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378. 議會制
聽到馮習的意思是廢除南中之王的位置,就連董荼那和阿會喃都有些摸不著頭腦了,拿不定馮習是什麼意思。
「大都督,我南中情況混亂,若是各自為政,恐生霍亂……」
第一個開口說話的反而不是董荼那,而是還在俘虜行列中的朵思大王。
朵思大王不是什麼孟獲的死忠,相反作為南中第一智者,雖然這名頭有些水分,但好歹也是矮子裡面拔出來的高個子,相比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大部分洞主,朵思大王還是有幾分眼見的。
既然孟獲倒台已經成了蓋棺定論,漢軍再度恢復南中秩序,而且沒有太多處置自己等人的想法,朵思大王也樂意和漢軍合作,看看漢軍能給南中帶來多少變化。
朵思大王既然開口,其他人都沉默了下來,畢竟朵思大王在南中地位不低,而且他已經把自己等人心中的疑惑問了出來,大家都在等待馮習的回答。
「哈哈,你等莫要想歪了,廢除南中之王,但是取而代之的是另一個相同的職位。諸位想一想,孟獲能禍亂南中的根源不就是大權在握麼?若是之後換一個賢能之人上來自可無憂。
但若是再來一個孟獲,那今日之景估計也會重演。不知各位以為是否是這麼個理?」
馮習把道理一說,這些本身就沒什麼主見的大老粗們點了點頭,理確實是這麼個理。實際上這就是集權制的一個大問題,那就是整個國家機器的好壞大部分都取決於權力之巔的那位水平。
「所以呢,為了防止大權被一個別有用心之人壟斷,我提議,從此以後,南中以每個洞為一票,進行議會投票制決定大小事宜。」
馮習說到這裡總算是圖窮匕見了,那就是在南中實行經典的「民主投票制」。
「一洞一票?議會?還請大都督明言。」
眾人自然不可能知道這種聞所未聞的體系,只能滿頭問號地請馮習詳說。
「好說,首先各位可以找個地方,作為議會的議事大廳所在。然後如果有什麼大小事情需要決定,每個洞府都派出代表前來參會,按照自己洞府的意願進行投票。
最後的結果自然是少數服從多數,按照得票最多的意見進行。這樣權力不會被一個人壟斷,而且大家的意見都會得到充分展示。
接著設立一個議長之職位,諸位可以各自推舉賢能之人,議長無實權,只負責整理投票和議題。
如此一來,諸位洞主都可以有機會決定南中的政策,還不會有人獨斷專心。若是誰有此意向,大家可以群起攻之,豈不美哉?」
馮習洋洋灑灑把這個簡略版的多數決體系說了出來,眾南中洞主之前都沒聽過這種政策,都在低頭思考其中得失,沒有說話。而馮習也不催促,只是喝著水,等待大家考慮完畢。
「大都督,我南中有七十二洞,萬一正好票數對半,又該如何?」
朵思大王想到了其中一個問題,先抬頭詢問。
「如今是七十一洞,朵思大王莫要忘了,我銀治洞已經離開了。」
一旁的楊鋒開口,如今南中是七十一洞,無論如何都不可能是對半開的票型。
「此事簡單,首先每個洞府都不一定要同意或者反對,可以棄權。其次,若是雙方有本事,可以說動持不同意見者,自然也能更改票型。若真的有這種情況,可以先休會一日,然後再度表決。」
馮習擺了擺手,似乎這不是什麼大問題一樣。
見馮習說的似乎有幾分道理,眾人也沒想到什麼其他可能出現的問題了,只能點了點頭。
「另外,本將在此承諾,若是眾位洞主有心想換個環境生活,歡迎各位隨時聯絡交州刺史李恢大人或者諸葛丞相,我大漢隨時歡迎諸位加入。當然,如果諸位願意也可以來荊州,只是路途遙遠,但是本將一定會妥善安置各位的。」
末了馮習又來了這麼一句,算是給大家埋了個種子,眾人點了點頭,沒有言語。
「另外有關首位議長的人選,本將有一人推薦。孟獲之兄孟節,品行高尚,因看不慣孟獲所為隱居於南中,本將推舉孟節為首屆議長,同時接管孟獲遺留勢力。之前孟獲搶占其他洞府的土地、人口,眾位洞主自可物歸原主。」
這裡馮習就算是慷他人之慨了。孟獲做了壞人,漢軍只需要物歸原主即可,還能收穫南中之人的感激。
「我等感謝大都督恩義。」
見到有實際的好處,眾人連忙躬身一禮,獻上好話。
「眾位先下去休息吧,之後本將也會和各位討論成立南中議會之事,但是各位記住,莫要重蹈孟獲覆轍,否則本將可是很願意再來南中幾次的。」
馮習軟硬兼施了幾句,把這些洞主都打發走了,今日的公事就告一段落了。馮習還是老樣子,用一些食物宴請了這些洞主們一番,算是給他們吃了幾顆定心丸,讓他們不再那麼緊張。
而馮習的使者也在第二日一早出發,將南中的情況還有自己的一些安排寫好,送回給諸葛亮報信。
「威公,你看看大都督安排。」
成都這邊,倒是和原時間線一樣,楊儀靠著自己的才能還是獲得了諸葛亮賞識,被諸葛亮引為丞相府參軍,作為左右手協助諸葛亮。
「哼……丞相,大都督不過是武將,按先帝旨意只能節制荊、揚、交三州兵馬,如今我益南之事他率軍參與已然是不合律令,又擅自搞出這麼個……南中議會?這已經是僭越了!
南中之事合該我成都決斷,大都督此舉有違先帝安排,懇請丞相治罪大都督。」
楊儀接過馮習的書信和上報,看完後冷哼了幾聲,直接劈里啪啦開始數落起馮習的不是。
諸葛亮面色不變,對此似乎不感到驚訝。因為馮習曾經在永安城和自己討論過大漢可用人才的時候就說過,楊儀雖然有幾分才幹,但是為人度量狹小,而且瞧不起武將,有些法孝直第二的感覺。
而馮習和楊儀是有過過節的,如今楊儀詆毀馮習也並不讓諸葛亮意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