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鹽政衙門

  揚州鹽政衙門正廳處。寫到這裡我希望讀者記一下我們域名

  一臉疲憊的忠順王爺端坐在堂上,強打精神地看著手中的認捐薄子,臉色逐漸沉了下去。

  一旁站著的賈蘊也是乏累的不行,可職責在身,只能站在忠順王身後靜待吩咐。

  賈蘊一行人自京城出發,一路策馬疾行,花費十日, 總算到了揚州。

  既來江南籌款,自然是尋大富,江南所富者,唯鹽商爾。

  整個天下的賦稅,鹽稅占到了所有賦稅的一半,這些鹽商焉能不富。

  而能管這些鹽商們的, 自然就是鹽政衙門。

  別小瞧了鹽政衙門,這裡的坐堂主官是兩淮巡鹽史, 為大乾從五品文官。

  相對於兩江總督的正二品和江蘇巡撫的從二品來講, 從五品的品級確實不夠看,可這是兩淮巡鹽史。

  兩淮指泰州、淮安、通州。巡鹽指巡查鹽政,御史即監察御史,職責範圍囊括了兩淮地區,這些地方都是富庶的地方,鹽稅也比其他地區高出很多。

  兩淮鹽稅的各項總稅額基本維持在二百五十萬兩銀子,占朝廷的一半以上。

  由此可見,兩淮鹽運的重要性。

  正因此,兩淮巡鹽御史的崗位一般都是深得皇帝信任的人擔任。

  而且巡鹽御史還有一個特殊的任務,那就是監察地方百官,說白了,就是皇帝的眼線, 兩淮巡鹽御史可以直接向皇帝匯報工作,所以,地方督撫對於巡鹽御史也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惹不起了。

  「真是豈有此理,拿這些銀子打發誰呢!」

  忠順王將認捐簿子丟在几案上,破口大罵。

  一旁的賈蘊見忠順王一臉憤懣, 心中已然有數,想讓這些鹽商心甘情願的掏銀子,談何容易。

  緩了緩神,忠順王復又拾起認捐簿子,直接丟到賈蘊手中,陰沉道:「你來瞧瞧,這些鹽商是如何的大方。」

  賈蘊會意,打開認捐簿子瞧了瞧,這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這些大富們可真是大方,兩淮之地的鹽商們捐的這些銀子,就是給每個災民施碗粥都不夠,更別說補齊缺口的兩百萬兩了,簡直是連個零頭也算不上。

  俗話說「富小氣」,這話真是說的有道理,整得賈蘊也不知道說些什麼為好,便是做門面也不是這般做的。

  賈蘊沉默不語,這事若是容易辦,崇明帝也不需要派一個王爺來辦差了。

  按理來說, 此事也好辦,只要崇明帝下一道聖旨,不信這些鹽商敢耍心眼,只是若是由皇帝下旨,這不是強逼?置朝廷臉面於何顧

  細想片刻,賈蘊說道:「王爺,先下欽差行文,召集兩淮鹽官帶著那些鹽商來鹽政衙門,相信以王爺這欽差的分量,這些鹽商好歹給些面子。」

  忠順王爺聞言沉吟片刻,點頭道:「說的也是,總比乾等著好。」

  話罷,忠順王對著下方的鹽政府衙門的小史吩咐道:「去下行文,詔令兩淮各鹽運史攜下屬鹽商於鹽政衙門商討捐款事宜。」

  鹽政衙門除卻巡鹽御史,並未設屬官,剩下的都是文書小吏。

  此時鹽政衙門的主官正是林黛玉之父林如海,只是林如海在一月前便突發惡疾,已然不能主事,故此鹽政衙門內沒個正經的大乾官員。

  一月前賈蘊便知道林如海突發惡疾之事,崇明帝還派遣宮內御醫來揚州為林如海治病,恩寵不可謂不甚。

  本來欽差來江南辦差,各地鹽官應當在鹽政衙門等候。

  只不過,賈蘊一行人是輕裝簡從,一路沿著黃泛區疾行,除卻必要的休整,他們一刻也未曾歇息,比預定的到達時間早了好幾天。

  做出此等決定的自然就是忠順王,賈蘊還沒資格非議。

  不得不說,賈蘊以往了解的紅樓中,忠順王敘述甚少,故此不甚了解,可這一番接觸,才知忠順王文能管戶部,武能馭良駒。

  這一路疾行,便是賈蘊這個久居行伍的人都吃不消,而貴為親王的忠順王竟絲毫不落下風,著實是令人驚訝。

  細想一番,紅樓對忠順王爺雖敘述的少,但能成為短短几年升任親王,絕非僅是崇明帝一母同胞,其能力不可忽視。

  小吏聞言趕忙下去安排,而忠順王此時也是心力交瘁,這趟差事,怕是不好辦了。

  事暫告一段落,忠順王似乎想起了什麼,偏頭對著賈蘊道:「鹽政衙門的林如海是你的姑祖吧?」

  賈蘊先是一愣,旋即回道:「稟王爺,正是。」

  按輩分來說,林如海的妻子賈敏是賈蘊的姑奶奶,而林如海正是賈蘊的姑祖,林黛玉則是賈蘊的姑姑。

  忠順王點了點頭,旋即感慨道:「數年沒見過了,今日剛好去瞧瞧他的身體如何,賈蘊,你也跟著去吧!」

  林如海既然能坐上兩淮巡鹽史,表明正是崇明帝的心腹,忠順王認識也是理所當然的,說不準,以前還是知心好友呢!

