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1章 打一棒子給顆棗子
大朝時,內閣的幾位大佬基本上不會參與討論。
很多時候,作為國朝的首輔大學士,周炯老爺子甚至多是閉目養神,連眼睛都不會睜一下。
但這位老人能歷經兩朝,從縣官一直坐到二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高位,眼力之毒,賈琮都得喊一聲心服口服。
賈琮一條一條的念著卷宗文冊上的名單,每念一條,就會有一人雙股顫顫的跪下來請罪。
周炯看著殿外逐漸聚集起來的大漢將軍,眼中既有痛快又有冷漠。
他對夏令行說:「變則意味著動盪,若是以前,京營僅堪夠用,戶部入不敷出,哪怕陛下怒火難抑,也會因顧全大局而退讓。但如今……呵,書生造反十年不成,只要軍中安定,便是半數士人舉旗造反又如何?」
怎麼會有半數士人造反?皇權下鄉,又不是廢除科舉。
大夏的確有不少的士人黑心腸,借士紳之便把持鄉里。可更多的讀書人是真的將聖人之道當作人生信念,在保證自身利益的情況下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不信你看奉天殿上的文武百官,在皇帝揪住那些敗類時,更多的人不僅僅是驚駭,還有極致的鄙夷。
投獻等等潛規則之所以是潛規則,利益扔到一邊,絕大部分的士人還是秉持著道德規範,在不影響自己得利的情況下,為鄉間百姓提供了避稅的便利。
大家都是你好我好唯獨朝廷不好的理念,就你黃毅特殊,地伱要,人家的命你他娘的也要。
豬狗不如的東西,我等聖人子弟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
正如周炯所言,皇帝這一次表現出來的憤怒,以及他的打算,實際上已是足夠的克制了。
他有想過藉此事將賈琮的那份《大夏公職人員(吏員)公開招募考試管理辦法》徹底推行出去,但他不得不承認,周炯的考慮是正確的。
作為皇帝,他是不能隨心所欲的。
政治的妥協,有時候確實是必要的。
所以,他退而求其次,先選擇皇權下鄉,隨後採用賈琮口中的農村包圍城市,在時機成熟後,全面推行吏員國考,將官、吏全部納入朝廷的統一招募管理。
「戶部浙江清吏司郎中費科,曾借瑞安縣令甘朝生之手,強征瑞安縣治下良田五百五十畝,改稻為桑,設繅絲坊,以入海貿得利……」
撲通!
隨著林老爺的表情由看熱鬧變成震怒,賈琮終於念完了手中的文冊。
奉天殿跪了不下三十人,上至劉氏宗親的鎮國將軍,及五寺之一的正三品太僕寺卿顧仲燕,下至從七品的工科右給事中程廣濟,涵蓋皇室、六部、五寺、國子監、科道言官的龐大利益集團,第一次被皇帝點破了世人都清楚但沒人敢說的利益鏈。
「劉恃,身為宗親,不思為國效力,欺男霸女為富不仁,奪爵,貶為庶人,交由宗正寺嚴懲!」
「顧仲燕,治家不嚴,遷都勻司,貶為平浪縣令。其族不孝子弟,主犯皆斬,從犯流放交趾為奴。」
「其餘諸犯官,著刑部、都察院、大理寺會審!」
「來人,將這些人全部拖出去,免得污了朕的地方!」
皇帝幾乎是咬著牙說出的這些話,殿中文武無不躬身領旨,就連以往敢跟皇帝對噴的御史們都不再多言。
賈琮將文冊默默的放進那口大木箱子,瞅到裡面滿滿一箱的「江南土特產」,嘴角微抽。
老師啊老師,您還真是能忍,竟然早早埋下了這麼一顆大雷。
一想到他的便宜老師這會應該已經到了烏斯藏,跟高原上的僧官土司鬥法,賈琮就不禁升起無限崇敬。
徐晉,真國士也!
文能安邦,武……
誰敢說他賈琮的老師是個文弱書生,徐青藤的那一手劍法絕對會教他好好做人!
「賈琮!」
「臣在!」
皇帝老爺的突然招呼,讓賈琮從對老師的思念中回神。
只見皇帝回坐高位後,話鋒一轉:「太僕寺卿空缺,自今日起,爾暫代太僕寺卿,署理國朝牧馬之政令。」
啊!
