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4章 噩夢的開始
程治已經六十多了還擔任刑部尚書,足以說明南楚人才短缺,可堪大任的少之又少,否則老尚書早就該回家養老了。
今天他給太后的壽禮除了名字好聽外,其實非常寒酸,可見手頭拮据到什麼程度。
六部尚書里他是最窮的的一個!
這也和他性格耿直淡泊名利有關,因為他但凡講點情面收點禮也不會窮成這樣。
楚皇也是看中了他這點,所以遲遲不允許他告老還鄉,生生把程治拴在朝廷里。
老太后也摘了兩個蟠桃給程治,老尚書嘗了一口後覺得非常美味,當場把兩個蟠桃全部幹掉,之後對桌上的點心也下了手,眨眼就吃了三四塊。
楚皇見程治一副要把壽禮吃回去的樣子,笑道:「程愛卿老當益壯,再幹個十年八載也是沒有問題的!」
程治一聽嚇了一跳,臉都白了,嘴裡的點心咽也不是,吐也不是,最後含混地道:「太后洪福齊天,我……我是想多讓太后庇佑,這才吃了幾塊點心!嗯,飽了!不對,是撐得不行了!」
楚皇和太后哈哈大笑,都覺得程治傳說中的剛直死板有水分,也是懂得見風使舵的。
禮部尚書張罕見時機差不多了,立刻宣召工部尚書宋應。
「工部尚書宋應前來賀壽,奉上金飾五十件,綾羅綢緞二十匹!」
工部尚書宋應聽宣後立刻進入安寧宮,同樣邊磕頭邊祝福,高聲道:「鶴乘甘露游東海,松坡祥雲挺南山。月滿桂花誕七秩,庭留萱草茂千秋。臣宋應祝太后,壽比天高,福比海深,鳳體安康,萬壽無疆!」
老太后一聽這祝詞,心中也是非常歡喜,立刻賜座賞桃。
待得宮女們把壽禮呈上後,老太后一見居然有這麼多的金飾品,再次鳳顏大悅。
這批金飾品的確製作精良,有的點綴著各種奇珍異寶,閃閃發光,還有的是金包玉,看著就非常奢華。
「好!好!好!哀家對金飾品從來都沒什麼抵抗力,阿嵐這點也像我!有了這些好東西,阿嵐打扮起來一定美如天仙!」
看見精美的東西,老太后第一個想到的永遠都是秦嵐!
再接下來祝壽的可就是其他文武百官了,不過和王羨及六部尚書比,其他官員可沒資格留在安寧宮,都是磕了頭送了禮後直接被引到旁邊的御花園安排就座。
太后壽誕慶賀的流程和民間也相仿,也有御宴招待,不是送完禮就走人,如果那樣的話顯得太薄情寡味,另外也不熱鬧,所以來的人都有座位,只是位置不同。
至於那些搬運禮物的下人們,自有專人進行打賞,之後會統一安排到別的地方。
文武群臣賀完壽後,壽禮可就堆得如同小山一樣高了,各式各樣的禮物都有。
禮部尚書張罕早就派人進行登記造冊,分門別類,該往庫房放的就往庫房放,該留下的就留下,雖然讓人看著眼花繚亂,但也算井井有條。
和宰相及六部尚書比,其他大臣們送的禮雖然也挺精緻走心,但是特別能討太后歡心的還真不多。
送禮可是一個技術活!
宰相王羨和六部尚書對太后的喜好知之甚深,所以送的禮可都是往太后的心上送,就連祝壽詞都是精選出來的,所以讓太后非常高興。
其他大臣可就不一樣了,又想與眾不同,又不能超越王羨他們,倒還真是難,所以有的人乾脆就送黃金白銀,一點新意都沒有。
南楚也有黃金有值美玉無價之說,所以光是王羨及六部尚書就送出不少美玉出來,顯得高大上,神秘莫測,就算沒花多少錢,但是給人的感覺非常好,可比送金銀的大臣們高明多了。
接下來就是皇城世家代表拜壽,這是第二批。
讓楚皇沒有想到的是,李無極、袁古道、曹洪、白逍遙四大家主都親自前來祝壽,而且四人就像約定好一樣,全都奉上白銀一萬兩。
老王爺橫掃各家賭場的事好像煙消雲散了一般,至少從四大世家家主的行為和態度上感覺不出有任何嫌隙的樣子。
老太后見四大家主親自前來,立刻進行了賞賜,把內庫里珍藏的美玉、美酒分別賞了下來。
李無極、袁古道、曹洪、白逍遙四人身份特殊,全部留在安寧宮內就座。
其他小家族家主無一例外全都安排在御花園裡就座。
等這些人祝完壽後,京城外的隱世高人或大門大派也陸續前來賀壽,算是第三批。
只是和世家的出手相比,這些人的壽禮也就和刑部尚書程治差不多,頂多就是噱頭好,什麼開光符了,什麼長壽珠了,什麼祈福水了,什麼萬民冊了……全都是可有可無的東西。
不過,只要高人能來,那就是表明南楚國運昌盛,所以這些人送的還沒賞的多,也算皆大歡喜。
太后和楚皇之所以很重視隱世高人和大門大派代表,是因為南楚軍中很多身居要職的人都或多或少和這些門派有關,所以才特意多賞賜了他們。
學會文武藝,貨賣帝王家!
