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章 第三三〇章 機要三處

  第330章 第三三〇章 機要三處

  「總統,齊彬願意走一躺北方草原,去庫倫見一見活佛。只要這位活佛願意倒向華夏。到時候覆興軍進入草原就能夠事半功倍。

  齊彬說的沒錯,草原之上活佛控制著寺廟,寺廟控制著牧民。

  之前在月亮湖畔的烏蘭烏德,那時的淮海軍已經跟這些大和尚打過交道。

  可以看出這些大和尚並不喜歡俄國人,這主要是宗教原因。

  誰也不想自己的寺廟邊上建造一個教堂。而漢人不同, 漢人是道觀拜得,寺廟也能拜,在宗教選擇上完全不挑食。

  現在的草原上,那些王公貴族為寺廟提供保護,從而獲得活佛的支持。

  如果復興軍能同樣為他們提供保護,還能夠讓佛光普照得更遠,那麼也有很大可能獲得活佛的支持。

  羅剎人信仰東正教,沙俄實力滲透到哈薩克草原之後, 東正教也滲透到了那裡,還有布哈兒人和愛烏罕人的真主教同樣也是佛教的巨大威脅。

  活佛不會看不到這一點。

  而華夏人對於宗教則比較包容,這是一直以來,大家的共識。

  「齊彬,草原上的氣候惡劣,你的身體?」

  「多謝總統關心,齊彬的身體已經大好,這要感謝康平大師的幫助。」

  董書恆點頭,原來是經過了康平大師的妙手。看樣子,上次董書恆將他擄到華夏,倒是給了他一個機緣。

  「齊彬明白,總統當初定是看出了齊彬命不久矣,才將齊彬帶到華夏,讓齊彬能夠得到大師的救治。」齊彬再次拜謝道。

  「好吧,齊彬,那你就走一趟吧, 我會讓理藩院派人隨你一同前去,他們中有些人對烏里雅蘇台的情況了解的更加細緻。」

  「那就再好不過了,多謝總統。」

  兩人又談了一會兒, 董書恆對齊彬的能力越加的認可。

  董書恆給了齊彬一個總統府參事的頭銜,方便他為自己辦事。雖然不是什麼具體的官職,但是其實際上的地位卻是非常高的。

  今天兩人並沒有談到日本的問題,只說了烏里雅蘇台,齊彬覺得這是董書恆給自己的一場考驗。

  只有做好了這件事情,才好再去談其他的事兒。

  ……

  1855年2月18日午夜,農曆一月份,尼古拉一世給莫斯科、基輔、華沙同時發報:「皇帝正在死去,並向所有的人道永別。」

  這封不吉祥的電報宣告了沙皇的死亡,沙俄官方給出的說法是「嚴重的感冒導致肺炎治療無效而死」,但是董書恆手上得到了的情報上說,沙皇很有可能是自殺而死。

  沙皇為什麼自殺?英國的小報上說是因為戰場接連失利帶來的巨大壓力。

  不管如何,這則消息對華夏的意義重大。

  這意味著克里米亞的戰爭正在走向結束。

  事實正是如此。

  華夏農曆的一月份,聖披德堡還處在嚴冬之中,尼古拉一世的葬禮很快就結束。

  因為前線還有幾十萬的大軍還在打仗,葬禮進行的很快。

  同時也因為打仗,沙俄的國庫空虛。所以尼古拉一世的葬禮也相對簡單。

  很快新皇亞歷山大二世繼位,他是尼古拉一世的長子,一位能力出眾的繼承人。

  這位沙俄的新君主,註定要成為董書恆一生的重要敵人。

  董書恆下令讓情報部門大量搜集這位沙皇的資料。

  據說亞歷山大在十九歲時就掌握了四門外語(英語、德語、法語、波蘭語)以及諸多科目,包括數學、物理、地理、歷史、東正教神學、政治經濟學、法學等。

  可以說,同此前所有的俄國帝王相比,亞歷山大接受的教育是最好的。

  1829年,年幼的亞歷山大曾隨父母到過莫斯科、華沙和柏林。

  在11歲,他就指揮了一個連。

  14歲時,亞歷山大第一次擔任軍官,一度領導一個排。隨後進一步接受軍事訓練。

  1837年,在學業完成後,亞歷山大在茹科夫斯基的陪同下,以皇儲的身份開始在俄羅斯各地旅行。

  他不但走過俄羅斯歐洲部分的大多數省份,還到過偏遠的北部高寒地區。