他才罷官幾天?還沒好好享受一下愉快的閒暇時光哩!
群臣也都愣住了,十四歲的九卿,執掌一寺,歷朝歷代都沒出過這麼年輕的九卿官!
但此時的皇帝似乎渾身都在散發著冷氣,比寒冬臘月的風還要冰冷。
整座大殿的文武官員,沒有一個人敢站出來反對。
而正正敢跟皇帝頂牛的那幾位,比如海剛峰,只是砸吧了一下嘴,沖賈琮擠了擠眼,意味深長的一笑。
「陛下聖明!賈琮出身武勛世家,熟悉馬政。年歲雖小,卻是個能臣干將,臣以為由賈琮暫代太僕寺卿,極好!」
誰都沒想到第一個站出來附議的會是平日裡懟天懟地懟皇帝的海剛峰,隨後便有大大小小的官員站出來躬身附議。
今日的大朝太嚇人了,前前後後已經有三十多名京官被大漢將軍拖了出去。
可別再惹皇帝了,還是給炸毛的老虎順順毛,讓皇帝老爺心情好一點。
可別再唱反調了,趕緊下朝吧,太可怕了!
見群臣拜服,皇帝在誰都看不見的角度,微微揚起了嘴角。
「既如此,吏部、禮部、兵部,擬一道擇選里長、鄉老的札子,儘快送進宮來。京察、大計剛剛開始,朝中就揪出如此多的國賊祿蠹,真是觸目驚心。擬旨,朕欲開恩科,為國擇選良才。禮部安排下去,該準備的準備起來,戶部撥出銀兩,把各省及南北兩京的貢院都修繕一下……」
吁~
總算完了!
皇權下鄉就下鄉吧,反正里長、鄉老什麼的,就算由朝廷統一招募,那也是要考試的。
他們這些官宦之家的子弟,基本上都是讀過書習過字,比那些泥腿子要有優勢的多。
至於說開恩科,殿中的文武都不覺得有多麼奇怪。
皇帝明顯是要皆京察大計剔除一部分不稱職的官,總要挑選一些新人上來,只要跟他們自己關係不大,百官們對此還是沒什麼反對意見的。
隨著皇帝的總結性發言,群臣的心慢慢放了下來。
不過緊接著又聽皇帝冷哼一聲,百官的心又一次提了上來。
只見皇帝再一次的起身,龍目掃視整座大殿。
「投獻之風不合祖制,太祖高皇帝、太宗文皇帝,還有聖人他老人家既然已經給了爾等極致的優渥,就別再搞那些腌臢事噁心人。爾俸爾祿,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難欺。都好好想一想,該退的退,該償還的償還,別弄得一身銅臭味,朕欠了爾等的俸祿不成?」
說罷,皇帝不等群臣反應,當場拂袖而去。
夏守忠立馬拂塵一甩,高呼一聲退朝,就追著皇帝離開了奉天殿。
啊~
百官們人都傻了,別說高呼萬歲送皇帝老爺,一個個呆若木雞的站在遠處,大眼瞪小眼,面面相覷。
投獻之風盛行百年,家裡的那些地改名換姓種了近百年,怎麼退?給誰退?心疼啊!
大朝會結束了,可沒有人離去。
皇帝老爺最後那道不是聖旨的聖旨,就像架在脖頸的刀,沒人敢不當一回事。
「咳咳~」
整場大朝,除了跟夏令行說了幾句話的周炯老爺子終於「睡醒了」。
「大相公,您看這事……」
周炯看了一眼一臉無奈的百官,滿面和煦。
「陛下既然已經發了話,咱們就遵照聖意辦就是了。就像陛下說的,如今國朝正逐漸取消田賦,百姓不用再承擔繁重的賦稅……再說了,朝廷又不欠咱們的俸祿,總盯著百姓的那點口糧,確實有辱咱們聖人弟子的名聲……」
賈琮就差給周大相國拍手叫好了!
瞧瞧這話說的,簡直堵死了眾人推脫婉拒的所有門路。
就說你們敢不敢反對,敢不敢?
敢反對的,是對皇帝老爺發的俸祿不滿意?還是說,你們要自絕於煌煌聖道?
