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2章 596 賞罰

  第602章 596. 賞罰

  「丞相,此次北伐你與大都督出力最多,而且洛陽事務也由你處理,不知道如今可有什麼大事?」

  劉禪來到了修繕完畢、打掃乾淨血污的德陽殿龍椅之上。身上屬於帝王的氣勢不怒自威,劉禪目光快速掃過朝堂上的眾臣。

  劉禪從成都帶來的大臣們位列右手一側,而諸葛亮、馮習等參加北伐的大臣、將軍們位列左手,涇渭分明。

  劉禪知道自己對洛陽、中原之事並不清楚,但是諸葛亮在啊,所以他直接詢問諸葛亮就行了,何必自己去慢慢了解。

  而諸葛亮一點頭,還在心中組織語言的時候旁邊的馮習上前一步,提前替諸葛亮開口了。

  「陛下,臣有本奏。」

  「哦?大都督有何要事?」

  劉禪也沒和馮習打過交道,對他來說張飛和諸葛亮就像是兩個已經摸清了招數的boss級人物,而馮習是個新來的boss,什麼風格完全無從得知,他只能靠著之前的經驗見招拆招了。

  「啟稟陛下,臣請罪。」

  馮習說到這裡,直接單膝跪下,一副我有罪的樣子,讓隨著馮習東征西戰過的荊州軍、川軍將領都瞪大了眼睛。他們也不知道馮習到底在搞哪一出。

  因為遷都而齊聚在洛陽的張南與傅肜站在馮習身後一排,兩人對視一眼,同樣的驚愕和迷茫,馮習突然搞這一出事前一個字都沒和他們說過,讓他們有些擔心,一方面是擔心馮習真有什麼大錯,另一方面更擔心劉禪這位漢帝因為忌憚馮習的功勞而順坡下驢、重罰馮習。

  「此話怎講?大都督何罪之有啊?據朕所知,從先帝任命大都督以來,大都督率軍光復荊州、攻克揚州,殺死孫權為二叔報仇;此次北伐更是功勳卓著,荊州軍乃是三路大軍中當之無愧的首功,此等功勳,何來有罪之說?」

  劉禪也不明白馮習在搞什麼,不過他還是明著吹噓了馮習的功績一番,實際上一番話說了等於沒說,靜待馮習說出個一二三來。

  「陛下,臣渡河討伐司馬氏叛逆的時候用兵不慎,讓司馬氏叛逆殺死了漢室宗親、被曹丕逆賊篡位的獻帝、山陽公劉協。此事臣有大罪,臣本該護送山陽公來洛陽與陛下團聚,卻不料低估了司馬氏的狠辣,導致山陽公歿於其手,因此懇請陛下治罪。」

  馮習話說的言辭鑿鑿,但是大家的表情都很古怪。因為劉協這個人是大家都不敢直接討論的對象。

  很簡單的一個問題,那就是如果漢軍北伐成功了,面對劉協該如何自處?雖然劉協聽起來像是和曹操、劉備他們一樣,屬於上一輩的過去記憶,但是遺憾的是,劉協今年才四十多歲,正是年富力強的年歲。

  如果是個白髮蒼蒼的老頭兒,還能以頤養天年為由,將其接回來好好安置,然後給點宗正之類有名無實的官爵就行了。

  可是劉協可不是什麼省油的燈,四十多歲的他還搞了一輩子政治鬥爭,和董卓、王允、李傕、曹操這些老油條們從小斗到大,雖然如今的劉禪和原時間線已經不同了,可是面對劉協確實不夠看的。

  而且說難聽點,大家基本都挺膈應劉協的。堂下諸臣誰不是追隨劉備而來,而建功立業的也是他們,和劉協有什麼關係?如果到頭來他們出生入死,最後讓劉協摘了桃子,那才會出事呢,到時候會發生什麼,完全無法想像。

  而馮習自然清楚這些彎彎繞,所以他認為最好的辦法,就是讓這些上一輩的老東西們隨著他們的時代落幕,也安安心心的離開,不要再來干擾現在的人了。

  比如現在,大家聽到劉協因為馮習的「失誤」而被司馬氏殺死,第一反應居然是心中鬆了口氣,因為死掉的劉協才是好劉協,只需要被大家紀念就行了。

  「嗯……丞相以為如何?」

  劉禪沉默了一下,其中關鍵他自然知曉,本來他之前也在擔心劉協之事,但是後來聽說劉協被司馬氏殺死後他才如釋重負。要不然他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該還位給這位「遠親」。

  如今馮習既然請罪了,自己還是聽聽諸葛亮的意思。反正對內,諸葛亮的意見肯定沒錯。

  「陛下明鑑,戰場之上刀劍無眼,萬事都無法保證;況且臣聽說之前大都督進攻溫縣之時,司馬氏族人以山陽公為質,逼迫大都督退出城外,大都督也照做不誤。只是後來司馬氏狗急跳牆,殺害山陽公後自焚而亡,此非人力所能猜測。

  不過雖然罪不在大都督,但大都督也同有部分責任,當考量一二。」

  諸葛亮的話說的還是挺圓滿的,至少滿朝文武都覺得這事兒該算是司馬氏過於瘋狂了,馮習只是碰巧倒霉遇到了。

  不過諸葛亮的話一如既往地,只說了半截。劉禪也不奇怪,因為諸葛亮的意思很明確,「是非過錯已經定性完了,剩下如何處理全賴陛下自謀。」

  「嗯,丞相所言不錯,戰場之上瞬息萬變,大都督又如何能替對方決定?可惜山陽公在我大漢中興的最後一刻被那司馬氏所害,當真可惜。傳朕質疑,誅司馬懿九族,其餘司馬氏旁支族人男性全誅,其餘女子、兒童、老人全部流放至夷洲,與當地人一同開墾建設。」

  劉禪先是對司馬氏下達了判決,倒是不算重,再怎麼說劉協也是昔日的皇帝,誅九族都是正常操作了,就算滅族都是合情合理的,劉禪已經算是仁善的了。

  「至於大都督……」

  對於司馬氏非常好處理,畢竟那是敵人,該殺殺,該流放就流放,沒什麼問題。但是到了馮習這兒,劉禪就有些不知所措了。

  劉禪沒和馮習打過交道,也不知道馮習怎麼想的,生怕自己處理不好就把馮習得罪了,輕則部分將官對自己心有不滿,重則甚至可能讓人寒心,生出無數變故來。就算馮習娶了關銀屏也是如此,顧忌終究只是顧忌,而不是禁忌。

  「咳,陛下容稟,臣聽聞大都督有心編纂一本號稱囊括大部分知識的「百科」全書,既然如此何不讓大都督安心處理此事?」

  諸葛亮看出了劉禪的猶豫,所以主動開口,提點了劉禪幾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