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劉協身死,袁術稱帝
逢紀沒有想到,袁術的草包程度,甚至要超過了自己想像,被這麼恫嚇一番,就有些亂了陣腳。
若是換做其餘君主,縱然心中憂慮,在外使面前也不會表露出來。
最穩妥的辦法,乃是召集自己麾下文武議事,商量解決問題的辦法。
袁術卻是志大才疏之輩,想到了未來可能出現的可怕的後果,直接忘記了身為君主應該有的沉穩與氣度。
逢紀忍不住在心中暗嘆:「同樣出身汝南袁氏,大王如此英明神武,可惜嫡系身份卻由此等冢中枯骨竊居。」
「若大王占據袁氏嫡系之名,恐怕天下已歸袁氏矣!」
逢紀這種想法並非沒有道理。
諸侯討董以後,群雄就是圍繞著袁氏兄弟分成兩大陣營,所謂的曹操、劉備、孫堅之流,都還是別人附庸。
雖說袁術志大才疏,終究還是擁有汝南袁氏的支持,這才能夠在初期雄踞一方。
哪怕他胡作非為,屢戰屢敗,卻也直到稱帝以後才被覆滅。
若整合所有袁氏資源,讓袁紹獨享經驗,曹操、劉備等人哪裡還會有崛起的機會。
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布天下,可不只是一個虛名。
心中雖然瞧不起袁術,逢紀表面卻是不動聲色的說道:「吾有上中下三策,可解將軍之危。」
袁術聞言大喜,急忙問道:「還請元圖詳細告知。」
逢紀捋了捋鬍鬚,侃侃而談:「所謂下策,乃是丞相把傳國玉璽交給南方偽朝廷,表現出恭順之意,如此周琦就沒有藉口攻打豫州,可解一時之危也。」
袁術眉頭大皺,顯然不想採納這個計策。
他本就有不臣之心,得到傳國玉璽也以為自己乃是天命所歸,哪裡願意將之拱手讓人?
袁術說道:「正如元圖此言所言,周琦既得益州,必然會繼續北上,就算吾將玉璽交給天子,彼早晚亦會引兵來攻。」
「此計不妥!」
逢紀點頭道:「正是因為此計只能解決一時之危,才是下冊。」
袁術問道:「中策為何?」
逢紀道:「中策乃是丞相將傳國玉璽送給趙王,彼時兄弟同心,共誅天下不臣諸侯,如此神器最終必然歸屬袁氏,丞相亦不失王爵之位。」
聽到這裡,袁術卻是臉色無比陰沉。
他與袁紹相爭這麼多年,二人誰也不服誰,若是現在將傳國玉璽交給袁紹,豈不就相當於對其俯首稱臣?
袁術始終以汝南袁氏正統自稱,又怎麼願意被一介庶子踩在腳下?
就算神器最終要歸於袁氏,也應該是自己造就,而非袁紹這個庶子。
看著袁術臉色難看,逢紀嘆道:「丞相若覺中策不可信,吾還有上策。」
「只是吾為趙王麾下謀士,本不應該將此策獻給丞相,奈何吾亦為袁氏門生故吏,自不願袁氏內部相爭,被其餘諸侯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袁術聞言收斂了怒容,急忙說道:「還請元圖告知上策!」
逢紀沉默許久,這才嘆道:「欲行此事,膽魄、決心、天命缺一不可,不知丞相是否符合條件。」
袁術來了興致,道:「元圖不妨直言。」
逢紀道:「漢朝歷四百年國運,先後經過董卓之亂,李傕、郭汜之亂,以及白波軍之亂,朝廷早就威嚴掃地。」
「今紛爭不斷,諸侯並起,若吾所料不差,未來必然神器更易。」
「黎民百姓苦戰久矣,若此時有德高望重之人上應天命,下合民心,登基稱帝,取劉氏而代之。」
「則天下賢才必然蜂擁來投,黎民百姓無不歡迎鼓舞。」
「此乃聚大義,匯大勢也!」
袁術聽到這裡,不由呆愣當場。
稱帝,他心中早就有這個想法,若沒有周琦的出現,袁術早在兩年前就已經稱帝了。
此時被逢紀這麼一撩撥,袁術頓時感覺熱血上涌,沉聲說道:「袁氏出自於陳,陳乃舜之後,以土承火,得應運之次。」
