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三月攻防戰,公覆奔袁營寨

  第241章 三月攻防戰,公覆奔袁營寨

  看著滿臉失落、悲痛的劉備,周琦卻也不知道該如何安慰對方。

  說到底,終究還是劉備太過重情重義。

  否則按照原本所定下的計策,以張飛為誘餌探聽到袁軍果真留有伏兵以後,就應該果斷引兵撤退。

  如此,就算張飛及其麾下八百人折損殆盡,卻也不至於傷筋動骨。

  怪只怪,劉備、關羽、張飛之間感情實在太過深厚,這才讓劉備明知袁軍可能設下伏兵的情況下,仍舊義無反顧的引兵前去救援。

  說到這裡,也不得不讚嘆荀攸的智慧,能夠利用劉備這個弱點,以張飛為誘餌引君入彀。

  「此敗非戰之過也,玄德公還需振奮精神整軍備戰,相信經過昨晚一戰,袁軍必然士氣大振。」

  「接下來,我們會面臨非常嚴峻的守城戰。」

  「郯縣若破,城中百姓盡成喪家之犬也!」

  劉備臉上勉強擠出了一個笑容,聲音略顯嘶啞的說道:「多謝大將軍救命之恩,哪怕為了不辜負益德,不辜負城中百姓,備亦絕不敢放鬆警惕。」

  果然不出周琦所料。

  接下來的時間,袁軍對郯縣保持著高強度的進攻,仰仗兵力優勢幾乎晝夜不停猛攻城池。

  袁軍廣造雲梯、衝車攻城,周琦以火箭射雲梯,梯上人皆燒死,袁軍所造數批雲梯,全都付之一炬。

  周琦又命人以繩連石磨壓其衝車,衝車被砸毀,袁軍不得存進。

  袁紹見尋常攻城之法難以奏效,遂向荀攸問計,荀攸道:「郯縣守軍仰仗城牆優勢,弓弩手可以從高處射擊,天然占據射程優勢,我軍攻城死於弓弩者不計其數。」

  「大王可命人打造與城牆齊高之井闌,於井闌之下安裝輪子,上設弓弩手,則可掩護大軍攻城。」

  袁紹從其言,遂命人連夜打造了許多井闌,大軍攻城之際,這些移動的箭樓給城中守軍造成了極大傷亡。

  有了井闌之上弓弩手的掩護,登上城牆的袁軍士卒也就多了起來,雙方展開了慘烈的城牆攻防戰,互有死傷。

  周琦知曉井闌太過笨重,移動不便,在袁軍攻城結束撤兵之際,派出精兵猛將殺出城中,猝不及防之下將所有井闌全部摧毀。

  周琦知曉袁紹肯定還會下令打造井闌,為了防備井闌之上弓弩手的射擊,急忙令人連夜打造盾牌。

  果不其然,袁紹見井闌雖然被毀,卻取得了不錯的戰果,於是又命人連夜打造。

  井闌打造好了以後,袁紹準備故技重施,再度攻城。

  有了此前井闌被毀的經驗教訓,袁紹派出了許多兵馬護衛在井闌旁邊,只要郯縣兵馬膽敢出城,袁軍仗著兵多將廣反而求之不得。

  不過這一次,由於城中配備了許多盾牌,井闌的作用大大降低。

  反觀袁軍,又要攀登城牆,又要手持武器,根本騰不出手攜帶盾牌,自然是傷亡慘重,

  荀攸見此計不成,打算採取最笨也是成功率最低的攻城辦法,那就是以井闌作為掩護,讓袁軍士卒攜土石泥丸以填溝塹,想要鋪上一條直通城牆上面的道路。

  這條計策之所以說是最笨且成功率最低的攻城之策,乃是因為耗時日久,必須要有許多兵馬才行,而且對方肯定會有所防備,中途亦會有無數人死於亂箭之下。

