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7章 朱棣發飆

  八千萬兩銀子!

  這才是鹽政收入的標準數字。

  然而朝廷每年的鹽稅收入卻僅僅只有一千餘萬兩。

  就算是刨除掉運輸損耗和人工損耗,雙方差距也不應該這麼大!

  整整七千多萬兩銀子,落入了誰的口袋?

  「你說什麼?」成國公朱能一驚,奪過小本本一看,頓時勃然大怒。

  十萬萬斤鹽,每斤一百文,除掉成本消耗,真正利潤在八千萬兩銀子!

  但是,朝廷每年的鹽稅收入,卻不過一千餘萬兩!

  還有七千萬兩銀子呢?進了誰的口袋?

  金忠、蹇義等朝堂重臣同樣滿臉鐵青,有些難以置信。

  鹽稅暴利,他們一向知曉。

  但是誰都沒有想到,真正的大頭,卻落了別人的口袋,朝廷甚至連一半都沒有!

  這個數據對比,未免太嚇人了些!

  朱棣見狀冷聲笑道:「你們以為這開中法裡面,只有那些商賈吃得滿嘴流油?這麼大一筆款項,他們是沒膽子吃下去的!」

  「的確,開中法是利國利民的國策,但是現在,它已經成了某些人斂財的工具,到了不得不革新的時候了。」

  群臣一陣沉默,先前他們還不覺得有什麼問題。

  但是清晰的數據擺在眼前,他們才明白這裡面的問題大了!

  鹽政收入,這可是國朝的支柱收入,除了農稅就是鹽稅!

  結果現在鹽稅裡面暴出這麼大的醜聞!

  而且還是皇帝陛下親手掀開的醜聞,那問題可真就鬧大了!

  皇上打仗都沒錢,整日還得看夏元吉臉色。

  現在倒好,原來是有人貪了他的銀子!

  試想一下,皇帝陛下會怎麼做?

  不少心裡有鬼的朝臣,已經開始瑟瑟發抖了!

  朱棣看向了楊士奇,他早就已經將李弘壁的奏章,私下交給了楊士奇。

  而楊士奇也是李弘壁選定的新鹽法推行之人。

  畢竟,這種改革之事,成功了足以功成名就,流芳百世了!

  當然失敗的話,那就是粉身碎骨,必死無疑了。

  不過楊士奇背後還站著李弘壁和朱棣陛下,所以他是不可能失敗的。

  感受到了皇帝陛下的目光,楊士奇當即出列朗聲奏道:「陛下,臣有本奏!」

  「鹽法之設,其重在於足邊,其要在於寬商,其本在於恤灶,其用在於惠民!」

  李弘壁這開篇第一句話,就述明了開中法的重要性。

  「鹽制之立也,本在養灶,用在實邊,要在通商不實邊終不可以利用,不養灶終不可以生財,不屯田終不可以裕邊需,不通商不塞販終不可以足榷。」

  第二句話,再次強調,開中法不是為了撈銀子謀利,而是為了通商實邊養灶!

  僅僅只是這兩句話,就成功打動了金忠、蹇義、夏原吉這些朝堂重臣。

  「惠商利國、恤灶體民、義利並重」,這是李弘壁這篇奏章的核心內容。

  惠商利國,就是鹽商可以通過開中法從中謀利,而國朝則可以免去輸送糧食到九邊軍鎮的損耗;恤灶體民,就是體恤作為鹽業生產者、鹽場灶民的生存處境,關注並努力解決灶民問題;義利並重,就是在不違悖道德的基礎上,重視鹽利的價值,肯定官員的理財才能與百姓的逐利之心。

  輸糧開中,在於調動了百姓運送軍糧的積極性,不足之處就是讓利給鹽商,減少了政府的收入。

  但輸糧開中制的有利之處遠不止節約國力民力,還促進了邊境的開發,因為開中制一出,鹽商為了節省運糧成本,就招募大量農民青壯在邊境附近開荒種地,充實了國朝邊境軍鎮,穩定了各大軍鎮的糧食價格,對國朝邊鎮的穩定和開發具有積極意義。

  但是,時至今日,因為達官顯貴、皇親國戚盯上了這食鹽利潤,因此鹽政正在不斷敗壞。

  李弘壁舉了一個很是粗淺的例子。

  運輸於河套米豆值銀九十四萬兩,草六十萬兩,每人運米豆六斗,草四束應用四百七萬人,約費行資八百二十五萬兩。

  運一百五十萬的軍需,路費需要八百多萬兩,足以看出往邊鎮運糧成本之高!

  邊鎮駐軍越多,糧草購買和運輸花費就越大,這筆銀子是無論如何也不能省的。

  但是現在大明邊境暫無戰事,至少五十年內都不會爆發什麼大規模戰役,所以為了減省朝廷軍費開支,接下來要做的這一步就是軍兵分離。

  衛所軍專門負責屯田耕作,而精銳戰兵則是負責征戰四方,這種模式配合之下,才能確保大明財政不會被軍費所拖垮。

  與此同時,鹽法也必須進行改革,將官員從鹽法裡面徹底踢出去,食鹽售賣流程越是精簡,官員貪腐的機會就越少,朝廷能徵到的鹽稅就越多!

  只要控制好了兩頭,鹽場與鹽商,那麼朝廷每年的鹽稅收入就會保持在一個穩定水平,至少遠比先前高出數倍不止!

  另外,李弘壁還藉助楊士奇之口,敘述了一個鹽場灶戶的悲慘一天。

  從天不亮就要起床準備吃的開始,準備好了吃的然後急匆匆地趕到海邊煮鹽,這一天要煮兩鍋鹽,一鍋鹽要煮三個時辰,也就是這個灶戶得從天不亮干到深夜!

  辛辛苦苦,起早貪黑地煮一天鹽,還要飽受著煙燻火燎的摧殘,最終只能賺個十文錢,哪怕天天如此,也根本不夠交那鹽稅的!

  然後,奏章裡面,又詳細計算了一下灶戶這辛勞一天的所得,煮三個時辰一鍋鹽可以得四斤鹽,賣出去最高二十文,除掉煮鹽所用的柴火錢五文,除掉官差衙役的抽成五文,他們還可以剩下十文錢,再除掉準備的吃食成本,一鍋鹽最多可以賺五文,兩鍋鹽就是十文錢……

  當楊士奇念到這兒的時候,整個大殿已經是針落可聞。

  朱棣臉色鐵青,徑直從陛階上走了下來。

  他看向剛剛還在激烈反對的這些官員,絲毫不掩飾自己的殺意。

  「原本朕還在想著,百姓子民不易,所以要輕徭薄賦,要推行仁政!」

  「可是現在朕才知道,不管朕如何輕徭薄賦,不管朕再怎麼推行仁政,最後都只會白白便宜了你們這些士紳縉紳,老百姓肩上的擔子還是一樣重,他們的日子還是一樣的苦!」

  「既然如此,那朕就要從根源上面解決問題!」

  此話一出,群臣瞬間膽寒。

  可不等他們開口,皇帝陛下就直接下令了。

  「傳旨,鹽運司所有在品官員,上到轉運使下到刀筆小吏,全部打入詔獄接受審查!」

  「六部百司與鹽政涉及官員全部停職接受審查,吏部遴選出一批清正廉潔的官員補充空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