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任何意外,困獸猶鬥的李芝蘭最終還是倒在了瓊州軍的人海中,至此,此次赴援肇慶的一萬滿漢清軍全部被瓊州軍殲滅。
但是面對清軍的決死抵抗,瓊州軍同樣付出了慘重代價,一日苦戰,陣亡的官兵達到了一千一百餘人,傷九百餘,更有幾名隊官和隊副級別的將官陣亡,除此以外還有近千滿洲俘虜死在戰場上。這還是在湖廣綠營措手不及情況下取得的戰績,若清軍有備,這一仗恐怕損失更大。
這次圍攻李芝蘭部,馬仲英幾乎動員了手上的所有力量,除了炮隊和馬三德的內衛,滅胡營、選鋒營還有玄水營和騎兵營幾乎全部出動,而且還將投降的三千餘滿洲兵逼上了戰場,總兵力達到了一萬四千人。
而清軍總兵力不過七千,雙方兵力比足足相差了兩倍,即便是這樣,瓊州軍還遭到如此戰損,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瓊州軍步兵野戰的素質太差,在和清軍接戰後,往往各自為戰,沒有配合。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湖廣綠營的戰鬥素質確實強悍,他們不愧是經歷過八年血戰的老兵,無論是作戰意志和作戰能力都不是草創的瓊州兵能比。
「馬帥,清軍的傷亡已經點驗清楚了,此戰一共殲滅了近五千綠營,俘虜兩千不到,這主要是清軍潰散後,將士們沒收住手,要不然俘虜起碼有四千多,不過這些二韃子的戰力真不容小覷,本閣原以為滿洲兵都完蛋了,綠營肯定是一觸即潰,可萬萬沒想到他們居然用步兵列陣,頂著咱們的炮擊和我軍步兵交手,他們可都是漢人啊,如何會為滿洲如此賣命?」
郭泰捷的思維顯然還停留在二十年前,在他的意識里,清軍最強悍的就是滿洲八旗,畢竟「滿洲大兵,天下無敵」。這樣的言論現在還影響著興朗的殘明力量。
「自古亡漢人者,漢人也,當年金、蒙入我中原,就有無數的漢奸為其張目,及至滿洲,要不是三順王、吳三桂、洪承疇他們,漢家江山又怎會落入奴手,湖廣綠營為其拼命,又何足為奇。」
馬仲英哂笑一聲,熟知歷史的他知道他所謂的「滿洲不及萬,過萬則無敵。」這樣的鬼話不過是東虜自誇武力,當年在遼東時,也就是東虜戰力最強悍時,野戰都不能擊敗戚家軍和白杆兵,要不是遼東軍作壁上觀,要不是東虜調來繳獲的重炮破陣,僅僅一個琿河之戰就能讓東虜傷筋動骨。
「那馬帥下一步作何打算,是不是還要前往廣州支援尚之信?」
提到尚之信,郭泰捷不免有些咬牙切齒,因為尚之信的老爹尚可喜就是馬仲英口中的漢奸走狗。
「呵呵,肇慶丟陷,桑格和莽依圖相繼被我軍斬殺,喇布手中滿打滿算不過三萬兵,糧道斷絕的清軍有什麼依仗在廣州久持,尚之信要是連這點清軍都對付不了,他就不配做我瓊州軍的盟友了,你替本帥傳令下去,將此戰殲滅的清軍屍體連同桑格和莽依圖的將旗全部扔進西江,讓它們順流而下,以震懾清軍,咱們這就回返肇慶,準備遷民入瓊,然後生聚教訓,練出一支能打硬仗的強軍。」
誠如李漢明所說,瓊州軍現在唯一的短處的就是缺乏訓練,只要清軍收到肇慶戰報,喇布唯一的選擇就是退兵,但清軍猶有三萬,又可以走潮惠退入福建,所以馬仲英不會蠢到以現有的兵力去死磕急於退兵的清軍,再加上雲南戰事一兩個月內就會分出結果,所以瓊州軍現在最重要的事就是抓住這個時間差整訓軍馬,好應付即將入桂的十餘萬清軍。
「大帥高見,正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當年晉王在滇中整訓一年,練出三萬強兵,這才有後來的兩蹶名王之功,如今我瓊州軍來回縱深數千里,完全可以依託南寧和梧州二府作為屏障,整軍經武,練成一支無敵之師,我父郭之奇當年入安南,曾留有白杆兵練兵之法,只不過興朗那氏弄權,根本不足以託付,今日便獻予馬帥,只盼馬帥練成強兵,光復漢家、光復大明!」
自郭泰捷抵達南寧後,瓊州軍連戰連勝,屢創大捷,一心想著中興皇明江山的郭泰捷已經將希望放到了瓊州軍身上,見馬仲英有練兵的想法,作為郭之奇的子嗣,他認為他有必要也有義務助馬仲英一臂之力,遂從懷中掏出了先父所留遺物,小心翼翼地送到馬仲英面前。
「如此,就生受了,馬某必遵從故郭閣老遺志,以驅逐韃虜為已任!」
馬仲英畢恭畢敬地躬身接過郭泰捷遞過來的練兵紀要,在他的心目中堅持抗清二十年,在永曆帝南狩緬甸以後還多方奔走,甚至跑到安南借兵,最後在桂林英勇就義的郭之奇當的起他的大禮,但是他也打了個馬虎眼,只承諾驅逐韃虜,至於中興大明,大明的棺材板都爛透了,怎麼中興?難不成老子篳路藍縷,從滇西打到廣西,就是替朱明做嫁衣的?
