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無民族大義在心

  第99章 無民族大義在心

  用罷早飯,在嬌妻的目送下,沈沅出了府門,騎馬去往南郊的新軍衛兵營。

  元禎帝雖沒有明確要求何時舉行閱兵,但不代表此事不急迫,天子心中應是極為關注。

  數刻鐘後,他抵達軍營,直接來到校場。

  「訓練得如何了?」

  正在發布訓令的馮紫英和江凡等人聞言,轉眸聞聲看去,卻見不知何時,沈沅已站於身旁。

  「大人。」幾人拱手一禮。

  江凡笑道:「大人新婚,何不在府上多歇息幾日?這裡有我們看著,暫時不會出什麼大問題。」

  沈沅道:「將士用命,主帥安能獨閒?」

  幾人知沈沅素來以身作則、嚴於律己,便不做多勸。

  馮紫英指了指校場上幾個整齊方陣,回道:「得知皇上點名要檢閱咱們新軍衛,全軍將士無不激奮,一個比一個賣命,這幾日按大人的閱兵操典練下來,已頗具成效。」

  沈沅為了準備此次閱兵,在原來的新軍操典的基礎上,精煉出了一套閱兵操典,希望在閱兵的那一兩個時辰內,將新軍的紀律、氣勢以及戰力,充分展現在世人面前,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他深知元禎帝閱兵的目的,不僅是為了單純檢驗編練新軍的成果,也不只是為了提升天子威望,更主要的是為接下來的京營變革掃清輿論障礙。

  天子想要的遠不止這數千強兵,而是希望大周全軍的戰力都能上一個大的台階。

  沈沅抬眸掃過數個軍陣,見陣列嚴整,號令如一,氣勢初成。

  「任意挑選五個方陣演練一番。」

  馮紫英幾人拱手道:「遵命。」

  便領命前去校場中點兵,準備一場小型閱兵。

  沈沅登上校台,凝眸注視著校場上的一舉一動。

  不一會兒,馮紫英諸將就隨意挑選出五個百人方陣。

  隨著旗令揮動,軍列整齊劃一,橫豎成線,齊頭並進,自西向東,朝著校台這邊而來,隊列轉換行雲流水,讓看慣了後世閱兵的沈沅也覺得賞心悅目。

  紀律嚴明,令行禁止,轉換有序,已是強軍之相。

  更為重要的是,這些人不久前才經歷過一場實戰,此刻每個士卒臉上都帶著剛毅和果決,尤顯肅殺之氣。

  分列式之後,又檢閱了搏殺對抗和箭弩攻防,總體而言,訓練結果讓他頗感滿意。

  校閱完畢,沈沅復又勉勵全體將士一番,隨後與馮紫英諸將入了帥帳。

  沈沅落座主位,馮紫英、江凡、柳湘蓮和趙環分坐左右。

  「我會儘快與陛下商定閱兵日期。」

  馮紫英幾人聞言,皆是眸光閃動,面露潮紅,心緒激盪,顯然,對此他們也是日夜期盼。

  沈沅停頓一下,忽而面色現著幾分嚴肅,看向江凡,語氣鄭重道:「江同知,接下來有一事重託於你。」

  江凡聞言,正色道:「大人吩咐。」

  「陛下已經下定決心,閱兵當日要乘坐熱氣球校閱新軍,我始終有所憂慮,思來想去,決定由你陪侍陛下左右.」

  沈沅將詳細的打算說了出來。

  既然無法勸阻天子乘坐熱氣球,那就只能提前做些準備和預防工作。

  待聽完沈沅所言,江凡並未猶豫,果斷領命。

  此事對他而言,有得有失。

  所得就是能與天子親近,將來於仕途必然有益。

  所失就是他不能與新軍衛其他將士一起,在滿朝文武和全城百姓面前,一展風采,對此江凡多少有些遺憾吧,畢竟這閱兵之事也是十年難得一次,此生未必能再有機會。

  但江凡也能明白沈沅為何這麼安排,適合當擔此任的,除了他就是馮紫英,因為他們二人的父親深受天子信任,連帶著他們在天子心中也有了天然的信任。

  畢竟是貼身護駕,若缺乏必要的信任,天子也不會安心。

  而馮紫英在軍營里的職責更重,因此這護駕之責就落在了他江凡這裡。

  安排完諸多事宜,沈沅便直接騎馬奔宮門而去。

  他打算向皇帝匯報閱兵準備情況,並商定閱兵的具體日期。

  乾清宮,御書房。

  元禎帝並沒有在批閱奏摺,而是靜靜聽著下方兩位大臣面陳江南諸事,神情漸漸變得凝重。

  這二人不是別人,正是金陵巡撫江仲年,以及金陵都指揮使史鼎。

  正此時,就有內侍進來,小心稟報:「陛下,新軍衛指揮使沈大人求見。」

  元禎帝聞言微愣,隨即道:「讓他進來。」

  江仲年和史鼎互相看了眼,心緒莫名。

  俄頃,沈沅入內,一眼就看到兩個熟人,不由也是一愣,很快收斂思緒,對著天子參拜見禮。

  「參見陛下。」

  「坐下說吧。」

  沈沅便在江仲年旁邊落座,正欲匯報閱兵之事,卻被天子抬手打斷。

  「懷忠的事待會再說,正好你也出身金陵,一起聽聽。」

  元禎帝言罷,轉眸看向江仲年和史鼎,示意繼續說。

  江仲年道:「近半年時間,臣與忠靖侯配合,已查出了浮生會的大部分人員,其中大小官吏兩百餘人,還有一些儒林世家,和多個豪商巨賈,甚至還有軍中將領參與。」

  沈沅聞言,略感驚訝,這浮生會滲透竟如此之廣,不僅有文官武將,還有士族豪商。

  元禎帝冷聲道:「他們這是想做什麼,組建地下小朝廷嗎?浮生會不除,朕心何安?」

  江仲年繼續道:「陛下,治這些人的罪容易,但臣擔憂會引發其他禍事。

  數月前,臣懲治了一批縣官小吏,結果數日之後,此地就鬧起了匪患.」

  元禎帝聽了,似有所覺,確認道:「江卿的意思是浮生會裹挾百姓製造匪患,以此來威脅朝廷?」

  這時,史鼎補充道:「回陛下,恐怕還要嚴重,臣本打算出兵進剿,不料這些匪寇竟與倭寇合流,由此可見,浮生會之人或與那倭賊也有所勾連。」

  此言一出,元禎帝和沈沅心中皆是一凝。

  浮生會這些人還真是為了利益,什麼也不顧了,如此行徑,可有絲毫民族大義在心?

  若在後世,這就是十足的漢奸。

  自私謀利尚可理解,即便對朝廷反制,這也屬內部鬥爭,何故要選擇便宜那些倭賊?

  沉寂須臾,元禎帝看向沈沅,沉吟道:「懷忠以往對剿匪之事頗有心得,伱對此如何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