  果不其然,周琦見不能阻止袁軍以土石填城牆,乃命人星夜兼程又在城中內築牆。

  袁軍付出了慘痛代價,好不容易登上城牆,卻發現根本不能建功。

  荀攸再次獻計,讓袁紹一面大張旗鼓攻城,暗地卻於城外密林之中挖掘地道,想要派遣奇兵,從地下進入城中。

  未曾想,周琦早就有所防備,使用翁聽之法探聽到了袁軍挖掘地道的方向,而後於城內穿地橫截之,待地道挖通以後,乃灌水入其中。

  袁軍進入地道者,皆被溺死。

  就這樣,袁紹用盡手段強攻郯縣百日,郯縣卻仍舊固若金湯。

  隨著時間的流逝,處於攻城方的袁軍傷亡明顯更高,士卒們逐漸露出了疲態以及畏戰情緒。

  反觀城中。

  劉備每日巡視城中鼓舞士氣,本來還因為此前大敗而惶恐不安的郯縣百姓,心也逐漸安定了下來,對於袁軍的畏懼也沒有以前那麼強烈了。

  袁紹見郯縣久攻不下,再加上大軍遠征糧草供應逐漸不濟,不由心煩意亂。

  此次袁紹南征,時間的確太過倉促,積累還不夠深厚。

  要知道,公孫瓚還活著的時候,袁紹幾乎無歲不征,每年所收的糧草幾乎都消耗殆盡。

  好不容易斬殺公孫瓚大破黑山軍,卻又要安置將近百萬的黑山賊寇,期間也消耗了無數錢糧。

  而且曹操讓出兗州,袁紹也是大出血,贈送給了曹操許多錢糧。

  正是為此,別看袁紹占據五州之地,轄地人口不計其數,實際上能夠調動的糧草卻沒有多少。

  現在大軍苦戰三月有餘,補給線又比較長,袁紹也感到有些後繼乏力。

  最為重要的是,隨著時間的流逝,天氣逐漸變冷。

  若不能在暴雪降臨之前攻克郯縣,等到氣溫降下來以後,大軍出征的成本可就要翻上數倍。

  就算準備了足夠的衣服被子,也可能會出現許多非戰鬥減員。

  若非迫不得已,袁紹並不願在冬季發動戰爭。

  就在袁紹心中煩悶,想要撤兵又有些不甘心的時候,卻見其長子袁譚,帶著一人滿臉喜色的走了進來。

  袁紹看到長子袁譚,不由眉頭微皺,問道:「汝不去軍中坐鎮,見孤所為何事?」

  袁譚作為袁紹的長子,如今更是擔任青州刺史之位,既是幾個兒子之中戰爭經驗最多之人,也距離徐州最近。

  正是為此,袁紹攻打徐州之際,才將袁譚帶了過來。

  只不過,袁紹終究還是更加喜愛自己的三子袁尚。

  甚至於,袁紹為了以後順理成章將位置傳給袁尚,還打算將其過繼給亡兄袁基。

  由此也能看出,袁紹究竟有多麼偏心了。

  按理來講,就算要給自己的亡兄過繼子嗣,也應該過繼庶子或者幼子才對。

  袁紹卻反其道而行,直接把長子過繼給了袁基,這是袁紹礙於袁譚功績,且身為長子的身份,才故意如此行事。

  現在袁術不是將袁紹從汝南袁氏除名嗎?

  袁基作為袁紹與袁術的兄長,也是袁逢的嫡長子,其實才真正擁有汝南袁氏的繼承權。

  可惜在袁紹起兵討伐董卓之際,袁基以及許多袁氏族人都被董卓所殺。

  袁紹作為過繼給袁逢的袁氏庶子,身份地位自然比不上袁術,這才被其處處拿捏。

  現如今,袁紹將自己的長子過繼給亡兄袁基,既能令其成為汝南袁氏合法的繼承人,亦能避免袁譚與袁尚爭奪繼承權,可以說是兩全其美之策。

  如此,袁紹既能重新合理合法的掌控汝南袁氏,又能解除自己的後顧之憂,何樂而不為?

