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0章 朱棣那些飽受詬病的御駕親征

  李弘壁看向朱棣。

  他之所以提出這個計劃。

  其實也是想打消朱棣北伐的心思。

  因為,勞民傷財,徒耗國力,沒有必要!

  朱棣是個戰爭狂熱分子。

  為什麼會這樣?

  因為朱棣得位不正。

  無論他怎麼篡改史書,無論他如何文過飾非,後世子孫也會知道,他朱棣是靠靖難之役,搶了侄子朱允炆的皇位登基!

  朱棣就好比李唐王朝的李世民,一個搶了大哥的皇位,一個搶了侄子的龍椅,一樣得位不正。

  所以他們都迫切地想要向世人證明,自己才是天命所歸,通過卓越的政績,為自己即位取得合法性,讓世人認可。

  那麼,對於一個帝王的評價,最看重的標準,便是文治武功!

  文治方面,朱棣疏浚大運河,掏空國庫修永樂大典;至於武功,五征漠北,郡縣安南,七下西洋……

  明成祖朱棣,東掌女真,西握吐番,南統交趾,北御蒙古,幅員遼闊,在位二十二年,開創了永樂盛世,奠定明朝基業,公認為明朝開創於太祖朱元璋,成就於朱棣,歷史評價,遠邁漢唐,百王所莫並也。

  他與唐太宗李世民一樣,都是得位不正,卻又通過自己的努力,成為了千古一帝!

  可是問題在於,朱棣五征漠北,意義確實不大啊!

  第一次是永樂八年,明軍在飛雲山大戰中擊破五萬蒙古鐵騎,蒙古本部的韃靼向明朝稱臣納貢;第二次是永樂十二年,明軍在忽蘭忽失溫擊敗據險而守的瓦剌首領馬哈木,追至土剌河,馬哈木逃遁,瓦剌戰敗,朱棣大勝詔告天下。

  前二次北征意義重大,打殘了韃靼部落,又打廢了瓦剌部落,鞏固大明朝的邊防、打擊蒙古殘餘勢力,對於穩定北方邊境的局勢,是具有非常積極意義的。

  可是後面三次,純粹就是無用功了。

  第三次是永樂二十年,朱棣率軍從北京出發,親征蒙古阿魯台所部,明軍經開平向東北方向進軍,於闊欒海北道發現阿魯台部大批輜重,發兵焚燒,收其牲畜班師。

  第四次是永樂二十一年,朱棣再次親征阿魯台,聽聞阿魯台為瓦剌所敗,大軍駐師不進。

  第五次是永樂二十二年,韃靼部再次進犯邊關,朱棣組織進行第五次北伐。

  縱觀朱棣這五次御駕親征,也就前兩次有些實際戰果。

  第一次北征消滅了五萬蒙古精銳鐵騎,促使蒙古本部韃靼稱臣納貢,達到了戰略預期。

  第二次北征,明軍在忽蘭忽失溫與蒙古進行一次規模最大的對決,明軍投入了五十萬兵力,蒙古也有三十萬左右,儘管這次北征沒有獲得全勝,史料上記載為「殺傷相當」,但對於蒙古來說,這次打擊是致命的,因為蒙古的綜合國力遠不及當時的大明,此後蒙古採取了避戰遠走的策略,避其鋒芒不再與明軍正面交戰。

  通過這兩次北征,可以說大明朝基本了解除了北方蒙古的威脅,蒙古也沒有力量對明軍發動大規模的進攻,至於小股兵力的襲擾,不足為患,只要加強北方邊境的防禦,問題不大。

  經過前兩次北征的打擊,蒙古變主動為被動,避免與明軍直接交戰。

  人家又不是傻子,知道大明強盛明軍戰鬥力高強,哪裡還樂意頭鐵地跟明軍死戰。

  打不過我還不能跑嗎?

  掉頭往茫茫草原裡面一紮,明軍上哪兒找去?

  可在這種情況之下,朱棣仍是不依不饒,總是想尋找蒙古主力決戰,看起來好像是朱棣在尋找戰機,實際上一次也沒有找到,並且還在疲憊、嚴寒和飢餓的夾擊下損失巨大。

  朱棣晚年三次北征,客觀地說出兵的動機也值得商榷,或者完全可以不用出兵。

  當時蒙古都是派出小股騎兵襲擾邊塞,並沒有衝破防線進入內地的意圖和實力,這種情況下,朝廷完全可以讓邊境的部隊進行巡視以策應當地的駐軍,但朱棣卻以此為由,令大軍北征。

  而且從戰術的角度來看,朱棣後三次北征也有重大的失誤。

  蒙古的軍隊都是清一色的騎兵,移動速度快,機動性太強,幾乎沒有固定的活動範圍;而明軍主力是步兵,出征只能是一邊走一邊找,在茫茫草原上根本無法找到蒙古主力與之決戰,軍事上陷於被動。

  以步兵對騎兵是明軍先天的缺陷,早在太祖朱元璋統一戰爭中就曾意識到這個問題,發現明軍根本不宜深入敵境,那場嶺北慘敗就是最好的證明!

  所以太祖朱元璋後來調整了戰略,變為嚴防邊鎮、近塞擊敵,這樣明軍雖然不能徹底消滅蒙古,對蒙古也不能給明朝造成大的邊患。

  可是永樂皇帝卻好像打上癮了,就是要御駕親征,而且還是帶病出征,以致於決策失誤,後面三次北伐都沒取得什麼實際戰果,甚至朱棣自己還病逝於北伐途中,據聞當時為了防止漢王朱高煦和趙王朱高遂趁機造反,率領前線大軍譁變,朱棣死後還被封鎖消息用鐵桶悄悄運回大明,也算是可悲又可笑了。

  更為關鍵的是,後面三次北征的時候,大明朝此時已經沒有物質條件來支撐北征。後三次北征軍需糧草已經消耗殆盡,朱棣不得已下令北方各省組織人力,運送大量的糧食來供應北征大軍,並且每一次北征時,總是因為糧食不足而不得不停止前進。

  結果是什麼?

  糧食都被送去前線了。

  民夫都被抽調去運輸糧草輜重了。

  青壯也全都拉到戰場上面打仗去了。

  一次又一次,一年又一年!

  如此一來,天下百姓自然怨聲載道民怨四起,可謂是苦戰事久矣!

  所以說,朱棣「好大喜功、窮兵黷武」也不是空穴來風,尤其是五次北征已讓國家陷入崩潰的境地,國內的矛盾已經到了爆發的邊緣。

  而仁宣二宗之所以罷兵息民,全力收縮戰線發展民生,也是因為這個原因。

  以大明王朝目前的社會生產力,確實經不起三代雄主的折騰!

  除非鄭和及時回國,並且成功帶回土豆、玉米等高產作物,提高大明糧食產量,加速大明人口增長,在人口壓力之下對外發動戰爭,平息大明內部的各種矛盾,這才是真正的前進之路!

  因此,李弘壁才會提出這個對待草原蠻夷略顯歹毒的計劃,試圖改變大明王朝的走向!

  「戰爭只是政治的延續!」

  「戰爭不是目的,咱們不能為了打仗而打仗!」

  「如果有更好的方式,不戰而屈人之兵,難道不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