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 軍望楚

  淮安城。

  輜重大車源源不斷,進出城池。

  城中兵馬,或操練,或防備,沒有空閒偷懶的戰兵,井然有序。

  淮安將軍衙門,大堂外。

  褚武成率領李廷元以及淮安軍中將軍八人,跪在地上,聽著前方太監宣讀聖旨。

  等聖旨宣讀完畢之後,老太監一臉客氣的走上前去,把聖旨交給了褚武成。

  「這!!!!」李廷元抬起頭來,一臉愕然。

  褚武成與其餘將軍,都很鎮定,少數露出喜色。

  卻是褚武成暗中透露給了將軍們。而李家父子在楚國軍中很有威望,李廷元的能力,也獲得眾人的認可。

  現在章武皇帝順水推舟,是加強了淮安城的人心。

  「恭喜李將軍。」褚武成伸手接過了聖旨之後,立刻對李廷元躬身行禮。

  「恭喜李將軍。」眾將也緊隨其後。

  「褚將軍,我。」李廷元一臉苦笑,滿心慚愧,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了,自己這個敗軍之將。但是一股難言的感動,以及一團火焰,在他心中升起。

  感動褚武成的厚愛,感動章武皇帝不僅沒有問責他兵敗濟南,反而委以重任。

  復仇的火焰,燃燒的旺盛。

  吳年。

  漢軍。

  我要在淮安,阻擊你。

  保住楚國,並最終滅亡你。

  李廷元雙拳緊握,一雙虎目之中,綻放出了驚人的光芒。

  事情就這麼確定了。

  但是淮安將軍的官職,還需要交接。

  褚武成做主,讓屬下的官員負責招待傳旨太監。然後在城中校場,召集三萬精兵。

  向戰兵們宣布了官職變化,並表示自己全力支持李廷元。

  褚武成雖然自稱

  能力不足,但在淮安這段時間,做事帶兵都很公允,在軍中有威望。

  加上李廷元也有名望。

  他的話增強了軍隊的信心,提高了士氣。

  「李將軍。李將軍。李將軍。」

  在三萬戰兵的歡呼聲中,李廷元正式成為了淮安將軍,負責鎮守淮北重地,也是江淮防線之中的重中之重。

  淮安城。

  子承父業,成為抗漢大將。

  褚武成為副。

  與此同時。章武皇帝往江淮防線、湖廣防線不斷的運送兵力、糧草、輜重,加強北方、西方的防禦力。

  在沿海地帶加強海防。

  楚國完成了戰略收縮,不求進攻,全力防禦。

  而江南之地,物產豐富,人口眾多,尤其糧食產量。

  在很長的時間,都是華夏王朝的糧倉。

  通過發達的水路運送糧草輜重,也大大的減輕了後勤的負擔。

  隨著防線穩固,熊無我兵敗身死,中原被漢軍攻占的影響力,漸漸消散。

  使得楚國上下,又恢復了信心。

  恢復華夏無望,但半壁江山。

  還有希望。

  楚國如火如荼的自救。

  漢庭當然也沒有閒著。

  吳年設置的地方巡撫、布政使等官員,在中原慢慢的建立統治,加強統治。

  漢軍也按照吳年的命令,大舉南下。

  當然,問題也有。

  漢庭新得中原,為了爭取人心

  ,照例實行免稅政策。

  熊無我、三城的軍糧雖多,但降兵也多,漢軍兼併了他們,但在後勤上沒有撈到太大的好處。

  漢軍的軍糧,還是需要從南陽、陝西、河北運來。

  漢軍兵鋒到達江淮,糧路拉長。

  中原地區,水泥路、鐵路的建設,需要時間。漢庭不得不用輜重大車,調遣民夫從河北運送糧食南下。

  後勤的負擔,大大增加了。

  不過,漢軍國力實在太強。加上河北地區鐵路網的完善。

  這也只是小麻煩。

  漢庭在北方的常規野戰軍、黃河水軍、海軍萬戶,前後相連,舟船望不到邊際,浩浩蕩蕩南下。

  軍淮北,零餘縣。

  漢軍前鋒大將,在零餘縣城南的空地上,徵用了許多民田,建造水陸大營。

  南望江淮。

  這日上午,天空布滿了烏雲。

  大內侍衛、天子近臣、隨軍太監簇擁著天子鑾輿,浩浩蕩蕩的到達了漢軍大營。

  漢軍諸將列在營門兩旁,恭迎天子大駕。

  吳年沒有下車,令諸將隨駕。大隊人馬來到了中軍大帳外。吳年率領文武大臣,進入大帳坐下。

  吳年走到了御座上坐下,笑著對眾人說道:「想不到李廷元這小子,竟然做了楚朝的淮安將軍。」

  「對面的章武皇帝,還是有些氣運的。」

  帳內文武,齊齊轉頭看向了大將馮沖。

  當時天子可是把攔截的任務,交給了這位騎兵大將的。

  雖然馮沖的兵力,只有萬戶。而且經過與熊無我大戰,減員了不少,防守中原很吃力。

  但這責任,還是得背。

  馮沖在朝中幾乎沒有朋友,千夫所指。面對這麼多的指責的目光,頓時撐不住,打算站出來為自己辯解幾句。

  「好了,好了。寡人只是隨口說一說。」吳年沖馮沖擺了擺手,提前堵住了這老小子的嘴。

  「陛下。現在內河水軍、海軍、馬步軍都已經集結完畢。該如何進攻楚國,請陛下示下。」

  北條氏政站了出來,紅光滿面的請求道。

  眾文武都是神色振奮,面朝北方抱拳彎腰。

  「寡人也是剛來,先穩一穩。派遣出皇城司探子,探聽楚國虛實。搜集情報,查出楚國防線的薄弱之處。」

  吳年擺了擺手,笑著說道。

  來都來了,就不急於一時了。

  探子、刺殺、策反、離間。

  這些上不了台面的手段,先用上。

  君令如山。

  「是。」群臣沒有多言,拱手應是。

  吳年長途跋涉來到這裡,舟車勞頓,精神頭有些不濟。便打算散會去休息了。

  忽然,他想起來一件事情,抬頭對北條氏政說道:「這裡的地名不好聽。」

  「改為望楚。」

  「建武二十六年。」

  「寡人提百萬之眾,御駕親征,軍望楚。」

  「是。」北條氏政彎腰一禮,大聲應是。

  吳年笑著點了點頭,一揮衣袖,宣布散會,前往後帳歇息。

  大將們各自散去,回去本營領兵。

  隨從近臣有人離開,有人留下值班。

  北條氏政讓人磨墨,寫下了吳年的命令,發往朝廷。

  建武二十六年。

  天子軍望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