  袁譚看到自己父親臉色,知曉其這段時間因為攻城不順才會如此,當即笑道:「父親且看孩兒把誰帶來了?」

  袁紹抬頭看向跟在袁譚身旁的壯漢,不由眉頭微皺,道:「此乃何人?」

  袁譚倒也不敢賣關子,急忙說道:「此乃孫文台舊部,零陵黃公覆是也,現在乃是孫文台之子孫伯符麾下將領。」

  袁紹神情微動,道:「孫伯符不是投靠劉玄德了麼,黃公覆為何會出現在我軍中?」

  袁譚道:「其中緣由,且讓黃將軍親自告知父親。」

  黃蓋看到袁紹將目光投來,當即脫下了自己的上衣,而後轉過身去。

  袁紹抬頭望去,卻見黃蓋後背布滿了鞭痕,雖然已經上過藥,卻仍舊鮮血淋漓。

  袁紹吃驚的問道:「這些傷從何而來?」

  黃蓋聞言,不由悲從心來,穿上衣服以後匍匐於地,恨聲道:「此前少將軍以為劉備為英雄,再加上故主孫將軍被袁術所害,因此才帶著我等投奔徐州。」

  「未曾想,我等自投劉備以後,就不得重用。」

  「最讓吾等不忿之事,乃劉備與害死了孫將軍的袁術沆瀣一氣,此舉讓少將軍與吾等皆心生不滿。」

  「此前吾只是喝多了酒議論了劉備幾句,言其自不量力,貿然抵擋大王麾下天兵,以致損兵折將,就連其親如手足的三弟張飛,亦是戰死沙場。」

  「未曾想,這番話傳入劉備耳中,引得對方勃然大怒,就讓人把我打成如此模樣。」

  「若非少將軍再三求情,吾恐怕已經讓劉備下令打死了。」

  說到這裡,黃蓋臉上憤恨之色更濃,說道:「少將軍與吾等孫將軍舊部,知曉劉備乃亂臣賊子,皆願投於趙王麾下,還請大王接納。」

  聽到這裡,袁紹的眼睛不由亮了起來,急忙上前扶起了黃蓋,而後轉頭對著袁譚斥責道:「公覆受了如此重之傷,汝為何還不將軍中最好的軍醫請來?」

  袁紹知曉劉備性格,若說起無故下令鞭打部將,袁紹卻是不信。

  只不過,張飛算得上是劉備逆鱗,黃蓋不湊巧正好觸了劉備霉頭。

  更何況,城中守軍守城壓力本就很大,如果此時有人妖言惑眾亂了軍心,縱然換做袁紹也絕對不能容忍。

  因此,袁紹倒也沒有起疑。

  袁譚聞言大喜,知曉自己這次把人帶來沒錯,急忙出去傳喚軍醫去了。

  袁紹扶著黃蓋坐下來,感嘆道:「昔日孤與孫文台神交已久,敬重其乃當世豪傑,只是苦於彼為袁術所惑,因此與孤始終處於敵對方。」

  「孤得知孫文台被袁術所害,不知神傷了多久。」

  「今日得見其舊部,自然心中喜悅。」

  「其子孫伯符亦算孤子侄,彼若願率眾來投,封侯拜將不在話下!」

  黃蓋感動的涕淚橫流,再次拜道:「大王厚恩,吾等願以死相報。」

  袁紹卻是笑道:「何須以死相報,只要孫伯符願意率領其部,打開城門助孤拿下郯縣,即是大功一件。」

  「彼時,孤必然上奏天子,表爾等為此戰首功!」

  黃蓋道:「所謂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劉備既非明主,又不能為故主報仇,吾等自然願棄暗投明,為大王效死!」

  就在此時,袁譚已經帶著軍中最好的軍醫過來了。

  袁紹先讓軍醫給黃蓋治傷,自己卻是急忙召來了麾下文武,將孫策欲率麾下將士投降之事盡數道來。

  眾人聞言,面色各異

  絕大多數人聽到這個消息以後,都是歡欣鼓舞。

  袁軍猛攻郯縣數月而不克,已經到了進退維谷的地步,這個時候孫策率眾投降,只能說天佑袁紹。

  一旦孫策打開城門,迎接袁軍入城,周、劉聯軍必然潰敗,袁紹至不濟也能打下整個徐州。

  眾人之中,唯有沮授、荀攸面露沉思之色。

  特別是荀攸,眉頭微微皺起,顯然正在思索問題。

  「孫策率眾投效,真是天佑大王,可喜可賀!」

  逢紀、審配等人盡皆出言恭賀,袁紹捋著鬍鬚,眼睛微微眯起,臉上也帶著淺淺的笑容。

  只不過,當袁紹看到沉默不語的沮授,以及皺眉苦思的荀攸以後,卻是心中一個咯噔,對著他們問道:「你二人為何不發一語?」

  沮授、荀攸對視一眼,最後還是沮授率先開口,道:「大王還需謹慎行事,請容許末將前去探探黃公覆口風,以防有詐。」

  荀攸亦是說道:「孫策早不投降晚不投降,偏偏在吾等進退維谷,急需一股打破僵局的力量之際投降,也未免有些太過巧合了。」

  「沮將軍所言不錯,的確應該好生審查一下黃公覆。」

  袁紹眉頭微皺,顯然有些不太高興,可是出於對二人智謀的信任,終究還是決定從其言。

  就這樣,袁紹等人躲於屏風之後,沮授、荀攸召來了黃蓋,輪番與之談話,詢問了許多有關城中的軍情,黃蓋都是一五一十盡數告知。

  哪怕二人言語之中挖了許多陷阱,黃蓋卻始終對答如流,根本看不出任何破綻。

  詢問完了以後,袁紹先是讓人把黃蓋待下去休息,而後看向兩人,笑道:「如何,可看出了哪裡不對?」

  沮授、荀攸對視一眼,道:「觀其憤慨不似作偽,身上之傷也頗為嚴重,言語之間亦無漏洞,應該是真欲投降無疑。」

  標題多了個寨,不對稱,作家改不了,就這樣吧

  (本章完)