「民間有讖文云:「代漢者,當塗高也」,此非天命在我?」
不過很快,袁氏就冷靜下來,道:「然當今局勢,袁本初在北方虎視眈眈,周子異在南方兵強馬壯,吾於中間進退維谷。」
「若貿然稱帝,二者盡數來攻,如之奈何?」
逢紀聞言,卻是搖頭道:「丞相此言差矣。」
「趙王與丞相之間,乃兄弟相爭,若丞相稱帝,趙王亦為皇親貴胄,貴不可言,豈會坐視周琦攻打丞相而不顧?」
「更何況,袁氏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布天下,丞相稱帝,各地袁氏門生必然蜂擁來投,彼時實力大漲,何懼周琦耶?」
「且如今南中叛亂,周琦屯兵益州無暇北顧。」
「丞相稱帝以後出兵洨縣,先滅南方偽朝廷以示正統,再攻徐州擒拿劉備,趁機擴張勢力。」
「等到周琦平定南中以後,丞相已得豫州、揚兩州之地。」
「吾聞周琦嫡長子正在徐州為質,待丞相攻破徐州,劫持周繼以後,又何懼周琦?」
袁術聞言大喜,當即拉著逢紀的手說道:「元圖之言深得我心,可願留在汝陽為吾效力?」
「吾稱帝以後,元圖亦不失封侯之位!」
逢紀感激涕零的拜道:「吾固有相投之心,奈何家中老小皆在鄴城,若大王知曉吾轉投丞相,家中老小豈有活命之理?」
「待丞相稱帝擊潰諸侯,率兵進駐鄴城以後,吾定然率先投誠!」
袁術大喜,越發器重逢紀,召集麾下文武商討稱帝之事,曰:「今劉氏微弱,海內鼎沸。吾家四世公輔,百姓所歸,欲應天順民,諸君意下如何?」
眾文武不敢進言,唯有鄭泰據理力爭:「昔周自后稷至於文王,積德累功,三分天下有其二,猶服事殷。明公雖奕世克昌,未若有周之盛,漢室雖微,未若殷紂之暴也。」
袁術聞言,大為不悅,免去鄭泰官職,命其在府中靜思。
余者皆不敢再勸。
袁術遂以張炯之符命,於汝陽稱帝,建號仲氏,置公卿,祠南北郊,廣置公卿朝臣,又在城南城北築起皇帝祭祀天帝所用的祭壇。
逢紀卻在袁術稱帝之前,早早便已經返回鄴城。
袁術尚未稱帝,就已經讓紀靈秘密帶兵進駐洨縣,攻破洨縣以後俘虜劉協以及滿朝公卿,將他們全都押解往汝陽。
歸途之中,天子劉協意外得病身亡。
公卿既來汝陽,袁術當即開始大封群臣,並且重新任命劉表為荊州牧,許多公卿推辭不受,還有人私下逃離汝陽。
劉協暴斃,以及袁術稱帝之事震驚天下。
劉備得知此事以後,急召麾下文武議事。
關羽當即怒睜丹鳳眼,面色通紅如血,厲聲喝道:「袁術狗賊,安敢謀害天子,篡漢自立!」
張飛亦是大叫道:「此等漢賊,天下人人得而誅之,吾請兵三萬,必然攻破汝陽,生擒袁術!」
不僅僅是關羽、張飛,就連向來沉穩的趙雲、太史慈,亦是紛紛請戰。
至於孫策、黃蓋、程普等人,更是看到了報仇雪恨的機會,亦是紛紛上前,道:「袁術狗妄殺天子,擅自稱帝,此乃國恨;彼設計害吾父性命,此乃家仇。」
「國恨家仇不可不報,使君若伐袁術,某請為先鋒!」
劉備亦是握緊雙拳,道:「逆賊袁術,不可不伐。」
「命孫策為希先鋒,統兵五千攻入豫州;趙雲、諸葛瑾統兵鎮守後方,吾親率大軍率領其餘諸將,誓要叛國逆賊決一死戰!」
劉備此時,也顧不得與袁術之間的盟約了,無論如何也要起兵攻打豫州。
陳登見狀,卻是急忙說道:「使君自當率軍攻打袁術,然袁紹屯兵河北虎視眈眈,不得不防。」
「且袁術勢大,若冒然伐之必會僵持不下,難保袁紹不會坐收漁翁之利。」
「使君不妨先派遣使者前往益州,將此地發生之事告知大將軍,邀其一同出兵攻打袁術。」
「如此就算袁紹引兵南下,亦不懼哉!」
劉備深以為然,遂派遣使者星夜兼程奔赴成都。
未曾想。
劉備的使者沒派出去多久,袁術就已經御駕親征,帶著大軍攻入了徐州。
他也知道,若是等到周琦平定南中以後,自己的日子必然不好過。
