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群人還真是有本事,不說先前那茬,卻將主意打到自家小公主身上來了,簡直該死!
皇帝心裡邊兒那點火苗被澆了一桶油,忽然間爆發開來,執起案上茶盞,猛地砸了過去:「太上皇有女近二十人,許嫁衡陽,自無不可,朕膝下卻只得一女,愛若掌上明珠,安肯輕嫁他人?!」
那御史沒預料到皇帝反應會這般激烈,驚詫之後,方才道:「聖上此言差矣……太上皇膝下的確有公主若干,但衡陽長公主難道不是皇家骨肉,聖上親妹?公主受萬民供養,為安天下,何能惜身!」
皇帝臉色鐵青,緊緊盯著他,半晌過去,才發出一聲冷笑。
太上皇跟種馬一樣,噼里啪啦生了近四十個孩子,見得少的長公主,怕連名字都記不住了,他的女兒值幾個錢?
能跟朕的女兒相提並論嗎?
至於後邊兒那句……
皇帝嗤道:「什麼叫公主受萬民供養,為安天下,不能惜身?」
那御史見他這般盛怒,不禁有些瑟縮,頓了頓,方才道:「公主身為皇女,身受黎庶百姓衣食供奉,一舉一動皆是天下女子表率,現聖上問罪世家,深加苛責,士林不安,正該加以安撫,否則,豈非令天下人側目……」
皇帝怒極而笑,道:「令天下人側目?!你能代表天下人嗎?!天下有民千萬,你可是拿到了千萬言書,說要將朕的女兒嫁入世家,否則他們便要造反,將朕拖出去斬首嗎?!」
他目中冷銳之意更甚:「朕真是受夠了你們時不時就把天下百姓搬出來這一套,誰給了你們為天下百姓代言的資格?你說世家受損,天下不安,那天下人的陳情書何在?快快呈上,朕才好下罪己詔,向天下臣民謝罪!」
那御史被他連連詰問,汗出如漿,聽到最後,再站不起身子,兩腿一軟,癱倒在地,顫聲道:「臣並無私心,只是為大唐安穩計……」
皇帝又是一聲冷笑,打量他半晌,忽然道:「你有女兒嗎?」
那御史猝然間變了臉色,訥訥半晌,都沒說出什麼來。
皇帝面籠寒霜,卻沒再問,其餘幾個御史垂手而立,噤若寒蟬,高庸輕聲催促一句:「聖上問話,怎麼還不回答?」
那御史額頭流下汗來,低聲道:「有。」
「哦,」皇帝淡淡點頭,又道:「有幾個女兒,嫡出還是庶出?」
那御史身體顫抖,忽然跪直身體,附身叩首,似要求饒,卻被皇帝一聲暴喝打斷:「難道你竟比天子還要尊貴,要朕幾次三番的問,才能應答?!」
那御史臉上帶了三分哀求,道:「臣有四個女兒,一個嫡出,三個庶出……」
「你既這般深明大義,為大唐與天下百姓嘔心瀝血,那朕便成全你的一片苦心,」皇帝聽得冷笑,吩咐侍立一側的尚書郎道:「錄詔,敕封他們家那位嫡女為縣主,嫁到鄭家去,至於其餘三個,也別叫分開,作為媵妾,一道過去便是。」
「聖上開恩,聖上開恩!」那御史涕泗橫流,哀求道:「臣這幾個女兒資質魯鈍,蒲柳之姿,實在難當此任……」
「原來你也知道心疼女兒,也知道骨肉至親,可你有沒有想過,朕對女兒的疼愛,並不比你少半分?!」
皇帝不為所動,面色冰冷:「朕親眼看著她長大,從小小的一團,到亭亭玉立,想為她尋個託付終身之人,又怕那人不會像朕一樣對她好,與公婆相處不睦,這種為人父的忐忑與擔憂,難道與其餘人不同?以己度人,你是怎樣理直氣壯的說出叫公主下嫁,安撫世家這種話的?!」
那御史面色漲紅,無言以對,躊躇半晌,終於道:「公主受萬民供養,為天下女子表率,自然也要承擔起責任,否則,安能使天下人信服?臣的女兒不過是小官之女,沒有這樣的福分……」
