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七章 最後的儒家

  劍與刀一觸即分,刀光翻轉,殺豬刀直接將程知遠「劈死」在當場!

  「屍體」向後倒下,卻在觸碰到地面的時候,幻化為雲霧消失。

  曾子握著殺豬刀,緩緩轉過身去,刀刃一點,又是一具「屍體」直接被捅死!

  「神遊!」

  曾子眯起眼睛:「果不其然,其前夜中,諸儒生劍客屢次撲空,而對手卻幻化萬千一般出現於八方各地,讓人疲於奔命,我起初還有疑惑,覺得不該是這神遊之法,但現在....」

  「程夫子,久聞大名,卻不知道還藏著這麼一手絕世上法?這西極之國的神遊幻化,南世可不常見啊!」

  程知遠的身形幻化出來,握洗血而立。

  「流言蜚語,曾子殺人,這果然與您曾經的故事一一應對,不知我何處得罪了聖人呢?」

  程知遠的腳邊,火燭不知何時被擱置,曾參的目光微微一凝。

  強大如他竟然也沒有察覺。

  「是因為,我殺了秦商先生麼?」

  那臉孔之下的身體被火光照耀,但光芒延伸不到臉孔,從腳開始向上,至胸膛而止,火浣布在裡面露出的衣角顯得鮮紅如血,以至於程知遠的面目模糊不清,罩於深邃黑暗之下。

  「秦商死於你手,子曰,以德報怨,何以報德?」

  「唯以直報怨而已!」

  曾參的手指從殺豬刀上抹過:「說劍人能駕馭萬千寶劍,行得了咸陽的金鐵之氣,不知道我這柄殺豬刀,還能不能入你仙眼?」

  程知遠看了下那柄刀:「這是曾子曾經,教育自家孩子時所用的那柄殺豬刀?」

  「言必行,行必果,曾子殺豬,以教其子,這是一柄好刀,它不下於庖丁解牛的奏刀,那柄刀曾在莊周手中。」

  曾參的目光出現劇烈波動。

  程知遠瞭然:「原來您也知道莊周這個被隱去的人,他不就是南華的化身麼?」

  曾子殺豬是曾參以前的一件為世人傳頌的事情。

  曾參的妻要到集市,她的兒子邊跟著她邊哭,曾子妻說,你回去,等我回家後為你殺一頭豬。妻到集市後回來,曾子抓住一頭豬要把它殺掉,妻子制止,講述剛才只不過是與小孩子鬧著玩兒。

  但曾子卻說,小孩子是不能和他鬧著玩兒的,小孩子是不懂事的,是要靠父母而逐步學習的,並聽從父母的教誨。如今你欺騙他,是教他學會欺騙。母親欺騙兒子,做兒子的就不會相信自己的母親,這樣不能教育好孩子。於是就殺了豬把它煮了。

  儒家的事跡,先秦之前的先賢,他們的行為都是符合道德的,尤其是曾子,雖然被很多人說他為人迂腐,但就像是荀子一樣,先賢有獨屬於自己的閃光點與道理。

  曾參的道,便是「誠」與「孝」。

  他的聖號是「宗聖」!仲尼曾以《大學》授曾參!

  同樣與漆雕啟屬於仲尼的親傳弟子!

  「言必行,行必果!你殺我老友,我自然要給他討個公道。」

  曾參直視程知遠:「而且,如今你這個離經叛道的子,來到這片土地,卻在奇怪的宣揚古早的學說,四百年前的道理,四百年後還會適用嗎,這是仲尼的話!但理不同,道是一樣的!可在你說出來,就變了味道!」

  「我不知道你出於什麼目的來的,也是為了武王的鉞?但很可惜,這一次,荀況不可能拿得到那柄鉞,八脈從此,將為歷史!」

  程知遠:「曾子,子思一脈與其說是子思創立的,不如說是您創立的。」

  曾參曾受仲尼所託,教導子思,子思的父親孔鯉先於孔子而亡,在原本歷史上,仲尼後來也死去,所以說子思基本上就是曾參一手帶大的。

  「我可以理解為,您在為子思除掉競爭對手?」

  程知遠道:「這難道不是溺愛嗎?」

  曾參:「我是古人了,古人總要為今人做些什麼,子思雖然也是古人,但是比我要年輕,而如今,只需要這柄黃鉞在手.....」

  「周武之力,周公之禮,周成之樂,盡在儒手,天地正統,歸於吾脈。」

  「八脈.....為什麼要有八脈?」

  曾參忽然問程知遠:「程子,你也是子了,秦國一日入天象,仙道十重,也可與從聖爭鋒銳,一言呼喚西天,也曾拿起定秦劍,殺秦商匹敵亞聖.....你知道你現在在世上的地位,很重麼?」

  「你代表了一個新的學派,它叫什麼,還沒有名字,但我們不敢接受,就像是法家弟子寧願撞死霸宮也不要讓你入內一言.....」

  「你會給我們帶來什麼?」

  程知遠:「變化,或許是好的,也或許不為世人所接受,但可以慢慢來,天下有七國,可以慢慢試。」

  曾參搖頭:「來不及了,變法至少要四代君王才有成效,如秦國一般,不論是儒還是法,試推行,重要的是要讓這個國家承認這個制度。」

  「不承認,就像是申不害變法那樣,一世而亡,韓國卑弱,列國不恥。」

  「八脈就是這種變化下的大惡!」

  曾參開始陳說利害,並且言辭激烈:「原本仲尼只有五個弟子,以詩書禮樂春秋傳之!後來門徒漸多,弟子漸長,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賢!竟也開始出現這般派系,那般學問,仲尼都覺得有道理,不吝嗇讚美,但最後呢,竟然孵化出八脈這種東西來!」

  「這些人,看得見表面,抒得盡理想,說的是天大的道理,包括荀況、漆雕、陳良、顓孫師!誰又還記得儒家之根本在於誠,之根源在於禮樂,之本來面目在於大德之道!仲尼周遊列國,在陳蔡間被困於野,糧絕七日,弟子飢餒皆病,不得行,而仲尼依然『講誦弦歌不衰』,連子路都對此一時產生懷疑,只有顏回能以理解,認為『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是有國者之丑也』!」

  「如果亂了禮樂,八脈啊,八脈各自的道理都不同,如同墨家三分一樣,彼此敵對,連聖人的話都曲解,那天下還有儒家嗎,儒家到底會變成什麼樣子?」

  曾參道:「還有兩人,何其可笑?公羊高,穀梁赤.....禍亂啊,禍亂啊!公羊高的思想和法家有什麼區別?借儒家的皮,說鬼神的事,行法家的中央集權!」

  「這是什麼?姜太公的四不像還差一不像呢!」

  曾參言辭尖銳,恨鐵不成鋼,且對程知遠道:「程子,你覺得變革是好事情麼?如果是該變,怎麼變,怎麼脫胎,還是說一切打碎推倒重來,那先賢究竟為什麼.....談道呢?」

  「所以,我在爭,儒家正統,只有子思可以承負,儒必須是儒,有誠,有義,有德,有道,有理,有直,有怨,有詩書,有禮樂,有——」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