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203. 勸說
徐庶接過這封大都督馮習的親筆信,打開看了起來。
映入眼帘的就是一紙同樣不算太清秀但是非常工整的字體,從筆跡中對這個人的性格還是可以看出一些端倪的。
「徐庶先生敬啟,習從三將軍、諸葛丞相乃至先帝口中久聞先生之名,可惜你我二人不曾見面,當屬可惜。
聽聞先生昔日曾助先帝大破曹仁之八門金鎖陣,讓君侯、三將軍亦對先生心悅臣服。後因曹操奸賊用程昱之計,擄先生高堂至許昌,逼迫先生不得不同至許昌。
然聽聞令堂曾因此事訓斥過先生,蓋因曹賊雖奸惡,卻不至於加害令堂,後令堂大人故去後,習就曾詢問過丞相,為何先生既無枷鎖,卻遲遲不肯復歸我大漢。」
徐庶看到這兒,嘆了口氣,覺得這馮習對自己知之甚少,基本都是從張飛、劉備、諸葛亮他們那兒聽來的,不會理解自己的苦衷的。
「聽聞先生顧慮有二。其一,先生擔心背棄曹操復歸大漢,恐被天下恥笑,認為先生如同那呂布一樣背信棄義,為天下不恥。其二,先生自認為有孔明在側,大漢可保無虞。此乃習之低見,若有疏漏還請先生原諒。」
徐庶有些無奈,自己不願意再回到漢軍那邊的理由基本和馮習想的差不多,主要還是名聲問題。身死是小,名節是大。徐庶也不願意後世提到自己的時候就要和呂布一樣,誰都啐上一口。
「先生既然看到此書信,想必已知道先帝故去的消息,且看到先帝手書了。雖然習不知先帝說了什麼,但是習在先帝最後時日常伴先帝左右,先帝無不嘆息先生不在其左右,為其排憂解難。
先生以為臥龍鳳雛之才皆優於自己,有他二人在旁,先帝當可無憂。然鳳雛先生英年早逝,如今川中,諸葛丞相一人獨木難支。
如此次東征,先帝親自領兵,只能留丞相坐鎮成都,身邊只有季常可供商量對策,甚至需要問計於我這等只知行軍布陣的武夫。」
徐庶知道這不過是馮習的自謙。從目前的表現來看,馮習的計謀、戰陣絕對都是極其出色的,不過是話語分量不足,在夷陵之戰攔不住劉備罷了。
「後蒙上蒼庇佑大漢,我軍在夷陵反敗為勝,先帝無比自責,嘆息痛恨只余只嘆先生不在身旁,若是先生在此,必能勸服陛下。」
馮習這幾句倒是和劉備的信件相印證了,讓徐庶的心情愈發沉重了。
「故先生所率之二並不存在。如今我大漢不過連接荊、益兩州之地,而曹魏坐鎮八州,從人力、物資方面就有極大差距,豈是諸葛丞相一人可以彌補?且丞相分身乏術,如今先帝故去,川中必生動亂,一年半載內丞相必定無法抽身,何來『安天下』的時間?」
「而先生所率之一,習竊以為先生多慮。昔日君侯被曹賊圍困下邳,為保兩位夫人而屈身降曹,定下三條約定。曹賊以為高官厚祿、酒肉金銀就能打動君侯,君侯卻不為所動。
後聽聞先帝消息,君侯封金掛印,護送二位夫人不遠千里去投,如今何人膽敢嘲笑君侯乃是貪生怕死、反覆無常之人?世人皆讚嘆君侯高義,不負桃園之約矣!
先生與昔日君侯何其相似?先生難道是自願歸降曹賊否?難道不是曹賊擄人家人,用以為逼?此乃曹操行事讓人不齒,與先生何干?先生為盡孝道,追隨高堂前來許昌,為令堂送終,已是盡孝,無人可說先生半點不是。如今曹魏對先生於私有威逼之舉,於公更是冒天下之大不韙,膽敢僭越稱帝,天下無不摩拳擦掌,恨不能誅曹賊九族而後快。
此時此刻,先生棄曹歸漢,當順應民心、自己內心,乃至……令堂之願。曹賊負先生於前,先生即使離去,對曹魏也無任何虧欠,無需自責。」
這一點是馮習想了很久的,馮習覺得徐庶被曹操搞得有些斯德哥爾摩綜合徵了。明明是曹操用下作的手段把徐庶誆騙而來,結果給徐庶搞得有心理負擔了,覺得自己走了對不起曹操,哪有這種道理的?
「先生歸漢,一乃是棄暗投明,二乃是順應天下民心,三乃是不負先生高堂希冀。若先生自覺曹魏待先生不薄,甘願為曹魏官員,棄大漢而為魏人,則當我只是白費口舌。」
徐庶看到這兒不由得也有些生氣,這馮習居然拿自己當那貪戀榮華富貴之人,自己若是這般人,當年還投劉備幹嘛?直接去曹操那兒溜須拍馬不是強過跟著劉備擔驚受怕強?
「習只願留一句話給先生。有些人、有些事,一旦錯過了就不會再來。先生願意一輩子抱憾終生,還是及時醒悟,全仰賴於先生自己。接受他人擺布,然後不戰而降乃是懦夫所為,大丈夫當堅毅,雖九死難易其志。
若先生日後回心轉意,可來江陵。川中有丞相、三將軍坐鎮,可保無虞。而荊州四戰之地,需北據曹魏,東滅孫吳,急需如先生這般大才協助。
言盡於此,望先生保重。」
「……」
徐庶看完了馮習的書信,陷入了沉默。其實馮習說的各種關鍵徐庶不是不懂,但是他真的對季漢現在的情況不太了解,覺得諸葛亮在,自己也沒必要回去了。但是馮習也說了,諸葛亮現在得在成都照顧十幾歲的劉禪,哪可能有時間兼顧天下?
而且馮習那句「一旦錯過就不會再來」,讓徐庶又想到了劉備。他還沒從剛才劉備那封絕筆信中恢復過來,就又被馮習的信把情緒勾起來了。
「你先走吧,讓我想想。」
徐庶擺了擺手,將兩份信攤在桌上,死死地盯著,視線在兩封信之間不斷地游移著,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徐大人,小人就在不遠處的悅來客棧居住。若是徐大人有什麼吩咐,可來找我。」
王弋看到徐庶的表情知道今天該到此為止了,該給徐庶留些時間自己思考了,所以只是把自己的聯絡地址告訴了徐庶,隨後就推門離開,在下人的指引下離開了徐府。
「……」
徐庶等到王弋走後,拿起自己面前的酒杯,一飲而盡,然後沒有停頓,立刻倒滿又喝了一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