這話可不是說說而已!四國之亂早就造成了人才斷檔,人才流失,所以很多大門大派培養出的人極其搶手的,早就和朝廷產生了千絲萬縷的聯繫。
這就是四國最初無論怎麼打殺很多門派卻能安然無恙的原因!
一個大門大派培養的弟子並不局限於本國人才,所以這些人一旦學成後有可能就各奔東西,不過有一樣,那就是師承相同,所以就算在戰場上拼得你死我活,但很少出現禍亂師門的情況,否則就會遭到很多勢力的聲討。
也正是因為很多宗門有著這樣的優勢,如同亂世中的避風港,所以更加促進了宗門廣納人才,從而越來越壯大。
南楚正是用人之際,所以借太后壽誕之際,可沒少給能夠得上的宗門發邀請柬,為的就是拉攏這些宗門人才。
拉攏的手段當然就是賞賜!不但太后賞,楚皇也賞,全都是真金白銀往出拿!
有的極其特殊的門派還會被暗裡賞賜一些銀票,目的不言而喻,就是有所區分。
在這點上,太后和楚皇還是非常大方的。
賀壽進行到這裡已經日上三竿了,整個過程也都是歡聲笑語,但是就在北趙使團馬上就要覲見之際,八百裡邊關急報接連傳來!
一驛過一驛,驛騎如星流。平明發咸陽,暮及隴山頭。
八百里加急文書不是隨便用的,一般都是邊關在生死存亡之際才會發出。而這樣的文書一旦發出,就必須得按最快的速度送達,累死人累死馬也不能耽擱。
南楚驛站間隔是三十里,每個驛站裡面都有很多馬匹隨時可以換乘,甚至連人也可以換,以保證八百里加急文書能快速抵達京城。
這樣的文書一旦發出,中途誰都不能阻攔,否則就有可能耽誤大事,輕則入刑,重則殺頭。
今天雖然是太后的壽誕之日,可八百里加急文書可是片刻都耽誤不得的,必須要以最快的速度送到皇帝手中,所以儘管日子特殊,送信的人也被帶到安寧宮。
太后並不知道南楚三面都有戰事了,因為所有人都對她保守秘密,為的就是不讓太后操心,好好過一個生日。
楚皇通過密報得知又有多個八百里加急不約而同送達,知道這是西秦和東齊故意選擇這個時間給他填塞,心中怒不可遏。
宰相王羨和兵部尚書藉故也離開了安寧宮,和楚皇來到宮外。
當君臣三人看了加急文書後都是容顏大變,因為東、西、南三線戰爭之殘酷出乎意料。
昨天楚皇還和大家商討對策,最初大家以為東齊和西秦是算準了太后壽誕之日來搗亂的,就算不能占得便宜也要噁心一下楚皇。可從今天的戰報來看,三線戰場已成絞肉機!