唯有如同逢紀說的那般,先滅徐州劉備,彼時占據豫、徐兩州,縱然對上周琦,也不至於毫無抵抗之力。
而且袁術也感受到了,自從自己稱帝以後,雖然許多有名望的士人出逃,卻也有許多底層人士來投。
這些人看不清天下大勢,知曉袁術乃汝南袁氏嫡系子弟,而且現在又已經稱帝。
因此,許多出身不好,眼光不夠深遠之輩,就以為袁術以後能夠奪得天下,因此紛紛來投。
短時間內,袁術名聲雖然在天下士族之間臭了,實力卻是大漲,這也讓袁術越加自信心膨脹。
卻說周琦遠在成都,眼看時機成熟,正準備前去平定南中叛亂,卻是忽然得知了袁術稱帝,劉協被殺的消息。
周琦驟然得知這個消息,不由大驚失色,繼而嚎啕痛哭,道:「臣有負先帝重託,本以為能夠依照先帝遺願扶皇子協為帝。」
「未曾想,袁術狗賊居然如此大逆不道,不僅僭號稱帝,居然還暗中害死了天子。」
周琦嚎啕痛哭,群臣盡皆出言安慰,也不免在心中感覺,大將軍果真乃漢室忠臣。
周琦哭暈以後被送入府中,沒過多久悠悠醒轉,讓人召來徐庶。
等待徐庶抵達之際,周琦不由眉頭緊皺,暗自想道:「本以已經改變了歷史,袁術被推舉到丞相之位,能夠息其稱帝之心。」
「未曾想,在這種群敵環視的情況下,袁術居然還有膽量稱帝。」
站在周琦的立場上,無論如何也沒想到袁術居然會稱帝。
可事實擺在眼前。
那也只能說明,周琦此前還是高看了袁術的心智,低估了對方的野心。
他本來與袁術、劉備共舉劉協為天子,正是想要以此綁住二人,讓他們在豫州和徐州幫自己擋住袁紹。
現在袁紹稱帝,這個聯盟不攻自破,袁紹必然不會放過這個千載難逢的良機。
袁術敗亡的結局已經不可避免。
周琦現在猶豫的是,究竟應該率軍返回襄陽,而後出兵攻打袁術,還是繼續留在益州平叛。
兩種選擇都是有利有弊。
若選擇前者,關中叛亂得不到平定,那麼益州這個沃野千里的糧倉,終究還是留下了後患。
好處卻是,周琦可以趁著袁術稱帝這個機會揮兵北上,奪取豫州。
如此不僅能夠彰顯自己對於大漢的忠心,也能從中得利,最不濟也可以從豫州擄掠不少人口南下。
若選擇後者,周琦雖然在豫州得不到利益,卻能夠趁著這個機會平定南中。
南中一定,益州就只剩下漢中郡了。
以周琦對張魯的了解,只要自己展露出足夠強大的實力,並且許諾給張魯足夠好處,對方未必不會投降。
若如此,則益州全境可定矣。
歷史上,蜀漢僅占據了尚未完全統一的益州,就能三分天下為其一,而且諸葛亮、姜維始終都能對強大的魏國保持攻勢。
由此也能看出,益州的潛力究竟有多麼大。
平定益州,再加上荊、揚兩州,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周琦至少也能劃江而治,面南稱制。
至於劉協身死這件事情,周琦卻也並不在意,剛才佯裝哭暈,也只是做給別人看罷了。
說到底,劉協不過是周琦推出去的傀儡。
而且不僅袁術有稱帝之心,周琦這位穿越者本就不知何為敬畏,既然重活一世,自然也想坐坐那個位置。
袁術稱帝雖然打亂了周琦的既定計劃,卻也開了漢末稱帝之先河。
周琦可以斷定,若是沒有意外發生,接下來稱帝之人必然會是袁紹。
就連周琦,也打算徹底平定益州以後稱王。
否則以周琦如今的官職、爵位,想要再給屬下有功之臣晉升就有些勉強。
自己稱王,麾下有功之臣必然盡皆振奮,對於穩定人心也大有好處。
就在周琦正在猶豫,自己是否要繼續平定南中叛亂之際,徐庶卻已經急匆匆而來。
「主公身體是否安好?」
看到徐庶到來,周琦又裝作傷心欲絕的模樣,道:「孤並無大礙,只是驟然聽聞陛下暴斃,袁術稱帝以後,感覺氣急攻心,有些難受罷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