  這位亞歷山大二世,似乎比鹽商出身,什麼知識都是半吊子的董大總統要優秀的多。

  時間回到沙皇亞歷山大二世繼位之初。

  亞歷山大二世接手的沙俄是一個危機四伏的國家。

  雖然克里米亞的戰鬥還在繼續,沙俄卻一直處在被動的狀態。

  首先是巴爾幹半島,沙俄從瓦拉幾亞和摩爾達維亞兩個兩個公國撤退,回到了當初的起點。

  這意味著在西線沙俄已經失敗。

  中線的克里米亞主戰場。塞瓦斯托波爾要塞雖然還在沙俄的手中,但是在聯軍的圍攻下,隨時可能丟失。

  黑海艦隊作為沙俄海軍的主力,已經成為歷史,軍艦上的火炮都被挪到了要塞。戰艦也被坐沉在港口。

  海軍的丟失最讓亞歷山大二世心疼。

  沙俄不斷地向克里米亞派遣援軍,但是這似乎成了添油戰術。除了損失巨大以外,沒有起到什麼作用。

  亞歷山大二世不得不臨陣換將,召回了緬希科夫親王,代之以米哈依爾·戈爾恰科夫親王。後者在多瑙河失敗後顯然又得到亞歷山大二世的重用。

  只有亞歷山大二世知道,他想結束這場戰爭。

  但是作為新王,他有不好直接說出來,那樣會讓別人覺得他是一個懦弱的君王。

  亞歷山大二世做的第二件事情是積極進行外交活動。

  他授權在維也納的俄羅斯大使亞歷山大·米哈伊洛維奇·戈爾恰科夫考慮和平的可能性。

  西曆3月15日,談判在維也納開始。哥爾查科夫家族的第三號人物出場了。

  亞歷山大哥爾查科夫是前面兩位戈爾恰科夫兄弟的堂兄弟,他是一位出色的外交家。

  在後世的歷史上,此人是俾斯麥時代惟一能和俾斯麥抗衡的外交家。

  東路高加索的戰場上俄國成功地占領了重要堡壘卡爾斯,進入亞美尼亞,土耳其軍隊退入了高加索山脈的南方。

  打敗土狗並沒有讓沙俄獲得多少的成就感。

  最令亞歷山大二世壓力山大的是沙俄在遠東的失敗。

  沙俄自稱雙頭鷹,可是現在東邊一個頭卻被人砍去了,這讓沙俄非常丟臉,雖然被砍去的只是最東邊的一點點。

  尼古拉一世在位的時候覺得這是英法在遠東扶持清國人幹的事情。

  他接受了東西伯利亞總督穆拉維約夫的建議組織東西伯利亞的軍隊通過阿穆爾河前去討伐。

  可是沒有想到,派出的五萬多人沒有一個回來的,而且丟失了貝加爾湖以東的大片土地,甚至連東西伯利亞經營了兩百多年的重要據點雅庫茨克都被華夏人給搶走了。

  現在沙俄根本就沒有能力派兵去遠東討伐這個小偷。

  在亞歷山大二世看來,華夏人就像小偷一般,趁著沙俄跟英法大戰,偷走了他們遠東的土地。

  他也不想想,當年沙俄是怎麼得到這裡的,他們的手段又高明到哪裡去呢?

  亞歷山大二世已經命人從西西伯利亞集結五萬人馬,向貝加爾湖方向集中,等到天氣暖和之後就給華夏人一個教訓。

  另外,還令人在華夏的西北地區給華夏製造些麻煩。沙俄一直覬覦唐努烏梁海地區,並且早已向那裡滲透。

  亞歷山大二世下令沙俄在那裡的軍隊這次直接吞併唐努烏梁海。

  沙俄和華夏之間有大片的地方接壤,可以進攻的點很多。比如西邊和哈薩克的交界處也可以做文章。

  遠東雖然大都是荒涼的土地,但是沙俄的土地沒有一寸是多餘的。

  安排好遠東的事情,亞歷山大二世將目光繼續收回到克里米亞半島。

  「陛下,季莫琴科處長求見。」

  這時,一名侍從來到了亞歷山大二世的辦公室匯報導。

  這位季某人也是一個特務頭子。這裡我們要介紹一下尼古拉一世的一個原創部門。

  尼古拉一世所有政務活動的主要目的就是鞏固中央集權,儘可能地把所有權力抓在自己手中。

  為此尼古拉一世下詔,成立皇帝個人的機要處,下設六個部門:一處負責皇帝的文件起草和收發,二處負責俄羅斯帝國司法工作,三處是秘密警察機關,擁有龐大的編制和極大的權限,三處的領導人同時也兼任內務部部長。四處負責俄羅斯的學校和慈善機關的工作,五處專門負責農民問題,六處專門負責高加索事務。