東線青龍關葫蘆谷邊界處,雙方人馬僵持不下,爆發了幾十次衝突,已經造成幾千傷亡了。
西線虎口關也是岌岌可危,不但西秦動用了大量人馬,而且還派出很多高手秘密潛入城中,大搞破壞,一度引發各種騷亂,簡直是內憂外患。
南線也不容樂觀,惡魔島和海盜灣聯手,居然攻城拔寨,奪了不少地盤。
這些惡魔向來心狠手辣,殺人不眨眼,他們所過之處就如同蝗蟲過境,寸草不生,簡直把人間變成地獄。
楚皇昨天就思索要不要暗裡放回李敖,因為不放回他,白虎關則處於危險之中,畢竟李敖才是玄天軍的主心骨。
可是放回李敖,那麼君臣二人定的瞞天過海之計就泡湯了,再想揪出幕後之人可就難了。
昨天王羨已經表態要派出玄天軍,可畢竟這才是昨天的事,今天太后壽誕之日,很多事只能往後推遲,不能立刻實施。
各世家派出多少人,誰來統帥,一切的一切還沒有定論,所以當多封急報一起到達時,君臣三人能不變色嗎?
宰相王羨知道這時候如果還拿不出主意來,楚皇非得大怒,於是諫言道:「陛下,東西線戰事吃緊,不能沒有援軍,否則於軍心不穩!我建議立刻將東西線附近城鎮的守城人馬調出,立刻馳援兩線,只有這樣才能做到速度最快!至於朝廷的大軍,最快也得幾天後才能開拔,遠水救不了近火!」
兵部尚書李道通也道:「陛下,宰相所言甚是!東西兩線附近有大小城池二十幾座,有駐軍的地方多達八處,如果緊急抽調人馬的話,不出三天就能到達前線作戰!」
楚皇不是沒有這種打算,只是這樣有風險而已。
兩國交兵,虛虛實實,真真假假,最怕的就是被人家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青龍關和白虎關是最邊界的要塞不假,但可不是唯一的城池,只是地理位置更為重要而已。
其他城池不是不重要,只是城小路窄,並不適合大隊人馬通行,就算被奪取去也不算損失巨大。不像青龍關和白虎關,如果丟失,敵方大軍就可以暢通無阻般殺進來。
但有一樣,東西兩線的其他駐軍的城池如果丟失的話,青龍關和白虎關都會處於腹背受敵的險境,這就是楚皇遲遲沒調兵的原因。
如果在平時,南楚只要受到兩線攻擊,北趙就會出兵襲擾一方,讓對手不敢和南楚魚死網破,怕被北趙漁翁得利。
只是這次兩線戰爭來得極其突然古怪,又趕上北趙太子進京祝壽與聯姻,所以北趙都把精力轉移到這事上來了,並沒有及時出兵襲擾。
另外從戰略上講,南楚大軍都未集結馳援,北趙不可能比南楚還積極,自己主動捲入戰爭。
楚皇思考再三,覺得實無更好的辦法,於是立刻宣旨,讓東西兩線八大駐軍統領接到聖旨後即刻馳援青龍關和白虎關,之後靜待朝廷大軍到來。
處理完八百里加急文書後,時間可就又過去了好一會。
楚皇和兩位重臣都不在現場,祝壽環節只能等上一等,所以就把北趙太子一行人晾在外面了。
好在寒山城整體氣溫偏低,否則就是曬在外面了。
就在禮部尚書張罕焦急地等在門口時,北趙太子從遠處帶人「殺」來。
趙喆身份特殊,可不是一直等在太陽下,而是一直由太子秦堅、二皇子秦仁、三皇子秦信以及禮部官員陪同,在離安寧宮不遠的一個偏殿內等候。
其實,他們本不用來得那麼早,先在騰龍閣候著就行,自有禮部官員隨時通報,時間差不多再動身也不遲。
可是北趙太子卻是一個急性子,聽到司天監的九聲鐘響就帶人出發了,秦堅根本勸不住。
太子秦堅見趙喆如此堅持早去,覺得他不辭辛苦等待也不想遲到一點點,很是識大體,懂禮數,還不算太討厭,於是就答應下來,和他一同進了皇宮,暫時歇腳在這個偏殿裡。
但是秦堅想錯了,因為趙喆根本就不是很好相與的人!
在偏殿時趙喆就發了幾遍牢騷,因為這裡並沒有事先準備好茶水點心,說南楚根本就沒把北趙使團放在眼裡。
秦堅、秦仁以及秦信雖然解釋又解釋,可是趙喆這個傢伙性情暴躁易怒,根本就不聽,還踹翻了桌案,讓現場一度混亂不堪。
太子秦堅何時受過這等氣,本想甩袖而去,可一想到楚皇的吩咐,只能忍氣吞聲,暗氣暗憋,好言相勸,又命人趕緊送來茶水點心,這才熄了趙喆的火氣。
不過,這才是秦堅噩夢的開始!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