皇帝冷笑之意愈甚,起身走過去看他一看,忽然抬腿,一腳將他踹翻:「朕的女兒受萬民供養,是因為她的老子是皇帝,天下景從,莫敢不尊!朕打天下,做皇帝,是為登頂天下,是為叫妻兒享盡世間榮華,不必向人低頭,而不是為了那些仁義道德、天下太平的屁話!」
他許久沒有動過這樣大的怒氣,什麼仁君,什麼善於納諫,什麼英明神武,統統都拋諸腦後了,冷喝道:「因為她的老子是皇帝,所以她想要什麼就有什麼,扇你一巴掌,是給你體面,你也得磕頭謝恩!你女兒要外嫁,不是因為什麼深明大義,只因為她老子是個廢物,不僅沒本事,還喜歡上躥下跳,報應而已!」
這一席話說的冷厲,跌坐在地的御史恍若失魂,瑟瑟不能言,其餘幾個御史與殿中內侍早就跪地叩首,不敢抬頭。
皇帝轉向簾幕後的史官,道:「朕方才說的,你都記下來了嗎?」
史官跟隨他多年,暴怒至此,卻還是頭一次見,再不敢像從前那樣直言相勸,跪地戰慄道:「臣什麼都沒聽見……」
「記下來!」皇帝喝道:「朕敢說,就不怕後人知道!這群御史生生被朕養的骨頭輕了,今日彈劾一道,明日彈劾一道,若是不從,便動輒辭官死諫,究竟是為天下計,還是在拿朕刷聲望?!」
幾個御史臉色慘白,忙叩首請罪,皇帝置之不理,怒道:「束手束腳的日子朕過夠了!從今以後,你們最好提起十二分的精神來,若再叫朕知道有人未經查證,便胡言亂語,又或者是以此打壓異己,有你們的好果子吃!」
幾個御史戰戰兢兢,趕忙應聲,皇帝看得嗤笑,又向史官道:「今日之事,統統記下,不過是一道坎兒,想開了也沒什麼。朕死之後,管他洪水滔天!」
史官腦門兒上的冷汗一個勁兒的流,哆哆嗦嗦的應了聲「是」,又伏在地上,記錄皇帝方才所說的話。
皇帝不再理他,看向跪地發抖的幾個御史,在他們不安的目光中,淡淡道:「御史是用來監察百官的,而不是世家捅進朝廷的一把刀子,更不能是以聲名要挾君上的小人,這職位你們既擔不起,那便不要擔了,削官去職,另謀高就吧。」
那幾人猝然變了臉色,連連叩首求饒,皇帝懶得聽,擺擺手,便有侍從近前,將這幾人拖了下去。
登基之後一直束縛在脖頸上的枷鎖被解去,皇帝有種難掩的釋然,往御座上坐了,向史官道:「起居注都記錄完了嗎?拿來給朕看看。」
史官瑟瑟發抖道:「聖上,起居注是為防過失而示後王,安有當今翻閱之理……」
「從前又不是沒看過,你裝什麼裝?」皇帝斜他一眼,冷冷道:「不要以為朕不知道,朕從前索要起居注的事情,都被你記下來了!」
因為這事兒,喬大錘還專門嘲笑過他呢!
史官聽得臉都綠了,躊躇半晌,便將目光投向了內殿中的郎官們,希望能有人直言進諫,勸一勸肆意妄為的君上。
只是其餘人也不傻,皇帝擺出姿態,願意納諫的時候還願意過去說幾句,可因為御史提議昭和公主下嫁世家這事,皇帝被戳了肺管子,跟個暴怒的獅子似的逮誰咬誰,誰還敢出這個頭。
再說,這事皇帝也不是沒幹過,又不是廣修宮殿、肆意享樂這樣的惡事,何必去觸這個霉頭。
郎官們不做聲,史官也不再遲疑,慢騰騰的走過去,將起居注送了上去。
皇帝大略翻了幾番,便見記錄的都是今日之事,並無誇張失實之事,便遞還回去,還說了句:「好好干。」
史官現下再看他,總覺得有點打怵,悄悄同侍從在側的郎官們對視一眼,果然都在他們眼底看到了相同的情緒。
聖上你變了,這次出京回來,你變得太狂野了!