首輔大人的話成了壓倒百官的最後一根稻草,內閣其他大佬不說話,就代表了默認。
六部的幾位尚書皆是率先躬身領命,其餘人一個個只能嘆氣一聲,作揖拜下:「下官謹遵大相公鈞旨……」
「不過,這該怎麼退?我家那些地,都不知道換了幾次主人了。就算要退,我也不知該推給誰!」
有人苦惱的道出了他的煩憂,附和之人幾乎占了大半的朝臣。
這個問題就是內閣的幾位大學士,大夏的財神爺林如海都覺得難辦,奉天殿中又一次陷入了詭異的沉寂。
這時卻見賈琮這個異類擠了進來,咧嘴笑了。
「嘿,這有什麼難辦的,有名錄的該怎麼退就怎麼退,已經找不到原先主人的,沒有繼承人的,交給當地的官衙就是。這幾年皇莊、官田都在施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將這些田納入官田,由朝廷統一分給無地的百姓……」
嗯?
林如海的眼睛一亮,撫須微笑。
原來如此!
皇帝隱忍多年,原來是在這裡等著。
徐青藤清丈田畝時,從士紳勛貴手中摳出來的地基本上都劃入了官田,然後由朝廷統一划分,分給了無地的百姓。
此次藉機廢除投獻,又從士紳勛貴手中摳出一部分地來,基本上就可以將集中的土地重新奪回,再次分田,完美的讓陷入土地危機的大夏從危機邊緣拉了回來。
土地國有,採用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好計策,好計策啊!
……
大朝會一直開到了午時結束,不但群臣早就餓得前胸貼後背,就是皇帝老爺自己都覺得飢餓難忍。
賈琮溜達到勤政殿時,宮人正給皇帝擺飯。
「你小子可真會挑時間……給這小子擺桌飯,別把咱們賈寺卿餓壞了。」
把群臣玩壞的皇帝這會心情很好,吩咐宮人去御膳房取來飯食,還要來了一壺美酒,美滋滋的跟賈琮對飲起來。
「朕今日總算是出了一口惡氣!」
賈琮舉杯高呼萬歲,拍著龍屁道:「吾皇聖明,澤被蒼生!天下子民皆要感謝吾皇之恩,一改千年之痼疾,解萬民之苦難!」
皇權下鄉,絕對是要記入史冊的千年大政。
至此,中原王朝將再也不會出現聖旨不出京城的沉疴痼疾,百姓們也不會有冤不得伸,被惡紳劣吏欺壓家破人亡了。
當然了,今日只是起了一個頭,等到解決了皇權下鄉的問題,朝廷就可以向吏治之疾動刀子……
「陛下,臣覺得,接下來該改一改百官的俸祿問題了。打一棒子後,總要給一把棗子暖暖臣子的心,您說是不是?」
賈琮可不是專門跑來蹭飯的,他這會跑來奉天殿,是有正事要說的。
皇帝老爺今日出氣歸出氣,百官今日受的氣不會記在皇帝老爺的頭上,但絕對會記在引發此事的林姐姐……或者說,是賈、林兩家的頭上。
投獻之風為何會盛行,一來是利益所致,但底層的原因,是讀書科舉這事是真的費銀子。
除了本身家中有錢的人,書生趕考,那一次不是攢上好幾年的銀子,才能去縣城、府城,甚至是京城考試。
他們想盡辦法去撈銀子,目的就是想有優渥的讀書環境,這一點是誰都不能推脫的原因。
就算考上了進士當了官,八品也好,七品也罷,就算是考中狀元進了翰林院,朝廷給的俸祿最多夠一家子嚼用。
甚至留京的官員,連個像樣的房子都租不起。
長安居大不易,這句話不是說著玩的。
京城的房子真是貴的離譜!
而朝廷制定的俸祿制度,是開國時就定下的。
百年來物價跌跌漲漲,如今的物價,比之開國時要貴上不少。而官員的俸祿,從來就沒變過。
所以,賈琮此時提出的漲薪建議,皇帝還真的聽進去了。
皇帝端起飯來,一邊吃著一邊細細思索。
按照當下的薪俸制度,勛貴是真的不缺錢,但文官就窮了許多。
許多京官就算當了十年的官,都不一定能買得起一座宅子。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官至三品禮部侍郎的海剛峰,要不是皇帝賜下一座宅子,這老倌還租住在人員混雜的南城邊。
「你小子說的對,是該漲一漲了……」
月票推薦票
今晚就先更到這裡,明日繼續,晚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