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兩斤西紅柿!

  第337章 兩斤西紅柿!

  「什麼好消息?」江弦疑惑道。

  王濛砸吧一口葡萄酒,輕笑著說道:

  「你也知道,茅公辭世的時候留了兩個遺願,其中一個就是設立長篇小說文學獎項。」

  江弦大概想到了什麼,不過沒有說出口,順著王濛的話說道:

  「我聽人說了,這是作協遵從他老人家的遺願,設立了茅盾文學獎,咱們國內第一個以個人名義命名的文學獎項。」

  王濛點點頭,抬眼望向他,「這次第一屆茅盾文學獎的評獎作品範圍,主要是1981年以前發表的超過13萬字的小說作品,你的《芙蓉鎮》《許三觀賣血記》都符合評選條件,這兩篇小說,《人民文學》都給你申報了上去。」

  「《芙蓉鎮》《許三觀賣血記》」

  對於自己這兩篇小說獲推,江弦並不覺得有多意外。

  作為後世來人,他非常的清楚,茅獎的評獎一向是比較主旋律,比較青睞現實主義文學作品。

  而他的這兩篇小說,剛好帶有濃重的現實主義文學色彩。

  並且質量也都相當的過關。

  絕對具備著角逐茅盾文學獎的文學品質。

  王濛這個時候忍不住笑起來,「說來,你也是給預選小組的同志們出了個大難題。」

  茅獎的評選委員、主席團都是巴金、冰心那個歲數,年事已高,當然沒什麼精力來大量閱讀,而且好多老前輩已經對最近幾年的文學創作不太熟悉。

  所以最終是由馮沐、韋君宜、孔羅蓀等5人組成一個評獎預選小組,從審議讀書班推薦的18部作品,也就是獲得提名的18部作品當中,挑選出最終的6部備選篇目。

  這裡要說一下,茅獎的獲獎篇目比較多,數目不固定,每屆大概3—5篇。

  因為這是第一屆,作品比較多,所以獲獎篇目的數目確定為6篇。

  而這6篇里,也有排位之分,越在前面說明排位越高,不過出於「文無第一,武無第二」這個說法,排位的事情往往不會有多少人提起。

  畢竟茅獎是文學界的桂冠。

  能夠摘得,就代表作品已經躋身進了當代小說創作的最高水準。

  像是大名鼎鼎的蘇童,其實拿的就是第五排位的茅盾文學獎,不過已經給他樂壞了。

  劉震雲拿的同樣是個第五排位的茅獎,排最後的一個。

  王濛說道:「你說說,別人都是帶著一部作品評選,到你這兒,成了兩部。

  韋君宜老太太當時就發火了,直接定了個新規矩,以後再評選,只許推薦每位作家最傑出的那部作品。」

  「這也不能怪我啊。」江弦欲哭無淚。

  我這寫得多也要挨批?

