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403 北伐?

  第409章 403. 北伐?

  劉禪雖然心中頓覺不妙,但是面子上還是得一副波瀾不驚的樣子,不然自己的三叔兼老丈人,大將軍張飛下去了肯定要收拾自己的。

  也許諸葛亮他們對劉禪還得畢恭畢敬,不敢逾越臣子身份,但是張飛就沒那麼多顧及了。

  由於時間線發生了變動,本來該被范疆、張達殺死的張飛不光活得好好的,還參與了東征,南下了交州,如今張飛雖然處於半退休狀態,只在成都頤養天年,照顧晚輩。

  而好巧不巧的,劉備在永安臨死前託孤的對象也發生了變化,原時間線那是真的沒得選了,所有親信全部被劉備一手葬送,只有諸葛亮是唯一一個既能信任,能力又足的人了。

  至於為什麼不是趙雲,因為趙雲當時都年過六旬了,而且趙雲的能力也沒那麼高,肯定是不配輔國的。

  而現在老劉的牌就太多了,鞭策劉禪可以用自己的三弟張飛,內有諸葛亮,外有馮習,兩人還能相互牽制,不至於讓一方徹底失控。

  因此,陰差陽錯之下劉禪現在的生活比他原時間線悲慘了不知道多少倍。

  看到劉禪一身肉,張三爺豹頭環眼,怒目一瞪,劉禪只能每日處理公文的間隙和張三爺還有張苞一同鍛鍊身體。

  別說,這麼鍛鍊至今近兩年,劉禪至少不是那個傻乎乎的小胖子了,而是面色帶著幾分軟弱、還未長開的小帥哥了。

  劉禪的體重降下去了不算完,那些遛狗鬥雞的愛好也早早被張三爺禁止了,並且兩年前給劉禪配了不少太學生專門給他講解天下大事,處理民事等,希冀他不是個只會玩耍和好吃懶做的廢物。

  張飛這麼做其實嚴格意義上來說是有些問題的,張飛單純是因為劉備臨終前請求張飛照顧劉禪,而有些過猶不及了,但是單看結果來說,還算不錯。

  原時間線好吃懶做的小胖子劉禪,現在成了一個身材勻稱,一身肌肉,只是有些怕麻煩的小帥哥劉禪。

  「咳……是何要事居然勞動丞相?若是尋常小事丞相自可與三叔還有諸位大人自決。」

  劉禪還是委婉地想把這件事推掉,不過他知道,諸葛亮不親自開口還自罷了,但凡是諸葛亮提出的事情,讓他腦細胞大量死亡都是輕的了。

  「若是尋常小事,臣定然不敢驚動陛下。但是此事事關重大,即使是臣與大將軍商議過,也不敢自行做主,故請求陛下聖斷。」

  果不其然,諸葛亮一躬到底,不過話里話外的意思卻是這事兒張飛也知道。劉禪不由得正了正姿勢,坐直了身體,讓自己看起來更有威嚴一些。

  按理來說,內政之事諸葛亮就能全權處理,大部分軍事張飛也能替劉禪決斷。能讓兩人都不敢輕舉妄動的事情,估計只有荊州那位大都督馮習相關的事情了。

  劉禪的腦子稍微一轉,就猜到了事情的大概。馮習雖然名義上是歸屬於張飛的管轄,但是實際上馮習向來是自行其是,大部分情況下都是「匯報結果」而非「請示」。

  如今需要劉禪決斷的,估計就是少見的,那位兵馬大都督的「請示」了。

  「可是大都督有信件到來?」

  劉禪開口詢問,諸葛亮眼中不由得閃過一絲自豪和滿意之色。如今的劉禪雖然還是有些懶惰,事務都是能拖就拖,他寧可呆坐著,發上一整天呆,也不願意處理政事。

  但是劉禪經過這近三年時間的磨練,只能說懶,不能說沒有能力。像現在,諸葛亮只是說了兩句話,就能被劉禪猜到大概,諸葛亮已經非常滿意了。

  「啟稟陛下,正是大都督來函。正如陛下所知,數月前南人再度背反,大都督與川中諸將親往討伐,戰果斐然,如今南中賊首孟獲已被大都督帶回荊州,親自看管。而南中也按大都督所言,實行南中議會,由各洞投票決定大小事務。」

  諸葛亮先是把之前南征的細節大概告訴了劉禪,劉禪只知道孟獲又造反了,然後馮習過去把他收拾了,中間的細節倒是不太清楚。

  「嗯,大都督之才先帝在時讚不絕口,其敗東吳,破曹魏,皆是震驚天下。如今南中不過區區癬疥之疾,料以大都督之才定能手到擒來。」

  劉禪點了點頭,馮習確實能打,所以區區南中一幫野人被三下五除二擺平,劉禪也不感到奇怪。不過劉禪知道,諸葛亮這肯定只是開個頭,還沒說正題呢。這是諸葛亮老套路了,劉禪被坑了幾次就習慣了。

  「確如陛下所言,承蒙陛下聖明,將士用命,南中之亂被瞬間平定。而大都督回到荊州後,也向微臣提及了一件重要的大事。」

  諸葛亮說到這裡也不由得面色一肅,抬頭看向劉禪,給劉禪看的一哆嗦。

  諸葛亮能是這副作態,肯定就是事關國家的大事了。不過劉禪思考了一下,還沒想到能是什麼事,只能默默地點了點頭,示意諸葛亮繼續說。

  「大都督和臣談到了,北伐之事。」

  諸葛亮一句話宛如石破天驚。北伐,這兩個字對季漢來說沉如萬鈞。這是季漢為了光復漢室而必不可少的一道程序,就算是堅決反對三分論的馮習,也不過是換成了南北對峙的二分論,北伐這件事還是沒有任何變化的。

  一石激起千層浪,聽到北伐二字,滿朝文武都炸開了鍋。有面帶激動神色,眉飛色舞的將軍;有憂心忡忡,眉頭緊鎖的白髮老者;有撇了撇嘴,對此不屑一顧的年輕文官……

  凡此種種,不一而同。就像未來魯迅說的,人與人的悲歡不盡相同,就算是氛圍相對最好的季漢也是如此。

  益州派一副無所謂,你們這些鄉毋寧別來沾我們的邊的表情;一些東州派則是信心滿滿,希望能夠打回自己老家,衣錦還鄉一次;東吳和荊州的則是非常淡定,一副客隨主便的樣子。

  諸葛亮作為話題的提出人,也將所有人的反應盡收眼底。可以說這些人的表現沒有出乎他的意料。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