根據郭泰捷所獻之練兵紀要所說,白杆兵陣法是繼承唐軍的訓練方式,以二十五人組成一種尖錐型的陣型,尖錐的外圍的士卒全部使丈五長的長槍並配有盾牌,內層則是長槍兵,如果第一排士兵受傷倒下,第二排士兵馬上補上來,第三四五排士兵及陣後助陣士兵也作相應調整,不斷補充以保證隊形的完整不亂。
當然二十五人不過是白杆兵軍陣最基本的陣型,在面對大規模戰役時,白杆兵還可以根據戰場形勢變化,轉化為數百人乃至數千人的大陣,當然這樣的陣型轉換對士卒的要求非常高。但是只要練成,就能以一當十,甚至能力抗清軍的騎兵。
對於白杆兵所有的長槍也是有講究的白桿槍是用結實的白臘樹木做成長杆,上配帶刃的鉤,下配堅硬的鐵環,面對敵軍時,鉤可砍可拉,環則可作錘擊武器,這種武器還有一個優點,就是面對陡崖峭壁時還可以環環相扣,讓登山的士兵可以借力攀爬。
沒有任何意外,困獸猶鬥的李芝蘭最終還是倒在了瓊州軍的人海中,至此,此次赴援肇慶的一萬滿漢清軍全部被瓊州軍殲滅。
但是面對清軍的決死抵抗,瓊州軍同樣付出了慘重代價,一日苦戰,陣亡的官兵達到了一千一百餘人,傷九百餘,更有幾名隊官和隊副級別的將官陣亡,除此以外還有近千滿洲俘虜死在戰場上。這還是在湖廣綠營措手不及情況下取得的戰績,若清軍有備,這一仗恐怕損失更大。
這次圍攻李芝蘭部,馬仲英幾乎動員了手上的所有力量,除了炮隊和馬三德的內衛,滅胡營、選鋒營還有玄水營和騎兵營幾乎全部出動,而且還將投降的三千餘滿洲兵逼上了戰場,總兵力達到了一萬四千人。
而清軍總兵力不過七千,雙方兵力比足足相差了兩倍,即便是這樣,瓊州軍還遭到如此戰損,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瓊州軍步兵野戰的素質太差,在和清軍接戰後,往往各自為戰,沒有配合。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湖廣綠營的戰鬥素質確實強悍,他們不愧是經歷過八年血戰的老兵,無論是作戰意志和作戰能力都不是草創的瓊州兵能比。
「馬帥,清軍的傷亡已經點驗清楚了,此戰一共殲滅了近五千綠營,俘虜兩千不到,這主要是清軍潰散後,將士們沒收住手,要不然俘虜起碼有四千多,不過這些二韃子的戰力真不容小覷,本閣原以為滿洲兵都完蛋了,綠營肯定是一觸即潰,可萬萬沒想到他們居然用步兵列陣,頂著咱們的炮擊和我軍步兵交手,他們可都是漢人啊,如何會為滿洲如此賣命?」
郭泰捷的思維顯然還停留在二十年前,在他的意識里,清軍最強悍的就是滿洲八旗,畢竟「滿洲大兵,天下無敵」。這樣的言論現在還影響著興朗的殘明力量。
「自古亡漢人者,漢人也,當年金、蒙入我中原,就有無數的漢奸為其張目,及至滿洲,要不是三順王、吳三桂、洪承疇他們,漢家江山又怎會落入奴手,湖廣綠營為其拼命,又何足為奇。」
馬仲英哂笑一聲,熟知歷史的他知道他所謂的「滿洲不及萬,過萬則無敵。」這樣的鬼話不過是東虜自誇武力,當年在遼東時,也就是東虜戰力最強悍時,野戰都不能擊敗戚家軍和白杆兵,要不是遼東軍作壁上觀,要不是東虜調來繳獲的重炮破陣,僅僅一個琿河之戰就能讓東虜傷筋動骨。
「那馬帥下一步作何打算,是不是還要前往廣州支援尚之信?」