  話罷,忠順王便起身朝著內堂走去,賈蘊一言不發地跟了上去。

  鹽政衙門二進院內,皆仿照衙署,可見中廳與左右二廂房,為各個部門辦公和處理鹽務之場所。

  穿過中廳便是第三進,也就是後宅了。

  這裡是巡鹽御史和家人的住處,處處皆有鹽兵把守,外男不得入內。

  鹽政衙門不是尋常衙門口,鹽政衙門內有三百鹽兵,專緝私鹽。

  鹽是百姓的必需品,可鹽價卻奇高,不是一般窮苦人家負擔的起。

  因此,也就有了「農民糶終歲之糧,不足食鹽之價」的說法。

  而私鹽相較與官鹽,便宜數倍。

  在高不可攀的鹽價面前,窮人只好少吃鹽,甚至不吃鹽,或者買私鹽。

  而且私鹽製作的成本比較低,利處極大,自然就有不少不法分子投機取巧,販賣私鹽。

  販賣私鹽,歷朝歷代都是重罪,《大乾律例》嚴禁買賣私鹽,規定買賣雙方都要受到嚴懲:「販賣私鹽者發配兩千里充軍,買私鹽者杖一百。」

  一百板子,這是打死人的節奏。

  敢走私私鹽者,都是將腦袋別在褲腰上的亡命之徒。

  所以鹽兵們都是見過血氣的,自然驍勇。

  第三進門處,幾名鹽兵守在門外,另有一名看似管家的人,賈蘊上前招呼道:「去稟報一聲,就說寧國公府賈蘊特來探望林姑祖。」

  管家聞言一怔,臉色稍稍好轉,忙說道:「原來是賈家的少爺,老奴這就去稟告。」

  …………

  內宅東廂,林如海房內。

  這半月來,房內始終瀰漫著沉悶哀傷。

  林如海面色蒼白的躺在床榻之上,床榻邊上倚坐著默默垂淚的清瘦姑娘,微微紅腫的眼睛裡儘是哀愁。

  這位姑娘自然便是揚州鹽政林如海之女林黛玉,林如海病重,自知時日不多,便派人去將女兒接了回來。

  按規矩,臨終前若無子女侍奉在前,死後就成了孤魂野鬼……

  近來林如海身子愈差,眼見沒幾日光景了,黛玉豈能不悲?

  她現在整日悲悲戚戚,以淚洗面……

  林黛玉正忍著悲傷服侍林如海服藥,只聽「吱呀」的一聲,一丫鬟推門而入的,只瞧她身著彈墨綾薄棉襖,外面只穿著青緞夾背心,瞧著可人,此人正是林黛玉的貼身丫鬟紫鵑。

  紫娟走了進來,神色帶上些許喜意,忙說道:「姑娘,林管家說,東府的藴大爺來瞧老爺了。」

  林黛玉聞言愣了半晌,旋即明白過來的人是哪個。

  她微微蹙起眷煙眉,疑惑道:「是他,他怎麼來了?」

  紫鵑開心道:「姑娘,您是不曉得,原來先前來衙門的什麼欽差老爺們就有藴大爺,聽林管家說,好像是辦完事便來瞧老爺了,現在在院門處候著呢!」

  欽差來鹽政衙門辦差,她們這些內宅的人也是聽說了,只是林如海重病在身,而她們又是女眷,自然管不著這些事,原以為他們辦完差事就會離開,卻不曾想,這些人當中還有「熟人」。

  紫鵑上前扶起林黛玉,哄道:「姑娘,您也莫哭了,老爺吉人天象,早晚會好的,那東府的藴大爺是「自家人」,是得要見見的,可不能失了禮數。

  林黛玉聞言點了點頭,若是外男,那便不好相見,可若是「自家人」,還真是得招待一二。

  紫鵑便拿起絲帕,幫著林黛玉擦了擦眼角的淚水。

  「可憐見的,姑娘自從回了揚州,可沒少哭,身子也愈發的單薄起來,希望這位東府的藴大爺能好好開解姑娘。」

  紫鵑幫著林黛玉整理儀容時,心疼的想道。

  【請記住我們的域名 ,如果喜歡本站請分享到Facebook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