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1章 漢武帝和隋煬帝

  「戰爭只是政治的延續?」

  聽見這話,朱高熾頓時眼前一亮。

  他終於找到和李弘壁的共同點了。

  這位太子爺那可是出了名的鴿派,堅決反對戰爭!

  有那打仗的錢糧,拿去發展民生造福子民不好嗎?

  朱棣和姚廣孝也陷入了沉思,暗自琢磨著這句話。

  越是琢磨,就越是覺得有些味道。

  「弘壁,詳細說說?」

  李弘壁先是掃了眾人一眼,隨即問道:「最簡單的一個問題,我們打仗的目的是什麼?」

  聽到這話,眾人一愣,有些回不過神來。

  打仗的目的是什麼?

  這還用問嗎?

  保家衛國,造福子民啊!

  小太孫立馬伸出小手,高聲道:「為了百姓!」

  「因為蒙古韃子經常劫掠襲擾百姓,所以我們才要揍他們!」

  朱瞻基尚且年幼,所以想法還很稚嫩,卻顯得很是淳樸。

  「沒錯,我們打仗是為了百姓!」

  李弘壁再次肯定了朱瞻基的說法,這讓小太孫頓時喜笑顏開,滿臉驕傲之色。

  朱棣並沒有吭聲,他隱約察覺到李弘壁要說什麼了。

  「正是因為百姓能夠安穩的生活,所以我們才要發動戰事,才要肅清漠北草原,打出一個萬世太平!」

  「可這並不意味著,我們要為了打仗而打仗,比如為了肅清漠北,便屢次出動大軍揮師北伐,這樣蒙古韃子是被打怕了,但是百姓呢?」

  「戰事一旦開啟,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那就需要徵召抽調大量的民夫苦力前去輸送錢糧輜重;而打仗自然需要將士,他們能否安全歸來暫且不談,光是這些被抽調的將士和民夫,就足以讓大明損失慘重了。」

  「因為我大明是農耕社會,民夫青壯都是家中耕作的主要勞動力,他們被抽調去打仗輸送錢糧輜重,家中農事自然就要耽擱,結果就是糧食減產,生產力大幅度下降,百姓就會心生不滿,戰事越頻繁,百姓的不滿就越是洶湧,直至最後民怨沸騰揭竿而起,那王朝距離崩塌也就不遠了,隋煬帝楊廣就是這麼把自己玩死的!」

  隋煬帝楊廣!

  聽到這個名字,在場眾人都變了臉色。

  「咱們可以將漢武帝和隋煬帝做一個對比,這也是最好的例子。」

  「漢武帝繼位後,在政治方面,創設中外朝制、刺史制、察舉制、年號,頒行推恩令,頒布太初曆,加強中央集權;經濟方面,推行平準、均輸、算緡、告緡等措施,鑄五銖錢,壟斷鹽鐵、酒類經營,抑制商人勢力;文化方面,「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設立太學……這些都是漢武帝雄才大略的體現,當然僅僅是這些漢武帝被尊為千古一帝自然是不夠的,漢武帝人生中最精彩的部分就是對外戰爭。」

  「漢武帝對外積極擴張,大破匈奴,平定閩越、南越、衛氏朝鮮,開發西南夷,經營西域,開闢絲綢之路……尤其是在對匈奴問題上,漢武帝進行了三次大規模的攻打匈奴。從漢武帝親政到漢武帝晚年,一直都在攻打匈奴,可以說從沒有放棄打擊匈奴。」

  漢武大帝,千古一帝。

  這是無可爭議的事實!

  中原王朝的版圖基礎,都是自漢武帝而始!

  「而我們再看看隋煬帝楊廣,楊廣在位期間,經濟上在前人修的眾多運河基礎上疏浚修隋朝大運河;政治上營建東都洛陽,遷都洛陽;改州為郡,又改度量衡依古式;改革官制、頒布《大業律》;文化上推崇儒家思想,繼續沿用科舉制……這些和漢武帝文治方面所做的事情不相上下,很難置信是不是?」

  「那咱們再看看隋煬帝的武功方面,在對外上楊廣也頻繁發動戰爭:遠征吐谷渾、征林邑、征契丹,大宴突厥、征流求、三征高句麗……可以說也是戰爭不斷,那為何隋朝會二世而亡呢?」

  同樣是文治武功,同樣是戰爭不斷,為何漢武帝被尊稱為千古一帝,而隋煬帝則是出了名的暴君昏君呢?

  「其實,漢武帝和隋煬帝是差不多的。」

  李弘壁給出了一個尤其極端的評價,聽得在場眾人眉頭緊鎖。

  「之所以會有這麼多的不同,是因為漢武帝成功了,而隋煬帝失敗了。」

  「首先是和家底有關,無論是漢武帝還是隋煬帝都不是開國皇帝,他們之所以能做這麼多事情都是因為前人留下了眾多的家底。」

  「不過漢武帝家底更厚,因為他繼位時西漢已經統治了有近百年的時間了,而且漢武帝之前、漢文帝與漢景帝兩位明君輕徭薄賦、勵精圖治、與民休息,聯手開創了文景之治,倉廩足錢糧富,所以漢文帝家底豐厚。」

  「可是到了漢武帝晚年,重刑罰,窮奢麗,弄鬼神,迷信神仙,熱衷封禪和郊祀,巡遊各地,揮霍無度,多次賣官鬻爵,再加上連年征戰不斷,致使國庫空虛民怨四起,關東流民達二百萬,百姓造反頻繁,逼得他不得不下罪己詔……」

  李弘壁戛然而止,轉而談到那隋煬帝楊廣。

  「而隋煬帝繼位時,只不過是第二代皇帝,家底遠沒有漢武帝時期的家底豐厚,統治根基也不穩固,可隋煬帝偏偏好大喜功,他所做的事情都消耗巨大,西漢還是可以承受,但隋朝根本承受不了,漢武帝後期已經民不聊生了,但還有補救的機會,不過隋朝的後期根本沒有補救的機會,所以隋朝二世而亡了,西漢卻依舊傳承了下去!」

  「咱們做個大膽的假設,如果將漢武帝和隋煬帝調換一下位置,那隋煬帝還會是那個暴君昏君嗎?漢武帝還會是那個千古一帝嗎?」

  這個問題,沒有答案,卻發人深省。

  朱棣好幾次張了張口想要說些什麼,可是最後卻都沉默了。

  「當然,二者結局不同,還有其他原因。」

  「比如隋煬帝不但好大喜功而且急躁,漢武帝在位五十四年才做了這麼多事情。而隋煬帝在位十四年做的事情並不比漢武帝少,結果就是社會生產力跟不上,直接就會崩盤!」

  「再比如對外戰爭的結果不同,漢武帝是打一次贏一次,更是培養出了衛青霍去病這樣的名將英豪,百姓雖然苦不堪言可是聽到勝利戰果到底是高興的;而隋煬帝就不一樣了,幾乎是打一次輸一次,即使是勝利也都是於國無利、無關緊要的小勝,而且隋煬帝遠征高麗損失巨大,全國的精銳將士都喪失殆盡了,也直接演變成了帝國毀滅的……契機!」

  「究其根本,還是因為社會生產力,可以直白理解為糧產水平!」

  李弘壁總結了一下。

  「生產力足夠,那麼不管打不打仗,百姓都可以吃飽穿暖!」

  「生產力不夠,朝廷還要一味發動戰爭,那麼結果就只能是加速王朝的……滅亡!」

  「生產力決定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