提到尚之信,郭泰捷不免有些咬牙切齒,因為尚之信的老爹尚可喜就是馬仲英口中的漢奸走狗。
「呵呵,肇慶丟陷,桑格和莽依圖相繼被我軍斬殺,喇布手中滿打滿算不過三萬兵,糧道斷絕的清軍有什麼依仗在廣州久持,尚之信要是連這點清軍都對付不了,他就不配做我瓊州軍的盟友了,你替本帥傳令下去,將此戰殲滅的清軍屍體連同桑格和莽依圖的將旗全部扔進西江,讓它們順流而下,以震懾清軍,咱們這就回返肇慶,準備遷民入瓊,然後生聚教訓,練出一支能打硬仗的強軍。」
誠如李漢明所說,瓊州軍現在唯一的短處的就是缺乏訓練,只要清軍收到肇慶戰報,喇布唯一的選擇就是退兵,但清軍猶有三萬,又可以走潮惠退入福建,所以馬仲英不會蠢到以現有的兵力去死磕急於退兵的清軍,再加上雲南戰事一兩個月內就會分出結果,所以瓊州軍現在最重要的事就是抓住這個時間差整訓軍馬,好應付即將入桂的十餘萬清軍。
「大帥高見,正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當年晉王在滇中整訓一年,練出三萬強兵,這才有後來的兩蹶名王之功,如今我瓊州軍來回縱深數千里,完全可以依託南寧和梧州二府作為屏障,整軍經武,練成一支無敵之師,我父郭之奇當年入安南,曾留有白杆兵練兵之法,只不過興朗那氏弄權,根本不足以託付,今日便獻予馬帥,只盼馬帥練成強兵,光復漢家、光復大明!」
自郭泰捷抵達南寧後,瓊州軍連戰連勝,屢創大捷,一心想著中興皇明江山的郭泰捷已經將希望放到了瓊州軍身上,見馬仲英有練兵的想法,作為郭之奇的子嗣,他認為他有必要也有義務助馬仲英一臂之力,遂從懷中掏出了先父所留遺物,小心翼翼地送到馬仲英面前。
「如此,就生受了,馬某必遵從故郭閣老遺志,以驅逐韃虜為已任!」
馬仲英畢恭畢敬地躬身接過郭泰捷遞過來的練兵紀要,在他的心目中堅持抗清二十年,在永曆帝南狩緬甸以後還多方奔走,甚至跑到安南借兵,最後在桂林英勇就義的郭之奇當的起他的大禮,但是他也打了個馬虎眼,只承諾驅逐韃虜,至於中興大明,大明的棺材板都爛透了,怎麼中興?難不成老子篳路藍縷,從滇西打到廣西,就是替朱明做嫁衣的?
根據郭泰捷所獻之練兵紀要所說,白杆兵陣法是繼承唐軍的訓練方式,以二十五人組成一種尖錐型的陣型,尖錐的外圍的士卒全部使丈五長的長槍並配有盾牌,內層則是長槍兵,如果第一排士兵受傷倒下,第二排士兵馬上補上來,第三四五排士兵及陣後助陣士兵也作相應調整,不斷補充以保證隊形的完整不亂。
當然二十五人不過是白杆兵軍陣最基本的陣型,在面對大規模戰役時,白杆兵還可以根據戰場形勢變化,轉化為數百人乃至數千人的大陣,當然這樣的陣型轉換對士卒的要求非常高。但是只要練成,就能以一當十,甚至能力抗清軍的騎兵。
對於白杆兵所有的長槍也是有講究的白桿槍是用結實的白臘樹木做成長杆,上配帶刃的鉤,下配堅硬的鐵環,面對敵軍時,鉤可砍可拉,環則可作錘擊武器,這種武器還有一個優點,就是面對陡崖峭壁時還可以環環相扣,讓登山的士兵可以借力攀爬。
【請記住我們的域名 ,如果喜歡本站請分享到Facebook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