  不過除了他,別人恐怕也沒這困擾了。

  茅獎一開始是每三年舉行一次,後來改成了四年。

  大部分的作家,創作一部長篇小說,基本上都要花費三四年的時間才夠。

  因為茅獎是不評選分卷作品的,必須作品完成並且完整之後才能評選。

  所以除了江弦這樣開了掛能不要錢似的高頻率生產的,也沒人有機會給評委們造成困擾了。

  「王老師,那茅獎評選的結果宣布了麼?」江弦問。

  「結果估計就是這兩天公布了。」王濛開口道,順便帶著一抹矜持說道:「畢竟我的作品也被提名了,很多事兒不方便打聽,要避諱著點兒。」

  「那我就等消息吧。」江弦壓了壓心底的期待。

  他倒沒敢幻想自己能在茅獎連拿兩個獎項。

  能拿到一次茅獎就夠他興奮了。

  畢竟茅獎和之前的全國文學獎項意義都不同。

  能拿一次茅獎,可以說是國內文學工作者一生的殊榮。

  不知道多少作家和這個獎項無緣。

  就像這會兒和江弦說話的王濛老師。

  江弦忍不住心疼的看他一眼。

  王老師從第一屆就開始陪跑。

  結果一直陪跑了三十多年。

  一直陪跑到他八十多歲高齡,這才終於如願以償的拿到茅獎。

  「我繼續關注著這個事兒,一有消息我就通知你。」王濛老師一臉期待,明顯是自我感覺良好。

  江弦趕緊恭維起他,「行,王老師,要是到時候拿獎,你可記得請我吃飯。」

  「哈哈,沒問題。」王濛笑了幾聲。

  江弦又道:「王老師,你不是說有兩件喜事兒麼?還有一件呢?」

  「什麼喜事兒,說的跟要結婚似得,不過這倒也算是個喜事兒。」

  王濛笑了笑,「你知道華裔女作家聶華苓女士麼?」

  「聶華苓?」

  江弦很快想起這麼一位,「前些年獲得諾獎和平獎提名的那位?」

  「沒錯。」

  聶華苓是一名女作家,她出生在武漢,後來去了寶島,最後去到美國定居。

  光看經歷,很多人可能覺得像是張愛玲。

  不過和張愛玲飽受爭議不一樣,張愛玲飽受爭議,聶華苓卻配得上全世界的尊重。

  她曾是唯一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提名的中國女性。

  有來自二十多個國家的三百多位知名人士聯合舉薦她。

  江弦也很佩服這一位。

  校長70大壽那天,她所在的雜誌,連發了七版痛罵校長的文章。

  後來她就去了美國,在美國搞了一個「國際寫作計劃」,組織各個國家的作家加入,邀請的基本上都是發展中國家,還有一些「問題」國家。

  這其實是特別好的一件事兒,尤其是對於大部分的發展中國家來說,人家給你提供生活費旅費,讓你去當今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生活一段時間,感受一段時間,非常的開闊眼界。

  王濛給江弦提的,也是這個國際寫作計劃的事情,完整的稱呼是叫「美國愛荷華大學『國際寫作計劃』文學活動」。

  「聶華苓女士好幾年前就一直邀請國內的作家參與這個寫作計劃,像是蕭乾、丁凌、艾青這些同志都參加過往屆的計劃,我呢,之前也很幸運的參加了一屆。」

  「今年的寫作計劃又快開始了,聶華苓女士給我寫信希望我推薦幾名國內的作家給她。」

  「我向她推薦了你,要是不出意外,估計你很快就會收到聶華苓女士邀請你的信件了。」

  「」

  王濛看著江弦,等待著他的激動,畢竟這可是能去美國轉轉的大好機會。

  不過江弦給出的反饋,絲毫沒他預料的那麼興奮,也就只是比較意外。

  「怎麼,你還不樂意去?」王濛觀察著江弦的反應,感覺像是被人潑了一盆冷水。

  這可邪了門。

  對任何一名作家來說,甭提去美國,就是去趟北戴河都高興。

  怎麼換成江弦還疑慮重重。

  「沒啊,我就是挺意外的。」

  江弦確實意外。

  茅獎的事情,他多少猜到了一些。

  但是國際寫作計劃,這個事兒他是完全沒想到的。

  去美國?

