睢,行車撞吾國民,不忍外侮,而奮力拔刀相助,致洋人意外斃命。

  雖贏得國民歡呼,換來鐵骨錚錚,但惹出國際爭端。

  可洋人不談因果,決意殺人償命。今張木匠服法收監,受盡折磨,不日待斬。此乃壯士,堪稱民族脊樑。

  若被殺之,則傷民族自尊心,若負洋人之願,則又使國之不安。

  今聽得總領辦有愛國情懷,又得洋人倚重,懇請斡旋此事,曲終奏雅,以圖善果。

  日後定當效犬馬之勞,以報泉恩。此事唐突,誠惶誠恐,感激涕零。覲見叩拜!馬勒行。光緒年月日。

  馬勒力也是病急亂投醫,將一個國家的爭議,系在一個洋人買辦身上,又是一個曾被他們搶劫過的人,洋人買辦與劫匪竟然能坐到一個桌面上來談國事,這是歷史的笑話,但也是歷史背景下的產物,精神可嘉。

  然大清時運不濟,命途多舛,那是命蹇時乖。義士煢煢孑立,踽踽獨行,難以縱橫捭闔了,挽救危亡,談何容易!

  若陸游詩云:…位卑未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闔棺。…。

  心境如此沉痛,有心殺敵,無力回天,馬勒力多次吟詠了這首詩。

  給王良和的信,托人轉呈已有幾日,馬勒力憂心忡忡,夜不能寐,寢不安席,食不甘味,望眼欲穿,始終不渝地堅守著信念,相信王良和是有良知的人,一定會幫助他解決問題。

  哪怕就是無能為力,也一定會有一個交待。因為那日接觸,他認定了這個有背景的人物,並非池中物。

  果然不出所料,在一周後,王良和派人送來了信。馬勒力君見:來信收閱,故交未忘,情猶掛懷!所求之事,已知曉,且周全,明日與李鴻章大人接洽,去收監所秘密領人,不可張揚。

  此乃舉手投足,已效犬馬之勞,望波瀾不驚,頂天立地,解百姓水火,以報皇恩。故交王良和致函,祝安!

  這麼大的事,慈禧都解決不了的事,一個洋人買辦就能給辦了,真是龍王打呵欠神氣了。

  事後通過李蓮英知曉內幕,這個王良和確實是個通天人物,八面玲瓏。

  利用姐夫的關係,與上流人物多有交結,尤其與那些官宦子弟關係非常不一般,集官僚買辦與洋人買辦於一體,成了合伙人、中間商。

  將民族的經貿實業與洋人的資本輸入有機結合,成了貿易樞紐,在利益上他為王侯將相,王公大臣贏來了財源,也為列強奴役中國帶來了最惠國待遇,兩頭都是大紅人。

  這個張木匠的案件當事人,洋大人就是他的商業夥伴,關係親密無間,此事不就是個人的事,又有莫須有的人頂罪,又給了撫恤金,在世界上已有了國威,就給王良和的面子吧!

  大清國的面子不如個買辦的賣國賊面子,大清國主權何在呢?失去國格,也失去皇權。

  慈禧對此事處理方法,由難變簡,由複雜變容易,大有失落感。

  這個老女人心中有著無名的酸楚,也產生了妒嫉心理。一個皇帝不如一個買辦,糞土當年萬戶侯了,還真不如回家賣紅薯呢?

  鬥不過洋人,就拿國人開涮。李鴻章也是如此心態,失去了英雄用武之地,也是有未盡事宜的缺憾,與慈禧心有靈犀一點通,都認為不能這麼輕鬆地就了事,必須樹立皇權之威,來一個軟硬兼施,找個擔責之人。

  於是命人擬旨,由李蓮英執筆。

  起草上諭曰:

  奉天承運,皇帝詔日。漕運總督甄鴻儒,護堤不力,監管不到位,致使洪堤崩裂,淹沒里下河,生靈塗炭,引發饑民流竄,恣憂京城,大有反叛之跡象,負有瀆職之罪。

  為整肅綱常,治嚴法度,以儆效尤,特定:一甄鴻儒由五品降為九品,冠帶閒住於總督事宜,以觀後效。若善後事宜不力,則削籍褫奪,削職為民。

  二其它漕運官員一律降一級。三是派朝廷欽差大臣協助賑災。希精誠團結,共赴罹難。欽此!光緒年月日。

  本來要斬甄鴻儒的頭的,這還了得,怎能不動用關係,那是傾其所有,都是璞老爺求了姑爺李蓮英的功勞。

  慈禧逃難,全由李蓮英悉心照料,才有存身之地,苟且偷生,所以心存感激,不看僧面看佛面了,才留有小命。

  但慈禧也怕臨陣斬將是大忌,惹惱饑民成反賊,新的主兒壓不了陣腳,官逼民反,有了更大的騷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