一個擁有里子的人選擇不要面子時,他所能造就的破壞力是無限大的,尤其是皇帝這種生物,就更了不得了。
博士們煽動學子鬧事,御史帶頭對抗君上,皆是其心可誅,但堅持跟到宮中的學子,卻真的是憂國憂民。
皇帝見了剩下的十來個學生,溫言勉勵一番,加以賞賜,便令人送出宮去,自己則往前殿去翻閱這三月以來的文書與政令,以防皇太子年輕,有未盡之處。
宮中恢復安寧,宮外卻炸了鍋。
博士們與御史鬧事,明眼人都知道是為了什麼,沒有牽扯的不想摻和,牽涉其中的卻是翹首以待,哪知到了最後,竟得出這樣一枚苦果。
博士們被盡數削官,罪名是煽動學子鬧事,對抗君上,御史們也全被處置,理由卻是收受賄賂,貪贓枉法,一時長安譁然。
這倒也不是皇帝冤枉人,主要是出頭的博士們多半是世家門生,因情面而出頭,而那幾個御史們卻與世家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因財帛而動。
此事一經傳出,御史大夫便上疏請罪,自責管教不嚴,以至生出這等事來,皇帝未加苛責,賜金寬撫。
鬧的最大的,大抵就是最開始出頭的那個御史家,聖旨落下,後宅里都哭成了一團,眼淚幾乎要把家宅給淹沒。
五姓七望向來內部通婚,極少外嫁外娶,冷不丁嫁過去一個官吏之女,想也知道過的是什麼日子。
更不必說這會兒她們連官吏之女都不是了,只是罪臣之女,沒有娘家支撐,怎麼活的下去?
這家嫡女畢竟有了縣主的名頭,不能做妾,禮部便在鄭家挑了個沒娶妻的郎君做儀賓,可那人之前也是訂過婚的,未婚妻的博陵崔家的女兒,這會兒也只能退了,想也知道對即將嫁過去的幾個妻妾如何作想。
嫡出庶出的女郎往日裡斗個不停,這會兒卻齊刷刷的啞了,同病相憐的哭了起來,連帶著各自生母,也是傷心垂淚。
最後,還是當家夫人哭著罵丈夫:「朝廷那麼多官,怎麼就顯了你?這會兒把自家女兒都搭進去,你高興了?聖上賜婚,連和離都不成,可憐我兒,下半輩子都被你毀了!」
那御史也是老淚縱橫,悔不當初:「若能重回當初,我決計不說那糊塗話……」
千金難買早知道,這會兒再後悔,終究也是晚了。
喬毓聽說這事時,是在傍晚時分,陪著喬老夫人吃完飯,便坐在窗邊吃茶,韓國夫人從外邊兒回來,帶了這消息來。
「反了他個狗娘養的,敢打我女兒的主意!」喬大錘怒髮衝冠,霍然站起身來,道:「我找他去!」
韓國夫人哭笑不得,忙拉住她道:「你急什麼?聖上都處置了。」說完,又將皇帝的幾道命令細細講了。
「這還差不多,」喬毓心裡邊兒那口氣順了點,氣哼哼道:「算他沒糊塗。」
「聖上就這一個女兒,哪有不珍愛的道理?」韓國夫人笑道:「他疼淑質,可不比你少。」
「也不止是這個,而是他整個人都變了,」喬毓說及此處,倒有些欣慰:「不再拘束於聲名評說,真正的從枷鎖里脫離出來了。」
常山王妃飲一口茶,淡淡道:「我怎麼覺得,聖上是被你錘化了。」
「……哪有!」喬毓惱羞成怒道:「再說,像我不好嗎?快意恩仇,坦坦蕩蕩!」
常山王妃笑了一下,沒有說話。
喬大錘悶悶的哼了聲,憋了一會兒,忽然站起身來,大步往外走。
常山王妃道:「天都要黑了,你這是去哪兒?」
喬毓道:「這夥人太囂張了,被收拾了一遍,還敢去打淑質的主意,我去找他們講講道理。」
我怎麼覺得你是在家裡受了氣,想出去出出火兒。
常山王妃不易察覺的撇撇嘴,道:「聖上的動作已經夠大了,你安生點,別再惹事了。」
喬毓仰起頭,言辭慷慨道:「我自橫刀向天笑……」
常山王妃不發一言,靜靜對她進行死亡凝視。
喬毓腦袋一耷拉,垂頭喪氣道:「姐姐,我去睡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