  這事兒他可得好好的考慮考慮。

  「這可是去美國的機會,你不想去?」

  「我也沒不樂意去,人這不也沒給我來信麼?這事兒我看等我收著信再提吧。」江弦一臉平靜道。

  「你就端著吧。」

  王濛白他一眼,和他碰下杯子,在他家裡頭又蹭一頓晚飯才走。

  寫作計劃的事情,江弦也沒太放在心上,畢竟八字還沒一撇。

  這幾天他又不寫東西,閒暇下來,在家裡當起了家庭煮夫,每天就上菜場去溜達溜達,回家炒炒菜,每天晚上給朱琳小嘴餵得滿滿的。

  這天,他一如往常,去到崇文門的菜場。

  京城現在有四大菜市場,分別是:東單菜市場、西單菜市場、朝內菜市場和崇文門菜市場。

  四大菜市場,幾十年為京城市民供應肉蛋菜等副食品,是名副其實的「老菜籃子」。

  不過後來90年代城市改造,搞房地產嘛,寸土寸金,哪還容得下大菜場。

  就全給拆了。

  江弦去的崇文門菜市場,建成最晚,也是最後一個拆的,10年左右才拆,像江弦這樣年紀大點兒的可能還有點印象。

  這兒菜在全京城的菜場裡頭算最全的。

  跟所有的菜場一樣,人群熙熙攘攘,一抹水黑灰藍顏色,手上提著籃子、網兜。

  不過和人群形成對比的是,貨架上那叫一個空,基本沒什麼菜。

  畢竟這會兒和後世不一樣,不是想吃啥就能吃著啥,菜還分旺季、淡季,一到這大冬天,有時候菜場一開門,裡頭那都是空的,沒能賣的東西,營業員只能無聊的在菜場裡頭溜達。

  今兒聽說要送菜過來,江弦一早就和一幫買菜的一塊兒糗著等車過來。

  這會兒菜場的牆上也貼著「不許毆打顧客」。

  另外就是小偷特多,得格外提防著點,不然被偷了得心裡難受個一天。

  「西紅柿咋賣?」

  江弦揣著籃子,擠在一幫人中間,糾結是買貴的西紅柿,還是買便宜的茄子。

  冬天這西紅柿是反季菜,貴啊。

  雖然江弦不缺那幾個西紅柿錢。

  不過呢,這過日子,真是得精打細算著過才行。

  「江弦!」

  「江弦!」

  正糾結著呢,聽著有人喊他,江弦回過頭一看,竟然是《人民文學》的王扶。

  「王扶編輯,你怎麼來了?」

  王扶滿臉喜色,「我專門兒來找你的,我上你家去找你,你愛人說你在菜場,我就奔著這邊兒過來了。」

  「專門來找我的?」

  江弦一臉意外,「啥事這麼急啊?」

  「《芙蓉鎮》拿獎了!」王扶神采飛揚道。

  「拿獎?」

  「茅盾文學獎,你的《芙蓉鎮》拿了!」王扶雀躍不已。

  很多人不知道,茅盾文學獎是屬於作者和編輯的共同獎項。

  在頒獎典禮上,特別設立了環節,邀請獲獎作品的作家與編輯共同留下手印,以示對作者和編輯之間無間合作的致敬。

  這也是鼓勵每位獲獎作家背後的「幕後英雄」——責任編輯。

  王扶作為江弦的老搭檔,編輯過他的《芙蓉鎮》,也編輯過《許三觀賣血記》。

  這兩部作品獲得提名,一部作品最終殺出重圍獲獎,她當然興奮。

  這對於她來說,也是一份天大的殊榮。

  江弦也難掩激動。

  他又不是什麼聖人,對這些榮譽、金錢都不在乎。

  他太俗了。

  茅盾文學獎,哪怕在後世這都是全中國最重要的文學獎項。

  他在第一屆就拿到了,那真是做夢想起來這事兒都能笑醒。

  於是豪氣的轉過身,看向貨架下的營業員。

  「同志,最貴的西紅柿,給我來兩斤!」

  「兩斤?!」

  「這啥家庭啊?」

  這邊兒江弦一語轟動整個菜市場。

  外面兒,茅獎獲獎名單的公布,也震動了整個文學界。

  茅獎傳了半年多了,可以說一直都是文學界最關注的事情之一。

  如今名單終於公布,一共6部作品摘得桂冠:

  「

  周克芹,《許茂和他的女兒們》

  江弦,《芙蓉鎮》

  魏巍,《東方》

  莫應豐,《將軍吟》

  姚雪垠,《李自成》

  李國文,《冬天裡的春天》

  」

  江弦的《芙蓉鎮》因為字數相較於其他作品來說太短,所以排位並沒給到第一。

  就說周克芹的《許茂和他的女兒們》,字數可比江弦多出了十萬字有餘。

  但還是那句話,排位的事情其實沒多少人在意。

  文無第一。

  能摘得茅獎桂冠,已經羨煞文學界。

  得知江弦獲獎,熟識他的朋友都來道賀,畢竟他人脈廣、朋友多。

  家裡客廳每天都是蔣子龍、張潔這種水平的知名作家。

  「過兩天就頒獎了,你可得寫一個漂亮的獲獎感言出來。」張潔說。

  「是啊,作為我們中國的魔幻現實主義作家,你可得寫一個能比的上馬爾克斯的獲獎感言。」

  馬爾克斯獲獎以後,《百年孤獨》尚未被翻譯到國內,不過他在諾獎頒獎典禮上的致辭《拉丁美洲的孤獨》已經在國內傳開。

  「隨麥哲倫一道進行首次環球航行的佛羅倫斯水手皮加菲塔,途經南美時如實記下的所見所聞,竟好似一部奇思妙想的歷險記。

  他說見過肚臍長在背上的豬,雌鳥伏在雄鳥背上孵蛋的無爪鳥,以及形似鵜鶘、勺形喙的無舌鳥。

  他說見過騾頭、騾耳、駱駝身、鹿腳、馬嘶的怪物,還說曾給在巴塔哥尼亞遇上的第一個土著照鏡子,那大個子土著一激靈,被鏡子裡的自己嚇得魂飛魄散」

  茅獎在國人心中期望幾乎不亞於諾獎。

  馬爾克斯剛剛奉獻了這樣驚艷的一段致辭。

  對於茅獎的獲獎者,自然會抱有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