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昌明記得自己年輕時,鎮上大概有2ooo多人,幾乎家家戶戶都做毛筆。|2
大都是家庭小作坊的生產類型,女的做筆頭,男的修筆。
善璉有座萬安橋,每到趕集的時候,鄉下人就把自己家裡做的湖筆擺在萬安橋附近賣,非常熱鬧。
善璉是個小地方,本地文人並不算多,大量的湖筆都是依靠筆莊在銷售。
建國前,在全國各大城市,幾乎都有善璉人經營的筆莊,比如帝都的戴月軒,上浦的周虎臣等。
依靠這些筆莊建立的商業網絡,湖筆的銷售範圍慢慢擴大,影響也越來越大,最終成為中國的「筆都」。
三輪車穿過一條仿古街,停在了一個古色古香的牌樓門口,這就是他們本次的目的地——善璉湖筆廠。
湖筆廠的原址是當地人紀念蒙恬的蒙公祠。
走進廠區,在中庭的院子裡,有一尊雙羊的雕塑,原型就是善璉湖筆廠的雙羊商標,這也成為上乘湖筆的重要標誌。
劉昌明帶張天元走上臨近的一座小樓。
上到第二層,只見走廊上曬著幾十盤洗淨的羊毛,一撮撮羊毛像是豆腐一樣整齊排列著,散出動物的膻味。
隨後張天元跟著劉昌明進了車間,這才看到了湖筆製作的全過程。
今天的善璉湖筆廠,除了生產湖筆外,實際上已經成為一個湖筆展示區——各個工作環節都有清晰的解說,引導你了解從筆料區分、筆頭製作、裝套、擇筆到刻字等主要環節。
同一般毛筆僅有17道製作工序不同,湖筆一共有12o道工序。
看一支毛筆好壞,關鍵就是看毛筆的「鋒穎」,在水盆前,劉昌明坐下來給張天元演示了「擇筆」這個過程——他靠著一把小刀,將毛一根一根地梳理開來,放在接頭管上。
他告訴張天元,得把折毛、病毛、無鋒的毛都切掉,做到「光、白、嚴、直」四大要求,才能稱得上是一支好湖筆。
一邊擇筆,劉昌明一邊解釋說:「好的短鋒必須要跟筍一樣,而長鋒則必須要像竹葉一樣。」
所以擇筆工必須對每根毛進行分析,「如果一支筆的『鋒穎』是1公分,那它所有毛的峰穎都要是1公分,一層一層地貼上去,總共有3層。」
根據山羊毛的不同特質,羊毛又被筆工細分為19個品種,他們必須熟悉每個品種的特點,唯有如此才能在處理時做到得心應手。
經過嚴格擇筆工序的毛筆,「鋒穎」完美無缺,筆尖才能既富有彈性又不會開叉。
讓張天元頗為意外的是,雖然劉昌明能精準地分辨出各種類型的毛筆分別適應的字體,但他並不會寫毛筆字。
而他制筆的信心,來源於湖筆通過千百年累積形成的精細而熟練的工序分工,每一種湖筆的從原料、造型到做法,都經過老師傅們世世代代的試驗,早就已經固定下來,一支毛筆只要嚴格按照傳統工藝來做肯定好寫。
劉昌明的這番話,讓張天元對「匠人」這個概念又有了全新的理解。
文房四寶中,向來有「筆墨紙硯」之序。
之所以把筆放在位,皆因制筆太難。
黃庭堅曰:「唯筆工最難……研得一,可以了一生。墨得一,可以了一歲,紙則麻楮藤竹,隨其地產所宜,皆有良工。」
但是制毛筆太難了,因為,對每個筆工來說,都有要嚴格遵守的「三義四德」。
所謂「三義」,是遵守製作工匠技藝要秉承「精、純、美」的準則;所謂「四德」,是指生產出的成品湖筆要「尖、齊、圓、健」四德齊備。
「善璉毛筆一直到現在都是由純手工製作,湖筆雖小,但制筆卻是一個系統工程。每支湖筆從原料進口到出廠,都要經過擇料、水盆、結頭、裝套、擇筆、刻字等十二道大工序,而每個大工序,又可被分解為少則二三道,多至二三十道小工序。」
張天元驚嘆於湖筆的精美。
問其所以然,劉昌明機關槍一般說出了一堆專業術語。
這讓剛剛理清頭緒的張天元思維又如墜入迷霧。
看到張天元的迷惑,劉昌明把他領進一棟三層的大樓觀摩湖筆製造工序。
走上二樓,陽台上的一幕立時把張天元給唬住了:幾十個竹欄棚一字排開,每個欄棚里都曬滿了如同水餃一般的毛絨疙瘩。
張天元趕緊拍了一張照片在微博上曬。
蘿蔔頭、乾魚?小夥伴們開始自由想像。
沒等張天元公布答案,旁邊有人就開始驚呼:「好多水餃!」
他這聲落後一秒鐘,房間裡出山呼海嘯般的笑聲。
善璉有句形容事情難做的俗語:「毛筆一把毛,神仙摸不著。」
而湖筆筆工做的就是「神仙摸不著」的理毛工作。
想把自由生長的狼毫、兔毫、羊毛做成蓄墨聚鋒的湖筆,難度可想而知。
小小筆頭上的每一根兔毫、羊毛都是「千萬毛中揀一毫」得來的。
就拿水盆工藝來說,真正要做好,少則三年,多則十載。
好在湖城筆工們從來對自己的工作都是「從一而終」。
無論是水盆、擇筆,還是刻字,要麼不干,要干就是一輩子。
在張天元觀摩的間歇,廠長拿出一本黃的相片,那是上世紀七十年代拍的黑白照片。
看到相冊,老頭老太太們不約而同地圍了上來。
「這個是我?你看那時皮膚嫩得像豆腐似的!現在真是干樹皮啊!」
「這不是我剛剛被師傅允許執刀刻字時拍的麼?沒想到這一刻就是五十多年啊。」
……
老筆工們,進廠時都是靚麗的少女、陽光的帥小伙,但如今已經成為了白蒼蒼的老人。
當時他們沒想過會幹這麼長時間,但是乾的時間長了後,就沒想過要離開。
制湖筆是一門有一百多道工藝分工協助的技藝,每一道工序都不可或缺。在一起協作久了,工作之外的生活,大家也成為一個都不能少的親朋至友。
從湖筆廠出來後已是下午兩點。
劉昌明有些累了,建議張天元去湖筆街轉轉,因為國營的湖筆廠是善璉湖筆的**型存在。
要了解真正的湖筆,就得拜訪湖筆街那些民營的筆莊,他們的生活才是湖筆真正的生態。
於是張天元決定在湖筆街入口處找了一家旅館住下,竟然現不同尋常處—整個湖筆街空無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