  這機要處現在傳到了亞歷山大二世的手中,不得不說這個機構非常的好用。

  這可以有效地避免沙皇被那些大臣所忽悠。

  這位季大處長是一個烏克蘭人,身材瘦高,暗灰色的頭髮,鼻子較窄,高高隆起,一雙褐色的眼睛,似乎能夠洞穿一切。

  季莫琴科深受先皇尼古拉一世的器重,是可以託付自己的安全的那種。

  「參加陛下!」季莫琴科在侍從退出去後,腳步輕輕地走了進來。

  「季莫琴科部長你好,做吧。」亞歷山大二世對先皇的老臣都很客氣。

  「請問我有什麼可以為您效勞的嗎?陛下!」季莫琴科的臉上露出微笑,顯得有些僵硬,顯然他並不是經常笑。

  「是的,我之前讓你去查的事情怎麼樣了?」

  「陛下,您是指聯軍用的武器吧。」季莫琴科確認道,最近他要查的事情實在太多了。

  「陛下,最近戰場上出現了一種新的槍,跟他們之前用的線膛槍不同,這種槍依然是前裝線膛槍,但是他們使用火帽擊發。不過他們使用的子彈依然是米涅彈。」

  「很好,你們做的很棒,之前搞到的樣槍,我們的兵工廠已經開始生產了。」

  戰爭是傳播科技的最快途徑,人們在戰場上經歷了血與火之後,才會有更大的動力去追求新的科技。

  董書恆一直非常注意對自己科技成果的保密工作,只是在遠東的戰場上在沙俄人面前展示過新步槍。而在遠東跟俄國人打的都是殲滅戰,武器流失的概率很低。

  洋人只能在中國少數的幾個港口活動,根本不能進入內陸,這也讓復興軍武器的秘密得以保守住。

  槍枝還在其次,無煙火藥才是最主要的秘密。

  後膛槍的難度並不大,現在的歐洲人基本上都能夠製造出來,只是他們不願意用罷了。

  像英國人現在用的恩菲爾德1853性能已經非常棒。

  他可以向500碼以內的集群敵人射擊,終點動能足以殺傷900碼左右的敵人。

  而且十幾秒鐘就可以射出一發子彈。

  董書恆現在已經不是很擔心槍枝流出去,他擔心的是火藥流出去。

  如果沒有無煙火藥這個技術壁壘,復興軍所保持的武器代差很快就會被追平。

  俄國的工業能力雖然不如英法,但是他們很早就開始向西歐學習,所以他們的技術水平雖然不算先進,但是沙俄的體量很大。

  從1820年開始,俄國人每年從歐洲進口的機器設備,每年增長一倍。

  大量的工廠被建立起來,他們生產的產品銷售地中海沿岸以及波斯灣的阿拉伯人那裡,跟英國人產生了競爭。

  而且俄國人還出台了關稅保護政策。

  這也是這次英國人陪著法國人一起干沙俄的原因之一。

  「陛下,我們發現,聯軍的援軍中有一支八千人的清國軍隊。但是這些人,跟我們了解的清國人有些不一樣。他們沒有辮子,軍裝也不同,他們用的槍和聯軍用的差不多,也是前裝線膛槍。」

  「根據我們從別處了解的情況,他們稱這支軍隊叫淮海軍,似乎是清國一個新崛起的軍閥。」

  「跟遠東的那伙人有關係嗎?」

  「對不起,陛下,遠東那邊傳回來的情報太少,在那種地方,如果要是戰敗了,連想逃回來都很難。」

  「季莫琴科,你派人去一趟韃靼人那裡,了解一下清國的情況。」亞歷山大二世用手指敲擊著桌面,對季莫琴科補充了一個命令。

  自從英法在海上對沙俄進行封鎖,沙俄對外界的信息獲取渠道就斷絕了。

  這場戰爭不僅局限在路上,在海上除了黑海以外,英法聯軍還派遣海軍封鎖了沙俄的白海以及芬蘭灣。

  他們甚至強行扣押沙俄的商船。還試圖從芬蘭灣進攻沙俄首都聖彼得堡。

  雖然聯軍進攻聖彼得堡的企圖失敗,但封鎖讓沙俄損失巨大,也幾乎斷絕了與外界的聯繫。

  「陛下,我們的人還發現,自從去年以來,有很多清國人到達歐洲,他們大多進入各個大學學習。」

  普魯士的阿爾達伯特親王去年去了一趟清國似乎是和清國的那位淮海軍總督達成了什麼協議。

  他回到歐洲之後,對那些清國人多有照顧。

  提到普魯士人,亞歷山大二世心中就是一陣怒火。

  這次與英法發動戰爭,普魯士和奧地利都違背了神聖同盟的諾言。

  他們都是小人。

  「哼,卑鄙的普魯士人已經下賤到跟清國土著做朋友了嗎?真是丟白種人的臉。」亞歷山大二世恨恨地說道。

  「另外,陛下,這伙在歐洲的清國人,有一個領頭的人叫王韜。他在歐洲非常的活躍。最近正在試圖參加我們在維也納的談判,理由是他們也是聯軍的一員,甚至此人到處宣揚他們在遠東戰場取得了重大的勝利。」

  亞歷山大二世知道英國人一直忌憚沙俄在遠東的出海口,他們害怕這會影響的到英國在太平洋的利益。

  早在幾年前,英國人從加拿大出發的捕鯨船就曾試強闖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港。

  沒想到英國人做不到的事情,竟然是落後的清國幫他們做到了。

  [space]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